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对被考核者的知识才能进行考察测验。一份什么样的试题才能称之为好试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逻辑思维训练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逻辑思维训练题 1
一个小伙子到理发店理发,他问:“理发得等多长时间?”理发师看了一下店里的顾客说:“大约两个小时。”小伙子走了。
几天后还是这个小伙子来理发,他一进门便问:“理发得等多长时间?”理发师看了一眼店里排队的顾客说:“大约三个小时。”小伙子走了。
一个星期后这个小伙子又来了,问:“理发得等多长时间?”理发师看到店里已经满是顾客说:“大约四个半小时。”小伙子走了。
理发师望着店里的一个朋友说:“喂,比尔,跟着这家伙,看他去哪儿。他总是来问他理发得等多长时间,可是却从来没有回来过。”
不大一会儿,比尔回到店里,歇斯底里地笑着。理发师问:“他离开这儿去了哪儿?”
比尔扬起头,笑出眼泪还挂在眼角:“去了你家!”
最初我以为这是个黄色笑话,后来觉得自己很惭愧,那小伙子是小偷,应该是偷东西去了,所以是个正经笑话。但是再看了一遍,还是黄色笑话,因为偷东西的话,可能前两次就被人发觉了。
这样粗看是合理的,但是文中有一个关键的人物——比尔,他为什么会笑得歇斯底里,眼泪都出来了呢,不管他的立场是站在理发师一边还是站在小伙子一边,他笑的都不是很合理,作为一个优秀的笑话,不应该出现这种纰漏,这说明我对此笑话的理解存在偏差。
需要继续分析,重新理解,现在我们的重点就在比尔身上,为什么整篇文章中只有他一个人有名字?小伙子三次去理发店,比尔他是否一直在场?比尔到底代表了什么呢?理发师和小伙子代表了什么呢?
马克思说过:“思考一切。”所以,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条件下发生。文中有两处涉及到故事的发生背景,一明一暗。明处为理发师的朋友名字为比尔,是一个明显西方人的名字。暗处为理发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理发服务出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如果从明处线索来看,故事一般是发生在西方国家,但是,凡事怕就怕认真二字,所以我们还不能草率的下结论,还应该综合分析,看哪个结果的合理性,现实性更强一些。
让我们继续来看。从暗处来看,我们似乎得不到什么确切的结论,但是从该笑话的来源传播过程来看,特别是考虑到故事警世育人的作用,我认为这个故事发生是依托中国的背景发生的,相信大家都有等理发排队的经历吧。
可为什么作者会让一个西方人的'名字出现呢?他到底是谁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重新分析一下理发师和小伙子两个角色。
小伙子的活动很简单,每次都是去理发店,问有没有位置,然后去理发师家,再去理发店,再回理发师家,如是者三(不知道还会不会继续下去)。在这里我认为,理发店作为一个人数众多,不受限制的场所,它隐喻着整个社会,而理发师则是社会的掌权者,而理发师的家,对小伙子则代表着可以暂时脱离社会,但又是一个不能长期居住停留的地方。
小伙子,显然代表着一类人,关键点就在这个小上,代表着年轻。
我们想象一下,一个年轻人,跑到社会上问,有位置吗?
掌权者说,没有,还要等多长时间,小伙子只好暂时离开这里,去了一个临时的地方,过了段时间,又跑来问,
这个场景,难道不觉的熟悉吗?这是干什么呢?
对了,你答对了,小伙子正是代表着找工作的学生,理发店里的位置代表着工作机会,而理发师的家,正是我们可爱的学校。
这样,整个笑话就可以翻译成下面这样:
本科毕业了,问有工作吗?没有,等两年吧,唉,那只好上硕士了;
硕士毕业了,问有工作吗?没有,等三四年吧,唉,那只好上博士了;
博士毕业了,问有工作吗?没有,再等吧,唉,那只好上壮士了。
现在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比尔是谁?
再想想,现在哪个比尔最牛?
恭喜你,又答对了,他就是比尔·盖茨!
这样你也就能明白比尔为什么笑得这么歇斯底里了,因为比尔大学没毕业就去工作了,所以他看到小伙子为了工作还回去读博士,觉得实在是太搞笑了。
综上,这个笑话其实是在讲上学和就业的问题。
逻辑思维训练题 2
1.桌子分别是什么价格
一个家具店里有三种桌子,其价格分别如下:
(1)他们的单价各不相同;
(2)它们的单价加起来共4000元;
(3)第二种桌子比第一种桌子便宜400元;
(4)第三种桌子的单价是第二种的2倍。
那么这三种桌子的单价各是多少?
2.打碎了多少个陶瓷瓶
一个陶瓷公司要给某地送2000个陶瓷花瓶,于是就找一个运输公司运陶瓷花瓶。运输协议中是这样规定的`:
(1)每个花瓶的运费是1元;
(2)如果打碎1个,不但不给运费,还要赔偿5元。
最后,运输公司共得运费1760元。那么,这个运输公司在运送的过程中打碎了多少个陶瓷花瓶?
3.分苹果
妈妈要把72个苹果给分兄弟两人,她的分法是这样的:
(1)第一堆的2/3与第二堆的5/9分给了哥哥;
(2)两堆苹果余下的共39个苹果分给了弟弟。
那么,这两堆苹果分别有多少个呢?
