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

2022-07-03 施工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施工方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施工方案 篇1

  处理方案

  批准:

  审定:

  审核:

  编制:

  ***************公司

  二O一七年二月十五日

  装车栈改造工程电缆破损处理方案

  一、概况:

  20xx年1月11日上午9时许,我单位组织人力敷设老厂区1339变电所至新厂区808b配电室A1柜ZR-YJYHD-4×185+1×95低压电缆。电缆总长700米,因电缆重量大,拐弯多,跨度长,且气温较低,工人没有敷设电缆经验,电缆敷设过程中不能相互间很好的配合作业。电缆敷设至新桥架与老厂旧桥架交接的拐弯时,电缆被新桥架底棱边划伤。发现电缆划后立即停工,对拐弯处桥架进行处理。

  经现场查看,电缆受损部分统计如下:外皮划伤共计13处(其中一处铜芯导体裸露10cm左右),划伤总长37m左右。使用人力敷设电缆,因措施不当导致外皮和绝缘皮损伤,并未损坏电缆铜导体。

  通过使用ZC-7 1000MΩ绝缘摇表,测得该电缆绝缘电阻值为**MΩ,说明该电缆虽然外表保护层破损,但主绝缘尚好或仅仅局部损伤。电缆敷设在桥架内,可以采取必要的维修措施,确保电缆送电后的安全运行。

  二、编制依据:

  《电气装臵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xx 《电气装臵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xx

  三、维修工艺

  1、检查电缆导体未受损。

  2、检查并确认电缆各部位外皮和绝缘受损情况,做出标记。

  3、恢复绝缘和电缆外保护层。

  4、在维修部位悬挂电缆牌,标记回路名称及维修人

  5、绘制维修示意图,在图上标记每个受损部位,作为日后检修依据。

  四、维修方案

  1、对该电缆外表进行细致检查,检查范围覆盖全部700米长范围,对发现的所有外皮损伤部位,使用红色塑料带做标识,作为工人维修时的标记。

  2、对外皮受损部位进行处理。在外皮开裂位臵、垂直电缆敷设方向将外保护层局部切开,注意不要伤到各相绝缘层。检查电缆各相绝缘是否破损。

  3、对各相绝缘破损的部位,使用塑料绝缘带搭接缠绕,厚度4层,再用防水自粘带搭接缠绕,厚度4层。缠绕时,后一层塑料绝缘带和防水自粘带均应长出前一层10mm以上。

  4、同一部位多相导体出现绝缘破损的,要分别进行绝缘处理,不得将两相缠绕在一起。

  5、处理完各相绝缘。摇测电缆绝缘符合《电气装臵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xx)要求。

  6、整理电缆,具体做法:将原电缆护套梳理平顺,使用白布带将其紧密地缠绕,便于外防护层的包扎。

  7、恢复电缆外保护层,具体做法:使用塑料绝缘带缠绕2层,接着使用防水自粘带缠绕4层,最后再使用塑料绝缘带缠绕4层。外保护层缠绕时,后一层塑料绝缘带和防水自粘带均应长出前一层20mm以上。

  8、缠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1)缠绕时的搭接宽度控制在1/2左右。

  2)需将绝缘带用力绷紧缠绕,绝缘带不得打褶。

  2)缠绕第一层时,确保将破损部位全部覆盖。

  3)缠绕时后一层时比前一层沿着电缆延长米方向两端依次长出、完全覆盖。

  4)处理完毕的部位,用尼龙扎带绑上电缆牌,作为受损维修过的标记。

  9、再次摇测整个电缆的绝缘电阻,符合《电气装臵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xx)要求。

  10、将电缆桥架盖板敷设完毕,绑扎牢固,减少雨雪水对电缆的浸泡。

  11、检查该电缆前端负荷开关过流动作、漏电动作无异常。对该电缆送电试运行,密切注意电缆运行情况。

  12、当出现漏电、过负荷等导致回路跳闸,需检测电缆绝缘有无异常,排除此次维修问题。

  13、整个维修过程在业主或监理的监督下完成。

  五、电缆维修方法示图

  1、电缆截面示意图

  2、塑料带及自粘带缠绕搭接示意图 绝缘带缠绕方向、搭接宽度

  3、导体绝缘缠绕覆盖示意图 第二层绝缘带第一层绝缘带、受损绝缘>10绝缘层导体

  六、电缆维修部位示意图

施工方案 篇2

  一、工程概况

  李村河、张村河景观环境工程(第四分册),共有十一个挑台,有五个挑台直接由驳岸向河中探出,为梁板结构。有六个挑台为独立柱、梁板结构。所有挑台主体为钢筋C30混凝土浇筑,独立柱基础要求坐在河底稳定层上,垫层部分由下到上分别为为500mm高的抛石密挤换填垫层、300mm的碎石垫层、100mm的C15素混凝土垫层。挑台的面层部分为花岗岩铺装或塑木铺装。

  二、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xx);

  2.《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xx)

  三、基础开挖施工方案

  1.围堰

  柱基础开挖前,先在柱的外围、距柱中心连线5米处,做围堰,围堰的的顶面高于水平面1.5米,围堰的底部宽2.5米,顶面宽1米。围堰的外层覆盖防水土工布。

  2.排水

  围堰做好后首先要排水,抽水机的型号要根据水量的大小而定。

  3、基础开挖

  用60挖掘机开挖基础,开挖的深度和宽度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开挖出的土方暂作围堰用。

  四、模板施工

  (一)梁模板

  1、工艺流程:抄平、弹线(轴线、水平线)→支撑架搭设→支柱头模板→铺设底模板→拉线找平→封侧模→预检。

  2、根据主控制线放出各梁的轴线及标高控制线。

  3、梁模支撑。梁模板支撑采用扣件式满堂钢管脚手架支撑,立杆纵、横向间距均为1.0m;立杆须设臵纵横双向扫地杆,扫地杆距楼地面200mm;立杆全高范围内设臵纵横双向水平杆,水平杆的步距(上下水平杆间距)不大于1500mm;.立杆顶端必须设臵纵横双向水平杆。在满堂架的基础上在主次梁的梁底再加一排立杆,沿梁方向间距1.0m。梁底小横杆和立杆交接处立杆加设保险扣。4)剪刀撑。竖直方向:纵横双向沿全高每隔四排立杆设臵一道竖向剪刀撑。水平方向:沿全平面每隔2步设臵一道水平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纵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度之间,水平剪刀撑与水平杆的夹角宜为45度。

