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文《生命生命》说课稿

2022-07-18 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课文《生命生命》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课文《生命生命》说课稿 篇1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抒写感悟人生的好文章。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二是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小飞蛾的“挣扎”,是在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时的一种抗争。无论怎样危险,无论能否逃生,它都没有放弃求生的努力。挣扎着的飞蛾让“我”分明感到:凡是生物,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都极其珍视自己的生命。小小的昆虫也竟然如此,更何况是人呢?

  ②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塌它。

  “糟蹋”这里是浪费的意思。这句话是作者在静听自己的心脏律动后产生的生命意识:一个人的生命只属于自己,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作者用“可以……也可以……”,强调的是两种人生态度,前者是负责的态度,后者是不负责的态度。

  ③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生命是短暂的,人生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创造无限的生命价值,使生命穿越时空,成为永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

  (2)对词语的理解。

  骚扰:扰乱,使不安宁。本课是指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扰乱了“我”的写作思路。

  震撼:震动;摇撼。本课是说“我”被自己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声所震动,感受到那只属于自己的旺盛的生命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三、教学建议

  1.这篇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有一定难度。教学时可以联系前面两篇课文的学习。前面的课文已经引发了学生对人生、对生命的一些思考和感悟,为学习本课作了铺垫,这样可以减少本篇课文教学的难度。教学本文前,还可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为领悟本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做好准备。

  2.本文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

  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写的是什么内容,共写了几个事例,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和写作思路。然后,让学生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指导学生领悟其中蕴藏的内涵。最后,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含义深刻、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反复诵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鼓励学生把自己最先的感知、最深的感受表达出来,互相启发借鉴,共同享受并体验阅读中成功的快感。

  3.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在学习每一个事例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默读—分析言中之意、感悟言中之理,朗读—表达言中之情、抒发个人胸臆。可采取范读、赛读、评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飞蛾强烈的求生欲,读出瓜苗顽强的生命力,读出作者积极的生命观。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练习背诵,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4.识字教学可采取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做到人人参与,字字落实。教师可采用同音字、形近字辨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巩固字音和字形。如,扰──拢;屈──倔;诊──珍;塌──踏;限──狠等。写字时先让学生自己分析字形,然后仿写、比较、纠错,教师应着重解决学生在写字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5.教学本课后,要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和对生命的感悟,即珍爱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让人生更有意义。课下,可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也可以仿照作者的写作方法,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写下来,做到读写有机结合,并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

  语文课文《生命生命》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命生命》(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是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中的一精读课。本组教材是围绕生命这一专题编排的。这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感受生命的美好,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词句,搜集、了解更多热爱生命的故事。

  《生命生命》是一短小精悍的散文,作者通过三个事例引发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进而提出要珍爱生命,使生命光彩有力。课文行文清晰,结构严谨。不仅人文性极强,在语言表达上,也有独特的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对中年级学生的要求,联系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出示课件)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震撼”“欲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理解词语和感知文本的能力。为此,我充分借助文本,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法,如设置情境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并指导学生运用抓关键字理解词语、想象画面理解词语,加以拓展想象、情境体会,从而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说学法:学生如何学才能与老师的教和谐共进,相得益彰呢?新课标(2011版)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据此要求,我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了如下指导:

  1、自读自悟,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生情。

  2、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赏析;积累丰富语言,运用语言。

  四、说教学过程

  我准备从以下四个流程来展开我的教学实施过程。

  1、谈话导入检查预习

  2、整体感知梳理脉络

  3、品味语言细读赏析

  4、结合生平升华情感

  (一)谈话导入检查预习

  上课伊始,我板书课题:(板书课题)并语言叙述:同学们,生命是宝贵的,也是美好的。在作者杏林子眼里,生命又是什么呢?简洁的导语能让学生尽快进入到课堂教学中,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课标2011版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四年级学生,字词教学仍然不能放松。为了扫清阅读障碍,也引导学生积累词语,我进行了生字词的预习情况检查,并指导书写“截”这个字。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概括课文内容需要老师使用有效的方法指导和训练。在学生初读课文后,以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文章叙述了事例后引发了杏林子怎样的感悟?”这时指导学生通过板书概括课文内容,既理清了课文脉络,又抓住了主要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我这样进行板书:

  15生命生命

  飞蛾求生

  瓜苗生长

  静听心跳

  (三)细读赏析品味语言

  品读前,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画出来体会体会,并写出自己的感受。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尊重了学生个人的朗读体验,又为下一步的品读搭好了梯架。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在不同的语境中进行品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第二道流程的设计宗旨,在学习每一个事例的时候,我先让学生默读——分析言中之意、感悟言中之理,然后采用各种形式朗读——表达言中之情、抒发个人胸臆。我采用了不同的品读方式来感悟这三种生命现象。

  (1)联想品读感受飞蛾求生的欲望

  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我用课件出示这段话: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在学生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朗读这段文字之后,我引导学生抓住“挣扎,鼓动,跃动”这几个词,通过动作表演,让学生感悟到了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使学生明确作者是通过写小飞蛾的动作来表现它强烈的求生欲望的。紧接着,我出示一张飞蛾鼓动双翅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飞蛾在杏林子的手中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它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对杏林子说些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这样回答:尊敬的女士,请您放了我吧!我再也不打扰您了!也可能会义正词严地说:我们昆虫虽然个小,但是和你们人类一样拥有珍贵的生命。你们不应该以强欺弱!最后,老师总结:求饶也好,示威也罢,小飞蛾挣扎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求生!接着老师引读这段话。并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指导背诵。这一话题的设计,既帮助学生理解了文本、丰富了文本,又是想象说话能力、朗读能力的训练。这一教学环节,填补文本的空白,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想象和创新的空间,既让学生充分感悟,又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提高了语文能力。

