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的原文翻译

2023-09-07 好文

明史的原文翻译1

  原文

  戴士衡,字章尹,莆田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擢吏科给事中。蓟州总兵官王保滥杀南兵,士衡极论其罪。已,请亟补言官,劾石星误国大罪五。山东税使陈增请假便宜得举刺将吏,淮、扬鲁保亦请节制有司,士衡力争。仁圣太后梓宫发引,帝不亲送,士衡言:“母子至情,送死大事,奈何于内庭数武地,靳一举足劳。今山陵竣事,愿陛下扶杖出迎神主,庶少慰圣母之灵,答臣民之望。”锦衣千户郑一麟奏开昌平银矿,士衡以地逼天寿山,抗疏争。

  二十五年正月,极陈天下大计,言:“方今事势不可知者三:天意也,人心也,气运也。大可虑者五:纪纲废弛也,戎狄侵陵也,根本动摇也,武备疏略也,府藏殚竭也。其切要而当亟正者一,则君心也。陛下高拱九重,目不睹师保之容,耳不闻丞弼之议,美丽当前燕惰自佚即欲殚聪明以计安社稷其道无由诚宜时御便殿召执政大臣讲求化理则心清欲寡政事自修”亦不报。

  日本封事败,再劾星及沈惟敬、杨方亨,列上防倭八事,多议行。俄劾南京工部尚书叶梦熊、刑部侍郎吕坤、蓟辽总督孙幰及通政参议李春。时幰已罢,宜春自引归,坤亦以直谏去。给事中刘道亨右坤,力诋士衡,谓其受大学士张位指。士衡亦劾道亨与星同乡,为星报复。帝以言官互争,皆报寝。寻劾罢文选郎中白所知。

  先是,士衡再劾坤,谓潜进《闺范图说》,结纳宫闱,因请举册立、冠婚诸礼。帝不悦。至是有跋《闺范》后者,名曰《忧危竑议》,诬坤与贵妃从父郑承恩同盟结纳,羽翼贵妃子。承恩大惧。而全椒知县樊玉衡方上疏言国本,指斥贵妃,遂妄指士衡实为之,玉衡与其谋。帝震怒,夜半传旨逮下诏狱拷讯。比明,命永戍士衡廉州。御史赵之翰复言:“是书非出一人,主谋者张位,奉行者士衡。诸臣皆位心腹爪牙,宜并斥。”士衡再更赦,皆不原。四十五年,士衡卒于戍所。巡按御史田生金请脱其戍籍,帝不许。

  译文

  戴士衡,字章尹,莆田人.万历十七年中进士.被提拔为吏科给事中.蓟州总兵官王保滥杀南兵,戴士衡极力(主张)定他的罪.不久,奏请尽快补充言官,弹劾石星贻误国家的五条大罪.山东税使陈增上奏请求给予(他)根据情况可以自行提拔与贬黜文武官员(的权利),淮扬的鲁保也奏请调动管束有关官员,戴士衡极力争辩.仁圣太后灵柩出殡,皇帝不亲自送行,戴士衡进言说:“母子情最深,送终是大事,怎么在宫内几步远的地方,吝惜抬一次脚的辛劳.如今太后坟墓竣工,希望陛下拄杖出去迎接太后牌位,或许能稍稍安慰太后的魂灵,回报臣民的期望.”锦衣千户郑一麟奏请开采昌平银矿,戴士衡由于此地逼近天寿山,直言上疏争辩.

  二十五年正月,极力陈述天下重大谋略,说:“现在不可预知的情况有三种:是天意、人心、气数命运.最值得忧虑的事有五件:是法度废弃懈怠,外族侵犯欺凌,国家根本动摇,武备粗疏简略,府库储藏竭尽.那最紧要并且应当尽快匡正的一个,就是国君之心.陛下安坐至尊之位,眼睛看不见师保的面容,耳朵听不见宰辅的论议,美人在前,仪容闲散不整,自图安逸,即使(有大臣)想竭尽聪明才智用谋略使国家安定,也无路可以进呈.实在应该时时莅临偏殿,召见执政大臣讲解探求教化治理(的方法),那么(陛下就会)心里清静欲望减少,政事自然整治有序.”(皇帝)也未回复.

  封贡日本的事情失败,(戴士衡)再次弹劾石星和沈惟敬、杨方亨,并且条列上呈防备倭寇的`八件事,多被讨论施行.不久(又)弹劾南京工部尚书叶梦熊、刑部侍郎吕坤、蓟辽总督孙幰和通政参议李宜春.当时孙幰已被罢官,李宜春(已)自请回乡,吕坤也(已)因直言进谏被贬去.给事中刘道亨偏袒吕坤,极力诋毁戴士衡,说他受大学士张位的指使.戴士衡也弹劾刘道亨(因)与石星是同乡,替石星报复.皇帝认为言官(在)相互争斗,(就)都批复把事情搁下.不久(戴士衡又)弹劾罢免文选郎中白所知.

  在这之前,戴士衡两次弹劾吕坤,说他秘密进献《闺范图说》,结交后宫,因此请求(举行)册立太子、加冠成婚等各典礼.皇帝不高兴.这时有人在《闺范图说》一书之后写跋,名为《忧危竑议》,诬陷吕坤与郑贵妃的伯父郑承恩结交成同盟,辅助贵妃的儿子.郑承恩非常恐惧.而全椒知县樊玉衡正好上书进言确立太子,指责贵妃.于是(郑承恩)胡乱指认说跋实际是戴士衡写的,樊玉衡参与了这一谋划.皇帝大怒,半夜传旨把戴士衡逮入钦犯监狱拷问审讯.等到天亮,下令让戴士衡永远戍守廉州.御史赵之翰又进言说:“这本书不是出自一人之手,主谋的是张位,执行的是戴士衡.这些臣子都是张位的心腹爪牙,应该一同贬斥.”戴士衡遇到两次大赦,都没有得到宽恕.四十五年,戴士衡在戍守的地方去世.巡按御史田生金奏请解除他戍边卒吏的户籍,皇帝不答应.

明史的原文翻译2

  原文:

  毛羽健,字芝田,公安人。天启二年进士。崇祯元年,由知县征授御史。好言事,首劾杨维垣八大罪及阮大铖反覆变幻状,二人遂被斥。

  王师讨安邦彦久无功。羽健言:“贼巢在大方,黔其前门,蜀遵、永其后户。由黔进兵,必渡陆广奇险,七昼夜抵大方,一夫当关,千人自废,王三善、蔡复一所以屡败也。遵义距大方三日程,而毕节止百余里平衍,从此进兵,何患不克?”因画上足兵措饷方略,并荐旧总督朱燮元、闵梦得等。帝即议行,后果平贼。已,陈驿递之害:“兵部勘合有发出,无缴入。士绅递相假,一纸洗补数四。差役之威如虎,小民之命如丝。”帝即饬所司严加厘革,积困为苏。

  当是之时,阉党既败,东林大盛。而朝端王永光阴阳闪烁,温体仁猾贼,周延儒回佞。言路新进标直之徒,尤竞抨击以为名高。体仁之讦钱谦益也,以科场旧事,延儒助之恶,且目攻己者为结党欺君,帝怒而为之罢会推矣。御史黄宗昌疏纠体仁热中枚卜,欲以“结党”二字破前此公论之不予,且箝后来言路之多口。

  羽健亦愤朋党之说,曰:“彼附逆诸奸既不可用,势不得不用诸奸摈斥之人。如以今之连袂登进者为相党而来,抑将以昔之鳞次削夺者为相党而去乎!陛下不识在朝诸臣与奸党诸臣之孰正孰邪,不观天启七年前与崇祯元年后之天下乎,孰危孰安?今日语太平则不足,语剔弊 则有余,诸臣亦何负国家哉!一夫高张,辄疑举朝皆党,则株连蔓引,不且一网尽哉!”帝责羽健疑揣,而以前条陈驿递原之。

  太常少卿谢升求巡抚于永光,永光长吏部,升当推蓟镇,畏而引病以避,后推太仆则不病。羽健劾升、永光朋比,宜并罪。永光召对文华殿,力诋羽健,请究主使之者。大学士韩p曰:“究言官,非体也。”帝不从,已而宥之。一日,帝御文华殿,独召延儒语良久,事秘,举朝疑骇。羽健曰:“召见不以盈廷而以独侍,清问不以朝参而以燕间;更漏已沉,阁门犹启。汉臣有言‘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疏入,切责。羽健既积忤权要,其党思因事去之。及袁崇焕下狱,主事陆澄源以羽健尝疏誉崇焕,劾之,落职归,卒。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六》,有删节)

  译文:

  毛羽健,字芝田,公安人。天启二年进士。崇祯元年由知县被征召授官御史。喜欢议论事情,首先弹劾杨维垣八失罪状及阮大铖反复变幻的情形,两人于是遭驱逐。

  政府的军队征讨安邦彦久而无功。毛羽健说:“贼寇的巢穴在大方,黔是他们的前门,蜀遵、永是他们的后门。从黔进兵,一定要越过非常险峻的陆广,七昼夜抵达大方,一夫当关,一千个人无能为力,王三善、蔡复一所以屡次失败。遵义离大方三天的路程,而毕节只是百余里平原,从这儿进兵,有什么可担心不能攻克的呢?”并趁机上奏谋划充实兵力筹集粮饷的策略,并荐举原总督朱燮元、闭梦得等人。皇上当即商议施行,后来果然平定了贼寇。不久,陈述驿站传达的祸害:“兵部调动部队征用驿车的文书有发出的,没有缴进的。士绅将乘坐驿车的文书借用,一张纸经过多次涂改修补。差役的威势如虎,百姓的性命像丝。”皇上当即命令有关部门严加清理整顿,长期积聚的困顿得到缓解。

  在这个时候,阉党已经垮台,东林的声势大盛。而朝廷上位居首席的大臣王永光变幻不定,温体仁奸诈狡猾,周延儒机巧谄谀。谏议部门新上来以正直相标榜的一些人,尤其争着抨击大臣来提高自己的声望。体仁攻讦钱谦益,是因为科场旧事,延儒助他为恶,并且把攻击自己的人看作结党营私欺骗君主,皇上发怒因而为此取消会合大臣推举内阁的事情。御史黄宗昌上疏弹劾体仁急切盼望通过枚卜进入内阁,想用“结党”两字来击破在此以前公众舆论对自己的反对,并且堵住后来谏议部门的多嘴多舌。

  毛羽健也对朋党的说法表示愤慨,说:“那些依附叛逆的奸人既然不可任用,势必不得不用那些奸人所排挤打击的人。如今认为相继受提拔任用的人是为结党而来,那么将认为往日陆续被削夺官职的人是为结党而去的吗?陛下分不清在朝诸臣与奸党诸臣谁正谁邪,不看看天启七年之前与崇祯元年之后的天下,哪个危险哪个安定?今天说太平还够不上,说剔除弊病则是足足有余,诸臣有什么对不起国家的!一个人招摇张扬,就怀疑整个朝廷都与他结党,于是互相牵连,不是要一网打尽么!”皇上指责毛羽健胡乱猜疑,因为前次分条陈述驿站的事而原谅了他。

