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趣的实验

2023-09-14 好文

  一次有趣的实验 篇1

  星期一下午,第三节课时科学课,科学老师带着我们走进实验室。实验室里有好多东西,我们坐在座位上,等着上课。

  “叮铃铃”上课了,老师先给我们分组,之后在每组中选一个小组长、一个记录员、一个实验员、一个计时员。我所在的组是六组,组长是孟欣,他负责实验;田雯是记录员;张生是观察员;马怀森是计时员。然后老师让小组长到前面拿做实验所需要的东西。

  今天做的实验是“摆的秘密”。组成一个“摆”需要两个东西——螺丝帽和一根绳子。首先把绳子的一头系在螺丝帽上,再把另一头系在准备好的铅笔上,再把铅笔固定在一个铁架上。在实验开始之前,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了两个大螺丝帽、两个小螺丝帽、两根长线、两根短线和一块橡皮泥。老师问我们:“你们说这个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张安琪说:“可能与物体的轻重有关系。”王光龙说:“可能与摆幅的大小有关系。”孟欣说:“可能与线的长短有关系。”老师说:“如果想要试验摆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有没有关系应该怎么做?”张安琪说:“应该准备两个一样长的绳子,一个大螺丝帽和一个小螺丝帽。把弄好的两个‘摆’系在铅笔上,摆的高度一样,同时放手,在10秒内摆几次,如果一个摆的次数多,一个摆的次数少,就说明与物体的轻重有关系,如果摆的次数同样多,就和物体的轻重没有关系。”老师说:“对,请坐!

  那么,如果想实验与摆幅的大小有没有关系应该怎么做?”王光龙说:“做这项实验应该准备两个一样的摆,一个摆幅大一些,一个摆幅小一些,同时放手,在同一时间内看摆的次数,如果次数一个多一个少,就说明与摆幅的大小有关系,如果次数一样多,就和摆幅没有关系。”老师说:“好,请坐!

  那如果想证明与物体的轻重有没有关系,应该怎么做?”孟欣说:“准备两个一样长的绳子,两个不一样大的螺丝帽,幅度一样,时间一样,两手同时放开,如果与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的次数就不一样,如果没关系,摆的次数就一样。”

  实验开始了,老师说:“由于时间的关系,每个组只选两个。”我们组选的是摆的幅度和想的长短。马怀森先把时间定到十秒,他说开始,孟欣松手。首先我们实验摆的幅度,“开始”我们在一边看,十秒过后是十二次;我们开始试验与线的`长短有没有关系,“开始”我们等都瞪大了双眼,只见绳子短的摆是十四次,绳子长的是十二次。最后我们的出了一个结论——摆的快慢于摆幅的大小没有关系,与线的长短有关系。

  在这短暂的三十分钟里,我学到了好多好多的知识,真是应了那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次有趣的实验 篇2

  上个星期三,科学课老师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回家把鸡蛋放进一个有水的碗里,不停地加盐,看看鸡蛋能否浮上来?

  晚饭后,我迫不及待地开始执行老师的这项光荣任务。首先,我拿出一个空碗,盛满自来水,接着挑了一个又圆又大的鸡蛋轻轻放进碗中,然后从厨房的架子上拿来一罐盐,一勺一勺地往碗里倒盐,一边倒,一边在心里默默地念着数字,一连倒了五勺盐后,我目不转睛地看着那鸡蛋,希望那“胖宝贝”能从凉爽的'“泳池”里“探出头”来。

  可是,令我大失所望,碗里的鸡蛋一如既往还是那么纹丝不动,一点儿反应都没有,我心急火燎地等了3分钟,见没任何变化发生,心里的无名之火顿时迸发,一把捞出鸡蛋,往桌上用力一放,只听“啪”的一声,鸡蛋被我磕碎,弄得我浑身都是飞溅的汁液,真是狼狈不堪。我不禁有些气馁,两眼发呆,像没了骨头似的一屁股瘫在椅子上。妈妈走过来,问明了情况,安慰我说:“儿子,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懈,耐心细致,不能半途而废,浮躁不安。自己要动脑筋分析一下鸡蛋没浮上来的原因,是不是盐放得太急了,没完全化开?你重新再做一次实验,倒进盐后用筷子在水里多搅动搅动,让盐充分稀释,五勺盐不够就继续加盐,继续搅拌,鸡蛋肯定会浮起来的。做实验没有一蹴而就的,要耐得住性子反复试。”

  我听妈妈说的非常在理,暗暗责备自己太心浮气躁了,于是,我长吁一口气,让自己静下来,调整好情绪,在刚才的盐水里放进另一个小一点的鸡蛋,用筷子不停地搅动盐水,还是不见动静,又倒入第六勺盐,继续用筷子搅拌,终于,鸡蛋“依依不舍”地从“泳池”里探出了“小脑袋”。我按捺住兴奋的心情,乘胜追击,倒入第七勺盐,哈哈,“小宝贝”终于“受不了”了,“无奈地全身浮出水面”。“我成功啦,成功啦!”我激动地喊着,一蹦三尺高。

