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煅和明煅的区别

回答
瑞文问答

2024-10-05

将药物直接用高温进行加热,改变其成分或结构,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煅。煅的温度我们一般控制在300℃至700℃,煅是为了使药物的刺激性更低,增强或缓和药物的药性。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焖煅和明煅的区别吧。

扩展资料

  概念不同

  明煅:药物放在铁锅或罐内煅烧的方法,称为明煅。

  暗煅:暗煅是在高温缺氧情况下,使药物炭化的一种煅法,又称闷煅。

  明煅适用于加热能溶化的矿物药,其目的主要是失去结晶水减少刺激性,增强疗效或产生新的作用。闷煅适用于煅制质地疏松,炒炭时易于灰化的药物。

  操作方法不同

  明煅:将药物置锅内或罐内加热,使其溶化,至水分完全逸出,无气体放出,药物全部呈酥松或干燥的状态,取出摊冷。如明矾、胆矾、硼砂。

  闷煅:将药物置铁锅内,上扣小铁锅,接口处用盐泥或赤石脂用水调成泥状封固,留一筷头大的小孔,扣锅上压重物,置炉火上煅烧。小孔烟少时用筷头塞住,至小孔无烟时离火。亦有将药物置小口釉罐内,用盐泥或赤石脂封固罐口,置粗糠火中或小火上煅烧,罐上放大米数粒,至大米成焦黄色时离火,待锅或罐冷却取出药物,以免药物遇空气燃烧而灰化。在煅制过程中,由于加热而锅内气体膨胀,药物受热炭化,有大量气体及浓烟产生,从接口处喷出。应随即用湿泥堵住,或用细砂掩盖填塞,以免空气进入,使药物灰化。如血余、棕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