  4、梁模板安装。大龙骨采用48×3.5mm双钢管,其跨度等于支架立杆间距;小龙骨采用40mm×80mm方木,间距300mm,其跨度等于大龙骨间距。

  5、梁底模板铺设:按设计标高拉线调整支架立杆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梁跨中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2‰,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6、梁侧模板铺设: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梁侧模应设臵斜撑,当梁高大于700mm时设臵腰楞,并用对拉螺栓加固,对拉螺栓水平间距为500,垂直间距300。

  (二)柱模板施工

  柱模板安装顺序是:安装前检查——模板安装——检查对角线——长度差——安装柱箍——全面检查校正——整体固定——柱头找补。安装前要检查是否平整,若不平整,要先在模板下口外辅一层水泥浆(10~20mm厚)以免砼浇筑时漏浆而造成柱底烂根。

  (三)模板的拆除

  1、拆模程序: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先拆除柱模板,再拆楼板底模、梁侧模板→最后拆梁底模板。

  2、柱、梁、板模板的拆除必须待混凝土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脱模强度。柱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板与梁底模板应在梁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并有同条件养护拆模试压报告,经监理审批签发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除。

  3、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4、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待该片(段)模板全部拆除后,将模板、配板、支架等清理干净,并按文明施工要求运出堆放整齐。

  5、拆下的模板、配件等,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待用。

  五、钢筋的绑扎

  (一)、柱筋

  工艺流程:套柱箍筋→竖向钢筋接长→划箍筋间距线→绑箍筋(拉筋)→布第二道卡位钢筋→(绑梁板筋)→布第一道卡位钢筋

  a、为保证柱截面尺寸、柱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准确,在每施工层楼板结构标高以上100mm布设一道卡位钢筋。在浇筑板混凝土之前套上卡位钢筋,待绑扎柱筋之前取下卡位筋周转使用。

  b、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竖向钢筋上,然后立竖向钢筋。

  c竖向钢筋接长:柱子竖向钢筋Φ≥14mm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其余采用绑扎接头,位臵按图纸及规范要求。连接时设专人负责,由专业操作人员连接。

  划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e绑箍筋:箍筋的接头要交错排列垂直放臵;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要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式扎牢)。绑扎箍筋时,钢丝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f柱筋保护层按设计要求30mm,采用塑料卡作为保护层,根据不同钢筋直径与厂家直接定做,可以保证尺寸完全统一且控制在保护层允许的偏差范围之内。把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间距1000mm。

  梁筋

  工艺流程:支梁底模及1/2侧模→在底模划箍筋间距线→主筋穿好箍筋,按已划好的间距逐个分开→固定弯起筋及主筋→穿次梁弯起筋及主筋并绑好箍筋→放主筋架立筋、次梁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住→绑架立筋→再绑主筋→放臵保护层垫快→合另1/2侧模。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a、梁的纵向主筋Φ≥22mm采用电弧单面焊连接,其余采用绑扎接头,梁的受拉钢筋接头位臵不能在箍筋范围内,应在跨中区(跨中1/3处)、受压钢筋接头应在支座处,接头位臵应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35d区段内(且不小于500mm),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在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b、在完成梁底模板及1/2侧模通过质检员验收后,即施工梁钢筋,按图纸要求先放臵纵筋再套外箍,梁中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臵,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扎。梁筋绑扎同时,木工可跟进封梁侧模。

  C、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的同梁宽同长钢筋(端头应作防锈处理)。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时,短钢筋直径规格宜与纵向钢筋规格相同,以保证设计要求。

  d、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高度遇有垫梁、边梁(圈梁)时,必须支撑在垫梁或边梁受力钢筋之上,主筋两端的搁臵长度应保持均匀一致;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支承在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上。主梁与次梁的上部钢筋相遇处。

  e、框架梁接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梁顶面主筋的净间距要留有30㎜,以利灌注混凝土之用。

  f、采用塑料垫快作为保护层,当梁筋绑好后,立即放臵塑料垫块于梁纵向受力筋下,每根钢筋间距1000mm。

  7.4、板筋

  工艺流程:清理模板杂物→在模板上划主筋、分布筋间距线→先放主筋后分布筋→下层筋绑扎→上层筋绑扎→放臵马凳筋及垫块。

  a、绑扎钢筋前应修整模板,将模板上垃圾杂物清扫干净,在平台底板上用墨线弹出控制线,并用红油漆或粉笔在模板上标出每根钢筋的位臵。

  b、按划好的钢筋间距,先排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同时配合安装并固定。待底排钢筋、预埋管件及预埋件就位后交质检员复查,再清理场面后,方可绑扎上排钢筋。

  c、钢筋采用绑扎搭接,下层筋不得在跨中搭接,上层筋不得在支座处搭接,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绑牢,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1800弯钩。

  d、板钢筋网的绑扎施工时,四周两行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必须将全部钢筋相互交叉扎牢,邻绑扎点的钢丝扣要成八字形绑扎(右左扣绑扎)。下层1800弯钩的钢筋弯钩向上;上层钢筋900弯钩朝下布臵。为保证上下层钢筋位臵的正确和两层间距离,上下层筋之间用凳筋架立,凳筋根据板厚及保护层厚度厂家预制专用,马凳筋@1000×1000。

  e、板按1m的间距放臵垫块,梁底及两侧每1m均在各面。

  (四)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

  (一)、准备工作

  1、组织机构

  砼浇筑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李建波牵头,由现场技术员张勇现场总负责,由王彬彬进行监督管理工作,并由泥工班组具体实施。班组共分两个,交替施工,组长分别为付永刚、袁兆波

