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试题及答案

2022-08-25 试题

  一、 填空题(每空题1分,共20分)

  1. 文学的特殊对象是以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具有审美意义的社会生活整体。

  2.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 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创作思想,是对社会主义文学创作方法的理论概括。

  4. 艺术构思过程是形象思维的过程,一般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时期。

  5. 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 灵感是一切创造性劳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周恩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对灵感产生过程作了科学的概括。

  7. 情节是叙事文学作品内容的构成因素之一,其组成一般包括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结局四个部分。

  8. 散文就其表现形式,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9. 意象作为诗歌艺术形象理论范畴的一个概念,意即______________,象指______________。 10. 文学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生活______________的反映。

  二、 选择题(1―5题为单项选择,6―10题为双项选择;单项选择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双项选择选出两个正确答案,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在叙事文学作品的题材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 ) A. 素材 B. 情节 C. 人物 D. 环境

  2. 文学创作中,运用的主要思维方式是( ) A. 抽象思维 B. 创造思维 C. 形象思维 D. 情感思维

  3. 提出“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典型化方法的作家是( ) A. 曹雪芹 B. 鲁迅 C. 郭沫若 D. 茅盾

  4. 文学欣赏过程中,欣赏主体多种心理机能里最活跃的因素是( ) A. 想象 B. 思维 C. 情感 D. 理智

  5. 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的观点,文艺起源于( ) A. 劳动 B. 游戏 C. 摹仿 D. 宗教

  6. 属于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的是( )( ) A. 象征主义 B. 田园诗歌 C. 古典主义 D. 荒诞派戏剧

  7. 我国古代按照语言特点,将文学分为两类( )( ) A. 骈文 B. 韵文 C. 散文 D. 传记

  8. 现实主义的典型化,特别重视( )( ) A. 现象真实 B. 细节真实 C. 本质真实 D. 情感真实

  9. 文学的倾向性受制于作家的( )( ) A. 创作目的 B. 审美理想 C. 表现手法 D. 语言运用

  10. 诗歌按其内容性质来分有两类,即( )( ) A. 叙事诗 B. 散文诗 C. 戏剧诗 D. 抒情诗

  三、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

  1. 典型化的任务是,通过研究日常生活,概括出社会现象的本质。( )

  2. 电影文学属于语言艺术范畴。( )

  3. 从塑造形象看,描写比叙述重要。( )

  4. 文学欣赏中读者的再创造有时还会转化为艺术形象自身的内容。( )

  5. 文学欣赏的社会差异性表现为时代的差异性、民族的差异性和阶级的差异性。( )

  四、 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文学 2. 主题 3. 共鸣 4. 细节描写 5. 典型人物的共性

  五、 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 贺拉斯说:“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如何理解这句话。

  2. 如何理解“按照人本来的样子来描写。”

  3. 什么叫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

  4. 为什么有一个或几个代表性的作家可以形成文学流派?

  六、 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 论风格的多样性及形成原因,并举例说明。

  2. 论文学批评对文学欣赏、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发展的积极作用。

  文学概论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人;

  2. 形象的间接性;

  3. 革命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

  4. 形象的触发,形象的孕育,形象的形成;

  5. 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美悦作用);

  6. 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7. 发展、高潮;

  8. 抒情、议论(论说),叙述(叙事);

  9. 情意、物象;

  10. 审美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③ 2.③ 3.② 4.③ 5.① 6.①④

  7.②③ 8.②③ 9.①② 10.①④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典型化的任务,是对日常生活进行集中概括,通过个别揭示一般,通过现象表现本质,创造个别,具体,鲜明生动的,又概括了一定社会生活的本质的典型形象;

  2.√ 3.√ 4.√ 5.√

  四、解释题(每题3分,共15分)

  1. 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审美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3分)

  2. 主题是通过作品中描叙的全部生活现象(塑造的艺术形象)所显示出的贯串全篇的中心思想或主导情感,也即作品蕴含的总的思想情感的意义。(3分)

  3. 共鸣指读者与作品中所表达的作家的感情或作品中人物所具有的思想情感,相通或基本一致,从而产生感应交流。(3分)

  4.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服装、言谈、举止、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某种特征所作的一种具体细致的描写。(3分)

  5. 典型人物的共性指典型人物应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普遍性,能概括一个较大范围内的社会生活本质内容。(3分)意思答对即可。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①这段话强调了文学有着审美教育作用,包括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2分) ②文学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有机联系在一起,只有通过美感作用,文学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才能发挥作用。(4分)

  2.就是要求作家不能主观地、任意地依*自己的主观想象去反映生活,而必须深入生活,加以细致观察与体验,严格按照现实生活的发展逻辑,照生活本来样子反映生活。(6分)

  3.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运用线条,色彩或金石竹木等艺术手段和材料创造出人们可以用视觉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3分)表演艺术包括音乐,舞蹈,用音响,节奏旋律或人体动作,塑造出了作用于听众或观众感官的艺术形象。(3分)

  4.因为一个作家或几个作家的创作和理论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代表性,成为文学史上一段灿烂景观,成为创作楷模与旗帜,在辗转传播中为其他作家所接受并加以实践,形成文艺思潮,故产生了相应的流派。(6分)

  六、论述题(每题13分,共26分)

  1.①在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或一个阶级的总风格之下,它又是多种多样的。(2分) ②作家个人的风格也不是单一的。(2分) ③风格形成原因:社会生活多种多样;(2分)读者爱好不同;(2分)作家创作个性有差异。(2分) 举例略。(3分)

  2.①评析作品的思想艺术,指导读者正确地欣赏。(4分) ②研讨创作的成败得失,帮助提高创作水平。(4分) ③总结文学的艺术规律,推动文学理论不断发展。(5分) 回答每点时不具体的各扣1—2分。

【文学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06-29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01-30

幼儿文学试题及答案01-26

文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06-29

初中历年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02-03

关于古诗的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01-27

初中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10-12

初中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文学名句)02-03

现代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02-03

中考名著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