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盐城市2014年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盐城市2014年语文中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⑴言必信, 。(《论语》)
⑵令初下,群臣进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⑶朔气传金柝, 。(《木兰诗》)
⑷明月松间照, 。(王维《山居秋瞑》)
⑸黄鹤一去不复返, 。(崔颢《黄鹤楼》)
⑹ ,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绝句》)
⑺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⑻ ,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⑼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⑽路曼曼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
⑴行必果 ⑵门庭若市 ⑶寒光照铁衣 ⑷清泉石上流 ⑸白云千载空悠悠 ⑹沾衣欲湿杏花雨⑺为有源头活水来 ⑻伤心秦汉经行处 ⑼枯藤老树昏鸦 ⑽吾将上下而求索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春天的东方湿地公园芬芳四yì,一片雪白的花海在我四周 (涌动/流动),微风拂来,花枝摇yè,花雨缤纷,花的波浪在浅浅地荡漾,人们仿佛乘着一叶轻舟驶进了春天的深处。
⑴给加点定字注音。(2分) 微风拂来 花雨缤纷 ..
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芬芳四yì 花枝摇yè
⑶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处。(1分)
⑴fú bīn ⑵溢 曳 ⑶涌动
3、结合语境,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湖中,昔日的潋滟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水波荡漾的样子) ..
B、他忽然低下了脑袋,嗫嚅着道:“在安徽。”(小心翼翼的样子) ..
C、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乱七八糟的样子) ..从雾都到霾都阅读理解答案。
D、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盘旋舞蹈的样子) ..
答案:B
4、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本次亚信峰会上,我国认为,在复杂的安全挑战面前,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唯有通过合作,才能迎来共同安全。
B、我国政府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有效的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暴力恐怖活动,切实维护新疆团结稳定的大局。
C、今年,“端午”恰逢“六一”,幸福的假日属于孩子,加上天气晴好阳光明媚,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游”成为旅客出游的主流。
D、美食片做成了社会纪录片,这是《舌尖2》引发的最大争议所在的地方,对友“口水与泪水比例失调”的吐槽,引起了导演组的思考。
答案:D
5、用平实的语言表述划线部分的三层意思。(3分)
2013年9月,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答:⑴我们既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要良好的经济发展。⑵我们宁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⑶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资源。
6、名著阅读。(5分)
⑴填空。(2分)
“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歌曲《绣红旗》表现的是《红岩》中的主人公难友们在渣滓洞里为庆祝 一起绣红旗的场面。
⑵阅读《简·爱》中的这段文字,回答问题。(3分)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剥去,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这段文字表现了简·爱怎样的性格牲?文中的“你”指的是谁?
答:⑴江姐(江雪琴),新中国诞生 ⑵性格坚强、追求人格独立、追求平等自由,罗切期特。
7、综合性学习。(8分)
为了提升中学生的文明素养,某中学围绕“八礼四仪”开展语言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演讲比赛。学校团委定于6月28日在报告厅举行举办“八礼伴我行”主题演讲比赛,准备约请德高望重的语言特级老师李墨担任点评嘉宾。
你以团委委员的身份前去邀请李老师,见面时怎么说?(3分)
示例:李老师,您好!我是学校团委的XX,我们打算6月28日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八礼伴我行”主题演讲比赛,想请您担任点评嘉宾。如果您能抽空参加我们的活动,是对我们极大的支持。
【活动二】故事擂台。学生会举办以“学礼效古贤”为主题的故事
擂台赛,比赛彩临时抽题的形式进行。
你抽到了这样的题签(见右图),请说出这幅图中故事的名称
以及从中悟到的待人接物的道理。(2分)
孔融让梨。谦让或尊敬长辈的待人之礼。
【活动三】专题访谈。针对社会上发生的个别学生不孝顺父母的
现象,校园电视台邀请部分学生、家长、专家作为访谈对象,录
制一期以“中学生的孝心怎么了”为话题的访谈节目。
作为该节目的主持人,请你在学生、家长、专家这三类访谈对象中选择一类,预设三个访谈问题。(3分)
访谈对象: 预设问题:① ② ③
访谈对象:学生。 预设问题:①你觉得自己在孝顺父母方面做得如何?②你怎么看身边的这些不孝敬父母的现象?③你觉得我们中学生在孝顺父母方面应该怎么做?