  “且慢高兴!”一旁看报纸的爸爸一下喝住了我。“儿子,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个实验还不能算完成,为什么鸡蛋会浮起来?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爸爸这一问,我可傻了眼,张口结舌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赶紧跑回书房,从书架上拿出《十万个为什么》丛书,找起答案来。

  原来,水的密度小,浮力就小,所以鸡蛋在清水里肯定是沉下去的;放进盐,盐充分稀释后,盐水的密度不断变大,浮力也相应的逐步增大,鸡蛋也就自然而然地慢慢浮上来了。

  通过亲自做这个实验,我不仅搞清楚了一个物理现象,更重要的是明白了一个道理:凡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一次有趣的实验 篇3

  今天,上课铃一响,同学们就急急忙忙的拿出语文书、坐端正,等待成老师的到来,成老师跟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可是,我们看见成老师手里拿着一张白纸和一个打火机,连语文书都没有带。我们好奇得看着老师,我既好奇又兴奋,心想老师到底要做什么呢?为什么要拿白纸?

  过了几分钟后,老师终于开口说:“今天我要给大家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叫做‘001代号’”,同学们一听要做实验,高兴得又蹦又跳,真想知道这个小实验是怎样做的?大家都很想亲自来体验一下这个有趣的小实验!

  首先,老师把那白纸让同学们都检查了一遍,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到“什么都没有”!于是,小实验就这样开始了。只见老师左手拿着白纸,右手拿着打火机,把火机点燃,在纸下烧。可是,由于火太小了,过了十几分钟,白纸上还是什么都没有。所以,实验失败了。同学们唉声叹气,盼望第二次的小实验能成功!

  第二次的小实验又开始了!老师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狠狠心把火调到了最大,又开始烧了。我心想:成老师到底要做什么实验?怎样做呢?我心里有许多的问号。想到这,我觉得实验就象一个迷,需要很多人去用心去观察。所以,我们全班二十几双眼睛紧紧盯着纸下,因为每个人真希望自已能第一个发现其中的奥妙,受到老师的表扬。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没有一个人看得出来,都在那交头接耳。时间慢慢的过去了,只见老师手里那张纸慢慢地呈现出一些“字”来。又过了十几分钟,纸烧的直冒烟,但是,纸上的字却越来越清楚,实验终于成功了!离讲台远的同学都争先恐后的拥上去,我也不甘示弱,好不容易也挤到前面。这时,我不由的想:这个秘密到底是什么呢?同学们也在思索着。可是,同学们并非像之前那么高兴,都在讨论着,因为大家想知道其中的奥妙。

  老师看同学们计论的那么激烈,听课听的`那么认真,便说:“其实这实验在以前来说,是有很大的用途。在战争时期,解放军为了不让敌人知道情报的内容,用牛奶写上字,晒上半个多小时,就把它送去另外一个军团。万一在路途中遇到敌军抢走情报,也不用怕,因为情报只是白纸一张,根本看不到字,敌人就不会怎么管,也不会知道情报的内容。如果情报可以安全到达另一个军团,他们只要用打火机烧5—6分钟,就能知道情报的内容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实验也有很大的用途。我相信大家听了这个故事就能知道其中的奥妙了!可我还是不懂,就去问了其他的同学,原来,牛奶含有蛋白质和脂肪,是有机物,有机物不耐高温,烧烤一下就会被氧化成黑色的炭,所以就能看见上面的字了。老师用牛奶早已在白纸上写上字,把它晒干后,再在我们面前用打火机烧,写的字马上就显现出来了。

  一次有趣的实验 篇4

  一次科学课上,科学老师给我们展示了美丽的彩色蜡烛。我十分喜欢。下课后,我便跑向正在收东西的科学老师问道:“老师, 彩色蜡烛可以自己做吗?”科学老师说:“可以啊,首先把白蜡烛和蜡笔切块融化,然后再在铅笔上绑上棉线,卡在瓶口中,再把蜡倒入,等蜡凝固后再把另一种颜色的蜡倒入,一个彩色蜡烛就做好了。”