  太常少卿谢升向永光营求巡抚的.职务,永光执掌吏部,谢升应当被推举为蓟镇巡抚,因为害怕战争而托病逃避,后来被推举太仆寺卿就不称病了。毛羽健弹劾谢升、永光勾结,应一起论罪。永光在丈华殿受皇上召见回答询问,极力指责毛羽健,请求追究指使他的人。大学士韩p说:“追究谏议官,不符合体制。”皇上不听从,不久宽恕了他。一日,皇上临幸文华殿,单独召见延儒谈了很久,事情秘密,整个朝廷惊疑害怕。毛羽健说:“不在满朝大臣前召见而单独接待,垂询不通过上朝参见而在退朝闲暇的时候。夜已深,内阁的门还开着。汉朝的臣子说过‘所说的是公事,就公开说;所说的是私事,君主不接受私人的请求’。”奏疏递入,受到严厉的责问。毛羽健已经多次触犯占据高位掌握重权的大臣,他们的同党想借着某件事驱逐他。等到袁崇焕关进监狱,主事陆澄源因为毛羽健曾经上疏称赞崇焕,就弹劾他,免职回家而死。

明史的原文翻译3

  原文

  叶旺,六安人。与合肥人马云同隶长枪军谢再兴,为百户。再兴叛,二人自拔归。数从征,积功并授指挥佥事。洪武四年,偕镇辽东。初,元主北走,其辽阳行省参政刘益屯盖州,与平章高嘉努相为声援,保金、复等州。帝遣断事黄俦赍诏谕益。益籍所部兵马、钱粮、舆地之数来归。帝命右丞张良佐、左丞商暠俱为盖州卫指挥佥事。既念辽阳重地,复设都指挥使司统辖诸卫,以旺及云并为都指挥使往镇之。已,纳克楚将内犯,敕旺等预为备。未几,纳克楚果以众至,见备御严,不敢攻,越盖至金州。金州城未完,指挥韦富、王胜等督士卒分守诸门。鼐嘈固者,敌骁将也,率精骑数百挑战城下,中伏弩仆,为我兵所获。敌大沮。富等纵兵击,敌引退,不敢由故道,从盖城南十里沿柞河遁。旺先以兵扼柞河。十余里缘河垒冰为墙,沃以水,经宿凝冱如城。布钉板沙中,旁设坑阱,伏兵以伺。云及指挥周鹗、吴立等建大旗城中,严兵不动,寂若无人。已,寇至城南。伏四起,两山旌旗蔽空,矢石雨下。纳克楚仓皇趋连云岛,遇冰城,旁走,悉陷于阱,遂大溃。云自城中出,合兵追击至将军山、毕噜河,斩获及冻死者无算,乘胜追至珠儿峪。纳克楚仅以身免。第功,进旺、云俱都督佥事。洪武十二年,命云征大宁。捷闻,受赏,召还京。后数年卒。旺留镇如故。会高丽遣使致书及礼物,而龙州①郑白等请内附。旺以闻帝谓人臣无外交此间谍之渐勿轻信彼特示弱于我以窥边衅还之使无所藉口。明年,旺复送高丽使者周谊入京。帝以其国中弑逆,又诡杀朝使,反覆不可信,切责旺等绝之,而留谊不遣。十九年召旺为后军都督府佥事。居三月,辽东有警,复命还镇。二十一年三月卒。 (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二》,有删改)

  译文:

  叶旺,是六安(今属安徽)人。和合肥人马云同隶属长枪军谢再兴,担任百户。再兴叛敌,他们两个脱身前来归附。多次跟太祖出征,累积功劳一并授予指挥佥事。洪武四年(1371),协同镇守辽东。当初,元主北逃,辽阳行省参政刘益屯居盖州,与平章高家奴互为声援,保卫金、复等州。太祖派断事黄俦诏谕刘益。刘益带领他所属的兵马、钱粮和地盘前来归附。太祖任命张良佐、左丞商詗都为盖州卫指挥佥事。又念及辽阳是重地,又设立都指挥使司统辖诸卫,任命叶旺、马云为都指挥使,前去镇守。

  此后,纳克楚将要进犯,命令叶旺等人准备防御。不久,纳克楚果然带领大军来到,见防御十分严密,不敢攻打,绕过盖州到达金州。金州城的防御设施还没完工,指挥韦富、王胜等人督促士兵分守诸门。乃剌吾是敌国的骁将,他率领数百精锐的骑兵在城下挑战,身中伏弩倒地,被我军抓俘,敌人大为沮丧。韦富等人出兵攻打,敌人败退,不敢沿着来的道路败逃,从盖城南十里沿着柞河逃走。叶旺已先率兵扼守在柞河,沿河十多里垒起冰块修筑围墙,再用水浇,经过晚上冻结,像城墙一样坚固。在沙中布下钉板,在旁边设下陷阱,埋伏军队等候敌人。马云和指挥周鹗、吴立等人在城中树起了大旗,按兵不动,安静得像没人一般。此后,待敌人到达城南,伏兵四起,两山旌旗蔽空,矢石如雨点般地射下。纳克楚仓惶逃往连云岛,遇上冰墙,从旁边走,全部掉入陷阱,于是溃败。马云从城中出击,联合部队追击至将军山、毕栗河,敌军被斩、被俘和冻死的不计其数,乘胜追击至猪儿峪。纳克楚仅仅是自身免于一死。评定战功,叶旺、马云都晋升为都督佥事。

  洪武十二年(1379),命令马云征讨大宁。捷报传来,受到奖赏,被召回京。数年后去世。叶旺仍然留守。恰逢高丽派遣使者带上书信和礼物,而龙州郑白等人请求内附朝廷。叶旺把这些上奏太祖。太祖说他们作为人臣没有外交权,这是间谍的`欺诈行为,不要轻信,他方只不过是向我示弱,以窥探边境有无破绽。遣送他们回去,使他们没有什么借口。第二年,叶旺又送高丽使者周谊入京城。太祖认为他们国中叛逆弑君,又用欺诈的手段杀了朝廷使者,反复无常,不可信,严厉责令叶旺等人断绝和他们的来往,而且扣留周谊不得遣送回去。十九年,召叶旺为后军都督府佥事。过了三个月,辽东有敌情,又受命前去镇守。二十一年三月去世。

明史的原文翻译4

  明史·明仁宗朱高炽传翻译: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叫朱高炽,明成祖长子。其母仁孝文皇后,梦见一个头戴礼帽、手拿白圭的人请见,醒来便生下昭皇帝。仁宗幼年时端重沉静、言行有礼。

  明史·明仁宗朱高炽传原文

  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讳高炽,成祖长子也。母仁孝文皇后,梦冠冕执圭者上谒。寤而生帝。幼端重沉静,言动有经。稍长习射,发无不中。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

  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尝命与秦、晋、周三世子分阅卫士,还独后。问之。对曰:“旦寒甚,俟朝食而后阅,故后。”又命分阅章奏,独取切军民利病者白之。或文字谬误,不以闻。太祖指示之曰:“儿忽之耶?”对曰:“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又尝问:“尧、汤时水旱,百姓奚恃?”对曰:“恃圣人有恤民之政。”太祖喜曰:“孙有君人之识矣。”

  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宠于成祖。而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党高燧,阴谋夺嫡,谮世子。会朝廷赐世子书,为离间。世子不启缄,驰上之。而俨先潜报成祖曰:“世子与朝廷通,使者至矣。”无何,世子所遣使亦至。成祖发书视之,乃叹曰:“几杀吾子。”成祖践阼,以北平为北京,仍命居守。

  永乐二年二月,始召至京,立为皇太子。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裁决庶政。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而高煦、高燧与其党日伺隙谗构。或问太子:“亦知有谗人平?”曰:“不知也,吾知尽子职而已。”

  十年,北征还,以太子遣使后期,且书奏失辞,悉徵宫僚黄淮竺下狱。十五年,高煦以罪徙乐安。明年,黄俨等复谮太子擅赦罪人,宫僚多坐死者。侍郎胡濙奉命察之,密疏太子诚敬孝谨七事以闻,成祖意乃释。其后黄俨等谋立高燧,事觉伏诛,高燧以太子力解得免,自是太子始安。

  二十二年七月,成祖崩于榆木川。八月甲辰,遗诏至,遣皇太孙迎丧开平。丁未,出夏原吉等于狱。丁巳,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洪熙元年。罢西洋宝船、迤西市马及云南、交阯采办。戊午,复夏原吉、吴中官。己未,武安侯郑亨镇大同,保定侯孟瑛镇交阯,襄城伯李隆镇山海,武进伯朱荣镇辽东。复设三公、三孤官,以公、侯、伯、尚书兼之。进杨荣太常寺卿,金幼孜户部侍郎,兼大学士如故,杨士奇为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黄淮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俱掌内制,杨溥为翰林学士。辛酉,镇远侯顾兴祖充总兵官,讨广西叛蛮。甲子,汰冗官。乙丑,召汉王高煦赴京。戊辰,官吏谪隶军籍者放还乡。己巳,诏文臣年七十致仕。九月癸酉,交阯都指挥方政与黎利战于茶笼州,败绩,指挥同知伍云力战死。丙子,召尚书黄福于交阯。庚辰,河溢开封,免税粮,遣右都御史王彰抚恤之。壬午,敕自今官司所用物料于所产地计直市之,科派病民者罪不宥。癸未,礼部尚书吕震请除服,不许。乙酉,增诸王岁禄。丙戌,以风宪官备外任,命给事中萧奇等三十五人为州县官。丁亥,黎利寇清化,都指挥同知陈忠战死。戊子,始设南京守备,以襄城伯李隆为之。乙未,散畿内民所养官马于诸卫所。戊戌,赐吏部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银章各一,曰“绳愆纠缪”,谕以协心赞务,凡有阙失当言者,用印密封以闻。

  冬十月壬寅,罢市民间金银,革两京户部行用库。癸卯,诏天下都司卫所修治城池。戊申,通政使请以四方雨泽章奏送给事中收贮。帝曰:“祖宗令天下奏雨泽,欲知水旱,以施恤民之政。积之通政司,既失之矣,今又令收贮,是欲上之人终不知也。自今奏至即以闻。”己酉,册妃张氏为皇后。壬子,立长子瞻基为皇太子。封子瞻埈为郑五,瞻墉越王,瞻墡襄王,瞻堈荆王,瞻墺淮王,瞻垲滕王,瞻垍梁王,瞻埏卫王。乙卯,诏中外官举贤才,严举主连坐法。丁巳,令三法司会大学士、府、部、通政、六科于承天门录囚,著为令。庚申,增京官及军士月廪。丁卯,擢监生徐永潜等二十人为给事中。十一月壬申朔,诏礼部:“建文诸臣家属在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及习匠、功臣家为奴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言事谪戍者亦如之。”癸酉,诏有司:“条政令之不便民者以闻,凡被灾不即请振者,罪之。”阿鲁台来贡马。甲戌,诏群臣言时政阙失。乙亥,赦兀良哈罪。始命近畿诸卫官军更番诣京师操练。丙子,遣御史巡察边卫。癸未,遣御史分巡天下,考察官吏。丙戌,赐户部尚书夏原吉“绳愆纠缪”银章。己丑,礼部奏冬至节请受贺,不许。庚寅,敕诸将严边备。辛卯,禁所司擅役屯田军士。壬辰,都督方政同荣昌伯陈智镇交阯。是月,谕蹇义、杨士奇、夏原吉、杨荣、金幼孜曰:“前世人主,或自尊大,恶闻直言,臣下相与阿附,以至于败。联与卿等当用为戒。”又谕士奇曰:“顷群臣颇怀忠爱,朕有过方自悔,而进言者已至,良惬朕心。”十二月癸卯,宥建文诸臣外亲全家戍边者,留一人,余悉放还。辛亥,揭天下三司官姓名于奉天门西序。癸丑,免被灾税粮。庚申,葬文皇帝于长陵。丙寅,镇远侯顾兴祖破平乐、浔州蛮。

