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阅读(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4-7编辑:互联网

    一、复习目标:了解说明文的概念、分类及特点,理解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辨析说明方法,把握说明顺序和结构,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关于说明文。是客观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功能、特征,或阐述事理,目的在给人以知识。科普读物、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中考主要考查说明对象的特征、顺序、方法、语言的准确性的理解和分析。内容涉及环境保护、现代科技和身边的人文环境等。

    三、说明文的分类。依说明的对象与说明的目的不同分为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和事理说明文(旨在讲明事因、物因)。依说明的语言不同特色和表达方式不同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或科技小品,最大特点是寓科学性、知识性于趣味性、娱乐性之中)。

    四、说明文的主要特点。说明性(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也可用描写、议论、抒情使更生动、更形象、更准确),知识性(要给人以知识,是集中、直接的),科学性(必如实客观反映事物的实际情况),通俗性(向广大群众传授知识为目的,要使大家易于接受)。

    五、说明的对象。是说明的什么事物或什么道理。弄清说明对象可先看题目(很多题目表明说明对象)再抓住首括句或中心句(说明文用这些句子突出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六、说明对象的特征。所谓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性质(硬、软、冷、热),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广狭、正反)。说明文的要点往往是事物的特征)。

   七、说明的方法。分类别(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按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标准分类,然后依类逐一说明);举例子(从道理上说不太理解,举通俗有代表性的例子加以说明。与对象是包含关系);打比方(把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列数据(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作比较(与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与对象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包含关系);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作诠释(对事物进行解释。下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外延相等且完整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诠释不要完整,只是揭示一部分内涵且解释对象与解释的外延也可以不相等);摹状貌(通过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说得更具体、生动);画图表(事物关系复杂而抽象仅用文字不能明白,有时项目过多,一目了然)。

   八、说明顺序。使说明内容条理化。时间顺序(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一般用于人物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程序也是时间顺序。要抓住表明时间的词语)。空间顺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多用于建筑物的说明。要抓住方位词语)。逻辑顺序(按事物或事理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内部联系有因果、层递、主次、总分、并列等。认识事物的过程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要抓住表明关系的词语)。

    九、说明的语言。准确性是先决条件,和多样性、灵活性并存。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或具体,或概括;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说明书文中使用术语和修饰限制性词语往往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从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准确无误。

    十、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总分总、分总、总分。事物说明文常用。分部分又按并列方式安排),递进式(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说明书文多用)。

    十一、要有广泛、丰厚的知识储备,要对科技的最新发展感兴趣,培养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