  听完老师介绍,我感觉制作应该不难。开心极了。一放学,我就像一颗子弹离开枪膛一般的速度跑回家。赶紧写好作业,拿上零花钱下楼跑向小店买了五根白蜡烛回来。

  正式开始做彩色蜡烛了。我拿把小刀想先把白蜡烛切块下来,哪知用尽全力,手都震麻了,蜡烛身上只出现一道小小痕迹。我心中不得一惊:这蜡烛这么硬这小刀不知道要削到什么时候!要是有个专门削皮的就好了。我的目光扫到挂在墙上的削皮器。脑中灵光一闪,心中想:对啊,削皮器就是专门削皮的啊,平常我看妈妈还用来削又硬又厚的南瓜皮呢。我像拿破仑发现新大陆般欢喜,火速取下“新大陆”。果不出所望,小刀切不开的蜡烛此时轻易地被削成一片片了。我把削好的蜡片放到小铁盒内,打开火,在白蜡全融化时,我放入了事先切好的绿色蜡笔,用小细棒轻轻搅拌均匀,并把不能融解的`杂质捞出,此时蜡油已变成绿色了。为了不被烧干,赶紧关火。接着我按老师教的方法,棉线的一头绕在铅笔上,另一头垂到玻璃瓶内,可是发现棉线太轻了,弯曲着不能垂直。如果这样倒入蜡油,线不一定在中间,怎么办?固定棉线?在玻璃瓶内难度很大,看来只有增加棉线的重量让它自然垂直才是最好。我想来想去不知怎么才好?突然看到妈妈阳台上晒着滴着水的棉质衬衣。听说这样是为了让衣服更笔直些。“用棉线沾着蜡油”我脑海一下子有了这个想法。按住心里那种欢呼雀跃感,我把棉线泡在蜡油里拿出一看,线果真直了。我把绕着线的铅笔搭在透明玻璃瓶口上。最后一步开始了,我端着铁盒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把蜡油倒进瓶子里。接着按同样的方法融化了另外四种颜色的蜡油,等每种颜色的蜡油凝固后再倒入另一种颜色,这一次我真成功了。透明玻璃瓶很明显地显现出颜色分层,彩色蜡烛终于成功了,我一蹦三尺高!看着漂亮的彩色蜡烛我心里比吃了世界上最好吃的冰淇淋还要甜。

  从这次创新实验中,我悟到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细心、耐心且敢于动手尝试,这样成功的概率就会高很多!这个实验真让我受义匪浅啊!

  一次有趣的实验 篇5

  喷泉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是由罗马人发明,当时,为了解决缺水问题,古罗马人修建了12条水道,用来引入活水,并逐渐从饮用水发展成了装饰性的喷泉。在18世纪,西式喷泉传入我国,并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得到了应用。现代化的喷泉,集齐电、光、声、水、力等于一体,妆点着我们的城市生活。每一次,看到公园里、广场上的喷泉,我便非常的兴奋,情不自禁的跑过去玩耍,在音乐旋律的变化下,喷泉变换出了各种优美的水姿。尤其是在夜晚灯光的照射下,喷泉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

  某天的实验课上,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小喷泉”的制作程序,经过一系列的制作后,完美的“小噴泉”诞生,真是神奇不已,于是,在回家后,我迫不及待的来尝试,希望能够制作出像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小喷泉。

  要成功制作出“小喷泉”,光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于是,我发动了爸爸妈妈一起参与,实际上,“小喷泉”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利用水柱之间的压力差,让水在上升之后,再流入到低处,由于大气压力不同,水就会从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到压力小的一边,直到容器中的水高度相同,便会停止流动。

  我们先制作出了外盒,外盒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我和爸爸一起用锯子制作出了三块长木块,长度为1550cm,再分别举出一块1510cm、1515cm、1540cm的木板,虽然制作过程简单,但是却累的我们满头大汗,将木板组装在一起,就成功的制作出了外盒。为了让“小喷泉”更加漂亮,我们在木板上涂上了红色的'油漆。

  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我准备好了制作“小喷泉”需要的3个瓶子(分别为A瓶、B瓶、C瓶)、3个橡皮塞、硬管、剪刀等。我先将A瓶的底部剪掉,3个橡皮塞,每个钻出两个孔,确保硬管能够顺利通过,组装橡皮塞,在完整的硬管中,塞入橡皮塞,再将剩余硬管剪成适宜的长度,塞入2个剩余橡皮塞孔中,裁剪硬管,在剩余橡皮塞孔中,分别塞入一根硬管。最后,将橡皮塞组装起来,长软管部分,连接橡皮塞宽头硬管。在B瓶中装水,C瓶设置于距离B瓶高度40cm以上的地方,在A瓶中倒入水,于是,一个“红色的小喷泉”就这样诞生了。虽然实验花费了3个多小时才顺利完成,但是看到自己的成果,我内心深处充满了成就感。

  在这次精彩的“小喷泉”实验中,我收获良多,要确保实验成功,实验前的理论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弄清楚理论,才能够将其顺利的应用到实践中,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在平时的学习中,也是一样,要取得理想的成果,必须要将课堂学习和课后的巩固结合起来,学会举一反三。

  一次有趣的实验 篇6

  今天,老师拿了几张纸和几本厚厚的书走进教室,并说要用这几张纸撑起这些书。老师话音刚落,教室里就炸开了锅:“啊?”“老师,这行吗”“不可能吧?!”

