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科学的小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的小论文 篇1
给你一支铅笔,你能让它笔尖向下倒立在手指上吗?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甚至比用手指顶起一支长竹竿还要难得多。
于是,我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1]找一块大橡皮,把铅笔尖孔在橡皮中央,使铅笔和橡皮成为一个整体。你用手掌托起橡皮,铅笔就稳稳当当倒立着,就是笔杆倾斜一点也啥关系。
[实验2]打一把小折刀,把刀插进靠近笔尖的笔杆里,折刀和铅笔就能倒立起来,虽然有点倾斜,但很稳当。
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我和几位同学作了研究,发现这于平衡力有关。
一般的物体,如桌子、床、电灯、房屋等等,静止地放在原位置上,都要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作用。比如说电灯,它受到了重力G和电线拉力T的作用,这两个力恰恰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它处于平衡状态。
而用手指顶铅笔,手指给了铅笔一个向上的力,地球给了铅笔一个向下的力,只有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在一条直线上时,铅笔才能平衡。重力的作用线是从重心竖直向下的一条直线,要想保持手指向上的支持力总在这条直线上,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用手指顶铅笔很难成功。但物理老师又告诉我们:不管是铅笔,还是铅笔盒,怎么放最稳当,最不容易倒,这就是物体的稳度问题,物体的稳度越大,物体就越不容易翻倒。
用什么方法来提高物体的稳定呢?从加橡皮这个实验中,我发现一个原理:铅笔尖端的面积很小,所以立不住。把它和橡皮连结起来,物体的“底基”就大了,物体就变得稳定了。所以三条腿的圆凳,腿总是斜向外边,这就是为了增大支面,再比如说台灯瓶子底比瓶口大,也都要用这种方法来提高稳度。
那么,铅笔插上了小折刀为什么能够站稳呢?物理老师告诉我们是否是铅笔的重心改变了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铅笔插上小折刀以后,铅笔和小折刀成了一个整体,由于刀柄比较沉,整个物体的重心降到了刀柄附近,跑到了支撑它的下边,这时,倒立着的笔和刀就和吊灯的情况相似了。如果有个外力拨动铅笔,使它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铅笔一歪,那重心便会提高;外力一消失,铅笔就会在重力作用下回到原来的平衡位置,保持静止状态。
实践出真理,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协助,我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妙,今后我还要努力,以实践证明科学!
科学的小论文 篇2
“成功啦!”“成功啦!”“哈哈……”从我家里传出一阵阵笑声和欢呼声,这是我和伙伴们在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在学校里,老师常在科技兴趣课上做许多有趣的实验,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于是,在星期天,我邀来几个要好的朋友,神秘地说:“咱们做一个实验好吗?”听说我要做实验,邻居的小弟弟也被吸引过来。
伙伴们七嘴八舌地问:“什么实验?”“是什么?”我像变戏法似地拿出一支蜡烛、一块磁铁和一根铁条。伙伴们不知我葫芦里卖的是什
么药,被我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胸有成竹地把蜡烛点燃,立在桌面上,用一根铁条吸住磁铁,拿到火上去烧。开始,磁铁紧紧地贴在铁条上。蜡烛的火焰贪婪地舔着磁铁。不一会儿,磁铁像生病似的,有气无力地粘在铁条上,快要掉下来了。终于,“砰”的一声,磁铁落地了。“实验成功喽!成功喽!”大家手舞足蹈,那高兴劲儿就别提了。
为什么磁铁遇热会失去磁性呢?大家心里不禁打起了一个问号,连忙去翻书找答案。我突然想起《少年科学画报》里有介绍科学知识的内容,就去翻《少年科学画报》。“找到了!”我惊喜地叫了起来,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般高兴。
原来,磁和电子是分不开的,运动的电子周围就有磁,这叫电磁效应,电磁铁烧红了,它内部的分子热得乱窜,破坏了电子运动方向的一致性,磁效应作用互相抵消,所以整块“磁铁”不再显示磁性。我想:在家用电器中,收音机喇叭上有磁铁,就不能让高温物体接近。可想而知,电视机上也有喇叭,上面也有磁铁,原理不正是一样吗?如果高温物体靠近带有磁性的冰箱,冰箱不就被损坏了吗?怪不得说明书上强调不能接近高温物体。我把自己想法告诉大家,他们恍然大悟。邻居小弟弟似懂非懂,皱着眉头,一本正经地说:“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一句话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科学的小论文 篇3