  (2)词语品读体会种子向上的力量

  李海林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在总结第二段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第三段话,自主探究,然后汇报交流。之后,感悟重点句子: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呀!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然后问:“在这段话中,哪个词语最能打动你的心弦?”孩子们可能会抓住“没有阳光、没有泥土、冲破、不屈向上、坚硬”等词语。在朗读指导中让学生通过这些词语体会小瓜苗恶劣的生存条件和不屈的生长态度。虽然他们的朗读情感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心里充满了对一粒小小的香瓜子的敬畏。讲到这里,水到渠成,我把作家夏衍的文章《种子的力》带给同学们欣赏。老师适时总结:这就是种子的力量,这就是顽强的生命力!动植物如此,人亦如此。自然而然地引出下一个教学环节。

  (3)、情境品读感悟生命存在的重要

  文章第四段话和结尾是紧紧相连的,有了前面的铺垫,我采用了由扶到放,以读代讲的方法。首先铺设情境,让学生伸出手腕,触摸自己的脉搏,感受生命的存在,指导朗读“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然后我设计问题:杏林子是怎样对待这单单属于自己的生命呢?自然而然地引出最后一段话。(出示课件)

  (四)领悟主旨,升华情感

  文章的结尾很理性,如“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但学生不易和个人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怎么突破这个难点呢?我把杏林子的生平引入课堂。孩子们想不到这饱蘸生命的汁液写出的美妙乐章,会是杏林子在轮椅上写下的!有了和作者的对话,有了心灵的震动,当孩子们再一次诵读这段话,肯定会变得凝重许多。学生深情朗读感悟后,我把杏林子对生命感悟的这段话以诗歌的形式呈现,在配乐中朗诵,就别有一番深意。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已经把这段话烂熟于心,也完成了背诵课文,积累语言的任务。

  接着我设计了一个联系生活,超越文本的教学环节:在你的生活和阅读积累中,有像杏林子一样执着追求,珍爱生命的人或者自然现象吗?在学生畅所欲言后,我补充材料: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创造奇迹的霍金,奋力拼搏的残疾运动员,这一环节的设计即拓展了文本,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平时的阅读积累。生命情感有了酝酿,语言训练有了扶手,最后我问道:“是呀,生命到底是什么呢?这个一开始会回答不了的问题,现在能回答出来了吗?”老师以文本为依托,适当进行铺垫,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就这样,引导着孩子轻轻推开生活的大门,孩子们定会以我口言我心,畅所欲言。然后引导孩子把这稍纵即逝的灵感以诗歌的形式写下来。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紧接着,老师回归整体,再把拓展部分和文本巧妙结合,把生活中和杏林子一样具有的这种生活态度凝练为一个词: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这样设计,既让文本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和思想,使他们感受到虽然我们小学生没有经历过杏林子一样的磨难,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热爱生命,比如珍惜时间,播撒爱心等,又对本课进行了了总结和升华。最后,以学生齐读热爱生命的名言结束整节课。

  五、说板书设计

  生命生命

  飞蛾求生

  瓜苗生长热爱

  静听心跳

  板书是教学的精华与浓缩。本节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关键词语加以板书,既展现了文本内涵,又简洁凝练,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归纳和感悟的能力。

  老师们,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敬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语文课文《生命生命》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生命 生命》是人教实验版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19课课文。第五组课文的主题是“热爱生命”,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随着课文的学习,感受生命的美好,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词句。

  本文的作者是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课文开头就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呢?”接下来作者不从正面回答,而是列举了三个事例:飞蛾求生、砖缝中生长的瓜苗、倾听心跳。通过这三个事例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通过文章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生命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

  这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书写感悟人生的好文章。

  二、说学生:

  四年级下期的学生已初步具备独立的识字和一定的阅读能力,能与同学一道对文本进行质疑、合作和探究,能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但是本文主题深刻,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说目标:

  根据文章内容特点、学生情况和课程标准提出的总目标,我从知识与能力、方发育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句子的含义。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领悟文中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四、说教法:

  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上所要做的就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要设置有效的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消除与文本的距离感。在学习字词、质疑解疑、感情朗读等环节,教师要及时指导,并总结学法,反复强调。在理解感悟文章所表达的作者情感时,教师要精心设问,从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中提炼问题,以少数几个问题统领全文的学习,达到“求真、倡简、务实”的境界。最后,教师还要组织必要的练习拓展,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落在实处,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广阔的生活中去。

  五、说学法:

  陶行知说:“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给与孩子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在问、读、思、议、品的过程中理解感悟。学生能提出问题才有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动力,要鼓励孩子在学习的各个环节提出疑问。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要在多种形式的读的活动中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体验,有所收获。品读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要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想象、体验等方式感受具体的形象,体会作者语言的精炼与平实。

  六、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介绍杏林子的名言和生平,引出课题。

  2、请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人生格言,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学生交流识字解词方法。

  2、再读课文,读通读顺语句。

  3、三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列出三个事例的小标题。

  (三)品读词句,深情感悟:

  文中作者几次提到自己感到震惊,是什么使她震惊呢?

  (1)学生自读讨论后整理:是飞蛾那种强烈、鲜明的求生欲望让“我”震惊!

  这是什么样的飞蛾?飞蛾“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它心里会想什么?

  朗读相关句子,感受作者的心情。

  (2)学生自读讨论后整理:是香瓜子极强的生命力让“我”震惊!