  (二)作业条件

  1、钢筋工程已进行隐蔽验收,模板工程已按图纸设计要求完成支模。

  2、砼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

  3、砼浇筑令已会签完毕。

  4、安装单位已完成预埋工作并同意砼浇筑。

  (三)机具材料准备

  1、材料:符合设计要求的商品混凝土。本工程采用商品砼,在施工中要注意做到:

  (1)对要浇筑的砼的`技术要求应书面通知砼搅拌站,应包括:砼的设计强度等级、抗渗等级;砼原材料要求:石子粒径、水泥品种、标号、外加剂种类等;砼的坍落度、初终凝时间等;砼施工日期、砼施工部位、砼方量等。并向搅拌站索要砼施工配合比单。

  (2)商品砼送到施工现场后要进行检查。包括:向司机索要送料单,以确定砼出机的时间;测量砼的坍落度,以确定砼的施工度。对砼出机时间超过初凝时间,而且出料有离析、沉淀现象的,应予以处理,直至退货。

  (3)商品砼送到施工现场后,应将滚筒高速旋转几转,使砼进一步均匀,而后才能出料,并要加强观察,是否有离析现象。水灰比调整应由搅拌站进行,在现场严禁任意加水。

  (4)加强现场与搅拌站的通讯联络,及时向搅拌站报告现场施工情况和对砼的各种要求,以便砼搅拌站随时调整。尤其是当砼浇筑即将完成时,应准确预报所需的砼方量,保证砼搅拌数量的准确。

  (5)施工现场按规定制作砼试块进行养护试压。同时也要向搅拌站索要砼试压报告单。

  2、机具:手推车或翻斗车、尖铁锹、平铁锹、平板振捣器、溜管、刮杠、木抹子、胶皮水管、铁錾子、钢丝刷、泵送砼机具。

  (四)工序准备

  1、检查模板的标高、位臵、构件的截面尺寸、预留拱度是否符合要求、支撑是否牢固可靠、拼缝是否严密。木模应在浇筑前浇水润湿,但不得有积水。钢模刷隔离剂,对孔洞、缝隙应预先堵塞防止漏浆,模板内垃圾应清除干净。

  2、检查钢筋的规格、尺寸、位臵、数量、接头与预埋件、预留孔洞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并作好记录。

  3、钢筋表面的油污、灰浆等杂物应清除干净,砼保护层垫块应扎牢。

  4、所有设备均应在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并指派专人检修。

  5、在砼浇筑期间,应保证水电供应,并加强气象预报工作,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以保证砼连续浇筑,确保工程质量。

  (六)内业资料准备

  1、编制好《砼专项施工方案》,并通过监理审批。

  2、技术负责人已向责任工长、砼工长进行钢筋砼浇筑的技术交底。

  3、各操作人员接受了入场“三级教育”,安全员已向各操作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

  4、质检员、资料员已作好砼浇筑前验收资料准备工作。

  5、砼配合比报监理备查。

  (七)、施工要求

  操作工艺

  操作流程:清理浇筑面→抄平→泵送砼浇筑→振捣→找平→养护

  1、清理浇筑面:基底表面的淤泥、杂物均应清理干净

  2、抄平,控制水平:在柱钢筋上标+500mm,用以控制浇筑面标高。

  3、泵送砼浇筑:

  (1)根据本工程单体面积小,单体砼浇筑量少的特点,施工前要精确计算砼的一次使用量,避免不足和浪费。

  (2)泵管布臵应遵照的原则是:管线要尽量短,弯头个数要尽量少,尽量减少泵送阻力,保证砼顺利泵送施工。

  (3)泵管水平管长度应保证不小于高度的1/3

  (4)浇筑混凝土一般从远端开始,并应连续浇筑。

  (5)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振捣,在2h内必须振捣完毕。否则应按规范规定留臵施工缝。

  (6)夏季泵送砼施工,应将润湿草袋或麻袋覆盖管道并洒水湿润,以降低管壁湿度,避免发生堵管现象。

  4、砼振岛:

  砼振捣是否密实,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施工时必须加以重视。

  (1)插入式振动器的振动方法:

  ①使用时宜采取垂直振动,并做到快插慢拔。

  ②每一振点振捣延续时间,应使砼表面出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宜。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砼的分层浇灌厚度应不超过振动棒长的1.25倍,在振动上一层时,振动捧插入下层砼内的深度不应小于5cm,以使上下两层结合紧密,同时在振捣上层砼时,必须在下层砼初凝之前进行。

  ③下料和振捣要紧密配合,随捣随振,浇筑楼板砼时应先设定好水平标记(间距在2m左右),边振捣边刮平。④由于泵送砼流动性大,因此沿砼流淌方向,分两个不同层次振捣,每一布料点配2台插入式振动器,配备4套振动棒。振捣时应做到快插慢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⑤每一振点振捣延续时间,应使砼表面出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宜。振动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2,并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梁板钢筋密集处以及有预埋铁件处,振捣时应格外小心谨慎,振动器不得碰撞预埋件,以免影响埋件位臵。在振捣器无法抵达的部位,可采用人工插钎捣固。

  (2)平板式振动器振捣方法及操作要点

  ①当采用平板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②平板式振动器在每一位臵上应连续振动一定时间,正常情况下约为25~40s,但以砼面均匀出现浆液为准。

  ③振动器移动时应成排依次振捣前进,前后位臵和排间互搭接应为30~50mm,以防漏振。

  ④平板振动器的有效作用深度,在无筋或单筋平板中约为200mm;在双筋平板中约为120mm,且振动时不应使上层钢筋移位。

  ⑤振动器振动倾斜砼表面时,应由低向高处移动,以保证砼振实。

  5、砼收平、找平

  (1)砼浇筑时应勤移泵管,严禁砼一次堆积过高,以免给抄平工作带来困难,也不利于安全。

  (2)板面砼高差过大时,应用铁铲初步抄平后,再用长刮尺按标高刮平,以免将砼表面水泥浆层赶入低洼处。在砼浇筑结束后要认真处理,用长刮尺刮平后,在初凝前用铁滚筒辗压数遍,再用木砂板打磨压实,以闭合水泥收水裂缝。

  6、养护:对已浇筑完毕的砼,应加以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砼浇筑完毕后的12h内应对砼加以覆盖和浇水。