访谈对象:家长 预设问题:①您觉得您的孩子在孝顺父母方面做的怎么样? ②您认为现在的孩子不孝顺父母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③在培养孩子孝心方面您有哪些好的想法?请说出来与其他家长共享。
访谈对象:专家。 预设问题:①您认为目前中学生不孝顺父母的现象,根源在哪里? ②您对我侬家长在培养孨秘方什么建议? ③您认为目前学校和社会在培养孩子人头攒动孝心方面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宋诗,完成8-9题。(6分)
山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8、发挥想象,描绘“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所呈现的画面。(3分)
示例:整个夜里,林子里充满静谧,墨蓝的苍穹中闪烁着疏朗的星光,烘托出异常皎洁光亮的月华。天气晴和,不见一丝云彩,也听不到半点雷声。
9、有关雨的诗很多,而这首诗写雨比较独特,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
示例1:这首诗独特在于诗人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或烘托、虚写、联想想象),通过写见到“溪流急”,来表现他山之雨的急和猛。示例2:写山雨,而在前三句却不着一个“雨”字,只在最后一句点出“他山落雨来”,构思精巧,出人意料。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15分)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雾都到霾都阅读理解答案。
【乙】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墨子·兼爱》)
10、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 分)
⑴委而去之 ⑵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⑶相攻国者亦然 ⑷具此而已矣 ..
答:⑴放弃 ⑵限制 ⑶这样 ⑷全都
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三处停顿。(3分)
当 察 乱 何 自 起 起 不 相 爱 臣 子 之 不 孝 君 父 所 谓 乱 也
答: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⑵圣人以治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答:⑴巩固国防不仅仅依靠山河的险要,威震天下不仅仅依靠武器的锋利(精良)。 ⑵圣人把治理天下作为事业,就不能不考察混乱产生的原因(或根源)。
13、甲、乙两文都阐述了治政之道。前者强调了,后者强调了。(4分)
答:前者:仁或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或,施行仁政得民心);后者:爱(兼爱,爱民、君臣父子都相爱) 【附·译文】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不可不考察混乱产生的根源。试考察混乱从哪里产生呢?起于人与人不相爱。臣与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谓乱。儿子爱自己而不爱父亲,因而损害父亲以自利;弟弟爱自己而不爱兄长,因而损害兄长以自利;臣下爱自己而不爱君上,因而损害君上以自利,这就是所谓混乱。反过来,即使父亲不慈爱儿子,兄长不慈爱弟弟,君上不慈爱臣下,这也是天下的所谓混乱。父亲爱自己而不爱儿子,所以损害儿子以自利;兄长爱自己而不爱弟弟,所以损害弟弟以自利;君上爱自己而不爱臣下,所以损害臣下以自利。这是为什么呢?都是起于不相爱。即使大夫相互侵扰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也是这样。大夫各自爱他自己的家族,不爱别人的家族,所以侵扰别人的家族以利他自己的家族;诸侯各自爱他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所以攻伐别人的国家以利他自己的国家。天下的乱事,全部都具备在这里了。细察它从哪里产生呢?都起于不相爱。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5分) 从“雾都”到“霾都”
①在中国有一座城市以雾而著称,就是“雾都”重庆。
②重庆多雾,因为它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四面群山环绕,长江、嘉陵江在此交汇,空气温暖湿润,地面风速很低,
江水蒸发不易扩散,潮湿的空气很轻易就会达到饱和状态而凝结成雾,
不过气象部门的统计分析表明,近年来重庆浓雾呈逐年减少趋势,灰霾天气倒是呈逐年上升趋势。 ③那么到底什么是雾,什么是霾呢?气象学上对“雾”的定义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能见度小于10公里。而201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则对“霾”给出了技术性的判识标准:“当能见度小于10千米,排除了降水、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且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时,即可判识为霾。”
所以雾与霾最大的区别是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相对湿度低于80%的为霾。
④据气象部分研究人员所说,重庆由于二战时期的军工开发和以后的军工建设,一直是严重的?霾都?,只是过去科学认识水平不够,误认为是?雾都?。我们以前认为能见度降低都是雾造成的,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霾。”于是,“雾都”不再有美感,反而变成了刺耳的警报,令人忧心。而且,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被冠上了“雾都”的名号:郑州被市民调侃为“宛若蓬莱仙境,郑州成?雾都?”;乌鲁木齐被戏称为“西部雾都”“?雾?鲁木齐”……曾经有媒体报道“北京盛夏季节30℃大雾弥漫”,我们已经知道雾是低温下饱和气块的标志,夏季30℃的高温条件下,水汽很难达到饱和程度,出现的肯定是霾。
⑤霾会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大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颗粒物的家族被称为悬浮颗粒物,其组成部分PM2.5在2011年迅速蹿红。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会深入到人的肺部,造成人的循环系..