  这是什么样的香瓜子?“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成长”“只活了几天”的香瓜子心里在想些什么?

  朗读相关句子,感受作者的心情。

  (3)介绍杏林子的身体状况,谈谈对“白白糟蹋”的理解。参阅背景资料,说说杏林子是怎样好好使用自己的生命,她又怎样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有感情朗读。

  (四)畅谈感受,升华情感。

  怎样回答课文开头提到的问题呢?借助板书,师生共同整理

  “生命是什么呢?

  生命

  是飞蛾求生的欲望;

  生命

  是香瓜子破土而出的心愿;

  生命

  是沉稳有规律的心跳;

  (五)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标点中,给题目加标点然后再深情地朗读。

  (六)动笔写下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写下自己的人生格言。

  (七)板书:

  语文课文《生命生命》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生命生命》这课文是第五组以“生命”为专题中的一精读课文。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这是本课向我们诠释的生命的全部内涵。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生命力的顽强。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所蕴含的道理。

  2、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四、学情分析:

  这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本文前,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为领悟本课文的思想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可以在课前先询问学生搜集情况,如果学生没有搜集到,可以先告诉学生一些这方面的名言。如: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2、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3、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五、说教、学方法:

  1、教法:

  采用整体感知、研读赏析、体验反思的教学环节,层层深入,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与感染。

  2、学法:

  通过品读课文、交流、讨论,感悟生命力的顽强,理解生命的真谛。通过畅谈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抒写对生命的感言,提升对生命的认识。

  六、说教学设计理念: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目的是要彻底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从而使教师转入幕后,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

  七、说教学过程:

  一、采用故事引入,铺垫情感基调。

  1、将本课的作者——杏林子的生平事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一个一生有五分之四时间都在与病魔作斗争的人会有这样的生命奇迹的出现?

  总结学生的发言后,自然的引入本课。(这样的引入,是为了与即将学习的文本进行无缝接轨,在学习文本之前,先调动起学生的情感。)

  2、引入。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作者通过三件事,向我们阐述了生命的顽强、生命的宝贵。还记得是哪三件事吗?(学生回答后,板书三个事例:飞蛾求生 瓜苗破土 静听心跳)

  二、品读课文、感悟生命的顽强。

  ㈠、学生自由读课文,再次感知。

  ㈡、交流、讨论、思考三个事例中所蕴含的道理。

  1、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讨论、思考感兴趣的事例。可以谈自己喜欢的原因,也可以谈自己的感悟。(课前可先让学生自由结合成6个学习兴趣小组。)

  2、以“飞蛾求生、瓜苗破土、静听心跳”三个事例的顺序,让小组推出代表,说说从事例中体会到的内容。组内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小组成员也可以提问。(总结学生对三个事例的发言后,

  板书:珍爱生命 生命力是强大的 严肃对待生命)

  三、情感升华。

  教师在总结学生的发言后,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

  (总结学生发言后,板书:珍惜生命 善待生命 创造价值)

  四、课外拓展,抒写生命感言。

  1、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2、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写下来,可以仿照作者的写作方法。(选做题)

  八、说板书:

  生命生命

  飞蛾求生——珍爱生命珍惜生命

  瓜苗破土——生命力是强大的善待生命

  静听心跳——严肃对待生命创造价值

  语文课文《生命生命》说课稿 篇5

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文章——《生命生命》,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理念、教学流程、教学方法、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这文章是本册以“热爱生命”主题的第五单元中的第三文章。在紧接着本单元前两课文引导学生们通过感人的故事从思想和行动上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并学会关心别人的生命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开始关注和认识自己的生命究竟是什么?

  “生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也是不同的。这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抒写感悟人生的好文章。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本文的作者杏林子自身的境遇就是对生命进行顽强抗争的极好例子,而她对生命的强烈呼唤,在《生命,生命》一文中体现得如此强烈,只有真正感同身受了,读者的心灵才会与作者的感悟碰撞出共鸣的火花来。但是让活泼单纯,生活无忧的四年级学生通过三件看来平常的小事去解读“生命”,无疑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多方面深入地了解杏林子对理解课文的内涵有很大的帮助。

  二、学生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即将进入青少年时期,渐渐地会开始思索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塑造自己的问题,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对生命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和空泛的生命道理这一层面。因此,有关生命的话题学生是渴望了解的,进行生命的思考是学生心灵成长的需要。具体到对《生命生命》一文的阅读来看,对四、五自然段中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以及文中三个生命个体所展现的生命精神内涵,学生在体会时会因对作者的不了解以及对生命话题的认识较粗浅而产生学习困难。

  三、教学理念

  “生命语文”教育,即让语文进入生命,内化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格内涵,为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美丽与宝贵,探索生命的方向与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与品位,使生命变得更加美好、更有力量、更有意义而对人进行的语文教育。“生命语文”,是为生命而为、用生命而为的语文教育。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四、教学流程:

  听——引发生命的思考。寻——触摸生命的脉搏。

  悟——聆听生命的音节。读——走进生命的林子。

  五、教法学法:

  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以“读”代讲,利用多种媒体,创设情境,利用络优势拓展学生的能力,力求达到“在读中思索、在情境中升华、在络中成长”的效果,从而完成本课的教学。下面我就针对采用的教法、学法说说我在教学中是怎样做的。