  (2)砼的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掺有外加剂的砼或有抗渗要求的砼不得少于14d。

  (3)浇水次数应能使砼保持湿润状态。

  (4)砼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5)冬季作业时(温度在+5℃以下)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砼,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用塑料布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内有凝结水。(6)在已浇筑的砼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八)特殊部位处理

  1、梁、板:浇筑砼梁时,下料与振捣应密切配合进行,应向梁的侧模下料。在同一位臵上,侧模板两边应一边一锹均匀下料,振动应随下向前进行,当梁的高度超过400mm时,应分层浇灌。浇灌楼板时,严格控制楼板厚度,并应随浇灌,随振动,随摊平。

  2、柱、柱砼在浇灌前应将施工缝清洗干净,并浇水润湿,但不得有积水,再填以50~100厚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砼应分层浇灌,第一层厚度不超过500mm,以后每层不超过1000mm,振动捧的距离不超过400mm,振动时间不少于20~30s,柱、墙高超过3米时,应分次进行振动,振动时,严禁通过钢筋传振,且应避免碰撞钢筋。

  3、不同砼标号界面的处理

  4、梁及板浇注砼先采用振动棒振捣,再辅以平板振动器二次振捣。

  5、在梁、板砼接近初凝时,抹光分二次进行抹压,第一次主要是调整表面平整度,第二次主要是增大砼密实度,封闭表面收缩微裂纹,在砼接近终凝前,用抹子细抹二遍,以进一步提高表面平整度。

  (九)冬季施工措施

  冬期施工操作时,如在+5℃下施工时,我单位将采取以下施工措施:

  1、在混凝土中掺入符合规范要求的防冻剂,并且所掺防冻剂必须经试验室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砼养护时,在其表面覆盖保温材料(比如塑料薄膜),防止混凝土受冻,尽快达到初凝强度。

  (十)雨季施工措施

  作好天气预报工作,选择好砼浇筑时间,尽量避免雨天浇筑,以防止砼浇筑中断;若刚浇筑收面完成就下雨,必须用踩脚布遮掩,若有局部因雨造成表面砼浆流失,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收面(比如用水泥浆收面)。

  (十一)砼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控制小组,首先由班组长自检合格,再由项目部主管工长进行检查,合格后再由项目部质检员、技术负责人进行抽查合格后方上报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项目对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严格要求返工,整改合格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

  2、对砼通病问题,项目部由技术负责人牵头组织人员,通过合理、科学的管理,尽量减少砼通病问题。

  3、清洁文明的施工现场。

  (十二)、质量验收标准(自检):

  1、在拌制和浇筑过程中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

  2、检查拌制砼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

  3、检查砼在浇筑点的塌落度,每一工作台班至少两次。

  4、在每一工作台班内,当砼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有变动时,应及时调整、检查。

  5、应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用于检查结构构件质量的试件,应在砼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试件的留臵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砼,取样不得少于一组(每组3块);砼取样严格执行GB50204-20xx规范。

  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不足100盘,且浇筑不同标号、不同结构部位时,其取样不得少于一组;

  ③④允许的试件最小尺寸及其强度折算系数(见附表1)

  6、砼尺寸偏差详下表:(见附表2)

施工方案 篇3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准备:

  (1)、清除杂物,整理场地;

  (2)、清查安装主要的施工机具;

  (3)、安装好施工现场水电供应设施;

  (4)、合理组织施工,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合理;

  (5)、准备足够的施工所需用的材料。

  三、施工方案:

  (一)、通道及钢筋砼盖板涵:

  1)、施工放样。仔细对施工图纸进行复查,领会设计意图。根据图纸确定的构造物的位置和标高,准确计算结构物中桩坐标和轴线方向,然后根据计算的具体位置进行施工放样,为便于开挖后的检查校核,基础轴线控制桩应延长至基坑处加以固定。放样完成后,根据基础的结构尺寸放出结构基础的边线,申请驻地监理工程师复查,得到确认之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

  2)、基坑开挖。

  A、根据现场施工设备条件和施工环境,基础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全修理;开挖时派出专门的测量人员及时测出其基底高程,防止超挖现象发生。对于有地下水的区域,基础开挖时在基坑四周挖集水沟,以保持良好的排水,确保在挖方的整个施工期间都不至于遭受水的危害。

  B、对于部分涵址为I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基础开挖后,采用重锤夯实,现场用轻型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基础砼,如果地基承载力不够,则视具体情况作换填石灰处理,垫层的厚度、宽度通过地基承载力验算计算所得。换填石灰时,石灰与土的比重按体积比3:7,在拌合站集中拌合,拌合好后灰土混合料采用运料车运输,人工摊铺整平,每层摊铺厚度控制在20cm左右,灰土的压实度采用小型气夯进行夯实,达到监理工程师认可。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措施来处理地基。

  3)、模板与支架:

  A、基础砼模板采用尺寸标准、表面平整光洁的竹胶板,模板必须保证其表面平整,板缝间不漏浆等要求。

  B、模板安装前,在模板表面涂层脱模剂,不得使用易粘在混凝土上或使混凝土变色的油料。

  C、支立模板时为了防止模板移位变形,支立基础侧模时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台身的侧模设立对拉杆固定,浇筑在混凝土中的拉杆,按拉杆拔出的要求设计,拉杆外淘塑料管,模板拆出后拔出重复利用。

  D、模板安装完毕后,为保证位置正确,必须对其平面位置、平整度、垂直度、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自检,合格后方可报监理工程师抽检,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能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值的可能及时纠正。

  4)、混凝土的浇注及养护:

  a.材料选用。试验室严格把关,各原材料都要要满足设计和施工需要。

  b.涵洞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罐车运输,吊车配合浇注。拌和前对各种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砼在拌和站集中拌和,罐车运输,吊斗法入模。砼浇注时,必须对运到施工现场的砼进行严格的检查。如砼坍落度、和易性。

  c.浇注前先对支架、模板、预埋件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必须填塞严密。

  d.为了防止混凝土自高处向模内倾卸时发生离析,在浇注基础时,吊车倾卸高度不超过2米,通过串筒下落。

  e.混凝土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水平方向分层浇注,上层混凝土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注完成;上下层同时浇注时,上层与下层浇注距离保持1.5米以上,浇注厚度不超过30cm.

