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诸子百家 主题探究学习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

发布时间:2017-10-13编辑:互联网

 第一部分 设计依据

一、总体构思:

A、引导学生以“诸子百家”为研究范围,就某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较深入的探讨研究;

B、在活动中体验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模式;

C、了解“诸子百家”学说的大致内容,了解“诸子百家”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总体布局:这一主题探究学习共分三课时:

第1课时:“探究准备”,布置本次探究学习任务,指导探究学习方法。

第2课时:“探究展示”,初步展示探究成果,讨论探究热点问题。

第3课时:“探究汇报”,汇报总结本次探究活动的收获、成果,形成书面材料。

以下展示内容是第2课时“探究展示”,这里从教材、学情、教与学的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六个方面对本设计进行依据解说。

三、 教材解剖:

1、关于课程标准: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针对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在学习中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精神,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2、关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语文版九年级(下)这册语文书共安排了三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第三单元的《自己给自己“出”一本书》、第五单元的《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第六单元的《初识“诸子百家”》。在前两次综合性学习的基础上,这次综合性学习更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更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收获相应信息,为以后古诗文的学习积累一定的文学常识。

3、关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是有机地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所以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以“诸子百家”为研究范围,就某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较深入的探讨、研究,在活动中体验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基本范式,了解“诸子百家”学说的大致内容,了解“诸子百家”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4、关于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诸子百家”学说的大致内容,体味“诸子百家”学说的博大精深。

教学难点: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基本范式。

四、分析学情:

初三阶段已经具备一些关于“诸子百家”的知识,但比较零散和单一;对于“诸子百家”言论及其思想对后世产生的重大影响,认识也比较肤浅。通过这一次学习让学生的有关知识和认识进一步系统深入。

五、授受方法:

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做好学前指导、分组探究、搜集资料等相关工作;

课堂交流以学生为主,老师点拨为辅,合作探究,资源共享;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六、利用资源:

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好教材、网络、生活等教学资源,训练学生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七、教学过程:

准备工作:把全班同学分成10个学习小组,其中一人担任组长,负责本组学习探讨的协调工作。让他们分别搜索、查找儒、道、墨、法、名、兵、阴阳、农等10大派别的代表人物、主张,与之有关的成语、名言、故事、学过的课文,并适当点拨方法、技巧等。

八、课堂环节:下面我将从“导入新课”、“课堂活动”、“课堂小结”三个环节加以说明。

(一)导入新课  

导入语:中国文化史学家借用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的概念,将春秋战国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其功当归“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文化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础。尤其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内产生的诸子百家学说,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千秋万代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为人类文化做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风云变幻的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在激烈而又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各诸侯国的阶级关系不断出现新变化,不同的阶级与阶层的代表人物,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于是“诸子百家”便应运而生。

诸子百家主要学派是道家和儒家,传统划分是根据《汉书艺文志》而来,共分为十二家,分别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小说家、农家和方技家,兵家在现代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医家则被放在了方技家中,显得有些冷落。“诸子”,是指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层、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及著作,也是先秦至汉各种政治学派的总称,属春秋后才产生的私学。“百家”表明当时思想家较多,但也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子、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秦、田骈、慎子、尹文、邹衍、吕不韦等。

诸子百家中,儒家创始人孔子因继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统,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以致儒家学说不仅在诸子百家中地位显著,而且还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核心内容,对中民民族精神形成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如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的辩证法;墨家的科学思想;法家的唯物思想;兵家的军事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我们应该鉴借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自己发愤图强;鉴借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自己的爱国情怀;鉴借儒家的“以义制利”精神,来启示自己正确对待物质利益,鉴借儒家的仁爱精神,来培育自己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鉴借儒家的气节观念,来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也鉴借墨家的“兼爱”、“尚贤”、“节用”;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法家的“废私立公”,等等思想。

同学们,你们在查阅资料时有一种怎样的感觉呢?今天,我们一起交流成果,分享“诸子百家”带给我们的精神上的愉悦--

(二)课堂活动  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汇报成果

A、分别让10组同学派代表上白板写出他们的搜集成果。

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完成这节课的板书,既让他们的劳动得到肯定,又加深了学习印象。学生完成板书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图片,再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B、让10组同学派代表上前面绘声绘色地讲解或表演他们所知道的有关诸子百家中的名言、成语、故事等。

这既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在有趣的故事讲解中加深了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从而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训练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也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树立了信心。

第二阶段:百家争鸣

针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四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讨论:

A、对儒家学派或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言论或思想提出自己的看法。

B、谈谈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是如何被弘扬的?你有何感想?

