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江村》赏析

2022-08-01 杜甫

  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甫《江村》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诗: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赏析:

  安史之乱,使鼎盛的大唐帝国元气大伤。诗圣杜甫只好带领全家辗转南北,四处逃难。“洛阳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真实地记述了他们当时的境况。公元759年岁末,杜甫经过极其艰难的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险,暂时为四年的流亡生活画上了一个简单顿号,举家来到成都避难,终于远离了战乱中心,靠亲友的资助,在城西浣花溪畔,盖起了几间草房,即草堂。这首七律《江村》,即作于次年夏天,诗中表现了诗人宁静的心境。

  首联“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写清澈的江水,绕村而流,在长长的夏日中,远离战乱中心和政治中心的江村,事事都显得幽静、隐秘。一个“清”字、一个“曲”字、一个 “抱”字,将江的颜色、形态、动态、情态极其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看似寻常,实属不凡,非大手笔不能为之。一个“幽”字具有多种义项:表形容词有深、昏暗、隐秘、深沉、幽静、幽雅、隐居不仕的等;表动词的有囚禁,表副词的有秘密,另外还有表名词的等等。此诗中的“幽”字,究竟哪一种义项最切近诗人原意,我以为结合杜甫当时的处境,再看以上所列举的形容词、动词,以及副词各义项,可以说兼而有之。 “事事幽”为提挈全篇之总纲,统领以下诸联,即所谓“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以下诸联又为主帅“事事幽”分别提供材料支持。“江村”为诗中两条线索,以下诸联又围绕这两条线索选取意象。

  颔联“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写景物之幽。紫燕白鸥,皆为诗人宠物。杜甫弃却眼前万千景象,特将其遴选入诗,绝非随意为之。古人论诗,有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具体到此诗,当然亦不例外。“梁上燕”是就村写;“水中鸥”是就江写。 “自去自来”,明写“梁上燕”自由自在,暗喻诗中人怡然自得;“相亲相近”,明写“水中鸥”相亲相爱,暗喻诗中人和谐相处。宋代黄庭坚说杜诗“无一字无来处”,清代仇兆鳌评《江村》此联“见物我忘机”。杜甫在草堂生活数年,许多诗篇都描写过燕子,如《堂成》一诗中的“频来语燕定新巢”,《绝句漫兴》中的“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等等,都可参读。如果结合东晋陶渊明《拟古》诗中的“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再品杜诗,就会觉得诗味更长。白鸥,也是诗人经常摄取的意象,但入诗时大多与典故并用。王维诗中有“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李白诗中有“海客无心随白鸥”,杜甫在《客至》中有“但见群鸥日日来”的名句,都可捧来参读。杜诗在此描写水鸥,如果读者只理解为简单的写景,那就大大衰减了诗味。其实,诗人借典抒情,在此别有寄托,并不露痕迹。《列子·黄帝篇》云:“海上之人,有好沤(即鸥,下同)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这个寓言告诉人们不要有机诈之心。杜诗旨在表明自己本无机诈之心,鸥鸟天天嬉戏门前江水,与人和睦相处。

  颈联“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写人事之幽。“画纸为棋局”是就村写;“敲针作钓钩”是就江写。老妻无事,闲来展纸,绘制棋盘;稚子贪玩,找来钢针,敲成钓钩。老夫妻对弈消夏,自娱自乐;小顽童垂钓清江,无虑无忧。村居闲适,事事称心。或许有人不信,妻子画个棋盘,小儿弄个钓钩,就这么鸡毛蒜皮儿的一点点儿小事儿,何劳这位伟大的诗圣挥动如椽大笔,特赋一篇传世名作?我说,这需和他的《逃难》一诗对读便不难理解诗圣此时的心境。《逃难》诗曰:“五十白头翁,南北逃世难。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妻孥复随我,回首共悲叹。故国莽丘墟,邻里各分散。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吃尽了长期离乱之苦后,能与家人尽享天伦之乐且又多情的诗人,回想起《逃难》途中的妻儿,《月夜》下的鄜州,《春望》时的山河,《北征》路上的艰危,再看眼前情景,岂不抚今追昔,乐自心生?