  我看了看老师拿的几张纸,没什么特别的呀,不就是我们常用的白纸吗?老师看我们个个疑惑的样子,接着说:“这几张纸不能借助任何外力,不能平放;你可以通过变形、折叠的方式让它至少托起五本书的重量”。听到这话大家就更惊讶了,立刻像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能行吗?”“真有这么神奇吗?”“纸有那么大的力气?”老师看到同学们半信半疑的样子,接着说:“不信吗?那我们今天就自己动手试试看。”说着就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薄薄的白纸。一些拿到纸的同学看见纸很薄,更是大声的叫嚷:老师,你发的纸这么薄,怎么可能托起5本书呢?”老师没有生气,反而笑眯眯地说:“那就看你们怎样动脑筋喽!”

  慢慢地,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同学们都动起了脑筋。我左边的男孩,一手撑着脑袋,一手捏着这白纸一副沉思的样子,大概是还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我后面的几个男孩凑到了一起,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怎样才能让薄薄的纸起到最大的作用。这时,我想:数学课上,老师曾经说三角形是最牢固的,那我今天就把这薄纸纸叠成三角形吧。于是,我和另两个女同学一起,把各自手中的纸对折对折再对折,这样折了三层,做成一个三角形,把折好的三角形放在桌上,远远看还像一个小树墩呢。纸折好了,我们几个信心十足的'举起手告诉老师,我们完成好了。不一会儿,老师拿着厚厚的五本书来检验。只见老师把书一本一本的叠放在我们折的三角形上,那个三角形居然没“瘫痪”,我们兴奋地让老师继续往上加书。书越叠越高,连旁边的同学也忍不住和我们一起数起数来:“1、2、3……14、15、16!”当放到16本时,纸做的三角形才开始塌陷。“耶!”居然放了16本书!我们三个十分激动!对这个成绩特别满意。再看其他同学做的,有的卷成圆形的、有的折成正方形的、也有的跟我们一样做成三角形的,当然每个人做的纸架放书的数量也不一样。班里又热闹了起来。

  为什么有的纸架可以托起更多的书、有的却不行呢?我仔细地观察,发现了纸架的面积越大,放的书本也就越多。其实,我们的桌椅也是根据这样的原理制造的呢!这个实验真有趣,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还让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才能不断地进步的道理!

  一次有趣的实验 篇7

  上个星期五,班主任刘老师拿着一个鸡蛋走进了教室,神秘地对我们说:“同学们,这节班队课,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我们听后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更掩盖不住激动,迫不及待地问刘老师:“刘老师,您拿来一个鸡蛋做什么?莫非这节课我们做的实验和鸡蛋有关?”刘老师笑着摸了摸我的头,答道:“是的。这个实验就是:鸡蛋能不能被握碎?”几个力气大的同学信心满满,而几个力气小的同学忐忑不安,生怕老师会叫到自己,让自己上来捏鸡蛋,在同学们面前出丑。大家各怀心态,等待着游戏的开始。

  接下来,刘老师向我们简单地介绍了实验规则:每一个同学轮流上来握鸡蛋,谁能把鸡蛋握碎,谁就是我们班的“大力士”。要知道,“大力士”在我们班中有着一定的威信,何况是刘老师“亲封”的呢!听到这,连我这个女生都跃跃欲试了。

  首先,刘老师请到了我们班的“病号先生”。他瘦瘦小小,面黄肌瘦,同学们赐予他“病号先生”的称谓。只见他迈着小碎步,心惊胆战地走上讲台,接住鸡蛋,将全身的力量都汇集到手上。他咬着嘴唇,脸涨得通红通红,鸡蛋还是没有碎裂开来的痕迹。他只好灰头土脸地走下了讲台。

  同学们在台下议论着,有的说:“要是我走上讲台去握鸡蛋,肯定可以把它握碎。”有的女生则面露恐慌,惴惴不安地说:“那个鸡蛋好难握碎的样子,等会儿我们上去的时候会不会出丑啊?”我信心满满得想:要是我上去,一定能把鸡蛋制服的.。“病号先生”的力气那么小,我应该比他强。

  接下来,刘老师请了力气比较大的郑浩东来握鸡蛋。只见他把腿摆成“人”字形,开始用力。一秒,两秒,三秒……两分钟过去了,郑浩东的眉头皱得都可以夹死一只虫子了,脸红红的,额头上也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可鸡蛋还不肯轻易“就范”,郑浩东只好灰溜溜地走下了“擂台”。

  ……

  终于轮到我上来握鸡蛋了。我把鸡蛋握在手心,开始“发功”,过了一会儿,鸡蛋还是无动于衷,我跺了跺脚,手心也冒出汗来了,心想:鸡蛋啊,你就给我点面子吧!可鸡蛋还是“不肯服输”,一点儿面子也不给我,我只好像只斗败了的公鸡,遗憾地走下了讲台。

  “叮铃铃……”下课了,我问刘老师:“刘老师,鸡蛋为什么不能被握碎啊?”“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如: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建筑。”刘老师解释道。听到这,全班同学才恍然大悟。

  你说说,这节班队课有趣吗?

