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趣 教案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7-11-24编辑:互联网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本课出现的成语和蕴涵哲理的语句。

2.体会林语堂小品文的特点。

3.指导学生把握文章基调,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4.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趣”的内涵。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品读重点语句,体会林语堂散文语言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趣”的内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林语堂说:“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幽默是一种情趣,一种修为,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一种能力。幽默本身一直存在于人类文化生活之中,但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无“幽默”一词。今天我们有幸来接触这位将“幽默”一词在中华大地上传播开来的富有“幽默大师”之称的著名学者--林语堂先生,学习他的文章--《论趣》。

二、林语堂的幽默故事,引起学生阅读兴趣。

林语堂是著名的幽默大师,著名学者、散文家、小说家,一生著作甚丰。他生性幽默,他的风度,他倡导的文学风格与他的创作,都具有幽默的特点,每次演讲也是妙语迭出,常常赢得满堂喝彩。正如他自己所说,其一生“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他的性格中充满了东方民族的睿智和机警,又具有自然逍遥、无拘无束的精神。林语堂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英文课时,开学第一天,上课了半天,他还没有来,学生们翘首以望。他来了,却带着鼓鼓的一个包。登上讲台,打开他的包,里面装的却是带壳的花生。他把花生分送给学生,课堂变成了茶馆。接下来他开始讲吃花生的道理:“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接着,他转了话题:“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学生们哄堂大笑,于是教室里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然后,林语堂宣布下课,夹起皮包飘然而去。

三、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朗读课文,勾画重点词句。

2.在学生预习基础上,整理字词。

手足胼胝(pi醤 zh ):手掌和足底生满老茧,形容极其劳累憔悴。

摩顶放踵(zh ng):从头顶到脚跟都摩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通脱自喜:通达脱俗,自己高兴。

适可而止:做到适当程度就停下来,不要过头。

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掮(qi醤)客术:替人介绍买卖、从中赚取佣金的技术。

扈(h)从:随从?

癖嗜(p  sh欤厚焙茫嗜好?

3.明确词义,并将课前连词成段的练习在课上展示、交流。

(设置此环节是帮助学生积累字词,并能学以致用。)

4.学生自由谈谈标题的含义,联系自身实际,各抒己见。

四、解读文本,理清思路。

1.在作者看来,“趣”是什么?作者又是从几个方面来谈“趣”的?(从文中找到相应语句)

作者看来:“还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叫做趣。”“人生快事莫如趣”,“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

作者从三个方面来谈趣:

一在求知上要有“趣”。

“人生快事莫如趣,而且凡在学问上有成就的,都由趣字得来。”这“趣”是与“名、利、色、权”无关的。作者认为这“趣”可以与“好奇心”沟通,“所有科学的进步,都在乎这好奇心。好奇心,就是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科学家发现声光化电,都是穷理至尽求知趣味使然的。”

二在启发心智上要有“趣”。

这“趣”具有多方面的内涵,“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名、利、色、权,都可以把人弄得神魂不定。只这趣字,是有益身心的。”

三在教育、读书上要有“趣”。

“青年人读书,最难是动了灵机,能够知趣。”“必也废寝忘餐,而后有成。要废寝忘餐,就单靠这趣字。”

教师小结:

这一部分是此文的主体,写还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叫做趣,及其三方面的表现。(也可以将第三方面分成两部分)

2.引用作用。

文章开头引用“乾隆游江南”的传说,目的是什么?

明确:为了引出所要议论的话题:对名与利的看法。

作者列举大禹治水和墨子摩顶放踵的事例来说明什么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持什么观点?

明确:作者充分肯定大禹治水、墨子摩顶放踵并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理想和信仰,有积极向上的精神。作者认为“有时一人只想做官,不想做事,这就跟一般商贾差不多了,只怕利禄熏心,就失了人的本性。能够通脱自喜,做到适可而止,便是贤人。”这是作者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的追求。

教师小结:

此为第一部分:从故事引出,写古今一般人有目的的行为动机。文章本身写得很有趣。开头是一段不长的传说故事。作者由此转入议论,道出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名、利、色、权是人生中普遍的现象,引出另一种行为动机--“趣”。

3.归纳总结。

正是因为有了第一部分的对比,才显得“趣”对于人生来讲十分重要而且难得。我们应万事以“趣”为行为动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并让自己在成功的道路上,且歌且行,快乐无比。

