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阿细跳月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阿细跳月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民族的舞步》中的一节欣赏课《阿细跳月》。下面我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几方面分别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舞蹈艺术是儿童美育的手段之一,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健美的体形和韵律感,还可以培养美的情操,同时给孩子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民族的舞步》这一单元还为今后将要学习的《欢快的舞步》作了很好的铺垫。
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是由我国著名民乐指挥家和作曲家彭修文先生根据彝族传统的舞蹈《阿细跳月》的音乐创编的同名民乐合奏曲。乐曲吸取了传统“跳月”的民族音调,描绘了月夜欢舞的炽热场面。乐曲开头是一个短小的引子,表现了月夜的特定景色,青年男女赶到广场集会,紧接着乐曲不断重复变化了固定主题,主题以新鲜而别致地5/4节拍特点,运用移调、转调等手法,显示不断变化的舞蹈场面。
彭修文作品:《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月儿高》、《将军令》、《流水操》、《步步高》、《彩云追月》、《花好月圆》、《丰收锣鼓》、《二泉映月》、《阿细跳月》、《瑶族舞曲》、《乱云飞》,二胡协奏曲《不屈的苏武》、交响诗《流水操》、《怀》、《秦兵马俑幻想曲》
二、教学目标:
这是一节以欣赏课。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更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和创作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特点和欣赏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
2、能力目标: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学习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
3、情感目标:能够喜欢我国西南地区彝族的歌舞,乐于主动了解彝族的民族风情,并以多种形式参与表现活动。
三、重难点
1、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的重点应放在了解《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
2、难点是掌握“跳月”的基本节奏型和主题旋律,以及学生在学习“跳月”的基本动作时的协调能力。
四、教法学法:
为达成目标,根据欣赏课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律动法、赏析法、主题演唱法。如掌握“跳月”节奏型时采用律动法,让学生利用肢体语言来感受;整体感知音乐时采用赏析法,提醒学生注意各种乐器音色的变化;记忆主题时采用主题演唱法,培养学生视唱曲谱的能力和记忆能力。
学法指导要善于激发学生内心的主动参与,可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如律动法、主题演唱法、模仿表现法、综合表演法、自主活动法等。
五、学前准备
1、多媒体展示彝族民俗风情图片:服饰、歌舞、火把节等。
2、乐曲《阿细跳月》的录音带和舞蹈《阿细跳月》的片断。
3、课前学生查找有关彝族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有五大环节:节奏律动——创设情境——整体感知——综合展示——点拨升华。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一)律动导入,学习新知
白板出示5/4节奏
x x x x x︳
强弱弱次强弱
利用肢体语言律动,让学生感受5/4拍的节拍与规律(拍一下手拍两下腿,拍一下手拍一下腿,表示强、弱、弱、次强、弱)
教师简单讲解。
(二)初听音乐,揭示课题
1、介绍作曲家彭修文。
2、让学生回答出,乐曲的情绪,速度,力度,乐曲所表达的内容。
3、对学生课前搜索的资料﹙彝族的聚集地,支系,歌舞形式,传统节日﹚教师归纳总结。播放幻灯片。
(三)分段欣赏,听辨结构
1、播放幻灯讲解。
2、提问:为什么乐曲有这么多的变化?是你想到了什么?﹙从不同的舞蹈场景,不同舞姿,不同年龄的人回答。﹚乐曲有什么特别的变化?﹙从力度,速度,情绪回答。﹚
《阿细跳月》乐曲结构
引子---A﹙高音笛﹚----B﹙转调﹑移调﹚----C﹙重复A﹚---尾声
(四)观看视频,记忆主题
1、播放舞蹈视频,感受乐曲风格特点5/4拍节奏,突出本课重点。教师归纳5/4拍是跳月这种舞蹈风格的独特之所在,我们练习过的节奏型以固定低音的.形式经常出现在伴奏声部,旋律也是很有规律和特点的(出示旋律谱)
2、出示白板中的乐曲主题。
5 1 3 1 3 5 2 1 │ 5 3 3 1 3 5 2 1 │
× × × ×
5 1 6 1 3 5 2 1 │ 5 5 3 1 3 5 2 1 │
× × × ×
(主要以1、3、5三音组成;句末相同)接着师生用接龙的方式进一步练唱旋律,再用舞步来熟悉巩固,在“××”处拍手、踢腿﹚。
师生视唱旋律---分析旋律---学习跳月舞步---编排舞蹈,解决本课难点。
(五)完整欣赏,舞动跳月
师生共舞《阿细跳月》。
(六)教师总结,点拨升华
播放幻灯
1954年《阿细跳月》作为我国优秀民间舞蹈,到波兰参加第三x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引起强烈反响;上世纪80年代,《阿细跳月》被列为世界名曲之一;20xx年《阿细跳月》的旋律在音乐圣殿维也纳金色大厅作为全世界迎新春音乐会的开篇再次轰然奏响。它再次证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七)结束
随《阿细跳月》音乐一起歌舞,在一片欢歌笑语中结束本节音乐课。
以上是我对教学过程五环节的设计和说明。
但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总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构建一个充满智慧、充满激情、充满生命力的音乐课堂!