  1、情境教学法: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最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因此,在教学伊始,我用学生熟悉而又久违了的婴儿啼哭声引发学生对声明的思考。(闪动“听——引发生命的思考、出示婴儿图片、放啼哭声)。这一声啼哭,带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引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文章通过三件小事去解读“生命”(闪动“寻”,出示三件小事),在学习第三件小事“静听心跳”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我有感情地配乐朗读了这个自然段,然后让学生把手放在心口上,感受自己的心跳,并郑重地告诉同桌,庄严而自豪地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这句话是作者看到飞蛾求生、砖缝冒苗后,静听自己的心跳,从心底里发出的呼唤!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呼唤中真切感受到生命的真实,生命的重要。结尾指导同学们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配乐朗读,更起到了渲染作用,照应了开头的婴儿啼哭声,唤起了学生对声明的敬畏、赞美和珍惜。(录像片断)

  2、以“读”代讲。

  新课标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陪奥运能够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读”,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作为一哲理性较强的文章,读是比不可少的。初读,感知文章的三个事例;寻读,找到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悟读,结合句子谈理解、谈感受;背读,积累好词佳句作储备。而且我还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地读。(放读的片断)整节课,书声朗朗,读味十足。

  3、 络学习和互动。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培养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为了更好地突出这一课标理念,课前,我就让同学们自发地组成合作探究小组,搜集有关作家杏林子的生平简介、代表作品,在相互交流、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课堂上我又一次地出示了杏林子的照片及简介,从视觉上引起学生的震撼“作家真了不起”。课后很多学生自发地创作了关于感悟生命的小诗,表达了他们对生命的认识。这是同学们将自己创作的小诗发到了我的博客上。

  六、板书设计:

  19、生命生命

  飞蛾求生敬重

  砖缝冒苗赞美

  静听心跳珍爱

  简洁明了的板书,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对生命有据感悟。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语文课文《生命生命》说课稿 篇6

  说教材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五组的第三课文。课文的写作思路是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他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它是一哲理性较强的散文,它通过三个小故事从不同的方面来谈对生命的认识,展示了生命的意义,并且教育我们:要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说学生

  这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有一定难度。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热爱生命,教学时要体现整合的教学思想,联系前面两课文的学习。利用前面的课文已经引发了学生对人生、对生命的一些思考和感悟,为学习本课作了铺垫,这样可以减少本课文教学的难度。教学本课前,还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发,为领悟本课文的思想内容做好准备。

  说设计理念

  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产生真爱生命、敬畏生命的认识。《生命生命》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思想深邃。这类课文极容易上成道德课,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备课时,我首先把目标定位到“人文合一”的层面,不但凸现教材中处处流露的生命教育因子,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而且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进行品读,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体会,从而让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融合,浑然一体,进而让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教学目标:

  一、说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二、说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三、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

  说教学过程

  一、整合单元内容。

  导入生命主题本课题比较特别,是两个“生命”词重复,这课题已经紧扣本单元主题“热爱生命”,所以我先通过复习17、18两课内容导入,既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主题,又能顺利板出课题第一个“生命”。然后通过介绍杏林子引出课题第一段,又顺利板出课题第二个“生命”。分层次地板题,帮助学生层层深入思考课题。这时请学生读题,这里的读题目,不在于学生能理解多少,而在于让学生对课题的内涵初步有所感悟之余也和作者产生同一疑问,带着问题学下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

  在读书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是第一课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落实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的一个重要训练内容,需要老师使用有效的方法指导和训练。在学生初读课文后,以这两个问题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前半部分叙述了这三个事例后引发了杏林子怎样的感悟?”这时指导学生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既解决了课文“写什么”的问题,又理清了课文叙述脉络,即课文“怎样写”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在理解内容的同时领悟表达方法,能更好的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

  三、在说话训练中走近文本。

  和作者产生共鸣引领学生品读飞蛾挣扎求生的事例时,当学生从“只要、就、稍”等词体会到飞蛾生命的脆弱,从“挣扎、极力鼓动、跃动”体会到飞蛾珍惜生命后,我设计了语言训练:飞蛾挣扎着,极力鼓动着翅膀,它会对自己说什么呢?学生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逃出去;我不能就这样死去,我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挽救自己的生命;我只要有一点逃出去的希望,我也要争取;加油!努力!一定要从这里逃出去,重获自由,不能放弃自己的生命……这一话题的设计既是一种想象说话的训练,又是对飞蛾不言放弃、顽强抗争精神的言说。学生看似在替飞蛾说话,实质在表达自己的心声,于是,文与人、蛾与己就此相遇交融,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一致。

  四、在说话训练中升华生命感悟。

  在学完飞蛾求生、香瓜子茁壮成长两个事例后,我问生命是什么呢?这个一开始我们回答不了的问题,现在能回答了吗?

  [出示幻灯片]

  学生写到:生命是小草顽强的生命力:生命是在田野里跳动的青蛙;生命是校园里开得火红的木棉花;生命是蚂蚁寻找食物的身影;生命是我们在运动场上矫健的身影……在孩子获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强烈体验就结课会停留在单纯的文本层面上,而设计了这个练习后等于轻轻推开生活的大门,把孩子从文本引入生活,因为一切的学习只有最终融入到学生的生活才是有效的。接着老师说:“把我们刚才所说的连起来,就是生命的诗、生命的赞歌啊”教师如诗般的语言,神奇的点化着孩子们身边眼前的生命,孩子们似乎一下子就步入了一个神奇的生命林子。

  语文课文《生命生命》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生命 生命》是小学语文课标实验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生命”这一专题中的一精读课文。

