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2021-11-08 说课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铅笔有多长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出处:《铅笔有多长》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内容。

  2、重难点确立:本节内容是学生在一年级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结合生活实际,经历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由于学生空间观念比较薄弱,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出1分米、1毫米有多长是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是难点。

  二、说教法

  教学本节内容主要以动手操作、亲自感受的实践为主,辅以谈话、练习、游戏等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如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玩一玩、练一练等。

  三、说学法

  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的动起来,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练习。总之,能让学生做的、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做、自己想,最终将所学知识点内化。

  2、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使所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发现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四、说过程数学网搜集整理

  1、引入阶段尽量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游戏环节是为了缓解学生在接受新知过程中的疲劳感。

  3、第一个教学活动是让学生认识1分米有多长这个知识点。让学生先估计再进行测量那根10厘米左右的铅笔,当学生测量出铅笔有10厘米左右时,顺势引出分米与厘米的关系。

  4、第二个教学活动是让学生认识1毫米有多长这个知识点。让学生测量6厘米多一点的小木棒,当学生对“多一点”都说不出所以然时,我乘机引导学生观察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当学生说是10小格时,我给学生介绍每个小格就是1毫米,从而可以得出1厘米=10毫米。

  5、为了让学生加深对1分米、1毫米的认识,我又让学生实际测量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有的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有的测量自己文具盒的长、宽、高,还有的测量硬币的厚度等等,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同时使长度单位得到了应用。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2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依据这一理念,本课设计侧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数学学习活动:

  1、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在情景中生疑探究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应包括“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和方法经验”等。新课程改变单纯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学习的途径,变暗示性复习铺垫“迁移”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探究学习。本课针对学生对1分米、1毫米长度的无意识感知状态,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米、厘米等有关知识,运用估计与测量等方法,让学生在两次测量不同长度铅笔的活动中产生内需,萌发探究动机,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体验成功。

  2、遵循学生认知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认识事物注重整体感知。遵循这一特点,本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捏一捏、画一画等具体操作活动中体验1分米、1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分米与毫米的长度观念。由于学生亲身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有充分的感知基础,印象深刻。本课还通过学生喜爱游戏的特点,利用游戏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对已学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进行再认识,从而促使知识之间的联系。设计有梯度的课堂练习,使学生逐步的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的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处理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第五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学习第二册时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能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这节课是有关长度的第二阶段的学习,通过教学使学生再认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教材通过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画一画、说一说、做一做等使其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初步形成解决生活中长度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教学中,教师尽量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动手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目标设置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我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几方面出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概念。

  2、通过实际测量,学会正确运用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提高估测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法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依据这一理念,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米、厘米经验,在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以操作活动为主线,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的参与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设计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动,让学生在情景中生疑从而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让学生通过估一估、比一比、量一量、找一找等操作感知1分米、1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

  学法指导

  本课设计侧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数学学习活动:

  (1)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在情景中生疑探索。

  (2)遵循学生认知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结合本课特点,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三)巩固反馈,学以致用;

  (四)全课小结,交流评价。

  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有一次课间,几个小朋友在一起讨论什么兵器最厉害。明明说:“我觉得宝剑最厉害。”红红说:“不,我觉得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厉害,你看它能伸缩,可长可短,它可以短的只有1厘米,也可以伸长到1米,甚至几百米、几千米,还可以伸到天上去呢!”

  在刚才他们的谈话里,你能找出一些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吗?(米、厘米)

  2、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吗?1厘米呢?

  另一方面复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为探究新知识做好铺垫。然后教师再出示谜语:“身体细又长,身穿花衣裳,要想写好字,请我来帮忙”,让学生猜出“今天的学习伙伴”――铅笔,这时请他们拿出自己最喜欢的铅笔,问:你知道自己的铅笔有多长吗,进而揭示课题。创设这样的情景,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将学习用品带入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建立1分米的表象

  教师拿出一枝10厘米长的铅笔,请学生也来估一估老师的铅笔的长度,接着请学生拿出来量一量它的长度,同时让学生到展示台前实际测量。当量出是10厘米后,教师告诉学生10厘米还可以用1分米来表示,即1分米=10厘米,分米用字母dm来表示,1分米=10厘米还可以写1dm=10cm。然后感知1分米的长度,要求学生找一找尺子上从哪到哪之间的长度是1分米,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分米。最后引导同桌研究、讨论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别人的思维方法和过程,以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在相互争论、补充、交流中找到正确的答案。教师配合课件展示: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米=()分米加以引导。