  一次有趣的实验 篇8

  星期天下午,我来到阳光培训班。只见唐老师带着神秘的笑容对我们说:“嗨,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班又来了四个新朋友!”顿时,台下窃窃私语,大家都很好奇,不知道唐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正在同学们左右张望时,只见唐老师从抽屉里掏出四只鸡蛋。啊!原来四个朋友就是四只鸡蛋。唐老师告诉我们:“今天我们要做一个科学实验鸡蛋转转转。三个小组进行比赛,哪个小组的鸡蛋转得又快又稳,比赛结束,你们将会知道鸡蛋的一个秘密!”接着唐老师还示范转鸡蛋的方法给我们看,同学们都睁大眼睛聚精会神地看着,一想到实验能解开谜底,大家都忍不住内心的激动,个个跃跃欲试。

  比赛开始了,比赛分成两轮,每轮三人参赛。第一轮即将开始,唐老师在每组分别挑了一个小不点和两个大力士。他们来到讲台,摆开阵势。“预备开始!”他们不慌不忙地转动鸡蛋。只见第一组小个子的鸡蛋扭着屁股转起来,一圈,两圈,三圈,四圈……小个子的`鸡蛋接连转了七圈,终于罢休了。我们第二组大力士的鸡蛋表现还算良好,转了三圈。第三组也不甘示弱,可是他们的鸡蛋只转了一圈就停止了转动。第一组代表小不点赢了!

  第二轮比赛开始了,唐老师又请了一个小不点,两个大力士,我代表第二组参加。唐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个鸡蛋,比赛开始了。第一组小个子的鸡蛋转呀转,一刻也不肯停止。第三组上一轮输了以后,心想:这次一定要努力转,可鸡蛋就是不听使唤,还是只转了一圈。我的鸡蛋开始转得挺好,一圈,两圈,可是转第三圈时,最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发生了,只见我的鸡蛋“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摔了个粉身碎骨。同学们看呆了,嘴巴张成“O”字型,无法相信这是事实。接着,同学们睁大惊异的眼睛看着唐老师,脸上充满了疑惑。

  怪了,为什么第一组的蛋每次都转得这么快又这么顺利呢?第二组的蛋为什么总是转了三圈就转不动了呢?第三组的蛋与第一组的也有区别吗?一大堆问号在我们的脑海中翻腾着。

  唐老师好象猜到了我们的心思,他把鸡蛋收拾好,向我们公布了鸡蛋的秘密:第一组的鸡蛋是熟的,转的方向一致,所以转得又快又稳。第三组的鸡蛋是生的,转的方向不一致,所以转得既慢又不稳当。第二组的鸡蛋烧过,但没有熟透,刚开始蛋壳受力在转动,接着就转不动了。

  有几位小朋友还是不太明白,唐老师又讲解了一遍:“因为熟鸡蛋扭动时,蛋白蛋黄全部一同被扭动,所以转得顺利。相反,生蛋被扭动时,只是蛋壳受力,而蛋白和蛋黄几乎未受力。蛋白和蛋黄因惯性几乎停留不动。于是,蛋壳的转动就被蛋白拖慢了,所以转不动或停止转动。”哦,哦,我们都明白了!

  这次有趣的科学实验丰富了我的科学知识,开阔了我的眼界,将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一次有趣的实验 篇9

  世界上的许多地方我们都不能够容易的轻松体验,比如穿越到侏罗纪公园,不带任何装备就可以太空遨游,可以自由自在的在海洋里畅游并且可以自由呼吸等等,这些我们都不能做到,而我却体验了一次在海里畅游,并且可以自由呼吸。

  上个星期五老师带我们到3d虚拟现实的校园实验室去体验,我们来到了实验室,眼前有许多小房间,每一个小房间里都是不同的场景,听完老师的安排,同学们都各自去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房间。

  有一个房间特别美,里面是一个非常美一望无际的花海,而你则变成了一个蝴蝶仙子,在花的海洋里翩翩起舞,还有关于恐龙宇宙等等不同的房间,而我特别想要去一个浩瀚神秘的地方,就是海洋。

  我来到了关于海洋的房间,一进门我就看到了许多五彩缤纷的鱼,各种各样真是美丽极了,我就化身为了一条美人鱼,尽情的.享受大海的神奇,我还看见了五颜六色的珊瑚,许多小丑鱼在里面游来游去,当然我还看见了一只非常大的龙虾,我赶紧跟着它游了过去,突然我的周围变得很阴暗,好像有什么东西挡住了阳光,我停了下来,抬头一看是一只非常庞大的蓝鲸,南京的旁边还有一个小南京,这应该是他的宝宝吧。

  我忍不住去伸手摸他们的肚子,可是一伸手就进入了他们的肚子,是啊这一切都是虚拟的,我是摸不到他的,我正难过时,蓝鲸宝宝突然围着我转圈,还在叫着什么,就像是在安慰我一样,我也忘记了烦恼,和南京宝宝玩了起来,突然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海洋里的小鱼和大鱼都向我游来,他们围成了一个圈,把我围在中间,还从我的身体里穿过,这一切是多么的神奇,多么的美妙啊。