  《生命 生命》这课文列举了三种生命现象,抒发了作者的三种感触:小飞蛾在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时极力挣扎——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是值得珍视的;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生命的诞生,生命力是强大的;“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识,生命是应当严肃对待的。文章结尾作者直抒胸臆,写下了自己对生命的深层思考,表达了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这课文要尽可能的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将它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与生命之中,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初步培养学生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生命的短暂与可贵。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课文的基本方法,初步领悟作品内涵,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多角度地体验生命的真正内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获取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培养自觉探究意识,激发创新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

  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对生命的感悟。

  六、学情分析

  这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本文前,可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为领悟本课文的思想内容做好准备。

  七、教学准备

  1、生课前查找有关资料:收集有关“生命”的名言。围绕“生命”的主题,举出一个实例。

  2、教师课前准备:思考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地选取有关对“生命”的感悟的内容,设计几个有梯度的主问题让学生由浅入深地体悟生命的内涵。以《命运交响曲》这一主旋律烘托氛围,创设情境。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幻灯片。

  (二)说教学方法

  一、教法

  1、课前做好较充分准备。搜集与生命有关的名言和事例,作为教学中的引导语评价语。

  2、采用整体感知、研读赏析、体验反思的教学环节,层层深入,对学生进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熏陶和感染。

  二、学法

  1、通过品读课文、交流讨论感悟生命力的顽强,理解生命的真谛。

  2、通过畅谈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抒写对生命的感言,提升对生命的认识,升华文本内涵。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对话引入,铺垫情感基调

  1、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说说听到这段音乐时的感受。

  2、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有关生命的名言。

  3、将杏林子的生平事迹做成一张张内容不同的小纸条,当成礼物派送给说出名言的同学。

  4、收到礼物的同学依次介绍杏林子。

  5、导入新课:为何一个一生有五分之四时间都在与病魔作斗争的人有这样的生命奇迹出现?(总结学生的发言,以设问的形式自然导入新课。)

  [这样的导入,既是一种“预热”,也是一首教学“前奏曲”。其原则是“预热”,要与即将进行的课堂教学,与即将学习的文本无缝接轨,完美“合拍”,让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本环节以说名言换取杏林子生平事迹的纸条,既为学生理解本文思想内容做好了准备,又了解到作者的相关情况,铺就了本文的情感基调,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预热”。]

  二、品读课文,感悟生命顽强

  1、通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些事例中引出了对生命的思考。

  2、交流讨论思考的问题,用三句话概括三个事例,再请学生把语言浓缩成3个小标题(飞蛾求生、瓜苗破土、静听心跳)

  3、精读课文2—4自然段,选出感触最深的事例,进行品读。

  4、学生谈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说说为什么喜欢。(可以是只谈课文的事例,也可以谈自己的感悟。)

  5、默读这三个故事,用心去发现、去品味,看哪个句子打动了你,或者让你大吃一惊,或者让你肃然起敬。

  6、组织学生交流反馈,随机点拨。(幻灯片出示相关句子,抓住关键词,设计一些问题和练习,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通过教师的引导语反复读课题,在读中对生命有所感悟。)

  句子1:但他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1)为什么我会“忍不住”?我心里在想什么?(抓住动词“挣扎”、“鼓动”、“跃动”,启发学生想象飞蛾求生的画面,感悟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

  (2)在学生对作者的想法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这段话。(反复读,读好那三个感叹句。)

  (3)在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后,再问学生:此时,你觉得这只不起眼的、脆弱的、甚至是丑陋的飞蛾怎么样?

  (4)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读课题。

  句子2: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成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1) 这粒香瓜子的生长环境怎样?由此你体会到什么?

  (2) 在学生体会到种子那顽强的生命力后,指导学生朗读。

  (3) 面对这株幼小的瓜苗,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4) 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读课题。

  四、体验反思,升华生命内涵

  1、提问:读罢全文,你感受到什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如果学生的回答,没有与具体生活实际相联系,这个问题的设计就不能体现出联系实际生活的意义,而学生自身对生命的感悟要进一步深入挖掘也受到阻碍。由此,教师可以做适当引导,以激发学生“说”的欲望。提示学生使用这种格式说话:“我感受到生命因为……而美丽”,再联系到生活实际。)

  [这个说话题目的设置,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不仅突出文章的重点,更为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2、教师总结概括,引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段话。

  五、课外拓展,抒写生命感言

  1、由生命你还联想到什么?

  [文学作品的美是内敛的,是开放的,就看你如何去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这需要我们去想象。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此处的说话训练,是真正挖掘出了学生个体的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更开拓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达到创造想象的升华。]

  (四)说板书设计

  生命 生命

  飞蛾求生——珍爱生命

  瓜苗破土——生命力是强大的

  静听心跳——严肃对待生命

  语文课文《生命生命》说课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1、课文特点:

  《生命生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本单元是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后的第一个单元,内容以人生为主题,都是抒写的作者对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这优秀的散文。作者以女性的细腻和和敏感观察寻常的生命现象引出对人生的思考,感悟生命的可贵。唤起学生对生命的关爱。

  2、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叶圣陶说“教材是个例子”。《生命生命》这个例子既承担落实本单元教学的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培养,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本单元的成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学生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影响深远,特别是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掌握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根据本单元的安排,结合新课标“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本课安排了以下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文中三个事例所蕴含的内涵。

  (2)学会品味精美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

  (3)从不同的侧面思考问题,获得不同的感悟。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和讨论,形成一种活泼有序的课堂学习氛围。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增进学生阅读本文的体验和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为了体现新课标“正确认识人生中苦难难免,但生命永恒,生命美好,要战胜苦难,同时进一步认识学习语文和生活的关系”的理念,本课安排的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学习并尝试作者关注自然,思考人生,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增进学生对生命的体验和生命价值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味生命的顽强和美好,珍爱生命。

  2、教学难点

  从三个事例中引出多角度的思考。

  四、教师教学方法

  1、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朗读。朗读时,除了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还应对学生进行正确处理句内停顿,正确处理轻重音等朗读技巧层面的指导。这是因为,有效的朗读可以拉近与作者的距离,并且能使学生的语感在实践中得到培养,为感悟文本打下必要的基础。

  2、组织课堂讨论,在讨论交流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的讨论抓住以下两点:

  (1)三个事例分别蕴含着怎样的内涵。由此纪出了作者的哪些思考?

