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论点分解方法指导
课标解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写作 第5条提出写作议论文的基本要求: 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解读:首先,议论文写作定位在“简单”,即学生能够掌握议论文文体的要素,能够在习作中加以体现。其次,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有理有据”,“有理”就是要求学生能够从一些平常的生活现象中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有据”就是根据论点学会运用丰富、新颖的事实论据来证明观点;条理清楚,适当的在典型事例的基础上加以分析议论,增强说服力;注意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
根据课标的要求,我们将八年级在议论文写作方面的目标分解为三个层次:一、让学生通过课内议论文的学习,了解议论文的三要素,能够根据中心论点分解出几个分论点。尝试写出要素齐全,观点明确的议论文;二、让学生学会选择与文章中心论点相关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以求能够更好地证明中心论点;三、针对论据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重点掌握事实论据的陈述要点,让学生在事实论据的表达和论述上有进一步的提升。本课时的目标属于第一层次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根据中心论点分解分论点。
教材分析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安排了一个议论文单元,共六篇文章;下册也安排了一个单元议论文,只有两篇议论文。可见,教材在编写时侧重于记叙文的学习,对于议论文的学习,强调写作是个人的自由表达,淡化写作的功力倾向。而考试中的作文题目在文体上是没有限制的,那么写作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几率是相同的,如果议论文写的规范,做到了有理有据,就能拿到好分数。因此,教师有必要在写作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以前虽然接触过议论文《为学》,但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议论文的有关知识。通过八(上)第三单元的学习,初步了解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对于议论文,从文体方面有了初步的认识,能阅读浅显的议论文。如何由阅读过渡到写作,是八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在作文中喜欢对人对事进行评论,所以,教师如果能合理的引导,他们也能写出漂亮的的议论文。从教学实践看来,学生能够根据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找到分论点,但在写作中却不知如何分解中心论点。因此,指导学生分解论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习目标
1. 通过补充分论点和判断分论点的分解角度,引导学生明白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分解论点的方法。
2. 通过分析分论点之间并列、对比、递进的关系,引导学生明确在一篇文章里分解论点可以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3. 能够准确运用分解论点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明确并运用论点分解的方法。
评价设计
1. 通过论点分解方法指导,达成学习目标1,2。
2. 通过实战大比拼,使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练习中得到应用,达成学习目标3。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周末,我儿子跟我说:“妈妈,我是小学生了,要多读课外书,再给我买本课外书吧。”对于儿子学习上的主动表现,我内心一阵激动。只听他自顾自地说:“老师说了,多读课外书,既能练习拼音,又能多认识字。我也觉得,多读书一定会越来越聪明,同学们都在读呢。”后来我仔细琢磨了儿子这番话,我发现他不但提出了“小学生要多读课外书”这个观点,同时又在无意识中,分解出了两个分论点,谁能找出这两个分论点?
连一年级的小学生都会分解中心论点,我们是不是要表现得更强才行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分解议论文论点。
(设计意图: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导入新课,既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又打消了学生初学议论文写作的为难情绪,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二、明确分解论点的要求
(一)、讨论:在议论文写作中,分解论点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不但要把道理想深想透,还得把想透的道理有序地、合乎逻辑的阐释清楚,逐层展开论证。参照刚才的例子想一想,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是什么关系?分解中心论点有哪些基本要求?
(二)、巩固:下列分论点的设置有问题,请说说问题所在。
1、中心论点:我们要学会宽容。
分论点:①符合人的本性(人具有多方面的精神需要)
②有利于繁荣市场,吸引外资。
③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益于身心健康。
④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
思考明确:分论点要支撑中心论点。
2、中心论点:面对困难要一笑而过
分论点:①面对困难一笑而过会让我们做得更好。
②面对困难一笑而过会让我们取得成功。
③面对困难一笑而过会让我们更受欢迎。
思考明确:分论点之间不能交叉、包容。
(设计意图:学生初次学习议论文写作,对于分解中心论点的要求把握不住标准。通过环节(一)的讨论得到初步的认识,通过环节(二)的巩固,明确了分解中心论点的基本要求,为下一环节学习论点分解的方法做准备。)
三、论点分解方法指导
(一)方法探寻
大屏幕显示:
1、自主思考:以“成长”为话题,你能够提出哪些观点?
