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记叙文和议论文的题目差别;
2、掌握材料作文拟题的基本方法;
3、能拟出较有新意有意蕴的作文题目。
【教学方法】
【知识链接】
一、引入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如果把文章比作一个美人,那么题目便是美人的眼睛。“明眸善睐”, “回眸一笑百媚生”,好的题目能够振起全文的精神,有先声夺人之效。
二、方法指要:
1.拟题一般要求:
(1)、切合文章主旨。题目是文章的纲,要做到文题一致。同时,文题还要和材料要点保持一致,不能偏离材料。
(2)、符合文体要求。如《生活中少不了关爱》《谈关爱》具有议论文的特征,如写《爱的故事》则是一个记叙文的题目。
(3)、新颖、精练、有文采。
①新颖就是要做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新;②精练就是要做到简洁,一是题目要短,一般不超过8个字,二是要从小处入手,有针对性,不可太宽泛;③有文采,指标题要有内在的含义,还要有诗意有文学韵味。
2.材料作文拟题的常见问题
失误一:“审材”失误,拟出的题目与原材料背道而驰,离“材”万里。
失误二:拟出的题目切入角度太大,属于典型的“大”而“空”。
失误三:题目中出现明显的偏离材料“内涵”的关键词
失误四:题目拖沓冗长,故弄玄虚,让人不知所云。
失误五:题目平淡苍白,毫无文学色彩和美感。
三、材料作文拟题技法
(一)一般拟题法
1、抓关键词拟题目
2、抓关键句拟题目
3、抓关键词句添加前后缀拟题目
4、抓关键词句提炼观点拟题目
5、炼中心树观点拟题目
(二)创新拟题法
1、标题用比喻,生动形象:《放手--风雨后的晴空》《挫折--人生的财富》《创造是腾飞的翅膀》《找准人生的靶子》、
2、标题作比拟,情感细腻:《天空的期盼》《梦想在现实中起舞》《花开是泪的心碎了》。
3、标题巧反问,强调感情:《生于“问”?死于“问”?》《好高岂能骛远?》《敢问路在何方?》
4、标题作仿拟,显出新意:《争渡,争渡,执着人生何处》《莫为他言遮望眼》《月若有情月长吟》《桃花源祭》《阅读深深深几许》《都是溺爱惹的祸》《上网,怎一个“禁”字了得》。
5、标题用对比,凸现主题:《与其坐而等,不如起而行》。
6、标题作对偶,整齐凝练:《坐下读书,站着做人》《诚以养德,信以修身》《血浓于水,理大于情》《眼前同一水,笔下情各异》。
7、标题作夸张,增强感染力:《那次转折打倒了我》《一花一世界》《魂断大观园》
8、标题作引用,增强效果:《问渠那得清如许》《等待戈多》《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阳光总在风雨后》。
9、逆行拟题法和旧瓶装新酒:《不知足者常乐》《多摔一跤又何妨?》《感谢你--我的对手》《都云老汉痴,谁解其中味》《你快乐,我快乐》《勿为情所障目》。
10、标题并列组合法:《乌鸦天空》、《星星天堂》《人路》、《瞬间与永恒》。
11、其他
数学符号:《99+1=0》(谈产品质量)、《知识=力量》。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1、下面两组标题哪些适合做记叙文的标题,哪些适合议论文标题,然后分别说说这两种文体的标题有什么差别。
第一组:《雨的幸福》、《彼岸的幸福》、《迟来的幸福》、《手心的温暖》、《消失的幸福》《幸福末班车》、《幸福时光》、《幸福N次方》、《一个家》、《幸福三步曲》。
第二组:《幸福=知足》《幸福=金钱?》《一阵了+一阵子=一辈子》《幸福是一种心态》《幸福就在不远处》《学会感恩,收获幸福》《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身处“福”中要知“福”》《诱惑,是天使还是魔鬼》《扬起理想的风帆》《何为幸福?》《“尺长”岂能笑“寸短”》《“为富”未必“不仁”》《“弄斧”必到“班门”》《“严师”未必出“高徒”》《这个“懒”偷得好》《拥有“8”,能发吗?》
第一组:适合文体:
理由:
第二组:适合文体:
理由:
教师总结一:记叙文的题目有的含有记叙要素,如《小狗包弟》《故都的秋》《祝福》;有的点出叙事线索,如《背影》《药》《项链》;有的题目提示文章内容,如《荷塘月色》《同桌的你》《师生情》;有的揭示文章中心思想,如《母爱》。
议论文的标题分“论点式标题”和“论题式标题”。“论点式标题”一般用祈使句、判断句的形式来表达,态度鲜明,简练利落。“论题式标题”往往交代文章议论的问题、话题,其格式常见的有:《谈……》《我看……》《从……说开去》《小议……》《浅谈……》等。有时题目中也可以是两者关系的问题,如《……和……》。有时必须从所给的材料中求得启示,产生联想,写篇读后感。
考场议论文最好拟用论点式标题,这样的标题既点明议论的中心,又概括文章的精要,干脆醒目,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要记住:让阅卷老师快速把握你的文章的要旨是对阅卷老师的最大抚慰。
当然,也有的文题可作记叙文,也可作议论文。
2、下面两组标题拟得好吗?说说好在哪里;如果不好,理由是什么?