  (2)这三个事例,能否引发你对生命的其它思考?

  (3)你认为哪些词语、句子或段落写得最准确生动而又精彩?说出你的理由。设计这些讨论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读懂课文理清文章由“所见”到“所想”“所悟”的思路。同时培养学生品味、欣赏文章精彩内容的能力。

  五、学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的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只有学会自主、合作、探究中明理,在质疑中创新。

  六、教学时间

  1课时

  七、教学设计思路描述

  本文的教学思路可设计为:情景体验———循情明理———拓展证理

  情景体验:从事例入手,重点是给学生创造一种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生命存在以及生命的状态。

  循情明理:由事例引向作者有关生命的感悟和思考,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拓展证理:由课文走向生活,从生活中寻求追寻生命价值的事例,以进一步强化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八、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用生动的语言介绍杏林子,让学生很快地进入作者的生活境地。

  (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由学生谈谈如何读好这课文,然后点同学试读再让学生评价,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的,为感悟文本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说说文中写了怎样的三

  件事情,你从这些事例中体验中体验到了什么?

  A、那是一只怎样的小飞蛾?“我”为什么把它放了?

  B、小香瓜苗的生存条件是怎样的?“我”从小香瓜苗那感受到了什么?作者对寻粒小小的种子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C:为什么听自己的心跳却令自己“震撼”?

  2、作者从三个事例中引发出对生命的哪些思考呢?

  3、齐读倒数了3自然段。

  4、你能否就这些思考再从生活中举出一两个事例呢?

  (四个小组讨论)然后点同学说。

  过渡:大家都从生活中举出了事例。那我们进行第二次合作交流吧。

  5、就这三个事例,能否引发你对生命的其它思考?(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然后把合作的成果在班上共同交流。

  6、教师小结:通过这四个环节的学习,我们不仅探讨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由此得到了更多的有关人生的感悟。

  (四)精读赏析

  过渡:这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来仔细研读文章,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并说明理由。

  (五)教师总结

  (六)延伸拓展

  以“人生的启迪”为题,写一读后感。

  (七)板书设计

  生命生命

  寻常事例引发生命的思考:

  飞蛾求生:生之欲望对生命负责,让它更有意义

  瓜子求争:顽强的生命力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

  静听心跳:生命意识珍惜生命,为它奋斗

  语文课文《生命生命》说课稿 篇9

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生命生命》。

  本文章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精读课文。课文的作者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她十二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但是她以惊人的毅力笔耕不辍,先后出版多部文集。她还创办伊甸残障基金,为残障朋友服务。杏林子的一生,充满着艰辛与苦难,也伴随着她顽强乐观,积极进取的生命态度。本文通过列举“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倾听心跳”三种生命现象,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本文,让学生自己通过品析词句来理解文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含义,从而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基于本文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骚扰、动弹、震撼”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句子,背诵课文。

  3、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明白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道理,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讲,生命教育是一个深刻而厚重的话题,因此,我把它确定为本次教学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本文的特点,我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以读代讲。三分文章七分读,通过学生充分地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2、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兴趣,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3、指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来学习本文章。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进行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的设计:

  一、激趣导入

  通过《生命生命》这个题目,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你想到了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让学生自由发挥,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

  2、同桌互读,互相欣赏评价

  3、合作交流。小组成员轮流读,想一想作者列举了那几个生命现象。先小组内汇报交流,然后全体学生进行交流,对课文有初步认识。

  三、研读课文,深刻感悟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要尊重学生阅读时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自己读三个事例,通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交流讨论,引发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和独特的理解。让学生体会生命的顽强、作者用词的准确,激发学生从内心感悟生命的情感。

  熟读课文后让学生默读,批注。重点关注自己理解得比较深刻的句段和含义深刻的语句,以及自己读不太懂的地方。边读边想:哪些地方写出了生命的顽强之美、勇气之美、不屈之美、向上之美、短暂之美、可爱可怜之美……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

  下面以三个句子的学习加以说明。

  句子1: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教师点拨:比较体验“鼓动双翅”和“极力鼓动双翅”;“跃动”和“煽动、鼓动”有什么不同?体会“只要……就……”,“一伸手、稍一用力”……表达的感情色彩。最后学生朗读,读出生命顽强之美。其他学生点评、再读,并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句子2: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教师点拨:联系香瓜子生长的环境,体会作者一连使用两个“竟”字的作用。相机介绍作者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更深刻领悟课文传达的思想情意。理解文意之后进行情感朗读,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朗读,多次评议,完成学生与文本的反复对话。

  句子3: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联系生活说说怎样是“好好使用”生命?出示名人名言予以辅助。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教师在学生汇报学习体会时,可相机点拨:飞蛾扑火,是因为它强烈地热爱灯下那一点点璀璨的光辉,——这是多么可敬的勇气之美!砖缝中的香瓜苗虽然只活了几天,可是它向我们展示的是“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的豁达境界。因此,要珍爱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创造生命的价值。

