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主要特征,具有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和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写道:“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抒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本文将从情景交融、韵味无穷这两个方面就陶渊明《归园田居》意境的美学特征做些探讨性论述。
一、情景交融
苏东坡说:“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视之有奇趣。”表面上看来,陶诗描绘的形象仿佛是随手拈来的平常景物,漫不经心的疏疏几笔,造境是如此平实,不似前代大诗人屈原的博大华丽,也不似同时代谢灵运的富艳精工,更不似后来李贺的变幻奇崛,但仍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境界,自然浑成,生气内冲,展示着难以企及的淳朴美。《归园田居(其一)》全诗意想浑成,开头叙述“性本爱丘山”的本怀,接着描绘一派田舍风光,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常的意象,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意境,呈现在我们面前,令人悠然神往,使人充分感受到意境之美。“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示主人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树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前四句构成一个近景。诗人要描写出和平安宁的意境,单这近景还不足以显示,他又移向远处的景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村落相隔很远,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诗中的意象,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从四句近景到两句远景,把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接下来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让这幅美好的田园画面活了起来,既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末尾抒发“复得返自然”的喜悦。“返自然”一语道尽了陶渊明一生的理想和情趣,也揭示出其人生观真谛。陶渊明不是以冷漠的态度对待所描写的外部世界,而是把外在的事物引到心灵里观照一番,进而把活的心灵的东西灌注到外在现象里去。陶诗中的画面是心灵化了的田园生活气象,诗人的意趣接着诗化的田园图画表现了出来。陶渊明从官场上自觉的退避归来,有着出樊笼而返自然的典型感受,使得他在参加一定的田园劳动实践的同时,能够在“人化的自然”——田园村舍中,自由而细致地欣赏自身劳动创造的成果。这样田园景物与他是息息相关的,是他生活情趣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田园生活给了他精神上的寄托,因而诗人在躬耕田园的岁月里,能够体贴入微地领略农村景色本身的诗意,田园生活的情趣。当他染翰作诗时,就把田园生活中获得的心旷神怡的感受和情绪,溶进了诗中的画面。诗人在上引的这首诗里,详细地描写了其住宅周围的远近景物,正是从对这些景物的新鲜感受中,透露出刚丛尘网中脱出而回到田园自由境地的典型情绪。画面客观景物的呈现与主观意趣的表现在这里达到了水乳交融的浑化境界。那十几亩田地,八九间草屋,前有桃李。后有榆柳,由于披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表现出一派的盎然生意;那远处隐隐的一片村落,几点袅袅炊烟,似乎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依依”二字在这里极妙地描绘出炊烟轻柔上升的状态,令人感到生活气氛的安详和宁静。这幅田园画面,简直不是平面,而像是立体的真实的生活境界,陶诗虽也写景状物,但更着重在表现人的主观感受,他笔下的景物形象,常常不是纯粹的客观物象描绘,其中总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感受和情思,由情景交融而达到了物我同一的浑化境界,这正是陶诗意境创造的一个特点。
总而言之,陶诗意境构成的特点一句话,它高度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意境“情景交融”这个基本特点。
二、韵味无穷
“韵味”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咀嚼不尽的艺术之美。它包含着情、理、意、趣、韵、味等多种因素,因而有情韵、韵致、理趣、意味、兴趣等多种别名。
由于陶渊明的胸中有着充实的生活感受,因而能够突破外在事物表面形态的局限,不着重于摹写和场面的铺张描摹,而是提炼形象,使之高度概括地反映生活。虽然诗中显露的是一部分,但潜在的是无限。这种写意化式的诗歌,一经作用于读者的想象,就会刺激人们把画面扩展成奇妙的境界,既表现出画面的完整性,又在神似种传出飘逸的神韵,前人评论《归园田居(其三)》这首诗时说:“晨兴”四句,风度依依;“带月”句,真而警,可以说是诗中有画。“草声豆苗稀”的轮廓式背景,“带月荷锄归”的特征性动作,草野露水打湿衣襟而心安理得的心理细节,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自甘辛苦,坚持躬耕田园的贞刚气质,在以形写神,形神统一的画面上反映诗人的生活风神。淡淡几笔传神写照,触发读者在想象中完成了画面的和谐与完整,这种“像外之像”和“韵外之致”,使陶诗含蕴着隽永悠长的韵味。
宋代梅尧臣说“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陶渊明的一生基本上是用平淡的语言写诗,陶诗语言就是寓精奇于平淡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幅优美的田园图画,而且能感受到这个环境的宁静、清新及诗人初离官场的轻松和初入田园的喜悦。惠洪指出:“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奇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是的,陶诗语言之妙,就在于把精奇与平淡、情与理很好地统一起来,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使真纯的陶诗意境得到完美的展现。
总之,陶渊明的田园诗《归园田居》中因意象与情感的不同融合,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诗歌意境来。不仅在田园诗中创造出了意境美,其它类的诗中同样创造了意境美。他的诗以平淡、自然的艺术魅力显示创作风格,以恬淡、悠然的意境美吸引、感染了欣赏者和后来的诗歌创作者,使他所开创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田园诗”自成一派,并对后代田园、山水诗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 相关推荐
【《归园田居》的意境】相关文章:
归园田居06-22
《归园田居》反思07-16
《归园田居》的赏析10-10
《归园田居》鉴赏09-23
陶渊明《归园田居》10-02
《归园田居》赏析10-07
归园田居全文09-04
归园田居反思08-08
归园田居译文06-01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