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灌输作文1
“什么是教育?”美国教育家赫钦斯在《教育中的冲突》一文中指出“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并作为一个负责的公民参加工作。”
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孟子认为,教学重点,应当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也就是要人成为完善的社会人,以区别动物。在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文《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向梁惠王宣传“仁政”思想的时候,他深刻地意识到,要使社会和谐而长治久安对百姓教育不容疏忽。在兵连祸结的战国时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是多么美丽的梦幻。孟子不遗余力地描绘着实现梦幻的希望:“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无夺其时”。他强调要想实现可能,就需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尊敬父母,敬爱兄长,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仪,引人向善,倾心归附,以此便可达到“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百姓在物质上安宁,在精神上安乐,民无怨愤,安居乐业。至此,既实现了社会和谐与长治久安,又体现了教育对人的道德修养的作用。
而如今,教育是立国之本,科教兴国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不管是家庭还是国家,都把教育安排在前列,而学校教育也是重中之重。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创出了一个经典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分层教育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因其能较好的推进教育教学而被一些教育工作者所采用,按照成绩进行分快班、慢班。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实施相应教学方法,快班基础好就简单的跳过,专讲重点;慢班基础差就专攻基础知识。这种教育初衷是好的,可到了最后,教师认为快班就是精英,一味的灌输难题,忽略掉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慢班便认为都是差生,不爱学习,上课只为了完成任务,忽略了班里也有要学习的学生。
在学校,大多是教知识,很少有教为人处事的,因为大多数教师认为,家庭一定会比老师更注重孩子的道德品质。
可如今迫切填鸭、急功近利式的教育,使人们舍本逐末,只是一味关注“教”的知识性成果,常忽略掉“育”的潜在性影响,造成知识与修养失衡。
家庭重视教育,从小便灌输“所有人都喜欢学习好的孩子”等思想。于是三岁习得琴棋书画,五六岁学奥数英语,抱着“我也是为了你以后好”的思想,每天各种班,不管孩子是否愿意是否能够接受那些超前的知识,只要成绩,只要结果。家长往往会被虚荣的光环蒙蔽,忽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想要成才,先要成人。”认为只要知识多,进入上流社会,自然会受到好的影响。于是急切的灌输知识,那些修养不够的便会将知识运用上了歪路,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知识储备固然决定着生产力,而人们若以此为由,放纵欲望,无尽求索,心中没有“仁义礼智信”的基本涵养,那与只会吃喝不懂爱与义的行尸走肉又有何异?
教育不是灌输作文2
做教师那段,接触了很多孩子,碰到了很多问题。
这些孩子大多家庭环境优越,有的父母资产过亿,有的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父母大多都很优秀,可是他们的孩子却让自己束手无策。究竟是要严格管理还是靠独立自主,我想这是中国家长大多采取的两种方式。
案例1 12岁,男生,父亲建筑师,有良好的教育背景,高级知识分子,母亲家庭主妇,也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在家教育孩子。母亲对孩子管理很严格,做作业不定期检查,按时作息,家教良好,父亲有时间也亲自辅导孩子的作业,一个建筑师辅导小学生作业,说明老爸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可就是这样的孩子来跟我上数学课,眼神空洞无光,没精打采,数学测试几乎都是不及格。后来观察聊天中发现,孩子对来上数学辅导班意见很大,认为剥夺了玩乐的时间,所以上课永远是应付的,考试也是。但是孩子又不明说,只是消极的去学习。
其实青少年时期,小孩无非是想有自己的想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存在感。他的父母在管理的'时候没有给他留下空间,他们认为任何事情都是父母是对的,孩子还小,不懂事。不用理会他的想法,时间久了孩子认为,既然反驳是无用的,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照做就是,但绝对不会用心。
后来我让心理辅导老师去和他谈,谈什么我不知道。我上课时,告诉他,在课堂上我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我是介绍知识,不是教授知识,是横向的而不是纵向的,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你可以提出来,可以说服我,如果你做不到就得听我的。
后来发现小孩居然主动和我讨论问题了,也去找题目和我研究,后来他甚至跟我说:“我弟弟真不懂事,叫他写完作业再去玩,就是说不听。”我惊讶于他的进步,成绩已经不必说,关键他从消极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做人方面也知道要教育弟弟学好。
案例2 男生16岁,我接手时,数学20分,典型上课睡觉,放学上网的人,但是这个案例有特殊。父母都是高中文化水平,但是从事食品行业,全省的城市都有他们家的面包店,用了约15年时间资产上千万。
13岁那年,父母认为在小县城的教育不好,便将他一个人送入省城学习,但是13岁,一个人跑到另一个城市生活,这是一个挑战。更多家长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认为这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能更快成长,事实上这是不是一个好办法。
年纪小,父母不在身边,放学以后回到家满是孤独感,没有精神寄托,只好以网吧为家,把网友当朋友,成绩自然一落千丈。
后来父母觉察到问题,让班主任特殊照顾,减少生活费,但是已经很难挽回。
后来通过交谈,我发现这个小孩不是不懂事的人,想回头无奈路走的太远,陷入网络世界太深无法自拔。
我跟他讲了一个道理:“初中只是人生的开始,即使高中即使大学其实也是开始,只要想回头就没有回不了的头,我们可以从头再来。”
开始我告诉他,学会忍受孤独是男人成长的第一步,你要先习惯孤独,然后你就会慢慢摆脱网络。
第二步,要有所寄托,虽然成绩不能代表一切,但是应当成为一个男生追求,有荣誉感,是你成长的第二步。
慢慢地,他又重新拿起了课本,真的从头开始,起初还是很艰难的,昔日的朋友嘲笑他假正经,很多东西都看不懂,还好坚持下来,虽然中间有过放弃。最后的中考因为基础差,没能取得预想到的成绩,但是三个月艰苦复习最终让他戒掉了网瘾。
上面的两个例子都有一个问题,忽视了孩子的想法,如果多些沟通和交流结果会好些,严格的教育是中国人的传统,这个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也有人说中国教育扼杀天性,提倡开放式管理。事实上,我们即使给孩子讲很多道理,他也有可能不明白,有些事情是需要经历才知道,才会明白。
总是给孩子讲大道理有时不会奏效的,有时还会有些歪理反驳你,但是换个方式,把自上而下的纵向教育换成平等相待的横向交流;告诉他,当你做到这些时,你才是真的成长,而不是固执地认为自己就是对的是长大。
教育是激励而不是灌输!
【教育不是灌输作文】相关文章:
雨花石作文03-10
全运会作文03-10
场景作文03-10
金毛犬作文03-10
撑伞作文03-10
流作文03-10
大音希声作文03-10
做面条作文03-09
春景作文范文03-09
我错了作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