  体验完了之后,同学们都讲述着自己经历的是多么的有趣和神奇,这一次体验让我感觉到了科技的神奇,科技带给我们的是从来不敢想象的,未来还有更多神秘的领域等着我们去探索,等着我们发现他们的奥秘,所以我认为科学是应该融入生活的。

  这一次神秘的旅程,让我永远难以忘怀。

  一次有趣的实验 篇10

  作前准备:

  观察小蚂蚁的生活习性,以及用樟脑丸做一些小实验,《一次有趣的实验》教案(六年级下苏教版)。

  教学要求:

  1.初步学会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习惯,增强持续观察的意识;

  2.能按照实验的过程有顺序地记叙实验的经过,并能写清楚人的动作、语言和心情变化。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推理、表达,在语言表达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3.激发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把实验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具体地写下来。

  教学难点:能按照实验的过程有顺序地记叙实验的经过,并能写清楚人的动作、语言和心情变化。

  一、激趣入题,引导探究乐趣。

  我们在科学课上,已经做了许多实验,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吧,你们做过哪些实验,还记得吗?谁愿意说给其他同学听。

  二、组织活动,摄取习作素材。

  1.我们现在到外面去做一个小实验,愿意吗?

  2.组织学生到门口选好的树下找一只小蚂蚁,用樟脑丸在蚂蚁的前面划一道线,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做实验时动作怎样?(先……再……后……)

  教师实验时说了哪些话?提了哪些疑问? 如果蚂蚁穿过这道“防线”,就在蚂蚁前面再划一道线,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等小蚂蚁跑累了,就在它的周围划一个圈,这个圈呀稍微大一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把圈子逐渐缩小,比一角钱的硬币还要下,你又会发现什么现象?

  整个实验时,同学们的言行、神态及你自己的心情变化是怎样的.?

  3.教师做实验,指导学生观察。

  三、创设情境,交流活动发现。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回到教室,教师采访学生:小摄像师们,你们刚才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2.反馈、。

  ①小组代表针对三个问题发表自己意见。引导针对一个问题作适当的描写。

  ②师生共同评议。

  3.口述练习,随机指导。

  四、自主表达,拟定个性文题。

  1.自主拟题。

  如果以这次实验为题,怎么拟订?

  如果以你的心情变化为题,怎么拟订?

  2.学生自由习作,放手试写全文,教师对习作基础差的同学进行指导。

  五、互批互改,提高习作素养。

  一、同组交流习作。

  1.指名读完成的初稿,师生共同讲评。

  2.引导学生分别就实验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写具体,就是否写出师生的言行、神态及心情变化等方面发表自己的建议。 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二、文后指导。

  1.推荐优秀片段或者全文,教师相机指导。

  2.学生各自修改——同桌互提修改意见——自己再次修改。

  三、修改。

  四、学生誊文。

  一次有趣的实验 篇11

  今天,我们的语文老师给我们一项重大的任务——一篇作文《记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我哪做过什么实验呢?唉!真是伤脑筋,突然,我脑子一转,哈!有了,我可以在网上找啊!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上面的实验真是五花八门,看得我眼花缭乱。终于我选了一个最不可思议的实验,决定亲自动手尝试一下。

  这个实验的名字叫:火烧纸船。需要的材料有:一个三角架,一个石棉网,一个纸船,一盏酒精灯,一盒火柴和一杯清水。可我家没有这么专业的东东啊,咳,咱就因陋就简了。酒精灯没有我就用蜡烛,石棉网嘛,就免了吧,三角架干脆就用老妈给我的'“原始工具”——手来代替了,可我又怕把手烧伤,纸船也改成带提手的小纸篮了。

  开始做啰!我先给纸篮里倒上水,然后点上蜡烛,再把篮子放在火上烧。没过几秒,篮子的底部已经是漆黑一团。过了一分钟,篮子的底部出现了一个“白蚂蚁”,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滴水,啊,不好,篮子已经开始漏水了!又过了一分钟,水越滴越多了,水滴在火苗上发出“哧哧”的声音。很快,蜡烛被滴灭了。我赶快又点燃,继续烧。不一会儿,水开始冒烟了,我试了试水温,还挺温暖呢!我心里可真美啊。可能是蜡烛生气了吧,8分钟的时候,蜡烛又一次罢工了,可这次,它似乎铁了心,无论我怎样点,它就是要跟我作对,总是不燃起来。我想一定是水滴在烛心里太多了,它承受不起了。我灵机一动,找了一小张破报纸裹住烛心,再点燃报纸,果然,报纸在火里跳了一阵舞后,蜡烛也听话地燃烧了起来。我又把篮子放到火上耐心地等待。大概又过了两分钟吧,篮子底部的水不停地很下滴,终于又把火浇灭了。我又试了试水温,哈哈。。。比刚才又热了很多,而且还很烫手呢!再看看篮子,已经是面目全非了,似乎去非洲旅游过很长时间。