1.第一种桌子的单价是1300,第二种桌子的单价是900元,第三种桌子的单价是1800元。假设第一种桌子的价格减少400元,那么,第一种桌子就与第二种桌子的价格相同了,这时,将总价格减少400元,就变以成3600元了,3600元是4个第二种桌子的总价格。3600/4=900元,900*2=1800元,900+400=1300元。
2.假设这些陶瓷花瓶都没有破,安全到达了目的地,那么,运输公司应该得到2000元的运费,但是运输公司实际得了1760元,少得了20001760=240元。说明运输公司在运送的过程中打碎的有花瓶,打碎一个共瓶,会少得运费1+5=6元,现在总共少得运费240元,从中可以得到一共打碎了240/6=40个花瓶。
3.第一堆苹果有45个,第二堆苹果有27个。假设第一堆苹果与第二堆苹果的5/9都分给了哥哥,那么哥哥所得的苹果就是总苹果数的5/9,这样哥哥就分到72*5/9=40个苹果,但实际哥哥分到了7239=33个苹果,由此推断分给哥哥的苹果,第一堆苹果少分的是第一堆苹果的5/92/3,正好与4033=7个相对应。因此,第一堆苹果有(4033)*(5/92/3)=45个,第二堆苹果有7245=27个。
逻辑思维训练题 3
【1】100个人回答五道试题,有81人答对第一题,91人答对第二题,85人答对第三题,79人答对第四题,74人答对第五题,答对三道题或三道题以上的人算及格, 那么,在这100人中,至少有( )人及格。
【2】假设有一个池塘,里面有无穷多的水。现有2个空水壶,容积分别为5升和6升。问题是如何只用这2个水壶从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
【3】周雯的妈妈是豫林水泥厂的化验员。 一天,周雯来到化验室做作业。做完后想出去玩。 "等等,妈妈还要考你一个题目,"她接着说,"你看这6只做化验用的玻璃杯,前面3只盛满了水,后面3只是空的。你 能只移动1只玻璃杯,就便盛满水的杯子和空杯子间隔起来 吗?" 爱动脑筋的周雯,是学校里有名的"小机灵",她只想了一会儿就做到了。 请你想想看,"小机灵"是怎样做的'?
【4】一间囚房里关押着两个犯人。每天监狱都会为这间囚房提供一罐汤,让这两个犯人自己来分。起初,这两个 人经常会发生争执,因为他们总是有人认为对方的汤比自己的多。后来他们找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一个人分汤,让另一个人先选。于是争端就这么解决了。可 是,现在这间囚房里又加进来一个新犯人,现在是三个人来分汤。必须寻找一个新的方法来维持他们之间的和平。该怎么办呢?
按:心理问题,不是逻辑问题
【5】在一张长方形的桌面上放了n个一样大小的圆形硬币。这些硬币中可能有一些不完全在桌面内,也可能有一些彼此重叠;当再多放一个硬币而它的圆心在桌面内时,新放的硬币便必定与原先某些硬币重叠。请证明整个桌面可以用4n个硬币完全覆盖
【6】一个球、一把长度大约是球的直径2/3长度的直尺。你怎样测出球的半径?方法很多,看看谁的比较巧妙
【7】五个大小相同的一元人民币硬币。要求两两相接触,应该怎么摆?
【8】猜牌问题
S先生、P先生、Q先生他们知道桌子的抽屉里有16张扑克牌:红桃A、Q、4 黑桃J、8、4、2、7、3 草花K、Q、5、4、6 方块A、5。约翰教授从这16张牌中挑出一张牌来,并把这张牌的点数告诉 P先生,把这张牌的花色告诉Q先生。这时,约翰教授问P先生和Q 先生:你们能从已知的点数或花色中推知这张牌是什么牌吗? 于是,S先生听到如下的对话:P先生:我不知道这张牌。
Q先生:我知道你不知道这张牌。
P先生:现在我知道这张牌了。
Q先生:我也知道了。
听罢以上的对话,S先生想了一想之后,就正确地推出这张牌是什么牌。
请问:这张牌是什么牌?
【9】一个教授逻辑学的教授,有三个学生,而且三个学生均非常聪明!
一天教授给他们出了一个题,教授在每个人脑门上贴了一张纸条并告诉他们,每个人的纸条上都写了一个正整数,且某两个数的和等于第三个!(每个人可以看见另两个数,但看不见自己的)
教授问第一个学生:你能猜出自己的数吗?回答:不能,问第二个,不能,第三个,不能,再问第一个,不能,第二个,不能,第三个:我猜出来了,是144!教授很满意的笑了。请问您能猜出另外两个人的数吗?
【10】某城市发生了一起汽车撞人逃跑事件
该城市只有两种颜色的车,蓝色15% 绿色85%
事发时有一个人在现场看见了
他指证是蓝车
但是根据专家在现场分析,当时那种条件能看正确的可能性是80%
那么,肇事的车是蓝车的概率到底是多少?
- 提升逻辑思维的训练题及答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逻辑思维训练题】相关文章:
关于提升逻辑思维的训练题及答案07-29
逻辑思维训练方法总结03-31
平面几何与逻辑思维,结题报告范文09-30
小升初数学填空题专项训练题02-27
备战中考综合训练题07-25
《诚实花》的阅读训练题08-01
人生阅读训练题及答案10-01
先秦时期-历史训练题02-27
文学常识必备训练题选择题03-20
《麦收》的阅读训练题及答案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