  是年,丁阗、琉球、占城、哈密、古麻剌朗、满剌加、苏禄、瓦剌入贡。

  洪熙元年春正月壬申朔,御奉天门受朝,不举乐。乙亥,敕内外群臣修举职业。己卯,享太庙。建弘文阁,命儒臣入直,杨溥掌阁事。癸未,以时雪不降,敕群臣修省。丙戌,大祀天地于南郊。奉太祖、太宗配。壬辰,朝臣予告归省者赐钞有差,著为令。己亥,布政使周干、按察使胡概、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二月辛丑,颁将军印于诸边将。戊申,祭社稷。命太监郑和守备南京。丙辰,耕耤田。丙寅,太宗神主祔太庙。是月,南京地屡震。三月壬申,前光禄署丞权谨以孝行擢文华殿大学士。丁丑,求直言。戊子,隆平饥,户部请以官麦贷之。帝曰:“即振之,何贷为。”己丑,诏曰:“刑者所以禁暴止邪,导民于善,非务诛杀也。吏或深文傅会,以致冤滥,朕深悯之。自今其悉依律拟罪。或朕过于嫉恶,法外用刑,法司执奏,。五奏不允,同三公、大臣执奏,必允乃已。诸司不得鞭囚背及加入宫刑。有自宫者以不孝论。非谋反。勿连坐亲属。古之盛世,采听民言,用资戒儆。今奸人往往摭拾,诬为造谣,法吏刻深,锻练成狱。刑之不中,民则无措,其余造谣禁,有告者一切勿治。”庚寅,阳武侯薛禄为镇朔大将军,率师巡开平、大同边。辛卯,参将安平伯李安与荣昌伯陈智同镇交阯。戊戌,将还都南京,诏北京诸司悉称行在,复北京行部及行后军都督府。是月,南京地屡震。

  夏四月壬寅,帝闻山东及淮、徐民乏食,有司徵夏税方急,乃御西角门诏大学士杨士奇草诏,免今年夏税及科粮之半。士奇言:“上恩至矣,但须户、工二部预闻。”帝曰:“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有司虑国用不足,必持不决之意。”趣命中官具楮笔,令士奇就门楼书诏。帝览毕,即用玺付外行之。顾士奇曰:“今可语部臣矣。”设北京行都察院。壬子,命皇太子谒孝陵,遂居守南京。戊午,如天寿山,谒长陵。己未,还宫。是月,振河南及大名饥。南京地屡震。五月己卯,侍读李时勉、侍讲罗汝敬以言事改御史,寻下狱。庚辰,帝不豫,遣使召皇太子于南京。辛巳,大渐,遗诏传位皇太子。是日,崩于饮安殿,年四十有八。

  秋七月己巳,上尊谥,庙号仁宗,葬献陵。

  赞曰:“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然中遘媒孽,濒于危疑者屡矣,而终以诚敬获全。善乎其告人曰“吾知尽子职而已,不知有谗人也”,是可为万世子臣之法矣。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明史·明仁宗朱高炽传翻译

  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叫朱高炽,明成祖长子。其母仁孝文皇后,梦见一个头戴礼帽、手拿白圭的人请见,醒来便生下昭皇帝。仁宗幼年时端重沉静、言行有礼。稍长大,练习骑射,百发百中。他勤奋好学,跟从儒臣讲经论史,滔滔不绝。

  洪武二十八年(1395)册封为燕世子。太祖曾命令他与秦、晋、周三世子分阅卫士,高炽一人后还。问他,回答说:“早晨非常寒冷,等待朝食后再检阅,所以后回。”又命他分阅奏章,他专取有关军民利弊的奏章陈述。有的有文字错误就不奏述。太祖指着对他说“:你疏忽了么?”他回答说:“不敢疏忽,只是考虑到小过失不足以冒犯皇上。”又曾问:“尧、汤时,水、旱灾频繁,百姓依赖什么?”回答说“:依靠圣人有抚恤百姓的政策。”太祖高兴地说“:孙子有君主的眼光。”

  成祖举兵,世子留守北平,善于抚慰士卒,以万余人抗拒李景隆五十万人,北平城因此得以保全。起初,郡王高煦、高燧都以聪明狡猾而得宠于明成祖。高煦又因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与高燧结党营私,想阴谋夺取嫡长子之位,说wWw。233Mr。CoM世子的坏话。正好朝廷赐给世子诏书,定想离间父子二人,世子不启缄,驰马上报。然而,黄俨已先告诉成祖说:“世子与朝廷通好,使者到了。”不久,世子派遣的使者也到了。成祖打开诏书一看,长叹一声说“:差点杀掉我的儿子。”成祖登基,以北平为北京,仍命世子居守。

  永乐二年(1404)二月,召至北京,立为皇太子。成祖屡次北征,命他监国,裁决平民政事。四方水旱灾荒,往往遣使赈恤,因而名声大振。而高煦、高燧与其党徒时时找机会讲坏话。或直问太子:“知道有讲坏话的人么?”朱高炽回答说:“不知道,我只知道尽自己的职责而已。”

  永乐十年(1412),成祖北征回京,因太子遣使迎接误期,且书奏失言,将官僚黄淮等全部投入监狱。十五年,高煦犯罪,徙迁乐安。第二年,黄俨等又趁机诬陷太子擅自赦免罪人,宫僚大多连坐而死。侍郎胡氵荧奉命查实,秘密奏疏太子确实孝敬严谨,奏疏中列举七件事上报,成祖这才大松一口气。事后黄俨等谋立高燧为皇长子,事情暴露后被诛灭,高燧因得太子解救而幸免,从此,太子之事才开始安定。

  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成祖死于榆木川。八月二日,遗诏到,派皇太孙迎丧开平。五日,夏原吉释出监狱。十五日,朱高炽即皇帝位。在全国大肆赦免,以第二年为洪熙元年。停止西洋宝船、迤西市马及云南、交趾采办。十六日,恢复夏原吉、吴中官职。十七日,武安侯郑亨镇守大同,保定侯孟瑛镇守交趾,襄城伯李隆镇守山海关,武进伯朱荣镇守辽东。重新设置三公、三孤官,以公、侯、伯、尚书兼任。进升杨荣为太常寺卿,金幼孜为户部侍郎,兼大学士如往常一样,杨士奇为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黄淮为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全权掌管内部制度,杨溥为翰林学士。十九日,镇远侯顾兴祖为总兵官,征讨广西叛蛮。二十二日,淘汰多余官员。二十三日,召汉王高燧赴京。二十六日,官吏流放隶属军籍的释放还乡。二十七日,下诏文臣年满七十便辞官退职。九月一日,交趾都指挥方政与黎利战于荣笼州,方政失败,指挥同知伍云奋力战死。四日,召尚书黄福于交趾。八日,开封附近黄河涨水,免当地税粮,遣右都御史王彰抚恤。十日,命令从今起,官吏所用物料在所产地计算价值买卖,科派损害百姓的罪不饶恕。十一日,礼部尚书吕震请求除去丧服,不许。十三日,增加诸王俸禄。十四日,以风宪官备外任,命给事中萧奇等三十五人为州县官。十五日,黎利攻掠清化,都指挥同知陈忠战死。十六日,开始设置南京守备,以襄城伯李隆充任。二十三日,分散畿田百姓所养官马于各卫所。二十六日,赐吏部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银章各一枚,叫“绳愆纠缪”,要他们同心协力参与重要事务,凡有阙失应当说明的,均用此印密封上报。

  冬十月一日,停止民间买卖金银,革除两京户部行用仓库。二日,下诏天下都司卫所修治城池。七日,通政使请求以四方雨泽章奏送给事中收藏。仁宗说“:祖宗命天下上奏雨泽,是想知道水旱,以施行恤民之政。聚积到通政司,既已全部逾期,现在又令收藏,是想上面最终不知道。从今以后奏章一到即刻上报。”八日,册立妃张氏为皇后。十一日,立长子朱瞻基为皇太子。封子瞻为郑王,瞻墉为越王,瞻土善为襄王,瞻土冈为荆王,瞻土奥为淮王,瞻垲为滕王,瞻土自为梁王,瞻埏为卫王。十四日,诏中外官推举贤才,严格推荐主连坐之法。十六日,令三执法部门官吏会同大学士、府、部、通政、六科在承天门审查囚犯,写成法令。十九日,增加京官及军士每月粮食。二十六日,提升监生徐永氵晋等二十人为给事中。十一月一日,诏礼部:“建文诸臣家属在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及习匠、功臣家为奴的,全部宽饶为民,归还其田土。谈论政事被贬流放的也按上例办理。”二日,下诏有关官吏:“分条陈述政策法令对百姓不利的方面上报。凡是遭灾而不即时请求赈济的,加罪。”阿鲁台前来进贡马匹。三日,诏群臣讨论时政得失。四日,赦免兀良哈罪行。开始命令近畿各卫官军轮番到京师操练。五日,遣御史巡查边境各卫。十二日,遣御史分巡天下,考察官吏。十五日,赐户部尚书夏原吉“绳愆纠缪”银章。十八日,礼部奏冬至节请接受朝臣庆贺,不许。十九日,告诫边将要严格边防守备。二十日,禁止卫所官吏擅自役使屯田军士。二十一日,都督方政同荣昌伯陈智镇守交趾。这一月,告诉蹇义、杨士奇、夏原吉、杨荣、金幼孜说:“前世人君,或妄自尊大,厌恶听信直言,臣下相继阿谀奉承,以至于灭亡。我与你们应当引以为戒。”又告诉杨士奇说“:近来群臣颇怀念忠爱之人,朕有过应当自己悔改,而进言者自己来,朕已心满意足了。”十二月二日,宽恕建文诸臣外亲,全家戍边的,留下一人,其余全部放回。十日,标帜天下三司官姓名于奉天门西墙。十二日,免遭灾税粮。十九日,葬文皇帝于长陵。二十五日,镇远侯顾兴祖攻破平乐、浔州蛮夷。

  这一年,于阗、琉球、占城、哈密、古麻剌朗、满剌加、苏禄、瓦剌入朝进贡。

  洪熙元年(1425)春正月一日,到奉天门受朝贺,不奏乐。四日,嘱咐内外群臣整治、兴办分内之事。八日,祭祀太庙。兴建弘文阁,命儒臣入阁供职,杨溥掌管阁事。十二日,当降雪时不降,告诫群臣修身反省。十五日,在南郊大祭天地,顺便祭太祖、太宗。二十一日,朝臣有功退休并归附反省的`赐给钱钞各有差别,写成法令。二十八日,布政使周干、按察使胡概、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二月一日,颁发将军印于各边将。八日,祭社稷。命太监郑和守备南京。十六日,亲自耕种田地。二十六日,太宗神牌附祭于太庙。本月,南京多次发生地震。三月二日,前光禄寺丞权谨以孝行擢升文华殿大学士。七日,求直言。十八日,隆平发生饥荒,户部请求用官麦借给老百姓。仁宗说:“立即赈济,为何要借贷。”十九日,下诏说:“刑法只能禁暴止邪,把百姓往好的方向引导,并不是一定要诛杀。官吏或者把深奥的文字掺合在一起,牵强附会,以至于造成冤假错案,朕深深怜悯他们。从今以后全部依法律定罪。或者朕过于厌恶,法外用刑,法官要上奏。五次复奏不许,同三公、大臣一起上奏,必须得到允许才能施行。诸官吏不得鞭打囚徒及乱加犯人宫刑。有自处宫刑的以不孝罪论处。不是谋反,不得连累亲属。古之盛世,广听民言,以资历威望以一儆百。现在,造谣禁令,有上告者一律不予惩治。”二十日,阳武侯薛禄为镇朔大将军,率师巡视开平、大同边境。二十一日,参将安平伯李安与荣昌伯陈智同镇交趾。二十八日,将还都南京,下诏北京各部门官吏都称行在,恢复北京行部及行后军都督府。当月,南京多次发生地震。

  夏四月三日,仁宗听说山东及淮、徐百姓缺乏粮食,有关官吏征夏税应急,乃在西角门诏大学士杨士奇草拟诏书,免今年夏税及秋粮的一半。杨士奇说“:皇上的恩典来了,但须户、工二部预先知道。”仁宗说:“救济百姓穷困,犹如救火振溺,不可迟疑。官吏考虑国用不足,必持不同意见。”赶快命令中官准备纸笔,命杨士奇就门楼书写诏书。仁宗看完后,立即用玉玺付外施行。望着杨士奇说“:现在可以告诉部臣了。”设置北京行都察院。十三日,命皇太子拜谒孝陵,居守南京。十九日,到天寿山,拜谒长陵。二十日,回宫。本月,赈济河南及大名饥荒。南京多次地震。五月十日,侍读李时勉、侍讲罗汝敬因谈论政事任御史,不久被投入监狱。十一日,仁宗身体不适,遣使召皇太子于南京。十二日,病情加重,遗诏传位皇太子。当天,死于钦安殿,终年四十八岁。

  秋七月二日,上尊谥,庙号仁宗,葬于献陵。

  评论:当靖难之师兴起时,仁宗以世子居守北京,保全了城市,帮助了军队。此后成祖登基,年年出兵北征,仁宗于东宫监国,朝中没有什么废事。然而中途遭祸,多次濒于危险边缘,但最终以诚心而得到天下。他友好地告诉人们说“:我只知道尽到自己的职责而已,不知有说坏话的人。”真可为万世子孙效法。仁宗在位一年,用人行政,美不胜书。假使他有生之年,包含休养,其功德造化之盛,岂不是能与汉文、景帝媲美么?

