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那么问题来了,你还记得曾经背过的文言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答谢中书书妙在何处文言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答谢中书书妙在何处?
答谢中书书妙在景物描写!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又以感慨收束,“实是欲界之仙都”,在叙议结合的表达中,在首尾呼应的结构中,不难想象景物之秀丽神奇。而要真正领略本文写景的妙处,便不得不去欣赏文章直接写景的佳句。
细品直接写景的句子,寥寥四十字,却是尺幅容千里,片言役百意,以极其凝练的语言展现出景物的生机与活力。
绘景丰富,展优美的意境。本文写景,有高峻的山与澄澈的水相伴,也有五彩之石与青葱的竹相依,更有猿啼、鸟鸣、鱼跃,活跃于山水石树当中。细察其写景角度,有远望,有近观,有仰视,有俯瞰,视角各不相同,景物也各显风姿。再品其观景时机,有四季的轮回,也有朝夕的变化,可谓气象各异,风景万千。
巧设烘托,显景物之神韵。“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本文写山水,以“云雾”写山峰之“高”,以“水底之景”绘水流之“清”,山高耸、峭拔之意,水澄澈、通透之韵便呼之欲出了;“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以清晨之雾气、傍晚之日照为背景,烘托出猿啼鸟鸣、鳞鱼竞跃的动态画面,景物之间和谐、融洽的意蕴,灵动的生机也就相应而生了。
渲染色彩,绘石树之风采。本文绘“山石”“竹树”,没有写山石之外形,也没有绘竹树之姿态,而是以色彩绘之,独辟蹊径:山石五色交辉,堪称奇异;竹树青翠欲滴,尽显生机。
定格动态,写动物之活力。山高水清,奇石翠树,没有动物的点缀,永远缺乏生机与灵动,所以下文写景,则以动物来写景物之神韵。写猿,写鸟,写其嘹亮、婉转的啼鸣之声,写水下之鱼,写其跳跃之态,动物的生机活力,神韵风采,便在这一“鸣”一“跃”之中荡漾而出。
回首本文所绘的景物,一句一景,一景一意,由于紧紧抓住了景物的灵魂,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随着文字而显现,拨动人的心弦。
《答谢中书书》赏析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这四句通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这十句作者择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组合,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
最后,文章又以感慨收束,“实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
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夕日一作:阳)
释义: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河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同谈论(赞赏的)。
川:河。
之:的。
共:共同。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高高的山峰耸入云端,清澈的河流(能)看见水底。
峰:山峰。
3、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
交:交错,交织。
辉:光辉。
交辉:交相辉映。
4、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青葱的树林,翠绿的竹丛,四季都具备。
四时:四季。
俱:全、都。
备:具备,完备。
5、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清晨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混杂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晓:清晨。
歇:消散。
乱:混杂。
夕:傍晚。
欲:将要。
颓:下坠,这里指太阳落山。
沉:沉没,这里指潜在水中。
鳞:鱼。
竞:争相。
跃:跳。
6、实是欲界之仙都。
(这里)确实是人间的仙境。
实:确实,的确。
欲界:人间。
仙都:仙境。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从谢灵运到现在,不再有能够欣赏这种奇异(景色)的人了。
自:从。
康乐:谢灵运。
以来:到现在。
未:不,没有。
复:又,再。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奇:奇异。
(句子赏析)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文章又以感慨收束,“实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作者从欣赏景物中发现无穷的乐趣。同时能与谢灵运这样的林泉高士有志向道同之处,生发出无比的自豪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喜爱之情。
陶弘景一度出仕南齐,但不交外物,心如明镜,特爱松风,闻响欣然,顾惜光景,老而弥笃。《南史》本传称他“遇物便了,言无烦舛”。此文只有68字,语言淡泊,境界宁静,与作者个性有共通处。
谢中书即谢徵,其任中书郎时,弘景已70有余。文一开头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下面即举他所隐居的山川之美,意思是,此处也堪称一绝,山水竹石之处,还有早晨的猿鸟,傍晚的游鱼,程颢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文末的谢康乐为刘宋谢灵运,他也爱好山水,写了不少山水诗,后来被杀,末句可能有悼念之意。
文中写的确是江南风物,然而这样的山林泉壑,又是江南所常见的。为什么他能把自然界中常人还不曾体验到的美感,以数十字摄取到笔底呢?这里也有作者自己的“境界”。
审美的趣味固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也应该变化,但长期的由历史凝聚、熏陶的审美习惯,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我们脚所踏的还是几千年来祖先践踏过的泥土。
当然,这里还有两个条件:一是这些审美习惯必须是健康的干净的,不能离开“善”的要求,二是读者自身也必须有素养。
【答谢中书书妙在何处】相关文章:
《答谢中书书》11-11
答谢中书书11-02
答谢中书书08-28
《答谢中书书》中的虚词08-23
《答谢中书书》中的谢中书是谁11-17
答谢中书书划分10-21
答谢中书书的意境10-13
答谢中书书预习10-13
答谢中书书注解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