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PM2.5的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急诊数量分别会增长5%和1%。
⑥中国的“霾都”已经越来越多,而且还在继续增多中。中国经济和工业较发达的地区,霾的日变化都呈现出增长趋势,而且这种趋势恐怕短期内也很难发生改变。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市治理灰霾的前景不容乐观,悬浮在中国城市上空的灰霾还要很久才会消散。
(选自《读者》2014年第3期,从雾都到霾都阅读理解答案。
有改动)
14.从文中看,“雾”和“霾”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不少于两点)(4分)
答:一是相对湿度的区别,二是构成成分的区别,三是能见度的区别,四是对人的危害性的区别,五是成因的区别。
15.第③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作用: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雾与云的关系;作比较,把雾与云作比较,突出说明了两者的区别。
16.阅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4分)
霾会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大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其..
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颗粒物的家族被称为悬浮颗粒物,其组成部分PM2.5在2011年迅速蹿红。 ..
(1)“主要”一词能否删去?结合句子内容说明理由。(2分)
答:不能删去。“主要”一方面说明颗粒物在霾降低空气能见度的作用中位置突出,另一方面说明在霾降低空气能见度的过程中,除颗粒物的消光作用外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此为主,其他为次。“主要”一词使说明更准确。从雾都到霾都阅读理解答案。
(2)“蹿红”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2分)
答:指迅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成为焦点。
17.作者说:“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市治理灰霾的前景不容乐观。”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4分)
示例1:我同意作者的看法,是不容乐观的。理由是:无论从文中还是现实来看,很多城市
第二篇:《初三语文第二学期月检试题及答案》
2012级九年级第二学期月检语文试题
(模拟2015中考,侧重考察七、八年级知识)
满分:120分 时间:90分钟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38分)从雾都到霾都阅读理解答案。
(一)诗文默写与理解(本题满分23分)
1.按诗文原句默写。(20分)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3)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6)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8)明月楼高休独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2.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从雾都到霾都阅读理解答案。
A.《赠从弟》一诗通篇以松柏为喻,歌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诗人并没有讲他希望堂弟如何如何,但其劝勉之意却又不言而喻。
B.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诗中,诗人登上高山之塔,极目远望,不禁豪情满怀,壮志凌云,似觉天地万物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C.杨炯的《从军行》描写了将士们在边塞抵御外患的全过程。写战斗,激烈悲壮,有声有色;写感慨,情真意切,出自内心。
D.《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
(二)语言运用与名著阅读(本题满分15分)
3.在我市某中学的门口,执勤的交警李乐爱岗敬业,几年来所管辖的区域从来未发生交通事故,赢得了学校师生和家长的广泛赞誉,学生们亲切地称他“学校门口一颗会微笑的大树”。(4分)
(1)炎炎烈日下,你要为执勤的交警李乐送一瓶矿泉水,你会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学回家的路上,你发现某校校车超载,你把这一情况报告给执勤交警李乐,你会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画线的语句在表达上存在问题,请加以改正。(3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物被冠以“微”的名号,从微
从雾都到霾都阅读理解答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物被冠以“微”的名号,从微博、微信、微小说,到最近炙手可热的微电影、微旅行、官方微博发布群。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登上互联网舞台。微事物满足了人们以最短时间获取最多信息,但它也表现出让人心绪烦躁、难以深入思考的弊端。 改后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理解,回答问题。(8分) 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
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
…………
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旧泰然的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从此我便不再和陈莲河先生周旋,只在街上有时看见他坐在三名轿夫的快轿里飞一般抬过;听说他现在还康健,一面行医,一面还做中医什么学报,正在和只长于外科的西医奋斗哩。