明史的原文翻译5

  赵彦,肤施人。万历十一年进士。授行人,屡迁山西左布政使。光宗嗣位,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辽阳既失,彦请增兵戍诸岛,特设大将登州。登、莱设镇,自此始。

  时承平久,郡县无守备,山东故不置重兵。彦任都司杨国栋、廖栋,而檄所部练民兵,增诸要地守卒。请留京操班军及广东援辽军,以备征调。荐起故大同总兵官杨肇基为山东总兵官。七月,彦视师兖州。甫出城,遇贼万余,彦缒入城。肇基急迎战,而令国栋及栋夹击,大败之横河。国栋又大破贼沙河,乃筑长围以攻邹。抗守三月,食尽,贼党尽出降。

  彦已加兵部待郎,论功,进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再加太子太保,荫子锦衣卫世佥事,赍银币加等。三年八月召代董汉儒为兵部尚书,极陈边将克饷、役军、虚伍、占马诸弊,因条列综核事宜。上称善,立下诸边举行。杨涟劾魏忠贤二十四罪,彦亦抗疏劾之,自是为忠贤所恶。

  彦有筹略,晓畅兵事。然征妖贼时,诸将多杀良民冒功,而其子官锦衣,颇招摇都市。给事御史交劾之。彦三疏乞罢。魏忠贤挟前憾,令乘传归,子削籍。寻追叙兵部时边功,即家进太子太傅。未几卒。节选自《明史·赵彦传》

  译文:

  赵彦,肤施人。万历十一年中进士。先授行人的官职,后屡次迁升做到山西左布政使。明光宗即位,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山东。辽阳失陷后,赵彦请求朝廷增兵守卫各个海岛,特地在登州设了大将。登州、莱州设置兵镇,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当时国家承平日久,郡县都没有守备,山东本来就不设置重兵。赵彦作用都司杨国栋、廖栋,命令他们的部门训练民兵,增援各要地的守兵。赵彦又请求朝廷留驻南京的操班军和广东的援辽军,用来防备征调时用。他还推荐起用原大同总兵杨肇基为山东总兵官。这年七月,赵彦到兖州视察军队。刚出城就遇上了上万人的贼人,赵彦赶忙用绳子吊进城中。杨肇基急忙迎战,并命令杨国栋和廖栋夹击敌人,在横河将贼人打得大败。杨国栋又在沙河大破贼兵,于是筑起长围来攻打邹县县城。贼兵抵抗坚守了三个月,但城中的粮食已经吃完,贼兵都出城投降了。

  赵彦已经加官到了兵部待郎,又因论功行赏,进一步升至尚书兼右副御史,再加太子太保的.职务,荫庇儿子做了锦衣卫世袭佥事的官,并被赏赐加倍的银币。天启三年八月,诏令赵彦代替董汉儒做兵部尚书。他极力陈述守边将军克扣军饷、役使兵士、虚报部伍名额、私占马匹等众多弊政,并详细用条款列出综合核查等事宜。皇上认为很好,立即下令各边地如法执行。大臣杨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赵彦也上疏弹劾了魏忠贤,从此被魏忠贤厌恶。

  赵彦富有谋略,晓畅军事。然而,在征讨妖贼时,部下很多将士用杀很的良民来冒充功劳,并且他的儿子在锦衣卫做官,在都市里十分招摇经常滋事。所以,给事和御史都交相弹劾他。赵彦多次上书乞求罢官归田。魏忠贤心怀前恨,让他乘传车回老家,并沙削夺了他儿子的官籍。不久,朝廷又追叙赵彦在兵部任职时的边功,于是就让他在家里进升为太子太傅。不久以后,赵彦就去世了

明史的原文翻译6

  《明史·张文锦传》原文:

  张文锦,安丘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正德初,为刘瑾所陷,逮系诏狱,斥为民。瑾诛,起故官。再迁郎中。迁安庆知府,度宁王宸濠必反,与都指挥杨锐为御备计。宸濠果反,浮江下。文锦等虑其攻南都,令军士登城诟之。宸濠乃留攻,卒不能克。玺书褒美,擢太仆少卿。

  嘉靖元年,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大同北四望平衍,寇至无可御。文锦曰:“寇犯宣府不能近镇城者,以葛谷、白阳诸堡为外蔽也。今城外即战场,何以示重?”议于城北九十里外,增设五堡。参将贾鉴督役严,卒已怨。及堡成,欲徙镇卒二千五百家戍之。众惮行,请募新丁,僚吏咸以为言。文锦怒曰:“如此,则令不行矣。镇亲兵先往,孰敢后!”亲兵素游惰有室。闻当发,大恐。请孑身往,得分番。又不听,严趣之。鉴承风,杖其队长。诸边卒自甘州五卫杀巡抚许铭,朝廷处之轻,颇无忌。至是,卒郭鉴、柳忠等乘众愤,遂倡乱。杀贾鉴,裂其尸,走出塞,屯焦山墩。文锦恐与外寇连,令副将时陈等招之入城,即索治首乱者。郭鉴等大惧,复聚为乱,焚大同府门,入行都司纵狱囚,又焚都御史府门。文锦逾垣走匿博野王府第乱卒欲燔王宫王惧出文锦郭鉴等杀之亦裂其尸遂焚镇守总兵公署。出故总兵朱振于狱,胁为帅。时嘉靖三年八月也。

  事闻,帝命侍郎李昆赦乱卒。昆为文锦请恤典,不报,久之,文锦父政讼其子守安庆功,礼部为之请,终不许。文锦妻李氏复上疏哀请。帝怒,命执赍疏者治之。副都御史(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八》)

  《明史·张文锦传》译文:

  张文锦,山东安丘人,弘治十二年进士,职授户部主事。正德初年,被刘瑾诬陷,皇帝命令缉捕入狱,罢官为民。刘瑾被诛后,被朝廷起用官复原职。后又升迁任户部郎中。不久调往安庆任知府。张文锦在安庆府任上时,认为宁王朱辰濠不久必定会起兵反叛,于是就跟都指挥使杨锐提前做好了防备的计划。不久宁王朱辰濠果然起兵叛乱,带兵沿江而下。张文锦担心叛军会进攻南京,在叛军到达安庆时,命令军士登上城楼,以君臣大义责备宁王。宁王被辱,于是停兵攻打安庆,却久攻不下。后宁王兵败被诛,朝廷亲撰表彰诏书赞扬其功绩,擢升为太仆寺少卿。

  嘉靖元年,官封为右副都御史,兼任大同府巡抚。考虑到大同府以北乃平畴旷野,若有敌兵侵犯则没有御敌的凭借之所,张文锦说,“敌人来犯宣化府却又不能攻入城内的原因,是因为城外有葛谷、白阳等堡垒作为屏障之故。但是现在大同城外一马平川,出城即是战场,拿什么给予防御呢?”因此与众官商定在大同城北九十里外增修五座城堡。负责监工的参将贾鉴督促甚严,因此役卒们都心怀怨恨。等五城建好,文锦等计划派大同镇卒两千五百余户前往驻守,士卒们害怕远行,于是建议招募新兵派驻,部署各级官吏也赞同这个意见。张文锦于是生气的说,“如果这样,那么军队发出的命令将不会再被贯彻执行。大同巡抚衙门的镇兵务必带头出发。如果有拖延迟疑的一定会军法处置。”但是其身边的亲兵们平时放纵懒散惯了,且都有家室,听说要出外驻守,都很担忧自己的家人,便向文锦请求只身前往,不带家眷同行。然而文锦拒绝了兵士们的请求,而且严厉督促他们尽快前行。贾鉴秉承文锦的意思,杖责了执行不力的亲兵队长,因此引起了边卒的怨愤。在此前,已经发生过甘州第五卫所杀死驻守巡抚许铭的事情,而朝廷只是对带头叛乱的士兵进行了很轻微的处罚,所以兵卒们都毫无忌惮。所以终于导致了郭鉴、柳忠等人趁乱起事。叛军杀死了贾鉴,分裂其尸身,冲出边塞,驻扎在山峦之上。文锦恐怕叛军向外勾结蒙古军队,于是命令副将时陈等人招降叛军回城,却又暗地下令缉捕带头叛乱的首脑。于是郭鉴等人大为惊恐,又聚众叛乱,烧掉了大同府城门,冲进巡抚等官署衙门,放出了羁押的囚犯,并纵火烧掉了都御史衙门。文锦闻讯后翻墙逃走,藏匿在博野王府内。叛军得知后欲放火烧掉王府,博野王害怕,于是向叛军献出了张文锦。叛军杀死文锦,也分裂了他的尸身。然后又焚烧了总兵衙门。叛军放出了因事被系入狱的前总兵朱振,胁持其为大同总兵。其时实在大明嘉靖三年八月。

  大同兵变的'事情被朝廷知道后,上命兵部仕郎李昆招抚叛军。李昆乃上书朝廷请求为张文锦进行抚恤,被朝廷驳回。文锦之父张政后来又上书争请其驻守安庆时的功绩,礼部念其功劳,代为上书朝廷请功最终也没有得到批准。不久文锦妻又上书朝廷恳请抚恤,皇帝大怒,命令对那些上书为张文锦说话的官员全部进出处罚。副都御史陈洪谟对皇帝说:“张文锦处理兵事不当以致引起兵变,朝廷对他进行处罚就可以了,如果纵容让兵士们来处理自己的主帅,一旦传之于天下,对我大明的声誉影响可是很不好的。”皇帝于是下令诘责陈洪谟,此后朝廷臣不敢再议论这件事情。万历年间,方追赠为右都御史。天启年间,追谥为“忠愍”。

明史的原文翻译7

  【原文】

  沈炼字纯甫,会稽人。嘉靖十七年进士。除溧阳知县。用伉倨,忤御史,调茌平。父忧去,补清丰,入为锦衣卫经历。

  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然颇疏狂。每饮酒辄箕踞笑傲,旁若无人。锦衣帅陆炳善遇之。炳与严嵩父子交至深,以故炼亦数从世蕃饮。世蕃以酒虐客,炼心不平,辄为反之,世蕃惮不敢较。