  尾联“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只要有老朋友周济一些钱粮,我这微贱之躯也就别无他求了。这虽是一种无奈,但也是一种自我安慰。古人评此联曰:“末则江村自适,有与世无求之意。”这一联还有另一个版本:“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复何求?”很可能原诗稿即此,而后改作这样。杜甫说:“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结尾处不免使人有惆怅之感。杜甫十分清楚,眼下全家的禄米以及由此而带来的闲适生活,都是由故人提供的。由此可以看出,第七句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向故人表示感谢,二是以求故人只要经常提供禄米,保证炊烟不绝,其他至于提干、旅游、买车之类,就不敢多想了。对照前后修改的诗句,从中可以看出,修改后的确比修改前更进一步,诗意比原来高明多了。修改前,只是要求故人为自己报销一些医疗费,修改后却变成了全家每日必需的柴米油盐。颔颈两联对仗,以物态人情写足江村幽事,末句用“微躯此外更何求”一句,关合“事事幽”,收足一篇题旨,使文脉益臻于缜密。结尾处假设连着反问,文气在曲折中略微上扬,同时夹杂着几分自嘲与自怜,又加杂着几分自得与自足。酸甜苦辣同在,感慨旷达兼有。

  此诗在艺术性方面也有其特点,尤其是对叠字的运用。叠字的方式,有连叠、隔叠、错综叠之分。连叠就是两个相同的.字连在一起,如《江村》中“事事”即是。隔叠就是叠与不叠相间使用,如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中的两个“自”字和两个“相”字的重复使用。诗一开头,隔叠连叠并用,在第一句中,把江村二字分开,在第二句中又将其合拢,对应了诗人心理快感的节奏。在颔联中,又用了两个隔叠,既使文脉关联紧密,又活跃了诗句的节奏感。“去”与“来”、“亲”与“近”为当句对,“自去自来”与 “相亲相近”又为联句对,在轻轻松松的用字中将十分讲究的格律对仗问题解决得十分圆满。再则,诗中若非用连叠和隔叠,幽栖之趣、物我忘机之境的浓度就难以调出。

  注释:

  1、清江,指浣花溪。抱,环绕。幽,幽静安闲。“幽”为一诗之纲,下四句即分言之。

  2、二句写景物之“幽”。鸥,一种水鸟,主要捕食鱼类。

  3、三句写人事之“幽”。妻儿之乐,天趣盎然。棋局,即棋盘。

  4、微躯,微贱之躯,是自谦之词。二句谓多病之躯只须药物就行了,此外还能要求什么呢?

  简介: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大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约有1400余首诗流传于世。杜甫一生屡受挫折,生活窘迫,晚年病死在去湘江途中。公元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江村》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在此之前,诗人经过四年的流亡生活,从同州经由绵州,来到了不曾遭遇战乱劫难的成都郊外浣花溪畔,在亲友故旧的资助下经营起了自己的草堂。饱经离乡背井、颠沛流离忧患的诗人,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时值盛夏,身居江水清澈,恬淡优雅的浣花溪畔,诗人面对眼前清净自得的生活,愉悦之情不免流之于笔端,遂成这首咏怀之作——《江村》。

  作品译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

  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相亲相近,相伴相随。

  老妻正在用纸画一张棋盘,小儿子敲打着针作一只鱼钩。

  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钱米,我还有什么奢求呢?

  创作背景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这首诗正作于这期间。

【杜甫《江村》赏析】相关文章:

杜甫诗《江村》原文赏析09-23

杜甫《江村》全诗赏析12-25

杜甫诗词《江村》的诗意赏析09-15

《江村》杜甫11-09

杜甫《江村》08-28

江村杜甫阅读赏析及答案12-25

杜甫《江村》全诗翻译赏析11-26

杜甫《江村》鉴赏12-04

杜甫江村诗词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