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下面我将从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设计特色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背景分析
有效教学等于把握数学本质加研究学生,所以在接下来我将从教学内容和学情两方面来进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学情分析
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学生知道些什么呢?于是我对三年级156名学生进行了课前调研,结果统计表明:
关于面积,13%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87%的学生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一词;对于“面积”的含义,15%的学生有错误认识,56%的学生认为“面积”和物体的大小有关,29%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关于面积单位,31%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69%的学生表示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单位一词”。
(三)我的思考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情况的了解,引起了我这样的思考: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一节经典的老课,而面积是一种陈述性的概念,面积单位是人为规定的知识,我想诸如此类的概念教学,课堂上如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和研究空间,让学生通过动手拼摆等一系列活动,充分经历面积和面积单位概念的形成过程,亲身体验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索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合理性,并把教材用活,让课堂上得更轻松有效,彰显出数学课堂教学的靓丽生命呢? 基于上述思考,我把教学目标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三、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分为以下四个环节:一、创设情境,理解含义。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三、解决问题,内化知识。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理解含义
在这个环节中,我分两步来进行,第一步,通过物体表面感知面积。课堂开始,我通过谈话导入,利用学生击掌游戏,使学生初步感受表面的含义,让学生摸一摸自己手掌的表面,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比一比周围事物的表面,使学生充分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曲面的面积。
第二步,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出示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并介绍这些平面图形都是封闭图形。让学生先比一比这些封闭图形谁大谁小,指一指他们的大小指的是哪里,教师借助课件演示封闭图形的大小,由此得出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它们的面积。
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 “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本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分两层进行,在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这一层出示两个面积相似的两个图形,无法直接比较,重叠方法也不行,这样造成认知冲突,有的同学认为第一个图形面积大,有的同学认为第二个图形面积大,还有的同学认为可能同样大,促使学生借助一定工具来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经历了以下三步。第一步:通过测量感受面积的密铺和累加。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形状大小不同的图形,学生通过动手拼摆,测量得出同样的结果。第二步:在交流中体会到测量工具要统一,从而得出测量面积时单位要统一。第三步:在对比中优选面积度量工具,通过比较各种测量方法,让学生体会到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要善于退、足够的退,退到最原始又不失重要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操作、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
第二层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这一层也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认识平方厘米,通过让学生量: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定义: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基于长度单位对面积单位学习的负面干扰,此环节我通过课件的演示:用长度单位1厘米为边长的正方形围出1平方厘米,感受周长与面积的区别,将负面干扰转化成正面影响。看:看一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有多大,感受1平方厘米的大小。比:看我们的哪个指甲盖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找:找一找生活中那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想:闭上眼睛想一想,在头脑中建立1平方厘米的表象。估:估计一下橡皮的上面的面积是多少?验:学生动手操作验证。学生学习了平方厘米的形状和大小,并能用他来度量较小的物体面积后,我让学生用平方厘米去量课桌表面的面积,使学生在操作中真切感受到平方厘米米这个面积单位太小,从而产生“有没有大一点的面积单位”的疑问。然后出现平方分米的面积单位,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平方分米的表象。学过了平方分米之后,又让学生用平方分米测量教室地面的面积,使学生在“已有知识不能解决眼前问题的”矛盾中水到渠成的引出平方米的学习。本环节不断在学生面前展示新的矛盾,引导学生不断向新知跃进。学生在汇报、比一比、想一想、找一找等活动中,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三)、解决问题,内化知识
本环节我安排了三组练习,第一组基本练习,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填空。第二组变式练习火眼金睛,你发现了什么?第三组给出一组数据,学生通过数据,谈感受。练习的设计我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进一步巩固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并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和环保教育,从而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回顾全课,小结延伸
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自主总结收获,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这节课有完整的认识,并加以延伸。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四、设计特色
本节课的设计特色:一是教学中的每个环节我都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根据学生的数学现实展开,再通过引导、梳理,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提升。二是给学生提供充分探索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三是制造矛盾冲突,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不断向新知跃进。
- 相关推荐
【面积和面积单位参赛说课稿】相关文章: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说课稿(通用8篇)02-11
面积和面积单位08-10
面积与面积单位教案05-27
《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设计06-01
《面积》说课稿12-14
面积说课稿02-09
《面积》说课稿12-14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说课稿02-22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08-22
什么是面积说课稿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