这段文字出自《父亲的病》,选文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在街上有时看见他坐在三名轿夫的快轿里飞一般抬过。”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坐在三名轿夫的快轿里” 的短语结构类型是___________。“三名轿夫” 的短语结构类型是________,其中“三名”的词性是_______,在短语中作______成分。“从此我便不再和陈莲河先生周旋”的句子主干是___________________。“一面行医,一面还做中医什么学报”一句中“一面……一面……”所连接的分句之间是_________关系。
二、阅读(本题满分3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5分)
苏轼传(节选)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①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
熙宁四年,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即诏罢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板。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
【注】①范滂(pāng):东汉官员。因反对宦官专权,与李膺、杜密等一起为奸佞所杀。被捕前,与母亲诀别,范母对范滂说:“儿今日能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亦何恨??顾:难道。?锸(chā):铁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辄能语其要 语:说出 .
B.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邪:通“耶” .
C.轼诣武卫营 诣:到……去 .
D.尾属于城 属:归属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
B.太守犹不避涂潦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 ..
C.率其徒持畚锸以出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D.卒全其城 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
8.下列各句中,与“吾谁与守”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B.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爱莲说》)
C.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D.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9.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苏轼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母亲的深明大义对苏轼的人格产生深远的影响。
B.苏轼因直言劝阻皇帝压价购买浙灯,批评宫廷奢靡,触怒皇帝而被罢官。
C.洪水到来时,苏轼禁止富民出城躲避水患,以安定民心,共同守城。
D.洪水汇于城下的危急时刻,苏轼亲率士兵冒雨增筑城墙,保全了徐州城。
10.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
(1)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2)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7分)
12.从文中看,“雾”和“霾”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不少于两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③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面的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那些特点?请结合句子作简要分析。(3分) 霾会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大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颗粒物的家族被称为悬浮颗粒物,其组成部分PM2.5在2011年迅速蹿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说:“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市治理灰霾的前景不容乐观。”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本题满分50分)
16.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半命题作文 题目:曾经错过的___________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题目横线上可以写“一片风景”“一位好友”“一段真情”“一次难得的机遇”“一句真诚的劝说”“一声礼貌的道谢”……然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自命题作文
鲜花的身后是绿叶,幼苗的身后是泥土,小溪的身后是山峰。身后的爱抚,身后的温暖,身后的坚强,支撑着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冬季。
请你以“有你在我身后”为题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第三篇:《参考答案 2014年13期》
《“雾都”?“霾都”?》
1.第①段引用诗词,引出话题,增添文采;第⑦段引用资料,明确霾的定义。
2.说明重庆曾经是名副其实的“雾都”,现在雾天正在减少,引出下文对重庆向“霾都”转化的原因探究。
3.能见度 相对湿度
4.区别于“霾”的,作为“审美意象”的雾。