C、老子的“无为”思想在当今是否不合时宜?

D、怎样看待《孙子兵法》与现代战争?

这一环节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

第三阶段:课后延伸

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为下一节课教学环节做好准备,教师用多媒体显示如下两个课后延伸题:

1.思考:在当今社会,你是赞同儒家经典中所倡导的“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积极进取精神还是道家的“无为”、“顺应自然”的做法?(设计意图在于辨析这两种影响最深广的思想的异同,更深入的体会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历史价值)

2.各组将所搜集的资料整理,并有创意的展现出来。如“成语”类,可将“诸子”各家富有生命力的成语汇集起来,并配上简要说明;或猜谜或接龙等;再如,“思想价值探究”类,可写出自己的感悟类文章;综合各类知识,出一期关于“诸子百家”的手抄报。(设计意图:训练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教师应充分肯定、赞扬学生这节课的表现,为学生日后进一步学习加油鼓劲:

古语“窥一斑而知全豹”。初识“诸子百家”的活动让我们初步领略了文化和思想的魅力。当然“诸子百家”的言论及其思想对后世产生的影响远不是我们一两节课能够阐释清楚的。今后也许你们会认识到“诸子百家”的知识给我们的东西太多了,它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四)板书设计  初识“诸子百家”

派 别 代表人 主 张

儒 家 孔子 “仁” 教化、主宽恕、贵礼治

孟子 主张性善

道 家 老子 从法自然、主张无为、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庄子 清净、无为

列子

墨 家 墨子 兼爱、非攻

法 家 管仲、韩非子 重干涉、严赏罚、贵法治

名 家 公孙龙 “循名责实”,就是“正名”

阴阳家 司星子韦 顺时敬天、历象日月星辰、以授民时

纵横家 鬼谷子、苏秦 “合纵”,“连横”

农家 许行 君民并耕,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

杂家 吕不韦、刘安

兵家 孙武 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九、教学反思

一堂课的语文教学虽然结束了,但是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第二部分 教学流程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文化史学家借用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的概念,将春秋战国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其功当归“诸子百家”。同学们,你们在查阅资料时有一种怎样的感觉呢?今天,我们一起交流成果,分享“诸子百家”带给我们的精神上的愉悦。(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进入课堂活动)

二、课堂活动:

(一)第一阶段:汇报成果

1、教学内容:

1)填表    初识“诸子百家”

派 别

代表人

主 张 名言 成语 故事 学过的课文

儒 家 孔子 “仁” 教化、主宽恕、贵礼治

孟子 主张性善

道 家 老子 从法自然、主张无为、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庄子 清净、无为

列子

墨 家 墨子 兼爱、非攻

法 家 管仲、韩非子 重干涉、严赏罚、贵法治

名 家 公孙龙 “循名责实”,就是“正名”

阴阳家 司星子韦 顺时敬天、历象日月星辰、以授民时

纵横家 鬼谷子、苏秦 “合纵”,“连横”

农家 许行 君民并耕,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

杂家 吕不韦、刘安

兵家 孙武 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2)让学生从所学的作品和日常生活中找出自己所知道的诸子百家中成语、故事、名言等,并有声有色地讲解出来。

2.、教师活动:

1)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你们一段时间的努力,老师相信你们都有不少收获。今天是你们汇报“成果”的时候了。

2)教师组织引导,适应点评。

3、学生活动:

1)各组分别派一代表到白板上板书所搜集整理的内容

2)学生讲解:

A.“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故事

a.孔子周游列国

b.老子骑青牛出关

c.庄子梦中化蝶

d.孟母“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的故事

B.“诸子百家”的名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C.“诸子百家”的寓言故事

郑人买履、滥竽充数、买椟还珠、守株待兔--《韩非子》

杞人忧天、歧路亡羊、愚公移山、两小儿辩日--《列子》

匠石运斤、庖丁解、牛陷井之蛙、东施效颦、坎井之蛙--《庄子》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揠苗助长--《孟子》