  实验结束了,可我心中的疑惑却有很多。网上说火烧纸船烧不破,最多只是烧焦而已,我又仔细想了想,一拍脑袋,哦,对了,我不是没用那个石棉网吗,说不定答案就在这个石棉网上呢。我马上就上网查,原来石棉网是由两片铁丝网夹着一张石棉水浸泡后的棉布做的,火长时间在一个点上烧,会让容器爆裂,可是用了石棉网,火焰热量分散到容器的每一个角落,长时间烧容器也不会爆裂的。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火烧不坏纸船另外一个原因吗?因为水的沸点是100度,纸的着火点是100度以上,水蒸发的时候吸收热量,使纸船不能达到着火点,直到纸船里的水全部蒸发。

  虽然这次的实验不怎么成功,但我却学到了这么多知识,也不枉我忙活一场呢!

  一次有趣的实验 篇12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项实验作业,让我们用实验来分辨熟鸡蛋和生鸡蛋。我兴致勃勃地跑回家,拿起鸡蛋就开始实验了。

  我抓起两个鸡蛋,看到白白的蛋壳,我似乎能感觉蛋液在里面流动。我一把冲进厨房,用电水壶烧了一壶水,然后将鸡蛋扔进水壶,谁知鸡蛋刚落进水壶,就爆炸了。哇,鸡蛋变炸弹了!蛋液和蛋黄一窝蜂地涌了出来,不一会儿就布满了水壶,形成一团恶心的液体,水蒸气一涌而上。我急忙抽下插头,打开窗户,这才烟消云散。

  失败乃成功之母。虽然第一次实验失败了,我有点失落,但是,我并不气馁。我洗干净了水壶,又重新拿起了两个鸡蛋,继续开始了关于鸡蛋的实验。

  为了不再像上次那样失败,我上网搜查了一些判断生熟鸡蛋的方法,有道是“读书破万卷,判‘蛋’如有神”,我仔细浏览后,最后选中了“旋转区分”的方法。

  我又小心翼翼地烧了一壶开水,缓慢地将鸡蛋放在水里,生怕它再次破了,也表达着我上次害了它兄弟的歉意。这个鸡蛋似乎接受了我的.道歉,慢慢地沉入壶底。约摸过了十几分钟后,我发现水上已开始冒小泡泡了,就犹如带上了一些小圆帽。我心想:“都开始冒水泡了,鸡蛋应该熟了吧!”我用勺子捞出鸡蛋,又拿了一个生鸡蛋,把它们放在一起。熟鸡蛋和生鸡蛋外形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不是熟鸡蛋,身上有着水渍,我还真分不出哪个是生的,哪个是熟的。

  我摸了一下熟鸡蛋,呀,烫!科学实验需要耐心,我只好先去看一会儿书,等过了十几分钟才返回。我把两枚鸡蛋拿到桌子上,见证奇迹的时刻就要到了!

  我双手分别捏着鸡蛋的两头,手指交错用力,两个鸡蛋同时开始旋转。我两眼发直,搓了搓手,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按住了鸡蛋,然后飞快抬起手。熟鸡蛋像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孩子,一下就停下了。而生鸡蛋却像是一个熊孩子,还在慢慢转动着。哈哈,我找出区别了,一按就停的就是熟鸡蛋!这是网上说的经验。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的好奇心又来了,于是我又上网查了一下。原来,熟鸡蛋被转动时,蛋白蛋黄已是固体,能和蛋壳同转同停。而生鸡蛋转动时,蛋白和蛋黄处于流动状态,所以当手指按下以后,鸡蛋内的蛋清蛋白还在流动,就会带动鸡蛋继续转动。

  在这个实验中,我解开了大自然的一个奥秘,收获了“失败乃成功之母”这个道理,这真是一次有趣的、有意义的实验!

  一次有趣的实验 篇13

  前些日子,我家楼下搬来了一位比我大两岁的小男孩——小康哥哥,小康哥哥平时戴着副好像玻璃瓶底似的、厚厚镜片的小眼镜,而且总爱摆出一副无所不知、很有学问的样子。他妈妈向邻居介绍小康哥哥时也总是说他爱搞科学实验,最喜欢研究动物了。