  会俺答犯京师,致书乞贡,多嫚语。下廷臣博议,司业赵贞吉请勿许。廷臣无敢是贞吉者,独炼是之。吏部尚书夏邦谟曰:“若何官?”炼曰:“锦衣卫经历沈炼也。大臣不言,故小吏言之。”遂罢议。炼愤国无人,致寇猖狂,疏请以万骑护陵寝,万骑护通州军储,而合勤王师十余万人,击其惰归,可大得志。帝弗省。

  嵩贵幸用事,边臣争致贿遗。及失事惧罪,贿日以重。炼时时搤腕。一日从尚宝丞张逊业饮,酒半及嵩,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遂上疏言:“今大学士嵩,贪婪之性疾入膏肓,愚鄙之心顽于铁石。当主忧臣辱之时,不闻延访贤豪,咨询方略,惟与子世蕃规图自便。忠谋则多方沮之,谀谄则曲意引之。要贿鬻官,沽恩结客。”帝大怒,搒之数十,谪佃保安。

  既至,未有馆舍。贾人某询知其得罪故,徙家舍之。里长老亦日致薪米,遣子弟就学。炼语以忠义大节,皆大喜。塞外人素戆直,又谂知嵩恶,急詈嵩以快炼。炼亦大喜,日相与詈嵩父子为常。且缚草为人,象李林甫、秦桧及嵩,醉则聚子弟攒射之。或踔骑居庸关口,南向戟手詈嵩,复痛哭乃归。语稍稍闻京师,嵩大恨,思有以报炼。

  【翻译】

  沈炼,字纯甫,浙江会稽人。嘉靖十七年中进士。被授予溧阳知县的职务。因为行为亢直倨傲,触犯了御史,被调往茌平。因父亲去世离职,守孝期满后被补到清丰任知县,后来入朝做了锦衣卫经历。

  沈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但行为很是疏纵狂放。每次饮酒他总是叉开两腿在座上大笑,旁若无人。锦衣卫帅陆炳对他很好。陆炳与严嵩父子的交情最深,因此沈炼也经常陪同严世蕃一起饮酒。严世蕃经常用酒虐待在座客人,沈炼心里感到不平,所以总是跟严世蕃对着干,严世蕃对他也有所忌惮,并不跟他计较。

  这时恰逢赶上俺答侵犯京师,致书明朝廷,让朝廷给它进贡,书信中有许多辱谩朝廷的话。于是让廷臣讨论这件事该怎么处理。司业赵贞吉请求朝廷不要应允俺答的无理要求。廷臣里没有一个敢赞同赵贞吉的,唯独沈炼赞同他。吏部尚书夏邦谟问沈炼道:“你做什么官?”沈炼回答说:“我是锦衣卫经历沈炼。大臣不敢说话,所以小吏我就说了。”于是结束了这次廷议。沈炼愤恨国中无人,导致俺答猖獗,于是上疏请求朝廷用一万骑兵护卫先祖陵墓,用一万骑兵护卫通州的军事储备,而集中勤王的军队十多万人,在俺答军队疲倦地回军时发动进攻,一定可以取得大的胜利。可是嘉靖帝并不省悟。

  严嵩受到嘉靖帝的宠爱,执掌大权,边疆大臣都争着给他行贿。等到他们失误了战事,害怕被治罪,给严嵩行贿就更加厉害。沈炼为此时时扼腕叹息。一天,沈炼陪同尚宝丞张逊业饮酒,饮酒过程中言及严嵩,情绪激昂地咒骂他,哭得眼泪淌满了自己的脸。于是上疏说:“现在大学士严嵩,其贪婪之性已经是病入膏肓,愚蠢卑鄙之心比铁石还硬。当这种因外寇入侵导致陛下忧虑从而臣子感到耻辱的非常时期,没听说他严嵩延请、拜访贤能之人,向他们咨询有关方略,只听说他与儿子严世蕃为自己图谋利益。对于忠义之人的'好的计谋,他总是千方百计地阻挠实行;对于阿谀奉承的人他总是想办法引荐上去。他收取贿赂,卖官鬻爵,市恩结客。”嘉靖帝览疏后大怒,打了他几十大板,把他贬到保安为民。

  到达保安后,却没有房子住。有一个商人打听到他得罪的原因后,把他请到自己家里住下了。里中长老也每天给他送来柴米,让他们的子弟来跟着他学习。沈炼把忠义大节讲给他们听,他们都非常高兴。塞外的人向来比较正直淳朴,又都熟知严嵩的恶迹,都争着咒骂严嵩来让沈炼高兴。沈炼大喜,每天跟他们一起咒骂严嵩,竟习以为常了。并且他还扎缚了几个草人,做成李林甫、秦桧及严嵩的样子,喝醉了就聚集子弟们用箭攒射这些奸臣模样的草人。有时还骑马到居庸关口,面向南方,用手指着大骂严嵩,并且痛哭一场后,才回去。咒骂严嵩的这些话渐渐地传到了京师,严嵩非常恼怒,于是寻思报复沈炼的办法。

明史的原文翻译8

  原文:

  王宪,字维纲,东平人。弘治三年进士。历知阜平、滑二县。正德初,擢大理寺丞。迁右佥都御史。清理甘肃屯田。进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以应州御寇功,荫锦衣。迁户部右侍郎,改抚陕西。入为兵部右侍郎。近畿盗起,偕太监张忠、都督朱泰捕之。武宗南征,命率户、兵、工三部郎各一人督理军储。驾旋,以中旨代王琼为兵部尚书。

  世宗即位,为给事中史道劾罢。嘉靖四年,廷推邓璋及宪为三边总制,言官持不可,帝竟用宪。部将王宰、史经连败寇,玺书褒谕。吉囊数万骑渡河从石臼墩深入,宪督总兵官郑卿、杭雄、赵瑛等分据要害击之,都指挥卜云断其归路。寇至青羊岭,大败去。五日四捷,斩首三百余级,获马驼器仗无算。帝大喜,加宪太子太保。中官织花绒于陕,宪请罢之。又因九庙成,请释还议礼得罪者,颇为士大夫所称。张璁、桂萼欲用王琼为总制,乃改宪南京兵部尚书。已,入为左都御史。朔州告急,廷推宪总督宣、大。宪不肯行,曰:“我甫入中台,何见驱亟也?”给事中夏言、赵廷瑞劾宪托疾避难,复罢归。

  未几,帝追念宪,召为兵部尚书。小王子入寇,条上平戎及诸边防御事宜。又请立京营分伍操练法,诸将不得藉内府供事,规避营操。帝皆嘉纳。旧制,军功论叙,有生擒、斩首、当先、殿后、奇功、头功诸等,其后滥冒日多。宪定军功袭替格,自永乐至正德,酌其轻重大小之差,胪析以上。诏著之《会典》为成式。寻兼督团营。西番诸国来贡,称王号者百余人。宪与礼臣夏言等请如成化、弘治间例,答敕止国王一人,仍限贡期、人数。议乃定。

  大同兵变,宪初言首乱当诛,余宜散遣。而大学士张孚敬与总督刘源清力主用兵,宪乃不敢坚前议。源清攻城不能下,北寇又内侵,请别遣大臣御北寇,己得专攻城。宪亦议从其奏,论者多尤宪。会帝悟大同重镇,不宜破坏,乃寝其事,乱亦旋定。源清竟得罪去。居数年,宪引年归,卒。赠少保,谥康毅。

  译文:

  王宪,字维纲,东平县人。弘治三年考中进士。历任阜平、滑县知县。正德初年,提升为大理寺丞。升任右佥都御史。清理甘肃屯田。进升右副都御史,辽东巡察安抚,因在应州抗御敌寇有功,荫袭锦衣。升任户部右侍郎,改任陕西巡抚。进京担任兵部右侍郎。京郊盗寇四起,与太监张忠、都督朱泰一起捕捉他们。武宗南征,命他率领户、兵、工三部郎官各一人督率管理粮秣等军需物资。皇帝回京,以皇帝诏谕任命他代替王琼担任兵部尚书。

  世宗即位,被给事中史道弹劾而被罢官。嘉靖四年,朝廷推荐邓璋和王宪做三边总制,言官认为不行,皇帝最终任用了王宪。部下将领王宰、史经接连击败敌寇,皇帝下诏书褒赞。吉囊几万骑兵渡过黄河从石臼墩深入明朝国境,王宪督率总兵官郑卿、杭雄、赵瑛等分别占据要害地方打击他们,都指挥卜云截断敌寇归路。敌寇到青羊岭,大败而离开。五天四胜,杀敌三百多人,获马骆驼武器无数。皇帝大喜,加封王宪为太子太保。

  宦官在陕西织造花绒,王宪请求停止。又借九庙建成,请求宽恕召回争论大礼获罪的人,颇为士大夫所称道。张璁、桂萼想任用王琼为总制,于是改任王宪为南京兵部尚书。不久,入京担任左都御史。朔州告急,朝廷议定推荐王宪总管督率宣府、大同。王宪不肯前往,说:“我刚进入中台,为什么被驱赶得这么急迫呢?”给事中夏言、赵廷瑞弹劾王宪托病避难,再次被罢免回乡。

  不久,皇帝回忆思念王宪,召回任兵部尚书。蒙古小王子进犯,王宪分条上书陈述荡平敌寇及各地边境防御的事项。又请求设立京营分伍操练法,各位将领不能借在内府供职,设法躲避操练。皇帝都赞赏而采纳了。以前的制度,论列军功,有活擒、斩首、领先、殿后、奇功、头功几等,其后胡乱冒充日渐增多。王宪订立了按军功袭荫官职的办法,自永乐至正德,斟酌其轻重大小的差异,罗列评析呈上。诏令把它写入《会典》成为固定制度。不久兼督团营。西番各国来进贡,称王号的有一百多人。王宪与礼臣夏言等请求按照成化、弘治年间的.惯例,皇帝答复敕书只限国王一人,仍然限定进贡日期、人数。商议就确定了。

  大同发生兵变,王宪最初说乱贼之首应当杀,其余的应遣散。而大学士张孚敬与总督刘源清极力主张用兵,王宪就不敢坚持以前的主张。刘源清攻城攻不下,北方敌寇又向内侵犯,刘源清请求另派大臣抵御北方敌寇,使自己能够专心攻城。王宪也主张依从他的奏疏,议论者多责怪王宪。恰值皇帝醒悟大同是重镇,不宜破坏,于是搁置其事,叛乱不久也平定了。刘源清最终获罪革职。过了几年,王宪因年老辞官回乡,去世。追赠少保,谧号康毅。

