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练习题

2021-06-15 试题

  1、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都写到了南国之秋,其作用是什么?

  写南国之秋主要是为了形成对照,衬托北国秋景之美,秋味之浓,同时显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赞美和眷恋。

  作者在开头部分点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后,接着写到了江南之秋。但那里“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因此,“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在文章结尾部分,作者又写到了“南国之秋”,指出“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这些描述,极为鲜明地对比突现出北国之秋的秋色之美,秋味之浓,秋意之十足,饱含着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盛赞,渗透着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深挚爱和眷恋。

  2、文章的起笔有什么特色和作用?

  文章起笔说: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静、悲凉。在平淡的叙述中点出北国之秋的特别之处。接着说自己不远千里,从杭州赶上青岛,更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正是想饱尝这故都的秋味。在这似乎是信笔写来的朴素话语中,蕴含着真情,倾诉了自己对故都之秋的向往之情。

  “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景色的总特点,是全文写景的纲。同时,“清”、“静”、“悲凉”又是本文内在的感情线索,文章起笔也就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借写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表现因迷惑、抑郁、失望而徘徊的沉重心情;或者说,正因为有这样的心情,才感到故都的秋特别来得“清”、“静”、“悲凉”。文章一开始,就把“形”“神”高度地统一起来了。

  3、《故都的秋》中作者为什么认为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作者描写故都的秋,是“清、静、悲凉”的秋,作者笔下的景物也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客观再现,作者以情驭景,把自己的“主观色彩”融入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之中。作者认为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因为淡红是暖色调,与作者当时的心情、气质、审美追求都不符,因而他认为“最下”。作者笔下的故都秋景图选用的大多是些“冷色”,如青、蓝、灰、白等等,以此来显示深沉、淡泊的特征。若改用红、黄、橙等“暖色”,就破坏了主观色彩的协调和统一,冲淡了故都之秋特有的风味和精神。它是作家审美观点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4、如何理解《故都的秋》中作者说的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悲惊”?

  作者说“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较好理解,秋高气爽,容易感到“清”“静”,但“悲凉”似乎不好理解。与“清”“静”相应的大概该是“悠闲”“欣喜”之类“正面”情绪、情感,而“悲凉”好像是“清”“静”之后的一大转折。但在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这种感受在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中也时有流露。这种感受在当时整个散文创作领域也是普遍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郁达夫久有品赏故都的秋的'心愿,又久经颠沛流离的生活,如今终于回到故都北平的天地里,自然有多种复杂的感受,包括“负面”的感受。所以作者说感到北国的秋特别地“悲凉”。

  5、《故都的秋》为什么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作者对于北平秋天那些著名的风景,只是点到为止,而看上去主要描写普遍存在于家家户户街头巷尾的那些景象,原因有三:

  其一,这是由作家的思想所决定的,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哀”,那些著名风景还都是游人云集、热闹非凡的地方,那里的景色难以表达作者的这种思想。

  其二,那些著名的风景,是古往今来墨客吟咏北平秋天常用的题材,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容易道出新意来。

  其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些常见的景象人们虽然很熟悉,早就习以为常,但是却往往忽略了它们的特殊意味。作家把它们挖掘了出来,集中了起来,使人更深刻地体味到北平的秋“味”。

【故都的秋-练习题】相关文章:

《故都的秋》说课稿10-03

《故都的秋》说课稿04-07

《故都的秋》-说课稿04-07

《故都的秋》的说课稿07-29

《故都的秋》赏析07-29

《故都的秋》教案04-11

《故都的秋》的课件04-04

故都的秋课件03-28

《故都的秋》课件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