D.“诸子百家”中的成语

哀而不伤、饱食终日、鞭辟入里、不教而诛、不亦乐乎、不耻下问、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察言观色、川流不息、道听途说、从心所欲--《论语》

安常处顺、东施效颦、白驹过隙、变化无常、不近人情、不肖子孙、沉鱼落雁、采薪之忧、揠苗助长、抱关击柝、杯水车薪、不愧不怍、出尔反尔--《孟子》

宠辱不惊、出生入死、从容不迫、不近人情、大惑不解、呆若木鸡、安常处顺、变化无常、不肖子孙--《庄子》

滥竽充数、守株待兔、买椟还珠、冰炭不相容  --《韩非子》

杞人忧天、愚公移山--《列子》

刻舟求剑、比肩继踵--《晏子春秋》

安如磐石、博闻强志、跛鳖千里、创巨痛深--《荀子》

百战百胜、避实就虚、兵不厌诈、兵贵神速--《孙子》

半途而废、并日而食、并行不悖、不丰不杀、不共戴天、不苟言笑、春露秋霜、不可终日--《礼记》

刺刺不休--《管子》

安不忘危、拔毛连茹--《周易》

出生入死--《老子》

(设计意图:1)本阶段对“诸子百家”相关文化常识作了较详尽的归纳,使学生对“诸子百家”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思想有了较系统的了解;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言论。)

(二)、第二阶段:百家争鸣

1、教学内容:探究讨论如下问题:

1)对儒家学派或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言论或思想提出自己的看法。

2)谈谈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是如何被弘扬的,你有何感想。

3)老子的“无为”思想在当今是否不合时宜?

4)怎样看待《孙子兵法》与现代战争?

2、教师引导:“诸子百家”的言论及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是其后乃至今天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思想价值探究”意在告诉我们学习古人及其文章时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和怎样的眼光去继承和发扬。

3、学生活动:讨论探究,各小组派代表发表观点。(学生发言摘要)

生甲:连其他国家都在学习我们的孔子,孔子已经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古代的优秀文化和思想。否则,先进文化被外国人学去了,我们还懵懂无知,岂不是被外国人笑话?英国的哲学家罗素对我国的文化很有研究,他在号召外国人学习中国的优秀文化,尤其是“诸子百家”的文化。我都感到有点紧张了。我们学校立孔子、老子像,校园文化不少不少诸子百家的名言、名篇,要求学生背《三字经》、《论语》、《千字文》,这不正是在弘扬传统,学习古典文化吗?

生乙:其实老子的思想并不消极。根据我查阅的大量资料,我认为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有不妄为、不乱为、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说“为无为,而无不治”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不上轨道的。万事万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我们只能顺应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促使它们前进。

(设计意图:本阶段是探索的升华阶段。单纯了解“诸子百家”的文化和思想还很不够,还应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辨析、质疑。因此,在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时既要兼顾知识的了解,又要注重能力的发展,尤其应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思想的无穷魅力。)

(三)、第三阶段:课后延伸

1、思考:在当今社会,你是赞同儒家经典中所倡导的“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积极进取精神还是道家的“无为”、“顺应自然”的做法?(设计意图在于辨析这两种影响最深广的思想的异同,更深入的体会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历史价值)

2、各组将所搜集的资料整理,并有创意的展现出来。如“成语”类,可将“诸子”各家富有生命力的成语汇集起来,并配上简要说明;或猜谜或接龙等。再如,“思想价值探究”类,可写出自己的感悟类文章;综合各类知识,出一期关于“诸子百家”的手抄报。(设计意图:训练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古代有句话说“窥一斑而知全豹”。初识“诸子百家”的活动让我们初步领略了文化和思想的魅力。当然“诸子百家”的言论及其思想对后世产生的影响远不是我们一两节课可以阐释清楚的,今后也许你们会认识到“诸子百家”的知识给我们的东西太多了,它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五、板书设计(见前):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基于培养学生各方面语文素养设计的,教学中采用了启发点拨的方法,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把学生探究知识、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向学生渗透学习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虽然一堂课的教学结束了,但是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