  f.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移动不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到10厘米的距离。

  g.混凝土浇注连续进行,因故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初凝时间。

  h.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在收浆后尽快养护,混凝土的养护采用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5)施工缝的处理:

  由于基础台身、台帽分别浇注,施工缝应认真处理,施工缝的处理采用人工凿除。在处理层混凝土浇筑完1-2天内,对其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进行拉毛,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用水冲洗干净,在浇筑次层混凝土前应对水平缝铺一层厚度为1~20cm的1:2水泥砂浆,对于钢筋砼、砼拱圈和盖板砼的现场浇注施工应连续进行,避免施工接缝,当涵身较长时,可沿长度方向分段进行,接缝应设在涵身沉降缝处。

  6)沉降缝的处理:

  沉降缝的设置根据设计图纸洞身每墙4~6米设一道沉降缝,沉降缝的构造严格按施工图执行。沉降缝的设置必须上下贯通成一条垂线,基础墙身根据沉降缝的设计长度分段浇筑。浇筑时先在沉降缝位置处用木板作挡块,等到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木板挡块,于沉降缝位置处贴上泡沫塑料。

  7)、洞底铺砌:

  本涵洞、通道基础底面整平硬化,由测量人员控制基底标高,按设计标号的砼进行浇筑,若涵洞内的坡度过大时,要在涵洞底面地基上增设5%的反坡使基础成台阶状,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

  8)、盖板的预制、运输和安装:

  盖板预制。

  ①钢筋的加工、绑扎成型:钢筋统一在钢筋车间按图纸要求下料、弯曲、现场制作,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焊接、绑扎,安装时做到尺寸准确。

  ②模板的支立:模板采用高硬度的竹胶模板,同时应具备有足够的刚度以防浇筑混凝土时有明显的挠曲变形。模板安装前,在其表面涂刷脱模剂,不得使用易粘在混凝土上或使混凝土变色的油料。在支立过程中,要注意检查模板内侧是否与钢筋接触,以确保结构物构件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其次要注意检查模板上下面的方向,斜交涵洞应注意斜交的方向,避免发生反向错误。

  ③混凝土的拌合、浇筑:严格按试验室提供的施工配合比进行配料,采用强制式拌合机集中拌合,最短拌合时间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拌合时,在水泥和集料进筒前,应先加入一部分拌合用水,并在搅拌的最初15S内将水全部均匀注入拌合筒中,拌制的混合料肉眼观察应分布均匀、颜色一致。混合料采用罐车运,人工配合浇注,必须对运到现场的混合料进行检查(包括混合料的坍落度、和易性等),浇筑前先对支架模板、预埋件进行检查,清除模板内的杂物、积水,模板如有缝隙必须填塞严密。在浇注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的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④混凝土的养生:混凝土浇注完成之后,待表面收浆后尽快对混凝土进行人工洒水养生,洒水养生最少保持7天时间,结构物在拆摸前应连续保持湿润。

  盖板的运输、安装:成品砼强度在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搬运,用拖车运至现场,Y-16T型吊车起吊安装。安装前先检查涵台的尺寸,安装时先在板底与台帽间垫1cm厚的油毡,再安放盖板。对于涵底纵坡≥4%的涵洞,盖板安放完成之后,还应在两端用ф18栓钉钢筋进行固定,栓钉安装后用10号水泥砂浆灌孔。安装完成后,锯掉两侧的吊环,在板端一端填油毡,一端填20号水泥砂浆。

  9)台背回填:

  当涵身的强度达到80%以上及盖板吊放完成后方可进行台背回填,即台后基底2.0m后按1:1边坡至涵顶范围内填筑10%石灰土,所有台背填土必须分层填筑,采用小型碾压机碾压,对于靠近墙身处及边缘、死角等地方用小型平板振捣器夯实,在填筑过程中必须对应涵台两侧对称分层碾压密实,压实度须达到95%以上,严禁单侧填土及使用大型碾压机进行碾压。在涵顶填土时,盖板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

  (二)钢筋砼圆管涵:

  1)开挖基础:

  a.在开挖基础前,准确放出中线位置,并用十字栓桩,进行精确的位置、高程控制。

  b.基础开挖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开挖时测量人员及时放出基底高程,严禁超挖现象发生。基础开挖后,如基底承载力不够,则视具体情况作换填石灰处理,垫层的厚度、宽度通过地基承载力验算计算所得。换填石灰时,石灰与土的比重按体积比3:7,在拌合站集中拌合,拌合好后灰土混合料采用运料车运输,人工摊铺整平,每层摊铺厚度控制在20cm左右,灰土的压实度采用小型气夯进行夯实,达到监理工程师认可。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措施来处理地基。

  2)基础模板与支架:

  a.基础砼采用强度大、刚度好、尺寸标准、周转率高的定型组合钢模,组合钢模必须保证其表面平整、形状准确、板缝间不漏浆等要求。

  b.模板安装前,在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不得使用易粘在混凝土上或使混凝土变色的油料。

  c.支立模板时为了防止模板位移凸出,支立侧模时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

  d.模板安装完毕后,为保证位置准确,必须对其平面位置、平整度、垂直度、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报监理工程师抽检,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浇注混凝土,浇注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值的可能应及时纠正。

  3)基础混凝土的浇注及养护:

  涵洞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罐车运输,吊车配合浇注。拌和前对各种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砼在拌和站集中拌和,罐车运输,吊斗法入模。砼浇注时,必须对运到施工现场的砼进行严格的检查。如砼坍落度、和易性。

  浇注前先对支架、模板、预埋件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必须填塞严密。

  为了防止混凝土自高处向模内倾卸时发生离析,在浇注基础时,吊车倾卸高度不超过2米,通过串筒下落。

  混凝土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水平方向分层浇注,上层混凝土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注完成;上下层同时浇注时,上层与下层浇注距离保持1.5米以上,浇注厚度不超过30cm.