  利用学生已有的测量经验,以活动为主线,设计了估一估,量一量,说一说、认一认、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体会到数学好学,数学真有趣。这时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数学学习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探索的魅力、发现之余的喜悦和无穷的求知欲。

  活动二、建立1毫米的表象

  用课件出示不是整厘米的铅笔让学生观察,当学生发现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引导其说出具体是几厘米多几小格,并问每一小格是多长。有的学生可能懂得每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及时给予表扬,同时告诉全班学生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还可以写成1mm。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实际测量进一步认识毫米,让学生亲身体验1毫米的长度。然后请学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寻找长度是1毫米的物体。这样把毫米与这些熟悉的物品联系起来,毫米这样一个抽象的长度单位就变得具体了。

  活动三、了解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先让学生观察直尺并思考: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1厘米等于几毫米?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放大镜把尺子放大,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在1厘米的中间有10个1毫米的小格,引导学生说出1厘米=10毫米,即1cm=10mm。

  (三)巩固反馈,学以致用。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在这里教师设计了不同层次的三道练习题:

  1、小马虎日记(找错纠错)

  小马虎的日记

  20××年3月10日星期一天气:晴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1毫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厘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

  2、完成填一填(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7m=( )dm 3cm=( )mm 90dm=( )m

  60cm=( )dm 2m=( )cm 800cm=( )m

  3、填合适的单位名称

  练习本长约2()。小明身高是135()。

  一栋楼高约24()。数学书厚约5()。

  课桌宽约4()。一拃长约15()。

  有梯度的练习设计,使学生逐步的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全课小结,总结评价

  今天我们利用好朋友铅笔学到了哪些知识?你都知道些什么?你认为自己表现怎么样?(学生交流)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3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教学《铅笔有多长》这一课时,我努力为学生提供学生所熟悉的情境,把测量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做中学。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让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使学习数学真正为学生生活中的需要;同时拓宽应用数学知识的渠道,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铅笔有多长》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回忆一年级学习过的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让他们说一说米和厘米分别用什么英文字母表示,用手势表示一下1米和1厘米的长度,并在自己的本子上分别画出一条1米长和1厘米长的线段,再说一说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然后创设了估计、测量铅笔长度的情境,引出分米这个长度单位及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我事先准备55根长约10厘米长的树枝和55根6厘米多一些的小棒依次分给班上的55位同学,让他们先估计树枝的长度再进行实际测量,当学生说出测量的结果是10厘米时,我就直接告诉他们,10厘米就是1分米,让他们看一看1分米到底有多长,再者让学生用手势表示一下1分米的长度,用铅笔画一画1分米的长度,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从而使学生逐渐建立“分米”这个概念。最后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1米=100厘米,推出1米=10分米。

  这一课的第二个教学活动是让学生认识1毫米有多长这个知识点。我也是让学生先估计再进行测量那根6厘米多一点的小棒,当学生测量出那根小棒有6厘米多一点时,我说:“多一点,你们能不能用一个具体数字来表示呢?”同学们都说不出所以然,我乘机引导学生观察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当学生说是10小格时,我给学生介绍每个小格就是1毫米,从而可以得出1厘米=10毫米。

  为了让学生加深对1分米、1毫米的认识,紧接着,我又让学生实际测量生活中自己喜欢物体的长、宽、高等,有的同学测量数学书的长、宽、高,自己文具盒的长、宽、高,硬币的厚度等,他们不仅能准确进行测量,并且能恰当地使用长度单位,进一步加深了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同时使长度单位应用得更加灵活。

  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发现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空间观念。

  现实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当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把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相关文章:

1.《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2.《铅笔有多长》说课稿范文

3.《铅笔有多长》优秀说课稿

4.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

5.《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6.铅笔有多长教学课件

7.测量铅笔有多长课件

8.《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上一篇:《钓鱼的启示》说课稿 下一篇:奇妙的物理现象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