2、你能够按照给出的思路,补充分论点吗?
(1)中心论点:成长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
分论点:①成长是一个人从自卑到自信的过程。
②成长是一个人从无为到大有作为的过程。
③ 。
师生交流总结:“从自卑到自信”、“从无为到大有作为”,是对“逐渐成熟”的内涵性质的揭示与阐发,是从“是什么”的角度阐释内涵,分解出相对独立的并列的分论点。
(2)中心论点:成长路上,要学会成长。
分论点:①学会成长,才能承担起一份责任。
②学会成长,才能收获一份成熟。
③ 。
师生交流总结:这个示例主要是从原因这个角度来设立分论点,通过用“为什么”来设问达成,在论述过程中,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证明为什么说“成长路上,要学会成长”,分论点之间的结构是并列的。
(3)中心论点:成长路上,要懂得取舍。
分论点:①想要成长,就应坚定地放弃那些该放弃的。
②想要成长,就应执着地追求那些应该追求的。
③ 。
师生交流总结:“坚定地放弃那些该放弃的”“执着地追求那些应该追求的”具体阐释了怎样去做才是懂得取舍的,此种类型主要从“怎么样”的角度来设立分论点,分论点之间的结构是并列的。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仿照给出的例子分解论点,并引导学生明白能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分解论点,从而掌握分解论点的方法。)
(二)小试身手
判断下列论点都是从哪几个角度分解的。1、中心论点:读书贵有疑。
分论点:①疑能打破迷信。 ②疑能增进兴趣。 ③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2、中心论点:做人要宽容。
分论点:①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
②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
③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即是对自已善待。
3、中心论点:人生需要坚持。
分论点:①坚持需要韧性。
②坚持需要不坠之志。
③坚持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孤独。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没有马上让学生分解论点,而是引导学生判断论点是从哪几个角度分解的,从而让学生巩固上一环节学到的分解论点的三种方法,也为学生分解论点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范例。)(三)深入探究
1、引导分析:观察下面两个分论点,你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了吗?
中心论点:我们应养成良好的习惯。
分论点:①良好的习惯将使你终身受益。
②恶习将对你贻害无穷。
明确:两个分论点是从“为什么”的角度,由正反两方面对论点进行阐释,这是议论文论证结构中常见的正反对照式结构。
2、引导分析:分解论点的方法可不可以用在同一篇议论文中呢?
例:《说“思”》
中心论点:学习需要思考。
①“思”就是提倡动脑筋。(是什么)
②因为“勤思”很重要。(为什么)
③还要“善思”。(怎么样)
明确:分论点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思路设置,那么几个分论点的层次之间不再是并列式,而是逐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关系,这种结构是议论文论证结构上常见的“递进式”。
教师小结:以上的几种分解论点的方法,归纳起来就是,从中心论点的“是什么”方面阐释内涵,从“为什么”方面分析理由,从“怎么办”方面探寻方法,从正反方面运用对比等。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才将它们分开讲述,其实,在实际运用中过程中,往往是交叉、综合使用的。只要我们在使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掌握好围绕中心论点分解分论点的原则与方法,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白在一篇文章里分解论点可以运用其中的一种方法,也可以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同时明确由此产生的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可以是并列式,也可以是正反对照式,或者是递进式。)
四、实战大比拼
中心论点:微笑是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比赛要求:根据给出的中心论点,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角度,任意选择一种或多种角度进行分解,看谁分解得又准又多。
评价标准:详见《论点分解评价表》
1、学生做题。
2、师生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运用本节课习得的方法,学会多角度分解论点。使本节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应用,能力得到提升。)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一位我非常敬佩的校长说过,知识光靠听会了是远远不够的,真正要掌握它,需要我们进行深度地思考以及反复的练习。今天我们只是学到了分解论点知识的一点皮毛而已,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多思多练,写出更多有逻辑、有深度的议论文。
六、作业设计
试着用课堂上所分解的论点,写成一篇有理有据的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了写作训练,将本节课所学知识点最终付诸于写作实践。)
板书设计
附 议论文论点分解评价表
分解角度、论证结构及分值 得分
是什么 并列式(1分)
正反对照式(1分)
为什么 并列式(1分)
正反对照式(1分)
怎么样 并列式(1分)
正反对照式(1分)
综合使用 递进式(1分)
总计:
谭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