明史的原文翻译9

  明史

  原文

  郝景春,字和满,江都人。举于乡,署盐城教谕,坐事罢归。起陕西苑马寺万安监录事,量移黄州照磨,摄黄安县事。甫三日,群贼奄至,坚守八日夜,始解去。崇祯十一年,擢知房县。罗汝才①率九营之众请降于熊文灿②,文灿受之。汝才犹豫,景春单骑入其营,偕汝才及其党白贵、黑云祥歃血盟。汝才诣军门降,分诸营于竹谿、保康、上津,而自与贵、云祥居房县之野。当是时,郧阳诸属邑,城郭为墟,独房赖景春拊循,粗可守。及大众杂处,居民日惴惴。景春乃与主簿朱邦闯、守备杨道选修守具,辑诸营。明年五月,张献忠反谷城,约汝才同反。景春子鸣銮,诸生也,力敌万夫,谓父曰:“晋城当贼冲,而羸卒止二百,城何以守?”乃擐甲诣汝才曰:“若不念香火盟乎?慎毋从乱。“汝才佯诺。鸣銮觉其伪,归于道选授兵登陴,而献忠所遣前锋已至,击斩其将上天龙。逢便鎚城乞援于文灿,凡十四往,不报。已而贼大至,献忠兵张白帜,汝才兵张赤帜,俄二帜相杂,环城力攻。贵、云祥策马呼曰:“以城让我,保无他也。”献忠又以张大经檄谕降,景春大骂碎之。呜銮且守且战,阅五日,贼多死。及负板实城城将崩鸣銮热油灌之又击伤献忠左足杀其所爱善马乃用间入贼垒阴识献忠所卧帐将袭擒之指挥张三锡启北门揖汝才入,道选巷战死。大经使汝才说景春降,怒不答。问庳藏储蔷安在,叱曰:“库藏若有物,城岂为汝陷”。贼怒,杀一典史、一守备恐之,卒不屈,与呜銮俱被杀。仆陈宜亦死之。邦闻及家人并不屈死。事闻,赠景春尚宝少卿,建祠举祀,道选等亦赠恤。已,帝召见辅臣贺逢圣,备述其死事状,改赠太仆少卿。三锡后为官军所获,磔死。(节选自《明史·郝景春传》)【注】①罗汝才: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②熊文灿:时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崇祯十一年五月,文灿招抚张献忠。

  译文

  郝景春,字和满,江都人。乡试中举,代理盐城教谕,因犯事罢职归家。起复任陕西苑马寺万安监录事,后调任为黄州照磨,代理黄安县知县。到任刚三日,流贼突然来到,坚守八天八夜,才解围而去。崇祯十一年,升任房县知县。罗汝才率领九营人马向熊文灿请求授降,文灿接受了他们。罗汝才犹豫不定,景春单骑进入汝才营中,并与汝才及其同党白贵、黑云祥歃血为盟。汝才到熊文灿军门投降,将各营军马分散到竹谿、保康、上津,自己与白贵、黑云祥驻于房县城郊。当时,郧阳府下属各州县,城郭都已成为废墟,只有房县有赖于景春安抚,勉强可以守备。然各色人等杂处一地,居民日夜不安。景春与主簿朱邦闻、守备杨道选休整守城装备,聚集军队。崇祯十二年五月,张献忠在谷城举兵反明,约汝才一同造反。景春的儿子郝鸣銮,是秀才,勇力可敌万人,他对其父说:“我们县城正处于流贼的必经之路,而只有二百个疲惫瘦弱的`士兵,靠什么守城呢?”便穿上铠甲去见汝才说:“你就不想着结盟的情意吗?千万不要跟着作乱。”汝才假意允诺。鸣銮察觉到他的虚伪,归来与杨道选派兵士登城,而献忠所派遣的前锋已到城下,守军出击杀死张献忠部将上天龙。派出使者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向熊文灿求援,一共去了十四次,都没有答复。流贼很快大批来到,张献忠兵打白旗,汝;才兵打红旗,不久两种旗帜混杂,四面围城全力进攻。白贵、黑云祥扬鞭策马向城上高喊:“把城让给我们,保证没有别的事。”献忠又用张大经书信劝降,景春大骂将之撕碎。呜銮且守且战,一共五天,死了许多流贼。流贼便頂着木板在城墙上掘洞,城墙将要崩塌,郝鸣銮将油烧热浇灌下去。又打伤了张献忠的左脚,杀死他喜欢的好马。又派间谍进入流贼营垒,暗中查清张献忠所住的营帐,准备突袭生擒他。指挥张三锡开北门迎接汝才入城,杨道选巷战至死。张大经让汝才劝景春投降,景春怒而不答。问他府库财物何在,景春厉声道:“库藏若还有财物,城岂能为你们攻陷!”贼军愤怒,杀一典史、一守备来恐吓他,景春终不屈服,与其子鸣銮一道被杀。其仆陈宜也为之而死。朱邦闻和他的家人都因不屈服而被杀死。事情上报朝廷,追赠景春尚宝少卿,建祠堂奉祀,杨道选等也有追赠和抚恤。之后,皇帝召见辅臣贺逢圣,详细叙述郝景春死于国事的情形,改赠他为太仆少卿。张三锡后被官军擒获,被碎割而死。

明史的原文翻译10

  明史

  原文

  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抚李秋免,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拱曰:“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侍郎魏学曾后至,拱迎问曰:“辽抚谁可者?”学曾思良久,曰:“张学颜可。”拱喜曰:“得之矣。”遂以其名上,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辽镇边长二千余里,城寨一百二十所,三面邻敌。官军七万二千,月给米一石,折银二钱五分,马则冬春给料,月折银一钱八分,即岁稔不足支数日。自嘉靖戊午大饥,士马逃故者三分之二。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未复全盛之半。继以荒旱,饿莩枕籍。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建州都督王杲①以索降人不得,入掠抚顺,守将贾汝翼诘责之。杲益憾,约诸部为寇,副总兵赵完责汝翼启衅,学颜奏曰:“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赵完惧,馈金貂,学颜发之,诏逮完,而宣谕王杲如学颜策。诸部闻大兵且出,悉窜匿山谷。

  杲惧,十二月约海西王台送俘获就款,学颜因而抚之。时张居正当国,以学颜精心计,深倚任之。学颜撰会计录以勾稽出纳。又奏列清丈条例,厘两京、山东、陕西勋戚庄田,清溢额、脱漏、诡借诸弊。又通行天下,得官民屯牧湖陂八十余万顷。民困赔累②者,以其赋抵之。自正、嘉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学颜有力焉。学颜八疏乞休,许致仕去。卒于家。选自《明史·张学颜传》,有删改)

  译文

  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考中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地巡抚李秋被免去职位,大学士高拱想用张学颜,有人怀疑张学颜(的能力),高拱说:“张先生卓越出众,人们还没有了解他,把他放到复杂环境中,(他的)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侍郎魏学曾稍后到达,高拱迎接并问:“谁可以担任辽地巡抚?”魏学曾思考很久,说:“张学颜可以。”高拱高兴地说:“相契合了。”于是把张学颜的名字呈上去,升任右佥都御史,任辽东巡抚。

  辽东镇边界长二千多里,城寨有一百二十所,三面与敌人相邻。官兵七万二千人,每月供给大米一石,折合银子二钱五分,马匹冬天、春天供给草料,每月折合银子一钱八分,即使年成好也不够维持几天。从嘉靖戊午年大饥荒,三分之二的士兵、马匹逃走死亡。前任巡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安抚集聚,没有恢复全盛时期的一半。接着由于饥荒、旱灾,饿死的人很多。张学颜首先请求救济,充实军队,召回流亡迁徙的百姓,整修兵器,购买战马,严明赏罚。罢免几个懦弱的'将领,创建平阳堡来沟通两河,把游击巡逻之军迁移到正安堡来保卫镇城,进攻守卫的器械全部加以经营谋划。

  建州都督王杲因为向投降的人索要财物而没有得到,就进入抚顺抢劫,守将贾汝翼指责他。王杲更加恨了,约了各部落做强盗,副总兵赵完指责贾汝翼挑起事端,张学颜上奏说:“贾汝翼拒绝王杲赠送礼品,惩罚王杲违抗命令,实在是伸张了国威,(贾汝翼)如果因为这个而被罢免,这是升降边将都由敌人主导了。我认为应该命令王杲送还俘虏掠夺去的人和物,否则调兵剿灭他,不要姑息而积下祸患。”赵完害怕,赠送金貂给张学颜,张学颜揭发他,皇帝下令逮捕赵完,而发布命令给王杲,按照张学颜的计策办。各部落听说大军将要出动,都逃窜藏匿在山谷。

  王杲害怕,十二月约了海西王台送还俘虏、物资讲和,张学颜因此安抚他。当时张居正掌握国政,认为张学颜精于心计,十分倚重信任他。张学颜写了会计录用来查考核算出纳。又上奏一条条详细地测量土地的条例,处理两京、山东、陕西功臣皇族的庄田,清理超额、脱漏、假借各种弊端。又贯彻到全国,获得官民屯牧湖陂八十多万顷。百姓穷困赔钱亏累的,用湖陂赋税来抵偿。从正德、嘉靖耗费亏空以后,到万历十年,被认为最富裕,张学颜出过力。张学颜八次上疏请求退休,朝廷允%E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明史的原文翻译11

  明史.廖庄传

  原文:

  廖庄,字安止,吉水人。宣德五年进士。八年改庶吉士,与知县孔友谅等七人历事六科。英宗初,授刑科给事中。正统二年,御史元亮请如诏书蠲边军侵没粮饷,不允。按察使龚鐩亦请如诏书宥盗犯之未获者,法司亦寝不行。庄以诏书当信,上章争之。五年诏京官出修荒政兼征民逋庄虑使者督趣困民请宽灾伤州县俟秋成从之振荒陕西全活甚众还奏宽恤九事多议行。杨士奇家人犯法,偕同官论列。或曰:“独不为杨公地乎?”曰:“正所以为杨公也。”八年命与御史张骥同署大理寺事。十一年迁南京大理少卿。逾二年,奸人陈玞者,与所亲贾福争袭指挥职。南京刑部侍郎齐韶纳玞贿,欲夺福官与之,为庄所驳。韶捶福至死,被逮。玞亦诬庄,俱征下诏狱。会韶他罪并发,弃市,庄乃得释。景泰五年七月上疏曰:“臣曩在朝,见上皇遣使册封陛下,每遇庆节,必令群臣朝谒东庑,恩礼隆洽,群臣皆感叹,谓上皇兄弟友爱如此。今陛下奉天下以事上皇,愿时时朝见南宫,或讲明家法,或商略治道,以慰上皇之心,则祖宗在天之神安,天地之心亦安矣。宜念祖宗创业之艰难,思所以系属天下之人心,即弭灾召祥之道莫过于此。”疏入,不报。明年,庄以母丧,诣东角门朝见。帝忆庄前疏,命廷杖八十,谪定羌驿丞。成化初,召为刑部左侍郎。逾年卒。赠尚书,谥恭敏。庄性刚,喜面折人过,而实坦怀无芥蒂。不屑细谨,好存谢宾客为欢狎。既官法司,或劝稍屏谢往来,远嫌疑。庄笑曰:“昔人有言‘臣门如市,臣心如水’,吾无愧吾心而已。”卒之日,无以为敛,众裒钱助其丧。

  (节选自《明史廖庄传》)

  译文:

  廖庄,字安止,吉水人。宣德五年(1430),中进士。八年,改任庶吉士,与知事孔友谅等七人历事六科。英宗即位之初,他被授予刑科给事中。正统二年(1437),御史元亮请如诏书中所说免除边防军吞没的粮饷,皇上不准。按察使龚鐩也请如诏书中所说宽宥还没有被抓获的盗窃犯,司法部门也压下不执行。廖庄认为诏书当言而有信,上书力争。五年,诏令京官出京治理救荒之政,兼追回逃亡的百姓。廖庄担心使者催促百姓,从而使百姓受困,便请宽免受灾的州县,以待秋成,皇上听从了。他在陕西救荒,救活了很多人。回来后他上奏宽免抚恤九项建议,多得讨论实行。杨士奇家人犯法,他与同官弹劾。有人说“:难道不要为杨公留个退路吗?”廖庄说:“这正是为了杨公。”八年,命他与御史张骥共同代理大理寺事务。过了一个月,他被授予左寺丞。十一年(1446),他升为南京大理寺少卿。过了两年,奸人陈王夫与亲戚贾福争袭指挥一职。南京刑部侍郎齐韶接受陈王夫的贿赂,想夺贾福的官给他,被廖庄驳斥。齐韶将贾福捶打至死,被逮捕,陈王夫也诬陷廖庄,两人都被投进诏狱。正好齐韶别的罪行也败露了,便将他押到市场斩首,暴尸街头,廖庄才得到释放。景泰五年(1454)七月,廖庄上疏说:“臣从前在朝廷的时候,见上皇派使者册封陛下,每遇庆典节日,一定令群臣在东庑朝谒陛下,上皇对您的恩礼非常隆重,群臣也都感叹,说上皇对兄弟竟是这么友爱。现在陛下奏天下以侍奉上皇,愿陛下时常到南宫朝见上皇,或者讨论家法,或者商量治国之道,逢年过节,让群臣去朝见他,以安慰上皇之心。这样则祖宗在天之神安,天地之心也安。应念祖宗创业之艰难,想想怎样去收取天下人心,消除灾患召来祥瑞的'方法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奏疏呈入后,不见回报。第二年,廖庄因母亲去世,到东角门朝见皇上。皇上想起廖庄前头的奏疏,命将他廷杖八十下,贬为定羌驿丞。成化初年,他被召回任刑部左侍郎。过了一年他去世,赠尚书,谥恭敏。廖庄个性刚直,喜欢当面指出别人的过错。但他实是胸怀坦荡,毫无芥蒂。他不屑于谨小慎微,喜欢留下宾客欢饮。任司法官后,有人劝他稍稍辞谢一些交往,以免嫌疑。廖庄笑道:“前人有句话说‘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我无愧于我心而已。”他去世后,竟没有东西装殓,众人出钱财帮助办理了他的丧事。

明史的原文翻译12

  原文

  潘季驯,字时良,乌程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九江推官。擢御史,巡抚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广人大便。临代去,疏请饬后至者守其法,帝从之。四十四年,由左少卿进右金都御史,总理河道。与朱衡共开新河,加右副都御史。寻以忧去。隆庆四年,河决邳州、睢宁。起故官,再理河道,塞决口。明年,工竣,坐驱运船入新溜漂没多,为勘河给事中雒遵劾罢。万历四年夏,再起官,巡抚江西。明年冬,召为刑部右侍郎。是时,河决崔镇,黄水北流,清河口淤淀,全淮南徙,高堰湖堤大坏,淮、扬、高邮、宝应间皆为巨浸。大学士张居正深以为忧。季驯以故道久湮,虽浚复,其深广必不能如今河。议筑崔镇以塞决口,筑遥堤以防溃决。又:“淮清河浊,淮弱河强,河水一斗,沙居其六,伏秋则居其八,非极湍急,必至停滞。当藉淮之清以刷河之浊,筑高堰束淮入清口,以敌河之强使二水并流,则海口自浚。”季驯之再起也,以张居正援。居正殁,家属尽幽系。季驯言:“居正母逾八,旦暮必殁,乞降特思宵释。”御史李植动季党居正,落职为民。十六年,给事中梅国楼复荐,遂起季驯右都御史,总督河道。明年,黄水暴涨,冲入夏镇坏田庐,居民多溺死。季驯复筑塞之。季驯凡四奉治河命前后二十七年习知地形险易增筑设防置官建闸下及木石桩埽综理纤悉积劳成病三疏乞休,不允。二十年,泗州大水,城中水三尺,患及祖陵。季驯谓祖陵王气不宜轻泄,议不合。都给事中杨其休请允季去。归三年卒。

  (节选自《明史·潘季驯传》)

  译文

  潘季驯,字时良,是乌程县人。嘉靖二十九年中进士。朝廷授予九江推官。升御史,担任广东巡抚。推行“均平里甲法”,广东当地百姓十分便利。嘉靖四十四年,由左少卿升右佥都御史职位,全面管理河道。与朱衡一同开挖新河,加官职右副都御史。隆庆四年,黄河在邳州、睢宁决堤。起用潘季驯恢复原来的官职,再次总理河道,堵塞决堤的口子。第二年,工程竣工,因为潘季驯指挥运输船只进入新溜的时候漂没了很多船只,被勘河给事中雒遵弹劾罢官。

  万历四年的夏天,再次起用为官,巡抚江西。第二年冬天,召入朝廷授予官职做刑部右侍郎。这时,黄河在崔镇决堤,黄河水向北流淌,清河口淤塞积淀,整个淮河水道向南迁徙,高堰湖堤损坏严重,淮、扬、高邮、宝应之间都是洪水。大学士张居正深重地认为这件事非常忧虑。河漕尚书吴桂芳奏议恢复原来黄河旧水道,而总河都御史傅希挚想要堵塞决堤黄河口,束水归漕,两人奏议意见不一致。适逢吴桂芳死,万历六年夏天,任命潘季驯凭借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的'身份代理河漕尚书。潘季驯认为原来黄河水道因时间久远而湮没,即使疏浚修复,它的深度宽度一定不能象现在的河道,奏议修筑崔镇用来堵塞决堤的口子,修筑遥堤用来防溃堤决口。又说:“淮水清澈黄河水浑浊,淮河水弱小黄河水强大,黄河水一斗,黄沙占居其中的六成,黄河夏秋之间黄沙就占居其中的八成,没有极其湍急的河水,一定到时候河水停滞流淌。应当借助淮河的清澈流水来冲刷黄河的浑浊流水,修筑高堰约束淮河水进入清口,来抵挡黄河水的强势。让二水一并流淌,那么入海口自然就疏浚。就是吴桂芳新开的草湾河,也可以不再修整治理。”遂分条上书六件事,皇帝下诏像奏议那样(实行)。

  两河工程建成,升工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潘季驯的再次起用,是因为张居正的引进推荐。张居正死亡,家属都囚禁。李植于是弹劾潘季驯党羽庇护张居正,潘罢官成为平民。万历十六年,给事中梅国楼再次推荐,于是皇帝起用潘季驯作右都御史,任为总督河道。从吴桂芳以后,河漕都全面管理到这种情况下再设置专门官职。潘季驯共四次接受治理黄河的使命,前后有二十七年,熟知地形的险阻与平坦。增加建筑设置防备的措施,设置官署建造水闸,下面涉及木、石、桩、埽,总揽管理细致而详尽,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三次上疏自请辞去官职,没有允许。万历二十年,泗州发大水,城中水三尺深,水患涉及到皇帝先祖陵墓。潘季驯说先祖陵墓的帝王之气不应该轻易地泄露转移,可是巡抚周寀、巡按高举说周家桥在祖陵后面一百里外,可以疏浚,意见不相一致。都给事中杨其休请求朝廷允许潘季驯辞官归去。潘季驯归家三年死亡。

明史的原文翻译13

  原文: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弦治十二年进士。正德时,历两京御史。陈时弊七事,中言:“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百一。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并言:“传奉官及滥收校尉勇士并宜厘革。刘瑾虽诛,权犹在宦竖。”有旨诘问,且言“自今如瑶议者,毋复奏”。

  寻出为荆州知府。筑黄潭堤。调扬州。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无所赠遗。诸嬖幸皆怒。江彬欲夺富民居为威武副将军府,瑶执不可。彬闭瑶空舍挫辱之,胁以帝所赐铜瓜,不为慑。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瑶怀其妻簪珥、袿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帝笑而遣之。府故有琼花观,诏取琼花。瑶言自宋徽、钦北狩,此花已绝,今无以献。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帝曰:“苧白布,亦非扬产耶?”瑶不得已,为献五百疋。当是时,权幸以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微瑶,民且重困。驾旋,瑶扈至宝应。中官邱得用铁縆系瑶,数日始释,竟扈至临清而返。扬人见瑶,无不感泣。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赀建祠祀之,名自此大震。

  嘉靖初,历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帝命桂萼等核巡抚官去留,令瑶归候调。已,累迁工部尚书。四郊工竣,加太子少保。西苑宫殿成,帝置宴。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瑶,曰:“亲亲不如尊贤。”其重瑶如此。时土木繁兴,岁费数百万计。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以忧去。久之,自南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帝幸承天,瑶扈从。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豪家所匿军毕出,募直大减。以老致仕去。

  瑶端亮清介。既归,僻处陋巷。与尚书刘麟、顾应祥辈结文酒社,徜徉岘山间。卒年八十九。赠太子太保,谥恭靖。

  翻译: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被授予行人官职。正德年间,历任两京御史。上奏时政弊端七件事,其中说:“内府的军器局有军匠六千人,宦官做监督的人有二人,现在增加到六十余人,每个人占军匠三十人的耗费。其他各局都这样做,军队怎么会不耗费。”还说:“侍奉官和滥收校尉勇士也最好一并革除。刘瑾虽然已经被杀,权力还是被宦官掌握。”皇帝下旨诘问,并且说“自今以后有像蒋瑶一样议论朝政的,不用再上奏”。

  不久出京担任荆州知府。修筑了黄潭堤坝。调任到扬州。武宗南巡到扬州,蒋瑶只是给皇帝提供随行的用具而已,没有赠送东西。各受宠的近臣都很生气。江彬想抢夺富民的住房作为威武副将军府,蒋瑶执意不可。江彬把蒋瑶关在空房子里打击羞辱他,并且用皇帝所赐的铜瓜威胁他,蒋瑶不为之慑服。恰逢皇帝打鱼获得一条巨鱼,(皇帝)开玩笑言说价值五百金。江彬当即送给蒋瑶并且向他索要银两。蒋瑶怀揣他妻子的簪珥、袿服进献,说:“金库没有钱,臣所有的只是这些。”皇帝笑了,然后把他打发走了。扬州府以前有琼花观,皇帝下诏索取琼花。蒋瑶说自宋徽宗、宋钦宗被掳北去之后,此花已经灭绝,现在没有可以用来进献的'。又传旨征收异物,蒋瑶都说不是扬州出产的。皇帝说:“苎白布,也不是扬州出产的吗?”蒋瑶不得已,给皇帝进献了五百匹。那个时候,因为扬州繁华。当权者的索求无所不包。如果没有蒋瑶,百姓将会困苦不堪。皇帝返回京城,瑶随驾送到了宝应。宦官邱得用以铁绳捆绑蒋瑶,数日才释放,竟然随驾到临清才返回。扬州人看见蒋瑶,没有不感动哭泣的。等到升迁为陕西参政的时候,(百姓)争相出资修建祠堂来祭祀他,名声自此大震。

  嘉靖初,历任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皇帝命令桂萼等审核巡抚官的去留,让蒋瑶回京等候调动。后来,屡次升迁为工部尚书。四郊工程竣工,加太子少保。西苑宫大殿修成,皇帝设置宴会。看见蒋瑶和王时中的席位在外面,命令移至殿内,然后把皇亲移到殿右来为蒋瑶让位,说:“亲近亲人不如尊重贤才。”他重视蒋瑶如此。

  当时土木繁兴,一年花费数百万钱。蒋瑶的规划都符合皇帝的心意.皇帝多次对他进行赏赐。因为丧事去官。很久之后,自南京工部尚书,被(皇帝)征召改任为北京工部尚书。皇帝临幸承天,蒋瑶随从。京城工程营建,大多役使京军,(京军)多被豪家所藏匿。到那时大兴土木仍然很频繁,每年招募平民充当劳役,花费二百余万钱。蒋瑶为这个进言,因此请求停止不急需的工程。豪家所藏匿的军人都出来,招募花费大减。因为年老辞官离去。

  蒋瑶正直坚贞,高洁清廉。退休之后,居住在陋巷之中。和尚书刘麟、顾应祥等人结了一个文酒社,徜徉于岘山之间。死时八十九岁。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恭靖。

明史的原文翻译14

  郑三俊,字用章,池州建德人。崇祯元年,起南京户部尚书兼掌吏部事。南京诸僚多忠贤遗党,是年京察,三俊澄汰一空。京师被兵,大臣大获谴。南粮岁额八十二万七千有奇,积逋至数百万,而兵部又增兵不已。三俊初至,仓库不足一月饷。三俊力祛宿弊,纠有司尤怠玩者数人,屡与兵部争虚冒,久之,士得宿饱。

