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学校派我们九位教师到杭州参加由语文报社组织的“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的学习。这次学习,感触颇多,特别是聆听了与会领导高屋建瓴的讲话、来自全国十七个省市自治区的中青年教师精彩绝伦的讲课和两位专家切中肯綮的报告后,更值得我们深思,今后的教学方向、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都需要我们进行重新审视。
这次学习最大的收获就是--领略了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中青年教师的丰采,学习了全国各地教师的各自不同的教学方法,体会了新的课程标准下应如何调整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
虽然不同的教师所教篇目、体裁不同,而且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他们却又有着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力求作到“以人为本”,既符合传统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又切实作到了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在学会中创造、在创造中获得。
学习归来之后,我们几位参加学习的教师坐在一起,认真总结了这次学习的经验,畅谈了各自的体会,并且深入研究了如何把这些经验运用到我们的实际教学中,以提高我们的教学实效。我们认为,无论怎样的教学模式,都必须以高考作为指挥棒,换句话说,脱离高考的教学,就是不切实际的教学,就不会得到学生、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认可,也终将走向失败。因此,认真研究新的课程标准,深入研习近三年的《考试说明》就成为当务之急,如何把新的课程标准、高考考试说明和教学融合在一起就成为重中之重。
高中语文第三册的一、二两个单元教学篇目均为古代诗歌,其中包括上自春秋时期的《诗经》,下迄宋代的诗词,共选诗歌二十三首,还有其他读背篇章十二首。另外,《语文读本》中还有古诗词二十三首。这么多优秀的古诗词篇章,为我们的诗歌教学既带来了便利,又提出了一个难题--即我们有了好的范本组织教学,但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与把握这些诗歌,并由此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让学生对高考中古代诗歌的鉴赏题型有所了解,进一步学会鉴赏古代诗歌。
我们认为可以结合单元教学,搞一个诗歌教学专题,从而使我们的教学能够作到以点带面,直击高考。
在开始诗歌单元教学之前,我们召开一次集体备课,就诗歌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以及如何通过诵读古诗怡情养性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最后大家认为诗歌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精研近三年的《考试说明》,抓准诗歌教学知识点与考点的契合之处。
2、注重诵读,以课本为中心适当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3、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鉴赏诗歌的名词术语,了解与掌握古诗词的语言特点、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
4、交给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述程式。
当然,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还要求老师要厚积薄发,注重以诗育人,以诗化人,创设诗歌教学的情感氛围,让学生遨游于诗的国度,与诗一生同行。
在我们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研究制定了如下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一、考点要求
2004年《考试说明》提出的考点要求是:
①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古诗词鉴赏”中的常用名词术语
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想象和夸张手法来塑造形象。
2、风格:由于诗人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就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不同的风格。
3、流派:指思想观点、艺术见解和艺术风格相同或相近的诗人所形成的自觉或不自觉的结合体。
4、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5、形象:形象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诗歌中的形象既是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歌中的形象。
三、鉴赏作品的语言
古代诗词中常见语言特点
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2、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
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4、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6、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7、简洁: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四、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词中常用的艺术手法
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2、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也可以是物烘托物;更多的是物烘托人。
3、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
4、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比喻象征: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
6、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却符合情理。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古诗词中还常用对比、借代、互文、双关、比拟等用法,特点、作用类似于一般文章中运用的辞格,此不再赘述。
五、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一)忧国伤时
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 反映离乱的痛苦
3、 同情人民的疾苦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二)建功报国
1、 建功立业的渴望 2、保家卫国的决心
3、报国无门的悲伤 4、山河沦丧的痛苦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三)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 2、思亲念友
3、边关思乡 4、闺中怀人
(四)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2、昔胜今衰的感慨
3、借古讽今的情怀 4、青春易逝的伤感
5、仕途失意的苦闷 6、告慰平生的喜悦
(五)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 2、情深意长的勉励
3、坦陈心志的告白
附录1:诗歌鉴赏表述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
附录2: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评价主旨类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 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分析手法类
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 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寄寓 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
衬托 烘托: 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
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
侧面描写:
对比:目的是突出一方。
怀古伤今或借古讽今:追念古代,伤感现实。
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语言特点类
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体物入微 或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
诗情画意:
议论类
富有哲理,淋漓尽致
语言风格类
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
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
简洁、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
浅显、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平淡无奇 ;质朴、清新、淡雅 ;词藻华丽 ;明快:明白通畅。
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
文章结构
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
呼应、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行文技巧类
虚实相生:虚,多指文章中想像的部分。
水乳交融:紧密结合在一起。
其它
构思精巧 ;新颖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不落窠臼、 不落俗套
自出机杼:有创新,不沿用陈旧的格式、作法。
颇具匠心 ;感情细腻、 感情真挚 ;跃然纸上 。
曲折 ;层次分明 ;一气呵成 ;琅琅上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