5.原因: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悬浮物均匀地浮游在空中,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低于80%,就会产生霾。建议:加强管理,减少工业对大气的污染;提高环保意识,减少汽车的尾气排放等。
《从微博到微信》
1.引出说明对象微博和微信,写出了微博和微信的发展情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1)不能删,“截至本文写作时”表示时间限定,说明作者写此文时姚晨微博的粉丝数量是38267622,之后数量还会变化,如果去掉就和事实不符了,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作比较,拿微博和微信作比较,突出强调了微信目前还不具备大众传播的特点。(或突出说明了微信的受众面十分“狭窄”,粉丝数量也非常“可怜”。)
3.微博是“大众化”的媒体,可以公开发布信息;微博可以探讨宏观的政治经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4.不能,第⑥段从传播形态方面比较微博和微信的不同,第⑦段从用户的体验方面比较微博和微信的不同,与第⑤段的顺序对应。
第四篇:《《从“雾都”到“霾都”》阅读答案》
《从“雾都”到“霾都”》阅读答案
从“雾都”到“霾都”
①在中国有一座城市以雾而著称,就是“雾都”重庆。
②重庆多雾,因为它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四面群山环绕,长江、嘉陵江在此交汇,空气温暖湿润,地面风速很低,江水蒸发不易扩散,潮湿的空气很轻易就会达到饱和状态而凝结成雾,不过气象部门的统计分析表明,近年来重庆浓雾呈逐年减少趋势,灰霾天气倒是呈逐年上升趋势。
③那么到底什么是雾,什么是霾呢?气象学上对“雾”的定义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天气现象。雾和云可以说是一母同胞,过量的水汽与空气中的凝结在一起,它们悬浮在高空被称为云,如果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而词典对“霾”的解释是: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能见度小于10公里。而201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则对“霾”给出了技术性的判识标准:“当能见度小于10千米,排除了降水、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且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时,即可判识为霾。”所以雾与霾最大的区别是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相对湿度低于80%的为霾。
④据气象部分研究人员所说,重庆由于二战时期的军工开发和以后的军工建设,一直是严重的‘霾都’,只是过去科学认识水平不够,误认为是‘雾都’。我们以前认为能见度降低都是雾造成的,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霾。【《从“雾都”到“霾都”》阅读答案】《从“雾都”到“霾都”》阅读答案。”于是,“雾都”不再有美感,反而变成了刺耳的警报,令人忧心。而且,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被冠上了“雾都”的名号:郑州被市民调侃为“宛若蓬莱仙境,郑州成‘雾都’”;乌鲁木齐被戏称为“西部雾都”“‘雾’鲁木齐”……曾经有媒体报道“北京盛夏季节30℃大雾弥漫”,我们已经知道雾是低温下饱和气块的标志,夏季30℃的高温条件下,水汽很难达到饱和程度,出现的肯定是霾。
⑤霾会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大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颗粒物的家族被称为悬浮颗粒物,其组成部分PM2.5在2011年迅速蹿红。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会深入到人的肺部,造成人的循环系统疾病 本文来自
第五篇:《阅读答案__从“雾都”到“霾都”》
从“雾都”到“霾都”
①在中国古代,雾是重要的审美意象,无数与雾有关的诗词佳句千古流传,中国大地上有诸多的地方以雾而著称,泰山、黄山、庐山、峨眉山,似乎没有哪座名山不以雾为奇绝。
②除了以雾闻名的风景胜地,中国还有一座城市也以雾而著称,这就是“雾都”重庆。重庆多雾,因为它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四面群山环绕,长江、嘉陵江在此交汇,空气温暖湿润,地面风速很低,江水蒸发不易扩散,潮湿的空气很轻易就会达到饱和状态而凝结成雾。据重庆气象部门统计,20世纪50年代,重庆市的年平均雾日数达103天,不过,近50年来,重庆的雾在减少,20世纪70、80年代重庆年平均雾日数在50天左右,到90年代就减少到30~40天了。气象部门说雾少了,人们却感觉不到,分析表明这是因为重庆浓雾呈逐年减少趋势,强霾呈逐年上升趋势。
③那么到底什么是雾,什么是霾呢?
④气象学上对“雾”的定义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1公 里的天气现象。雾和云可以说是一母同胞,它们的形成都需要相同的条件,过量的水汽与空气中的凝结核结合在一起,它们悬浮在高空被称为云,如果悬浮在近地面 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雾具有天气指示的意义,往往与特定的天气系统相联系。而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霾”的定义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 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霾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201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则对“霾”给出了技术性的判识标准:“当能见度小于10千米,排除了降水、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且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时,即可判识为霾。”所以雾与霾最大的区别是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相对湿度低于80%的为霾。如此看来,重庆这个浪漫缥缈的“雾都”是不是正在向“霾都”演变呢?