五、精讲课文,深入理解。

1.把你认为最关键的或者感触最深的句子画出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师:有人评价林语堂散文的特点说:“读他的文章,就像海中拾贝,不在乎把握全篇,将那些散落各处的好东西收拾起来就够了。”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下“拾贝”的工作。

生1:我看至少有四条船,叫做名、利、色、权。世上熙熙攘攘,就为这四事。色是指女人,权是指做事的权力,政权在内。不爱江山爱美人,可见有时美人比江山重要,不能不说是推动人世行为的大动机大魔力。

(形象生动地说出了名、利、色、权都是众生难以抗拒的,但众生还是一头扎进去而不能自拔,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愚昧。)

生2:能够通脱自喜,做到适可而止,便是贤人。

(这里有陶渊明的“惬己心,会己意”的脱俗贤者风范。我看到了一种大度乐观,在物质待遇上知足常乐的心态,看到了一种积极、洒脱、无功利的心态。)

生3:以前有位得道的大和尚,面壁坐禅十年,享有盛名。一日有一位徒弟奉承他说:“大师,像你做到这样超凡入圣,一尘不染,全国中怕算你是第一人了。”那大师不禁微微一笑。这也可见名心之难除也。

(一笑间,超凡之韵全无。经历了沧桑,不一定看破了红尘,淡泊了名利,不一定心如止水,“排脱”是一种考验。幽默地道出完全超凡脱俗是不可能的。)

生4:禅师有时只敲你的头一下,你深思一下,就顿然妙悟了。

(思考的豁然开朗仅是一瞬间之事,玩味思考之趣,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思维的火花源源不断,这是人生的乐趣。这境界可不是一般人,也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的。这其中的趣味,固然有其一定的文化因素积淀,但在林语堂笔下,也多了一些“玄虚”的成分。)

……

2.纵观全文,体会散文特点。

本文是一篇小品文,小品文是散文的品种之一。短小灵活,简练隽永,具有议论、抒情、叙事的多重功能,偏重于即兴抒写零碎的感想、片断的见闻和点滴的体会,是一种轻便自由的文学形式。

林语堂的散文语言富有哲理性、趣味性、知识性。

林语堂的散文并不讲究整体构思,也不理睬章法或写作规则的权威。他认为:“八股有法,文章无法,文章有法,便成八股。”

林语堂同时指出,文章的起承转合等等,循文思自然的波浪涌现而成……自成其曲折崭然之美,不是明堂大庙营造法尺所可以绳范的东西,故林语堂的散文一篇有一篇的格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千姿百态。结构多很随便,也找不出起伏、勾色、呼应等的痕迹,只流动着自然的韵律,散发出粗朴的气息。这是属于林语堂自己的气息、个人笔调。

本文笔随意转,不见刻意经营,但见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作者以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行文中不时冒出的思想火花,给人以美的享受。

3.拓展迁移、理解主题。

(1)作者说“凡在学问上有成就的,都由趣字得来”,想想古今人物,还有哪些属于这一类?

瓦特发明蒸汽机、法布尔成为动物学家、肖邦成为音乐家……

(给学生以自我学习的空间,可以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2)好奇心就是“趣”,是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那么一切事都可以以“趣”使然吗?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设置此题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深入思考“趣”的内涵。

(3)学了本文后,你有哪些生活、学习中的启示?

在自己的生活、学习中,要不断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在“趣”的动机下取得更大的成绩。

(本题的设置也可以结合课后“思考与讨论”的第二、三题让学生讨论、交流。)

4.阅读链接。

(1)有关“趣”的名言。

爱好即获得知识的第一步。(葡萄牙谚语)

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

爱为学问之始。(英国谚语)

(2)文章荐读。

林语堂《秋天的况味》《生活的艺术》。

六、课堂总结。

中国自古就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古训,爱因斯坦亦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名言。《论趣》这篇散文,本身就很有“趣味”,通俗晓畅,娓娓道来。作者以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行文中不时冒出的思想火花,给人以美的享受,在“闲适”中透出一股健康向上的气息。希望大家学习完这篇文章后,能受到启发,做一个有趣味的人,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板书设计:

论 趣

林语堂

 

王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