  在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在家中津津有味地读着《自然博物馆丛书》。突然,一篇题目为《毛毛虫的呼吸器官》的文章深深吸引住了我。文章中说:毛毛虫的呼吸器官其实是它身上的那一个个黑点。怎么可能呢?难道毛毛虫真的没有鼻子么?!我越想越觉得这个问题很有趣。我苦思冥想怎么想也想不通,真的没有鼻子也能呼吸?!突然我灵机一动,小康哥哥不是号称“动物专家”吗?我何不去向他咨询咨询,看他知不知道。于是我三步并作两步地奔下楼,见到小康哥哥后迫不及待地问:“小康哥哥,向你请教一个问题。你看这本书上写着:毛毛虫是没有鼻子的,你说这是真的么?”小康哥哥被我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就像“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他接过书去,仔细地看过后,不好意思地抬起头,为难地挠挠头皮回答我“这……,不瞒你说,我也不懂。不过……”小康哥哥这时突然眼睛一亮,话锋一转,又对我说“我们捉只毛毛虫做一下实验不就清楚了吗!”“啊?!”我顿时感觉头皮发麻,差点晕了过去。拿真毛毛虫做实验?!就是见到死的'毛毛虫我也害怕得不得了,更别说是活的了!说时迟,那时快,小康哥哥还没容我反应过来,就已经抓起一个塑料袋“嗖”的一下飞奔出门了。我硬着头皮也不知等了多长时间,小康哥哥居然兴高采烈、一蹦三跳地带着毛毛虫“凯旋而归”!紧接着小康哥哥开始了他的实验。只见他煞有介事地戴上了塑料手套,把毛毛虫身上的黑点用胶带全部粘上。不一会儿,毛毛虫垂死挣扎了几下就一动不动了!“嗯,书上说的是真的。”小康哥哥一边转过身来,一边一本正经地对在一旁吓得直往后缩的我报告着他的结论。我怯生生地回答道:“是真的就好,我要回家了。”小康哥哥调侃地对我说:“嗨!没搞错吧!这么小胆子,还想研究昆虫?”接着,小康哥哥又抬起胳膊,用袖口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补充道:“其实我也头皮直发麻。”啊!原来如此呀!大家彼此彼此嘛!

  尽管这个实验让人有点“小”害怕,但是我仍然觉得很有趣,也很有收获!你瞧,毛毛虫没有鼻子也能呼吸,这难道不是一项自然“奇观”吗?

  一次有趣的实验 篇14

  生活处处有科学。

  在一个晴空万里的星期天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趁着大好天气到了野外游玩,那里风景如画、景色迷人,那里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小溪里有回来穿梭小鱼在嬉戏。有无与伦比的花儿微风轻轻拂过在风中翩翩起舞还会飘来淡淡的清香,在花儿旁还有几课巍然屹立的大树像几位保护美丽花儿的守卫。突然,我的小伙伴们在一棵大树下面看到一群蚂蚁正在忙着要干什么。我突发奇想,想到了蚂蚁害怕樟脑球的气味,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于是想亲自实验一下,不知道结果会如何?于是,我们就迫不及待的跑去商店里买了一颗气味十足的樟脑球。

  此处选择的对象要和上文发现的蚂蚁就地取材首先,我们来到2只小蚂蚁前,用樟脑球在蚂蚁的前面画了一条线,那两只小蚂蚁抬起头来看了看我和我小伙伴仿佛在说:就这么一条线,就想把我们困住!你们未免也太小瞧我们了吧!哈哈哈……”,然后冲破了那一条线,跑了。我不假思索,蚂蚁怎么跑走了呢?蚂蚁不是害怕樟脑球的气味的吗?疑团未揭开,带着好奇,我们又来到了2只小蚂蚁面前。像原先一样,我们在嚣张跋扈的蚂蚁前面画了一条线,蚂蚁仍然仰起头看了看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就冲破了画线好像在说:“我可是很厉害的区区一条樟脑线就像打败我,痴心妄想。”于是,我们就不服气又在蚂蚁的`前面画了一条线,蚂蚁想冲破,在向画线逼近,似乎在说:又是一条樟脑线,还想把我们困住!你们未免也太小瞧我们了吧!”蚂蚁哈哈大笑,便得意洋洋的冲向画线。我想,这次的试验一定又是以0分为结局了。当我这在心灰意冷的时候,蚂蚁像被一阵风吹了回来,吓破了胆似的,缩头缩尾的有些不敢冲破画线了。但它们依然毫不惧怕的冲锋,终于冲破了,但它们已经累得精疲力尽,四肢无力,我们就将计就计在蚂蚁的周围又画了一个大圆圈。这下蚂蚁好像变得聪明起来,不想原先那样硬要冲破画线了。蚂蚁也没有了原先的嚣张跋扈和得意洋洋。在圈子里徘徊不定,沉着镇定的寻找着出口。

  我们把圈子慢慢的缩小,蚂蚁好像再也受不了那樟脑球是十足的气味了。好像在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道:“求求你们放过我们吧!我们实在是受不了了,刚才是我们太嚣张了……”最后我们把圈子缩小到比1角钱硬币还要小,蚂蚁不再徘徊了,躺在地上站不起来了。蚂蚁也许是太累了,再加上樟脑球的气味,实在受不了,所以坚持不住倒下了。

  蚂蚁的试验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只要我们用明亮的双眼去看世界,用勤劳的双手去做实验,用聪明的大脑去思考,就会发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一次有趣的实验】相关文章:

一次有趣的实验08-24

一次有趣的实验03-05

(经典)一次有趣的实验09-08

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05-02

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03-05

一次有趣的实验(通用)09-05

[优秀]一次有趣的实验08-26

【精】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04-09

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热门】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