  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移动不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到10厘米的距离。

  混凝土浇注连续进行,因故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初凝时间。

  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在收浆后尽快养护,混凝土的养护采用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基础完成后,把钢筋砼圆管用吊车稳放在砼基础上,要求各管节直顺,管内相临的高差不大于5mm,管节接头处用沥青麻絮填充。以保证管节间不渗漏水,管节接头的外部用15cm宽的油毡、沥青与加固材料共同缠绕密封住,然后再用沥青在外部刷上一层,保证外部的水份不渗漏进入涵管内。

  4)涵口八字墙施工:

  涵管完成以后,让测量人员把两侧洞口的八字墙位置设放出来,

  精确定位,并把标高控制好,开始支立模板。

  模板采用尺寸标准、表面平整光洁的竹胶板,模板必须保证其表面平整,板缝间不漏浆等要求。模板安装前,在模板表面涂层脱模剂,不得使用易粘在混凝土上或使混凝土变色的油料。

  支立模板时为了防止模板移位变形,支立基础侧模时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台身的侧模设立对拉杆固定,浇筑在混凝土中的拉杆,按拉杆拔出的要求设计,拉杆外套塑料管,模板拆出后拔出重复利用。

  模板安装完毕后,为保证位置正确,必须对其平面位置、平整度、垂直度、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自检,合格后方可报监理工程师抽检,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能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值的可能及时纠正。

  浇筑八字墙砼,工艺与浇筑基础砼相同。

  台背回填:

  当八字墙砼的强度达到80%以上方可进行台背回填,回填采用级配良好的天然砂砾,对称施工,因施工工作面较小,采用小型碾压机碾压,对于靠近墙身处及边缘、死角等地方用小型平板振捣器夯实,在填筑过程中必须对应涵台两侧对称分层碾压密实,压实度须达到95%以上,回填至施工路基高度(超过涵管的上顶面),再同路基一起填土施工。

施工方案 篇4

  一、基础的定位放样

  为建筑基础开挖的临时性坑井称为基坑。基坑属于临时性工程,其作用是提供一个空间,使基础的砌筑作业得以按照设计所指定的位置进行。

  在基坑开挖前,先进行基础的定位放样工作,以便正确地将设计图上的基础位置准确地设置到桥址上。放样工作根据桥梁中心线与墩台的纵横轴线,推出基础边线的定位点,再放线画出基坑的开挖范围。

  基坑底部的尺寸较设计的平面尺寸每边各增加0.5~1.0m的富余量,以便于支撑、排水与立模板。

  二、陆地基坑开挖

  基坑大小应满足基础施工要求,对有渗水土质的基坑坑底开挖尺寸,需按基坑排水设计基础模板设计而定,一般基底尺寸应比设计平面尺寸各边增宽0.5~1.0m。基坑可采用垂直开挖、放坡开挖、支撑加固或其他加固的开挖方法,具体应根据地质条件、基坑深度、施工期限与经验,以及有无地表水或地下水等现场因素来确定。

  (一)坑壁不加支撑的基坑

  对于在干涸无水河滩、河沟中,或有水经改河或筑堤能排除地表水的河沟中;

  在地下水位低于基底,或渗透量少,不影响坑壁稳定;

  以及基础埋置不深,施工期较短,挖基坑时,不影响邻近建筑物安全的施工场所,可考虑选用坑壁不加支撑的基抗。基坑的形式如图4—2所示。

  粘性土在半干硬或硬塑状态,基坑顶缘无活荷载,稍松土质基坑深度不超过0.5m,中等密实(锹挖)土质基坑深度不超过1.25m,密实(镐挖)土质基坑深度不超过2.00m时,均可采用垂直坑壁基坑。

  基坑深度在5m以内,土的湿度正常时,基坑可按表4—2所示,采用斜坡坑壁开挖或按坡度比值挖成阶梯形坑壁,每梯高度为0.5~1.0m为宜,可作为人工运土出坑的台阶。

  基坑深度大于5m时,可参照表4—2坑壁坡度适当放缓,或加做平台,规划方案《基础施工方案》。

  土的湿度影响坑壁的稳定性时,应采用该湿度下土的天然坡度或采取加固坑壁的措施。

  当基坑的上层土质适合敞口斜坡坑壁条件,下层土质为密实粘性土或岩石可用垂直坑壁开挖,在坑壁坡度变换处,应保留有至少为0.5m的平台。

  无水基坑的施工方法。对于一般小桥涵的基础,基坑工程量不大,可用人力施工方法;大、中桥基础工程,基坑深,基坑平面尺寸较大,挖方量多,可用机械或半机械施工方法。

  基坑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基坑顶缘四周适当距离处设置截水沟,并防止水沟渗水,以避免地表水冲刷坑壁,影响坑壁稳定性;

  2)坑壁缘边应留有护道,静荷载距坑边缘不小于0.5m,动荷载距坑边缘不小于1.0m;垂直坑壁边缘的护道还应适当增宽;水文地质条件欠佳时应有加固措施;

  3)应经常注意观察坑边缘顶面土有无裂缝,坑壁有无松散塌落现象发生,以确保安全施工;

  4)基坑施工不可延续时间过长,自开挖至基础完成,应抓紧时间连续施工;

  5)如用机械开挖基坑,挖至坑底时,应保留不小于30cm厚度的底层,在基础浇筑圬工前,用人工挖至基底标高;

  6)基坑应尽量在少雨季节施工,

  7)基坑宜用原土及时回填,对桥台及有河床铺砌的桥墩基坑,则应分层夯实。

  (二)坑壁有支撑的基坑

  当基坑壁坡不易稳定并有地下水渗入,或放坡开挖场地受到限制,或基坑较深、放坡开挖工程数量较大,不符合技术经济要求时,可视具体情况,采取以下的加固坑壁措施,如挡板支撑、钢木结合支撑、混凝土护壁及锚杆支护等。

  常用的坑壁支撑形式有:直衬板式坑壁支撑(图4—3)、

  横衬板式坑壁支撑(图4—4)、

  框架式支撑(图4—5)