第一组:
《“诚信”喊冤》 ( )
《用诚信的甘泉浇灌人生的花朵》 ( )
《人之有诚信,若鱼之有水》 ( )
《近水楼台“贤”得月》 ( )
《诚信,直教人生死相许》 ( )
《投之以诚,报之以信》 ( )
第二组:
《谈幸福》《幸福论》《幸福小议》( )
理由:
教师总结二:
拟题时应有的几种意识
1小角度 的定位意识--角度小,立意深。
2多角度 的思维意识--多角度思考,选择空间大。
3优质 的目标意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新、 优)
二、典例示范
师强调: 审题 找材料关键词句 拟题
如何找到材料关键词句:寓言性材料抓揭示寓意的词句,评述性材料抓议论抒情的词句,事件性材料抓揭示因果的词句,文学性材料抓体现哲理的词句。
注意文中开头句、结尾句、中心句、过渡句、反复出现的句子
请同学们自读下列作文材料,找出关键词语,并按提示自拟作文题目
人生在世,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放手,例如事情成功与否有时不受自己控制时,就应承认自己有所不能,这时需要放手;不把现成的答案提供给别人,而是让他从错误中学到东西时,需要放手;为了从失败中成长,为将来积极策划时,需要放手。放手,不比坚持来的容易,它需要直面艰难抉择的勇气,以及权衡得失的智慧、刹那取舍的决断。放手,是选择,不是放弃;是乐观,不是悲观;是在人生路途中转一个弯,甩掉不必要的包袱,轻装上阵。
材料的关键词语是:
运用基本拟题法拟题:
运用创新法拟题:
参考示例:学会放手 绝不放手 放手也是一种爱 放手不等于放弃 有一种爱叫放手 放手-风雨后的晴空
三、课堂训练:
(一)阅读下列材料,用一般拟题法和创新拟题法分别拟一个标题。
人生,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寻找,寻找目标,寻找方向,寻找道路…
生活,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寻找,寻找机会,寻找快乐,寻找幸福…
学习,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寻找,寻找兴趣,寻找方法,寻找智慧…
分析:材料的关键词是
拟题尝试:
1、利用前后缀法可以拟题:
2、运用创新法可以拟题:
1、示例:学会寻找
寻找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寻找不等于索取
2、示例:有一种幸福叫寻找
我寻找,我快乐
与其等待,不如寻找
(二)请同学们自读下列作文素材,提炼中心,树立观点,运用所学拟题方法自拟3个题目,4分钟后相互交流。
一片树叶从树上向下跌落。“我想落到大地上。”树叶说。
西风刮起并改变了树叶的方向,树叶说:“其实我正想向东飞。”转眼东风刮起并把西风压倒,树叶说:“向西飞其实正好。”
接着势均力敌,西风对抗东风,树叶说:“理智告诉我悬浮在空中。”
东风西风都停了,树叶猝然跌落,树叶说:“我已决定径直飞向地球。”
分析:
立意角度一:要顺应潮流,爱我所有,乐观处世,随遇而安---肯定角度;
立意角度二:不能随风而动,随波逐流,要坚定立场,逆流而上,选择自主,选择坚强--否定角度。
精彩题目:《识时务,方成俊杰》《顺其自然》《携带生命之重》《用乐观点亮生命》《不做自己的奴隶》《带乐观上路》《从俗沉浮,与时俯仰》《做片快乐的树叶》《从容面对》:《路不因风改》《如果必须放弃》《活出自己》;《掌舵人生》《悔不该当初随那风儿飘》《把握生命的方向》《不要迷失自己》《坚守--执着的追求》《人,没有飘摇》《逆流而上,找寻精彩》《坚守自我》
四、课后巩固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当下,人们不吝赞美之辞,对一些来自草根阶层的平凡人物冠以“最美”二字,如“最美教师”、“最美战士”、“最美妈妈”、“最美护士”、“最美司机”、“最美消防员”等。主流媒体不甘落后,大量刊载“最美人物”的“最美事迹”。发现“最美”、宣传“最美”已然成为当下一种社会现象。
此种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请自拟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立意】“最美人物”虽然是普通者,但是他们身上凝聚着人间的真情与温暖,彰显着人性的美丽与光辉,他们的身上涵盖了精神领域的诸多方面--大爱、敬业、良知、奉献、感恩、责任、诚信、尊严、执著,传递的是社会的正能量。学生立意的空间很广。①中国普通民众努力拯救道德危机;②社会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③全社会认同和坚守核心价值观;④当下社会呼唤传统道德回归。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作家曾把两份名单拿给10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
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
第二份名单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
结果在十个人中,对第一份名单,一个都不知道的有七人,而对第二份名单,则大多数人都知道。实际上,第一份名单中的人物曾经比第二份名单中的人物显赫得多。因为第一份名单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而第二份里的全是落第秀才。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示例】(1)真正做出贡献的人才,才会被历史铭记。(2)赢在起点并不能保证赢到终点。(3)死读书,读死书,对个人成长及社会、文化发展无益。(4)学历不等于能力。
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