  四、感悟朗读,总结升华

  学生在理解中,由于受阅历的`局限,可能只是停留在问题的表层。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可以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来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

  杏林子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她为人类作出了那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她的朋友在她死后写了这样一首诗:

  有一日/当我离去/且让我化做泥中芬芳/等候明春/作为第一朵出土的雏菊…………

  至此,对于杏林子,对于这课文,对于生命的价值,学生都会有一个全新的思考和认识。

  最后,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激情朗读,读出对生命的珍爱。

  引导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体会作者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对生命的感悟,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2、课外延伸(1)出示杏林子的经典格言供学生欣赏:

  “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是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只其貌不扬的毛虫,将蜕变成五彩斑斓的彩蝶。每一人的生命都可以歌咏出生命奇迹的奥秘。”(2)给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敬畏生命》《我很重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人与海》《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六、板书设计:

  生命生命

  飞蛾求生

  瓜苗生长珍爱生命

  倾听心跳

  通过这个简洁的板书,既能够比较清晰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帮助学生一目了然地感受文章的主旨,有助于他们整体理解课文。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语文课文《生命生命》说课稿 篇10

  一、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生命”这一专题中的一精读课文。这课文列举了三种生命现象,抒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表达了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

  依据《新课标》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感知水平,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震撼、欲望、”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重点词语,联系课文或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生命的话题有点厚重,学生通过读文,虽然也能读出自己的体会,但是,游离于文本,脱离体验的体会只能是口号似的。因此,教学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点拨法这样两种教学方法,尽可能的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将它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与生命之中,达到光凭学生自悟无法企及的高度。

  说学法:那么学生如何学才能与老师的教和谐共进,相得益彰呢?根据《课标》要求:“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我采用:

  1、自读自悟: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生情。

  2、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赏析:积累和丰富语言,运用语言。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请跟我一起走进教学过程,我主要从这四个流程来说说我的教学实施过程:

  1、在谈话中引入引发生命的思索

  2、在品读中感悟触摸生命的脉搏

  3、在思考中提炼聆听生命的拔节

  4、在生活中追问走进生命的林子

  (一)在谈话中引入引发生命的思索

  上课伊始,我板书“生命”二字,引出问题:生命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后我出示杏林子的照片,介绍杏林子是我国台湾的作家,在杏林子的眼里,生命到底是什么呢?并把课题补充完整,让学生找到题目的特别之处,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练读课题。这样设计,不在于学生能理解多少,而在于让学生对课题的内涵初步有所感悟,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索,同时放松情绪。

  (二)在品读中感悟触摸生命的脉搏

  品读是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最佳方式。品读能使学生读出意境,读出情味,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和在不同的语境中进行品读,去达到“以读悟情,以读悟语”。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我这节课中第二道流程的设计宗旨。学生初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三个事例后,我采用了不同的品读方式来感悟这三种生命现象。

  (1)联想品读感悟“生命的存在与重要”

  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我用课件出示这段话“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在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段文字后,我引导学生抓住“挣扎”、“鼓动”、“跃动”这几个词,通过动作表演,让学生感悟到了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在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我加强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紧接着,我出示一张飞蛾鼓动翅膀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飞蛾挣扎着,极力鼓动着翅膀,它会对自己说什么?它又可能会对杏林子说什么呢?这一话题的设计,帮助学生理解了文本,丰富了文本,此时,学生通过互动交流,感受到了一只小小的飞蛾对自己生命的珍视,感受到“只要生命存在,它就是重要的,值得珍视的。”

  (2)词语品读感悟“生命的不屈与向上”

  李海林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因此,运用多种方法去触摸词语的的温度,点染词语的亮度,发掘词语的深度,可以让学生在深切的感悟中去发现、去体验。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我用课件出示句子2: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成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我让学生反复的读,然后问孩子们:“在这段话中,哪个词语最能扣动你的心弦,最能引起你的共鸣?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能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读出来吗?孩子们有的抓住“冲破”,有的说是“不屈向上”,还有的说是“坚硬”,虽然他们抓住的词语不同,他们的朗读的情感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心里充满了对一粒小小香瓜子的敬畏。从词语的品读中,从他们诗一般的激情表达中,可以看出他们已体会到了种子那顽强的生命力,感悟到了“生命的不屈与向上”。

  (3)激情品读感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文章的结尾很理性,或者说是二十多年前流行的一些口号用语,比如“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等等。这些语言即使倒背如流,在学生心中也只是蜻蜓点水,那浅浅的涟漪更是这转瞬即逝。怎么突破这个难点呢?教学中我放弃了对最后一段的抓重点词语进行感悟的教学方法,而是把杏林子的生平引进课堂,结合“我一定要好好使用生命”这句话来体会。学生们听到生命的痛楚和不屈时,惊讶了;看到那残疾的双手,那与身等高的著作时,沉默了!沉默中他们把震撼写在了脸上。他们想不到这充满生命活力的文章竟然出自这样一位女性之手。想不到在剧痛折磨下的生命依然呐喊着要“好好活”!再一次拿起书诵读自然的时候,我看到很多孩子的动作变得轻轻的,我听到了刚才还有力的诵读突然间轻柔而又凝重了许多。这一环节的设计,让让学生深入地走进文本,悉心地体验文本,学生进一步地感悟到了严肃对待生命的杏林子精彩人生的意义。

