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联妙对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6-8-23编辑:互联网

 巧  联  妙  对

咸安区凤凰中学:郭爱军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对联的写作要求。

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写对联,提高其分析、理解和表达能力 。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对联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美和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了解对联的基本要求。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对对联。

四、学生分析

初中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同时具备较强的阅读、分析、理解和表达能力,对对联这种传统文化可以尝试着去理解和表达。根据学情的不同,可分别拟出难度系数不同的“拟写对联”、“填充对联”、“组合对联”等题型来分层教学。

五、内容分析

对联教学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应用性于一炉,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学生对这样的课程,是既喜欢,又畏惧。喜欢的是它的趣味性和应用性,怕的是对联涉及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并要求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我放在对联规律的探究上,让学生在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归纳出对联的一般规律,自然水到渠成。这节课难点我放在对联的写作上,对联写作涉及到词性等语法知识,学生积累量和理解表达能力,难度较大,所以我采用合作学习,师生互动,教师点拨等形式来突破。

六、媒体选择

该教案采用了背景渲染、音乐伴读、板书展示、情景图片、动漫提示等多种媒体资源,以期达到直观形象,情景再现,凸现主题、启发诱导和条理清楚的教学效果。

七、教学安排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每到春节,华人总要在门上贴上春联,图个吉利;每逢喜事,主人往往要在自家门上贴上喜联,渲染喜庆……对联看起整齐,听起来悦耳,读起来上口,它是汉语言中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谈对联(出示课题)

巧联妙对

                                

                                

2、话说联史

(配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来解说)

谈起对联,那得从先秦说起。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符便叫“桃符”。相传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写“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亦即最早的对联。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已成为一种风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旧桃换新符”是这一民俗的形象反映。特别是明清两代,对联艺术日臻完善,当涌现出纪晓岚、袁枚等对联高手,晚清还出现了对联专著《楹联丛书》等。进入20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的英姿。

3、趣联妙对

故事一:偷改小妹联

笔底才华少      笔底才华少有

胸中韬略无      胸中韬略无穷

故事二:唯楚有才

磨大,眼小,齿伦伦,吞粗出细

秤直,勾弯,星朗朗,知轻识重

4、探究规律

⑴学生从上面的几副对联中探究它们的共同规律,举手抢答。

⑵教师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并归纳出对联的要求及概念。

提示: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由上联和下联组成,横批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通常粘贴在门上或廊柱上。

板书:

巧联妙对

内 字

容 数

相 相

关 等

平 词

仄 性

相 相

谐 同

5、一试身手:

看看谁最快?

                    ⑴联系初中名篇,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小石潭凄寒幽静

下句:               

(提示:桃花源幸福安宁)

⑵填充对联

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    赛龙舟             传四海

⑶分组探究,反思学法

巧联妙对

内 字

容 数

相 相

关 等

平 词

仄 性

相 相

谐 同

先 相

难 近

后 角

易 度

凸 相

现 关

主 内

题 容

6、名联欣赏

▲岳阳楼名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具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武侯祠名联: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黄鹤楼名联: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7、合作互动

⑴师生互动:就地取才,教师出对考学生,学生出对考老师。

⑵男女生互动:男生出对考女生,女生出对考男生,老师当评委。

8、学以致用

作为一个咸宁人,请你以对联的形式为咸宁的温泉和桂花各写两句推介语。

                  

9、评价与反思

从整堂课来看,学生兴趣浓、热情高,面向全体,气氛活跃。学生主动探究,师生互动频繁,注重学法,讲练结合,知识目标落实到位,能力目标有所提升。但对联是语文上比较难的知识点,涉及到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分析理解能力,在教学设计中,如果分层教学多一点,这就能使好、中、差生都能摘到“桃子”,各有所得。再者,对联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收集对联,去修改对联,去撰写对联,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郭爱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