⑤雾和霾在一定情况下,还可以相互转化。在稳定的天气条件下,排放入大气中的污染颗粒物浓度越大,霾就会越重,此时如果水汽达到饱和,污染颗粒物就会作为凝结核形成雾滴。阅读答案__从“雾都”到“霾都”阅读答案__从“雾都”到“霾都”。而雾形成之后,水汽被阳光蒸发,凝结核却仍然留在空气里,此时雾又转化成了霾。
⑥国内最早提及“灰霾”的论文作者、中国气象局研究员吴兑说出一个更为残酷的现实:“我们原来认为 重庆是‘雾都’其实是误解。重庆由于二战的军工开发和建国后的军工建设,一直是严重的‘霾都’,只是过去科学认识水平不够,误认为是‘雾都’。伦敦也是一 样,它工业化以后就是个‘霾都’。我们以前认为能见度恶化都是雾造成的,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霾。”于是,“雾都”不再有美感,反而变成了刺耳的警报,令人 忧心。而且,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被冠上了“雾都”的名号。2011年10月,郑州连续三天雾气笼罩,早晨能见度更是降到仅有200米左右,被市民调侃为“宛若蓬莱仙境,郑州成‘雾都’”;2011年11月5日,西班牙《阿贝赛报》在文章中指出:“中国的首都正在与伦敦争夺世界‘雾都’称号”;2011年11月,乌鲁木齐一周七天有六天都被大雾笼罩,能见度不足100米,有的地方能见度几乎为零,被戏称为“西部雾都”、“雾”鲁木齐。
⑦然而一些关于中国近五十多年来雾日和霾日的变化研究资料显示,大部分地区雾日的 阅读答案__从“雾都”到“霾都”来自(3分)
A.中国经济和工业较发达地区,霾日变化都呈增长趋势,短期内恐怕很难改变。
B.随着对雾霾认识的逐渐深入,人们意识到中国新兴的“雾都”实际都是“霾都”。
C.重庆从二战到建国后一直是军工生产的重地,实质早已是污染严重的“霾都”。
D.新增的各地“霾都”都处于盆地之中,周围群山环绕,潮湿空气不容易扩散。
15.下列现象与霾的形成无关的一项是 (3分)
A.2014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200多万车辆停驶等措施的执行使其天空呈“APEC蓝”。
B.1975年以后,中国大部分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人为排放量增加,中国霾日明显增加。
C.云南兰坪有个神奇的湖泊,天气变化的时候,一条白龙似的水雾从湖面盘旋升起。阅读答案__从“雾都”到“霾都”阅读答案。
D.曾有报道“北京盛夏季节30℃大雾弥漫”,实际上高温条件下出现的不可能是雾。
16.根据文意,“雾”和“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请分点概述。(5分)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是什么?(4分)
(1)如此看来,重庆这个浪漫缥缈的“雾都”是不是正在向“霾都”演变呢?(2分)
(2)颗粒物的家族被称为悬浮颗粒物,其组成部分PM2.5在2011年迅速蹿红。(2分)
答案:
13.B(A.“全都以雾为奇绝”中的“全都”不当;C.二者所处位置不同;D.二者互相转化的条件不相同)(3分)
14.D(D.新增的各地“霾都”并不是都在盆地中)(3分)
15.C(A.减少汽车尾气等污染源使北京灰霾天气暂时消失;B.人为排放量增多,霾日会增加;
D.30℃高温下,水汽蒸发,空气湿度条件不足以形成雾,此时形成的只能是霾)(3分)
16.①相对湿度的区别;②构成成分的区别;③能见度的区别;④成因的区别。(5分。答对一点2分,三点5分。)
17.(1)指重庆是一个深受灰霾污染的城市。(2分)
(2)指PM2.5迅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成为焦点。(2分)
"
从雾都到霾都阅读理解答案
【部分语文试卷答案】相关文章:
蓝色暑假语文试卷部分答案06-18
精选小升初语文试卷部分试题05-20
语文期中素质测评试卷含部分参考答案06-18
语文试卷答案08-22
小学语文试卷试卷试题及答案04-17
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05-26
小学语文试卷及答案08-23
职高语文试卷及答案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