  (三)在思考中提炼聆听生命的拔节

  在品读感悟后我问道:是啊,生命到底是什么呢?这个一开始我们回答不了的问题,现在能回答出来了么?在短暂的沉思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了,充满诗情的语言从孩子们的口中流淌出来。(课件出示)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飞蛾极力挣扎的身影。生命是飞蛾极力鼓动的翅膀;生命是墙角砖缝中昂然挺立的小瓜苗;生命是香瓜子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的的决心,生命是心脏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生命是杏林子留给我们的一本本沉甸甸的著作生命是杏林子向命运不屈的抗争……

  写完诗后,在配乐声中和学生一起诵读。我这样设计既是对文本内涵的深情阐发,又是对的学生情感基调的激情呼唤,更是学生对生命感言的自主抒发。接着,我又回到了课题:不同的人对生命有不同的感悟,我相信大家对生命的感悟也是不一样的,请你把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化作标点,加在课题上。有的学生按课文内容加上问号和句号,有的按作者的感悟都加上感叹号……虽然最终没有标准答案,但孩子们在思索中又一次整体地领悟了文本,孩子对文本的思索,已经超越了文本,超越了课堂。

  (四)在生活中追问走进生命的林子

  一切的学习只有最终融入到学生的生活才是有效的,因此,在最后,我设计了一个读写结合的作业:以生命是什么为题写一首诗,也可以写一段生命的感言,还可以像作者一样写一件小事,让大家感受到生命的存在。这一环节,轻轻推开生活的大门,点化着孩子们身边眼前的生命,引导他们步入神奇的生命林子。

  五、说板书设计

  19生命生命

  杏林子

  飞蛾求生——珍爱生命

  瓜苗破土——生命力是强大的

  静听心跳——严肃对待生命

  我的板书设计主要突出课文的重点内容,可以使复杂内容简单化、明确化,把感性东西理性化,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归纳、感悟的能力。

  六、结束语

  总之,语文教学应以学生的生命活力为基础,提倡人的生命与自身、自然、社会、他人的整体和谐,要通过良好的教育方式,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启迪学生的精神世界,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让我们一起去诗情追寻生命的林子吧。我的说课就到这儿,恳请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语文课文《生命生命》说课稿 篇11

  尊敬的评委、专家、老师们,大家好!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策略、教学实施这六个方面对《生命 生命》这一课的教学作介绍。

  一、教材分析:

  《生命 生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八册第五组中的一精读课文。这组教材的主题是“感受生命的美好”。这课文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展示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表达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生命的话题,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有点沉甸甸的,他们年龄较小,生活阅历尚浅,要深刻地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比较难的。因而这节课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也就会有更多的对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是这样设计《生命 生命》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的:

  1.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会写“扰、欲”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理解三个事例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意。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领悟“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瓜苗、倾听心跳”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

  五、教学策略

  为了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教学策略:

  1.以图片、动画以及声音的方式创设恰当的学习情景,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文字、句子以及板书的课件显示,节约课堂时间,更简洁方便。

  3.课外阅读资料,作者简介的有益补充丰富了课堂学习的广度,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下面是具体的教学实施。

  六、教学实施

  1.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课刚开始,我就通过图片和视频给同学们展现了生命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状况。在优美的旋律的伴奏下,一幅幅生机的动、植物的图画,以及鲜花盛开的片段,唤醒孩子们对身边充满生命力的美好事物的记忆和喜爱之情。接下来出示的是植物干枯、动物受伤、人类遭受战火的图片。两组对比强烈的图片,从视觉上冲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直观地理解生命不单单只有美好的一面,加深了体会。这一情景的创设为理解课文作了铺垫。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对飞蛾求生、香瓜子破土、心跳声并没有深刻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再次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以图片、动画以及声音再现了课文所描述的情景,让学生仿佛亲眼看见、亲耳听见,加深了体验,由此为理解课文创设很好的学习的情景。

  2.字词切入,朗读赏析。

  课件直观而清晰地把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标识出来,为了加深对生字的掌握,我把本课生字与其形近字对比出现,以不同颜色标识,非常清晰。

  3.巧设板书,理解课文。飞蛾挣扎时鼓动双翅的动态,香瓜子冲破外壳的情景,心跳声给人的震撼,课文中的这些关键词语需要通过朗读来加深理解,这时适时地使用电脑板书,列出文章脉络,投出需要重点理解的语句,节约了板书的时间,清楚明了。

  4.走近作者,加深感悟。

  由于作者杏林子异于常人的痛苦经历,使她的文章中包含深深的个人思考,无论是飞蛾、香瓜子或心跳,在旁人看来平凡的事物,在作者看来却是具有着独特的含义。它们是顽强的生命力,它们和杏林子一样正处于挫折和险境当中,但这些小小的生灵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不懈奋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因此,适时向学生介绍杏林子是理解课文的关键。课件里出现的微笑着的、乐观亲切的杏林子却忍受着不同寻常的艰难的人生挫折。图文并茂的强烈对比使学生印象深刻。最后,Flash课件出示了杏林子残缺的双手,以及以滚动的方式出现杏林子一生的大量著作更让学生感到震撼,学生们为杏林子而感动着,是啊,只有如此坚强乐观的杏林子才能写出如此感人的生命故事。

  5.浏览页,拓展阅读。

  教学结束前,我提供了一个内容丰富的页,让学生浏览、阅读相关的拓展资料,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语文教学有声有色,充满情趣。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语文课文《生命生命》说课稿】相关文章:

语文课文《生命生命》说课稿范文03-15

课文《生命,生命》说课稿04-01

课文生命生命的说课稿05-19

《生命生命》语文说课稿04-08

课文生命生命的语文教案05-17

语文课文《生命生命》导学案11-09

《生命桥》课文说课稿02-21

课文《生命生命》的教案05-12

《生命生命》课文的原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