非常感谢大家的合作。真心希望,在短暂的说课当中,我能把我们中华民族音乐的魅力传递给在座的每一位。不知道我今天的说课方式能否让大家接受,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最后,随彭家鹏先生的《阿细跳月》结束我今天的说课,谢谢!
阿细跳月说课稿2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人音版第三册第八课《生活多快乐》。本课共四课时,我所说的是第二课时。
一、本课的设计意图
我们从小到大都是生活在幸福的家庭里,小学人音版第三册第八课《生活多快乐》中四首音乐作品反映了中外民族民间音乐所描绘的各地方人们的幸福生活。其中《阿细跳月》就是反映我国少数民族彝族阿细人在月下跳舞的情景。我在设计本课时除了让学生欣赏到《阿细跳月》的歌曲外,还让学生学习一些“跳月”的音乐知识,初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彝族音乐的特点。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对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本课的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面对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是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的出发点。
2、教师不仅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也是师生共同学习活动的平等参与者,还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因此,教师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3、教学在学生自悟、自学、探究的基础上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因此,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5、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学习。
三、学生的起点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阶段的低年级,他们已经初步撑握了音乐的一些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新的知识也接触的比较快,并能对所学充分发表自己的体会和感悟,能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对人和事物有了自己的初步看法,正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给予正确引导的关键时期。本课在设计时紧密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和愉悦性,通过欣赏、创编等音乐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音乐艺术的启迪。
四、学习目标的定位
教学目标:
1、能够喜欢我国西南地区彝族的歌舞,主动了解彝族的民俗风情,并以多种
形式参与表现活动。
2、能够了解《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会唱主题旋律。
3、学习四五拍子,掌握“跳月”的基本节奏型,学习彝族舞蹈的简单舞步。
教学重点:
学习四五拍子,掌握“跳月”的基本节奏型。
教学难点:
了解《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会唱主题旋律。能够在音乐中听出主题旋律。
教学的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彝族的民俗风情、舞蹈资料,图片,VCD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为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我是这样设计本课的。
1、节奏引入,激发兴趣
本课以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把每一个学生都吸引到课堂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节奏引入本课,解决重点。
2、听唱旋律,解决难点
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学生学习乐曲的主旋律,并能够跟着旋律来做“跳月”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阿细跳月》,初步感受《阿细跳月》。
3、听赏乐曲,复习巩固
本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反复的听赏《阿细跳月》,从听赏的过程中复习巩固教学重点和难点。对《阿细跳月》的音乐特点加深印象。
4、介绍乐曲,丰富知识
学生对《阿细跳月》的了解非常的少,教师简单的介绍一些有关《阿细跳月》的知识,再一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兴趣更加的浓厚。教师与学生一同跳起欢快的舞蹈,把课堂推向高朝。
5、 小结本课
教师在《阿细跳月》乐曲的背景下总结本课,让学生再次感受生活给人们带来的音乐创作空间和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
以上是我对《阿细跳月》的说课设计,为学生创设了愉快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课后反思
通过这节《阿细跳月》的欣赏课教学,基本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了《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会唱主题旋律,还学习了四五拍的节奏,掌握了“跳月”的基本节奏型,学习了彝族舞蹈的简单舞步。
第一环节:节奏引入,激发兴趣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两条节奏,第一条节奏引出四五拍的节奏特点,第二条节奏练习阿细跳月的基本节奏型,两条节奏都跟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入有趣的词来练习,让学生在学习节奏这一枯燥的环节上不感到乏味,在这一环节上基本本达解决了教学重点。
第二环节:听唱旋律,解决重点
这一环节中,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主题旋律,学习“跳月”的舞蹈动作,并能够跟着琴来学唱《阿细跳月》的主题旋律。学生在这一环节中非常活跃,与教师的互动也很和谐。把课堂推上了一个小的高潮,不知不觉中解决教学难点。
第三环节:听赏乐曲,复习巩固
本环节设计三次让学生完整的欣赏乐曲。第一次让学生完整听,感受乐曲旋律的欢快跳跃的感觉,第二次听时让学生思考问题去听,第三次让学生跟着乐曲作“跳月”的动作。三次整的欣赏学生对《阿细跳月》又有了新的了解。
第四环节:介绍乐曲,丰富知识
学生对《阿细跳月》的了解非常的少,教师简单的介绍它的知识,再一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兴趣更加的浓厚。教师与学生一同跳起欢快的舞蹈,把课堂再次推向高潮。教师在高潮中结束本课。
在这堂课中,学生愉快的学习了知识,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体现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阿细跳月说课稿】相关文章:
1.阿细跳月说课稿
2.《阿细跳月》教案
8.阿西里西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