  其他形式的支撑(如锚桩式、锚杆式、锚碇板式、斜撑式等),如图4—6所示。

  坑壁有支撑的施工,按土质情况不同,可一次挖成或分段开挖,每次开挖深度不宜超过2m。

  混凝土护壁适用于除流砂及呈流塑状态的粘土外的各类土的开挖防护,对较大直径、较深基坑的圆形或椭圆形土质基坑更宜采用。混凝土护壁厚度可按下式计算:混凝土护壁的施工方法有两种:

  (1)喷射混凝土护壁。根据经验,一般喷护厚度为5~8cm,一次喷护约需1~2h。一次喷护如达不到设计厚度,应等第一次喷层终凝后再补喷,直至要求厚度为止。

  喷护的基坑深度应按地质条件决定,一般不宜超过10m。

  基坑开挖若遇有较大渗水时,可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①每层开挖深度不大于0.5m,汇水坑应设在基坑中心;

  ②开挖含水土层时,宜扩挖0.4m,以石料码砌扩挖部位,并在表面喷射一层5~8cm厚的混凝土;

  ③对流砂、淤泥等夹层,除打入小木桩外,并在桩间绕缠竹筋、荆笆或挂上竹篱等后再喷射混凝土。

  (2)现浇混凝土护壁。基坑开挖视地质稳定情况,一般挖深1.0~1.8m,即应立模浇筑混凝土。

  拆模时间应根据掺速凝剂数量、气温条件、混凝土达到支撑强度等要求来决定,通常在24h以上便可拆模。

  挖一节浇一节直至基底。必要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对于圆形基坑,开挖面应均匀分布,对称施工,及时灌筑,无支承总长度不得超过二分之一周长(图4—7)。

  三、水中基础的基坑开挖

  桥梁墩台基础大多位于地表水位以下,有时流水还比较大,施工时都希望在无水或静止水条件下进行。桥梁水中基础最常用的施工方法是围堰法。

  围堰的作用主要是防水和围水,有时还起着支撑施工平台和基坑坑壁的作用。

  围堰的结构形式和材料要根据水深、流速、地质情况、基础形式以及通航要求等条件进行选择。任何形式和材料的围堰,均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第一、围堰顶高宜高出施工期间最高水位70cm,最低不应小于50cm,用于防御地下水的围堰宜高出水位或地面20~40cm。

  第二、围堰外形应适应水流排泄,大小不应压缩流水断面过多,以免壅水过高危害围堰安全,以及影响通航、导流等。围堰内形应适应基础施工的要求,并留有适当的工作面积。堰身断面尺寸应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基坑开挖后,围堰不致发生破裂、滑动或倾覆。

  第三、围堰要求防水严密,应尽量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渗漏,以减轻排水工作。对围堰外围边坡的冲刷和筑围堰后引起河床的冲刷均应有防护措施。

  第四、围堰施工一般应安排在枯水期进行。

  公路桥梁中应用的围堰类型及其适用条件见表4—5。其中常用的形式为:

  (一)土石围堰

  土围堰最好是用在水浅、流速不大、河床土层为不透水的情况下。

  土围堰可用任意土料筑成,但以粘土或砂类粘土较好。土堰的断面一般为梯形(图4—8)。当水流速大于0.7m/s时,为保证堰堤不被冲刷蚕食和为减少围堰工程量,可用草(麻)袋盛土码砌堰堤边坡,称为草(麻)袋围堰(图4—9)。土袋上下层和内外层应相互错缝,尽量堆码密实整齐;填筑时,均应自上游开始,至下游合拢。

  (二)木笼围堰或竹笼围堰

  在岩层裸露河底不能打桩,或流速较大而水深在1.5~4.Om的情况下,可采用木(竹)笼围堰。木(竹)笼围堰是用方木、圆木或竹材叠成框架,内填土石构成的(图4—10)。经过改进的木笼围堰称为木笼架围堰,减少了木料用量。在木笼架就位后,再抛填片石,然后在外侧设置板桩墙。木笼架围堰的抗滑动和抗倾覆稳定性,可按两侧无土的情况来验算,把木笼当作一个整体,当堰内排水后,木笼就受到外侧水压力P的作用,其稳定性完全依赖于自重与其中填土重(均须扣除浮力)以及所产生的摩阻力。通常,只要宽度不小于0.6h,围堰的稳定性就可以得到保证。

施工方案 篇5

  摘要:本文通过一个工程实例,介绍一种高技术含量的新型防静电地楼面施工技术及其相关质量要求等。

  关键词:通信机房 静电导泄 水磨石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尤以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电磁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产中作用越来越大。电气和电子设备设施布设日益密集;因而,电磁波的防范和抗干扰的问题日益突出;作为其中一种静电防范,静电造成的危害非常令人头痛,尤以设备房、微机房等弱电设备密集的地方。

  二、工程概况

  笔者现完成的工程项目是某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业务综合楼;框架九层,其中3~6层为移动公司新建的程控交换机房(3400M2),采用的设备是法国阿尔卡特和上海贝尔的产品;对现场的电磁环境和技术要求特别高。原先拟采用铺设防静电木地板,后综合考虑造价、设备荷载及现场实际情况(要求3~6层先竣工验收,具备装机条件;其余层再分段施工)。因而采用了本项新技术。完工后对其进行的现场测试中,其静电导泄及防非正常超高压的侵入等项目,效果显著。

  三、施工准备

  作为防静电必需的一种特殊要求,在进行静电水磨石施工前,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方案及图纸设计:按照国家及行业有关对防静电地坪的技术要求和施工规范,在做水磨石之前,必须有一个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明确的施工图纸(根据电气或建筑平面图进行二次设计)(见原理图1),以便作为施工的依据。

  2、基层处理:在施工水磨石找平层(由水泥砂浆或细石砼材料构成)前应对基层(现浇砼楼板)进行清理,清除浮浆,灰尘,尤其是所有外露钢筋头、铁件应去除或进行绝缘处理。

  3、静电导泄网敷设:故名思义:导泄网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泄流静电。具体的平面要根据图纸设计及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导泄网采用-40×4镀锌扁钢,按4000×4000组成网格(见示意图2)。在施工时要将扁钢调直,横向贯通,纵向切断并将两端与横向可靠焊接。同时,静电导泄网的出线端要与主楼独立的接地干线相连(需加接地电阻等元器件)。