  考绩入都,留为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帝以阴阳愆和,命司礼中官录囚,流徒以下皆减等。三俊以文武诸臣诖误久系者众,请令出外候谳。因论告讦株蔓之弊,乞敕“内外诸臣行恻隐实政。内而五城讯鞠,非重辟不必参送法司;外而抚按提追,非真犯不必尽解京师;刑曹决断,以十日为期”。帝皆从之。

  初,户部尚书侯恂坐屯豆事下狱,帝欲重谴之。三俊屡谳上,不称旨。谗者谓恂与三俊皆东林,曲法纵舍。工部钱局有盗穴其垣,命按主者罪,三俊亦拟轻典。帝大怒,褫其官下吏。应天府丞徐石麒适在京,上疏力救,忤旨切责。帝御经筵,讲官黄景P称三俊至清,又偕黄道周各疏救。帝不纳,切责三俊欺罔。以无赃私,令出狱候讯。宣大总督卢象升复救之,大学士孔贞运等复以为言,乃许配赎。

  十五年正月,召复故官。会吏部尚书李日宣得罪,即命三俊代之。时值考选,外吏多假缮城、垦荒名,减俸行取。都御史刘宗周疏论之。诸人乃夤缘周延儒,嘱兵部尚书张国维以知兵荐,帝即欲召对亲擢。三俊言:“考选者部、院事,天子且不得专,况枢部乎?乞先考定,乃请圣裁。”帝不悦召三俊责之对不屈宗周复言三俊欲俟部院考后第其优劣纯疵恭请钦定若但以奏对取人安能得真品帝不从由是幸进者众

  三俊为人端严清亮,正色立朝。惟引吴昌时为属,颇为世垢病。时文选缺郎中,仪制郎中吴昌时欲得之。首辅周延儒力荐于帝,且以嘱三俊。他辅臣及言官亦多称其贤,三俊遂请调补。帝特召问,三俊复徇众意以对。帝颔之,明日即命下。以他部调选郎,前此未有也。帝恶言官不职,欲多汰之,尝以语三俊。三俊与昌时谋出给事四人、御史六人于外。给事、御史大哗,谓昌时紊制弄权,连章力攻,并诋三俊。三恳乞休致,诏许乘传归。国变后,家居十余年乃卒。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二》,有删改)

  翻译:

  郑三俊,字用章,池州建德人。崇祯元年,被起用为南京户部尚书,同时掌管吏部事务。南京众官多是魏忠贤遗党,这年朝廷考核京官,郑三俊把他们全部淘汰了。京城遭受兵乱,大臣受到重罚。南方粮食每年交纳数额为八十二万七千多,积欠至数百万斤,但兵部又不停地增加士卒。郑三俊刚到时,仓库里仅有不到一个月的粮饷。郑三俊极力清除积久的弊政,纠察有关部门中尤为玩忽职守的几个人,多次与兵部因士兵虚数冒领的事争执,一段时间以后,士兵得以常饱。

  政绩考核时进人京城,留任刑部尚书,被加封为太子少保。皇帝认为阴阳失和,命令司礼中官登记囚犯,判处流放徒隶以下的都减轻刑罪等次。郑三俊认为文武众臣中因被别人牵连而长久被囚禁的人很多,请求命令他们出外等候审判定罪。于是论说告发株连的弊端,乞求下命令“朝廷内外众臣施行怜悯政治。在京内五城审讯,不是死罪不必报送掌管司法刑狱的`官署;在京外巡抚巡接控制捉拿,不是情真罪实的犯人不必全部解送京城:分管刑事的官员断案,以十日为期限”。皇帝听从了他所有的意见。

  当初,户部尚书侯恂因屯豆一事获罪入狱,皇帝想重重治他的罪。郑三俊多次上报审判定罪的结果,都不合皇帝的心意。进谗言的人说候恂与郑三俊都是东林党人,郑三俊想要歪曲破坏法律释放罪人。有盗贼在工部钱局的墙上挖洞,朝廷命令审察头目的罪行,郑三俊也拟定判处轻罪。皇帝大怒,夺了他的官职交司法官员处置。应天府丞徐石麒恰好在京城,他上疏极力相救,触犯旨意遭到严厉斥责。皇帝驾临御前讲席,讲官黄景防称赞郑三俊很清正,又偕同黄道周各自上疏相救。皇帝不采纳,严厉斥责郑三俊欺骗自己。因郑三俊没有贪污营私,朝廷命令他出狱等候审讯。宣大总督卢象升又救他,大学士孔贞运等人又为他说话,才允许发配来赎罪。

  十五年正月,朝廷下诏令恢复他原来的官职。恰逢吏部尚书李日宣获罪,就命令郑三俊取代他。当时正遇上考核选拔官员,地方官员多假借修城、开荒的名义,减少俸禄经保举调任京职。都御史刘宗周上疏议论此事。众人就攀附周延儒,周廷儒嘱托兵部尚书张国维以懂得军事推荐这些人,皇帝就想召见他们令其回答问题后亲自提拔。郑三俊说:“考核选拔官员,是部、院的事务,天子尚且不能专任,何况是枢部呢?请求先考核审定,再请圣上裁决。”皇帝不高兴,召郑三俊责问此事,郑三俊应对不屈服。刘宗周又说:“郑三俊想等部、院考核审定后,排列出优劣好坏,再恭请圣上决断。如果只是凭借当面回答圣上提出的问题就选取人,怎能得到真正的人才呢?”皇帝没有听从他的意见,因此侥幸被选上的人很多。

  郑三俊为人端庄严谨、纯正清明,在朝廷上正气凛然。只是推荐吴昌时为下属,颇被世人指责。当时文选缺郎中,仪制郎中吴昌时想得到此官职。首辅周延儒在皇帝面前极力推荐吴昌时,并且把他托付给郑三俊。其他辅政大臣以及谏官也多称赞吴昌时的贤能,郑三客请求调吴昌时任此官职。皇帝特意召见郑三俊询问,郑三俊又依从众人心意来回答。皇帝点头同意,第二天便下达任命之令。从别的部调选郎,以前没有过这种现象。皇帝讨厌谏官不称职,想多加淘汰,曾把这个想法告诉过郑三俊。郑三俊与吴昌时商量放出给事四人、御史六人出京外任。给事、御史群情激愤,议论纷纷。说吴昌时扰乱制度玩弄权术,接连上奏章极力攻击吴昌时,一并诋毁郑三俊。郑三恳求退休,皇帝下诏允许他乘坐驿车归家。国家发生变乱后,他在家居住十多年才去世。

明史的原文翻译15

  原文:

  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父景通,历官都指挥,署大宁都司,入为神机坐营,有操行。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改佥逝江都司,充参将,分部宁、绍、台三郡。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已而倭遁,他倭复焚掠台州。给事中罗嘉宾等劾继光无功且通番。方按问,旋以平汪直功复官,改守台、金、严三郡。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而圻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之仙居,道无脱者,先后九战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总兵官卢镗、参将牛天锡又破贼宁波、温州。浙东平,继光进秩三等。闽、广贼流入江西。总督胡宗宪檄继光援。击破之上坊巢,贼奔建宁。继光还逝江。明年,倭大举犯福建。自温州来者,合福宁、连江诸倭攻陷寿宁、政和、宁德。自广东南澳来者,合福清、长乐诸倭攻陷玄钟所,延及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是时宁德已屡陷。距城十里有横屿,四面皆水路险隘,贼结大营其中。官军不敢击,相守逾年。其新至者营牛田,而酋长营兴化,东南互为声援。闽中连告急,京宪复檄继光剿之。先击横屿贼。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其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至福清,捣败牛田贼,覆其巢,余贼走兴化。急追之,夜四鼓抵贼栅。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平明入城,兴化人始知,牛酒劳不绝。继光乃旋师。(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

  译文:

  戚继光,字元敬,家中历代担任登州卫指挥佥事。父名景通,曾任都指挥使,代理大宁都指挥使司事,召入京师任神机营坐营,品行很好。戚继光少年时便很洒脱,气度不凡。家穷,喜爱读书,通晓经史的要旨。嘉靖中承袭世职,由于推荐被提拔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在山东防御倭寇。改佥浙江都司衔,担任参将,分管宁、绍、台三郡。嘉靖三十六年,倭寇侵犯乐清、瑞安、临海,戚继光未能及时援救,由于是道路阻塞所致,所以不加罪。不久,与俞大猷的军队会合,在岑港包围了汪直的余党。但很久都不能将其攻克,因此被撤官,(被责令)戴罪惩办敌人。不久这些倭寇逃跑,其它倭寇又到台州焚烧抢掠。给事中罗嘉宾等上奏(朝廷)弹劾戚继光无功,而且勾通外国。正在调查审问此事,不久就凭借平定汪直的功劳恢复了原职,改守台金、严三郡。戚继光到浙江时,见防区的军队不习惯战斗,而金华、义乌民俗素有剽悍之称,于是请准招募三千人,教他们攻击、刺杀的方法,长短兵器轮番使用,从此戚继光这支部队特别精锐。又因为南方沼泽地很多,不利于骑马追逐,便按照地形制成阵法,考虑步行作战的方便,所有战舰、火药武器、兵械,都精心研制然后加以更换。“戚家军”驰名天下。嘉靖四十年,倭寇大肆抢掠桃渚、圻头。戚继光急忙赶到宁海,据守桃渚,在龙山把他们打败,追到雁门岭。倭寇逃脱后,趁机袭击台州。戚继光亲手消灭了他们的魁首,把其余的贼全部追到瓜陵江溺死。而圻头的倭寇又再跑向台州,戚继光在仙居拦击,在路上的倭寇没有能逃脱的。戚继光先后九次作战都大获全胜,俘虏、斩首的有一千多人,烧死溺死的无数。总兵官卢镗、参将牛天锡又在宁波、温州打败了敌人。浙东被平定,戚继光提升了三级俸禄。福建、广东的匪徒流入了江西。总督胡宗宪行文使戚继光援助。捣毁了在上坊的'贼窝,贼跑到建宁。戚继光回到浙江。第二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从温州来的,会合了福宁、连江各股倭寇攻陷了寿宁、政和、宁德。从广东南澳来的,会合了福清、长乐各股倭寇攻陷了玄钟所,蔓延至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这时宁德已经屡次失陷。离城十里有个名叫横屿的地方,四面都是狭窄险要的水路,贼寇的大本营就设在里面。官军不敢攻打它,双方对峙了一年多。那些新到的倭寇驻扎在牛田,而酋长则驻扎在兴化,东南两面互相支援。福建接连告急,胡宗宪再次行文责令戚继光剿灭他们。戚继光首先进攻横屿的匪徒。兵士每人拿一束草,填平壕沟前进,捣毁了贼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攻至福清,打败了牛田的倭寇,捣毁了贼巢,其余的贼跑到兴化。戚继光急忙追赶,晚上四更时分抵达贼寇营寨。接连攻克了六十个营寨,斩首一千多。天亮(军队)进城。兴化人才知道(喜讯),送牛送酒前来慰劳的人络绎不绝。(战事结束)戚继光便把军队撤回(原来的驻地)。

  • 相关推荐

【明史的原文翻译】相关文章:

明史列传的原文02-21

论语原文及翻译05-06

《玄鸟》原文及翻译03-30

于园原文及翻译07-28

列子 原文及翻译07-29

北门原文及翻译09-02

《祈父》原文及翻译05-11

齐王筑城原文及翻译07-28

日喻原文及翻译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