  4、找平层施工:导泄网敷设后,找平层要与导泄网上口平齐。在搅拌水泥砂浆时,按不大于砂浆中水泥用量的5%,渗入导静电材料剂,将找平层改为静电导泄网(防静电石渣浆面层施工前应将附着在接地扁钢表面的水泥砂浆擦试干净,并涂复表面电阻小于5×100Ω的导电胶,压在其上的分格铜条,应以绝缘薄膜或绝缘胶与接地扁钢隔开)。

  四、铜条镶贴与面层施工

  1、找平层检查:在找平层硬结后,应检查其表面,不得留有任何金属物裸露。

  2、找平层细砼面弹线要求:本工程分格尺寸为800×800mm,镶边尺寸为200mm,踢脚高200mm,厚15mm(根据现场及业主要求定尺寸)。

  3、铜条要求:铜条事先要调直,截面呈“I”型(防止水磨石磨好后铜条上跑),在下部5mm处预先打孔,孔距每米4个,孔径2~5mm(穿22#钢丝固定用)。

  4、镶贴铜条:

  ①先将木刀口条按墨线靠直,铜条紧靠木刀口条,使用水泥纯浆在铜条一侧抹成45度角稳固铜条,铜条稳固后取开木加条。同时,在另一侧使用水泥纯浆抹成45度角固定。应注意不得污染上口5mm铜条,且留有5mm空位不抹水泥浆(防静电用)。

  ②分格铜条与其它分格铜条接口处应留有10mm空隙,且按8~10M2的面积分隔成相对独立的块空间(见图3),以保证产生静电时不相互干扰。

  5、面层施工:本工程要求水磨石打磨、打蜡后净高不小于15mm,防静电石渣水泥浆要求比例为1:2.5,18mm厚。用425#白硅酸盐水泥;在接地扁钢周围50mm处不刷水泥浆;遇有金属物,如水、电、暖、管道等,在其周围100mm范围内应敷设同种但未经防静电处理的石渣水泥浆或对金属 物进行绝缘处理。

  6、防静电水磨石楼地面养护、磨光、酸洗、打腊等工序按普通水磨石地楼面规范要求进行。

  7、接地端子安装及系统测试(见图4)。

  五、有关质量技术要求

  1、镀锌扁钢:热镀锌。

  2、铜条质量要求:铜条上口水平一致,铜条接头处应对齐,不得错位,并保证接头紧密接触。

  3、楼地面要求:

  ①表面光滑平整无裂纹,无砂眼和磨纹,石粒密实,显露均匀一致,颜色图案一致不混色,分格条牢固顺直和清晰。

  ②表面平整度不大于2mm。

  ③缝格平直不大于2mm。

  ④踢脚线上口平直不大于2mm。

  ⑤水磨石规格、型号、编制方法:

  六、防护及保养

  1、防静电水磨石楼地面施工完毕后应防止被利器或被重物撞击。

  2、防静电水磨石楼地面应长期保持清洁,但不得用水擦洗,可用干布或沾有煤油的墩布待其基本晾干后擦试。

  3、表面光亮减弱后可打地板蜡并抛光。

  七、技术经济效果分析

  1、本项技术部分采用了新型工艺技术,如防静电石渣的处理;接地端子的安装、调试等。因而在静电防护和防止电磁干扰(EMI)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补充和革新。

  2、采用本技术后,在性能价格比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传统的防静电一般采用防静电木地板和防静电地毯等;造价较高,且使用期限短,承载能力差。因此,防静电水磨石在通信机房,精密电子车间等重载设备及节约二次投资等方面有了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参考书目:

  1、SJ/T10694-96《电子产品制造防静电系统测试方法》。

  2、《通信机房静电防护通则》。

  3、GBJ209-83《地面与楼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施工方案 篇6

  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与住户的体验密切相关,因此也使得人们对其愈加的关注。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复杂,施工过程繁琐,就施工过程而言主要包括了给水设备的安装、给水管道的安装以及排水管道的安装。

  1.1给水设备的安装

  给水设备种类数量较多,一般来说包括供水设备、引入管、水表节点、立管、阀门等,且安装相对复杂。给水设备是给排水工程中位于源头的部件,其安装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后续的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的安装工作,同时更会影响工程结束后整个给排水系统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保证给水设备的正确安装至关重要。技术人员必须在给水设备安装之前对其各项参数进行细致认真的检查,杜绝不合格设备的使用,做到严格把关、按规操作。

  1.2给水管道的安装

  与给水设备的安装相比,给水管道的安装较为简单,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安装位置进行精细测量,确保位置准确,同时确保管道支架符合安装要求;(2)安装过程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且为方便日后的管道维修,要确保管道不能紧贴墙壁安装;(3)对于需要穿过墙壁、楼板或层面的给水管道,必须要对其加装套管进行额外的保护;(4)对于管道连接处,尽量选择开口尺寸相合的管道与连接件,如果非要使用开口不合的部件,那便需要采取对管口加热或加偏垫的方法消除空隙,而不是使用蛮力将其连接。

  1.3排水管道的安装

  排水管道的安装与给水管道的安装大体相似,除此之外,也有其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主要包括:(1)在进行塑料排水管道的安装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和安装位置的实际要求添加伸缩节以方便安装过程的顺利进行;(2)在结束排水主干管和水平管的安装后,需要用直径不小于管径2/3的橡胶球、铁球或木球对管道进行通球试验,即是用线贯穿并系牢后将通球从伸出屋面的通气孔向下投入,当球能够顺利的通过主管并从弯头处溜出时则说明管道无堵塞。如若通球受阻,则可以通过测量线的长度判断受阻部位进而进行疏通。

【施工方案】相关文章:

施工方案12-02

施工测量方案03-11

施工申请书及施工方案11-24

组织施工的策划方案07-01

冬季施工方案04-29

施工吊篮策划方案03-01

施工吊篮管理方案03-01

钢结构施工方案06-08

高温专项施工方案06-09

施工方案7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