记得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东阳游泳馆游泳。来到游泳池,我脱下衣裤,便下水游泳去了。我兴致勃勃地游着,突然,我感觉耳朵有一点疼痛,可我觉得无所谓就忍着,又在下面游了一会儿。
哎呀,不行,我的耳朵又疼了,我这才恋恋不舍地浮出水面。于是我就问爸爸:“爸爸,我为什么会在游泳时感觉耳朵疼?”爸爸告诉我:“也许是你潜得有点深了,水的压力比较大,你的耳朵承受不了,所以就疼了。”于是我对水的压力产生了好奇,想知道水压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回家后,我翻阅了一下《十万个为什么》,可上面写东西的太少,弄得我似非似懂,我就上网查了一下资料,知道了水的压力由深度决定,水越深,压力就越大;水越浅,压力也就越小。为此我做了个试验来验证一下。材料主要是:1个废旧的铁桶、1小块橡皮泥、1个钉子、1个小铁锤。我在地上放好铁桶,叫爸爸帮忙用锤子和钉子把铁桶分别钉出三个孔。
三个孔的位置分别是底部、中部和上部。然后用橡皮泥把三个孔堵住,在铁桶中加满水后,将上孔的橡皮泥拿开,记下水喷射落地的位置。再加满水后,将中孔的橡皮泥拿开,记下水喷射落地的位置。
最后加满水后,将下孔的橡皮泥拿开,记下水喷射落地的位置。你知道出现什么现象了吗?三个孔的喷水有什么不同吗?当然不同。从底部流出的水喷射得最远,其次是中部的水,喷得最近的是从顶部喷出的水。这证实了水的深度不同,水的压力就不同。水越深,压力就越大;水越浅,压力就越小。所以我在游泳池中位于水深不同的位置,耳朵感受到的压力是不同的,我的耳朵感觉到的疼痛程度也就不一样了。为了知道水的压力还和什么因素相关。我又做了一个小试验,主要材料是:小纸盒1个、塑料管1根。我先把一个小纸盒上口弄一个洞出来,然后我用一根塑料管插入小纸盒的口,并插得紧紧的。
然后我通过那根塑料管往纸盒里加水。当水加到吸管口时,小纸盒的底部破裂开了。我经过多次试验,结果基本都是这样。原来,水压还和重量有关。因为纸盒底部须承受水的重量最大,因此承受的水压也就最大,所以纸盒的底部破裂开了。
我再次上网仔细查询有关水的压力方面的知识。知道它是水或其他液体垂直作用于其界面并指向作用面的力。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按液体静止或流动区分为静水压强与动水压强。在水力学及工程学科中也有将压强称为压力。最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就是根据水的压力而得到的,它的原理是:部分或全部浸没于静止液体中的物体,其表面所受到的静水总压力仅存在铅直分力,也叫做浮力。
它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量。还有那静水压强传递的帕斯卡定律,这些都是我们上初中以后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呢!此外,爱美的女士可以在游泳的过程中“一举多得”。有某知名大学体育教育系教授说过,人在游泳的过程中,会受到水的压力、浮力、阻力的共同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力共同作用在身体上,效果与按摩类似。平时经常游泳,身体的皮肤不断受到水流的“按摩”,就能促进血液循环,起美容的功效。根据水压原理,我们可以制成水压传感器、水压测控仪器等,并广泛应用在工业设备、水利、化工、医疗、电力、楼宇供水等压力测量与控制。
水的压力真是无处不在,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在为人们默默地作出自己的贡献啊!
科学的小论文 篇4
星期六早上,我打开冰箱拿鸡蛋,准备煎一个荷包蛋。我猛地一拉,发现横卧的几只鸡蛋经不住猛烈的摇晃,流出了鲜艳的蛋黄和透明的蛋液。而竖卧的鸡蛋却完好无损。这是为什么呢?我跑去问正在看报纸的爸爸,爸爸说:“你自己做个实验就明白了。是这样做的……”
我为了探个究竟,照爸爸说的做了一个小实验:我拿了一大团橡皮泥,分成四小团。上面竖直放上四只鸡蛋和一块木板,再放上《新华字典》和《小学生作文》两本书。让我惊讶的是,结果鸡蛋毫发未损!我想如果鸡蛋是横放又是什么结果呢?动脑不如动手,我就在橡皮泥上横放了四只鸡蛋。哎!让我没想到的是:刚放上一本《新华字典》,鸡蛋就四分五裂了!
是不是这几只鸡蛋的壳刚好是薄的呢?不如换别的蛋试试看!但结果还是一样。我再想:一边放竖的蛋,一边放横的蛋,在横放的鸡蛋下垫点橡皮泥,让这两只鸡蛋一样高,结果又是怎么样呢?我又做了个小实验,结果放上一只铅笔盒,原封不动,又放上一只瓷盘,横放的鸡蛋“啪”地一声就碎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仔细思考:这蛋是不是都是两端壳硬,中间壳软呢?我这想法是对还是错呢?如果是对的,为什么是两端壳硬、中间壳软呢……我一下子想出了好多问题。后来,我翻翻科学书,查了查资料,又问了问老师,得出了一个结论:我的想法是错的。正确的答案应该是:把鸡蛋横放,一压就破了,如果把它竖起来,就不易破,这说明同样的材料的强度大小,决定于形状的不同。这就像拱桥和平桥,两者所能承受的重量就不同,拱桥能承受更大的重量。
经过做这个实验,我养成了遇见问题就要仔细思考,争取弄懂的好习惯。
科学的小论文 篇5
去年夏天爸爸给我买了两只小巴西龟,它三角型的头上长着两只小黑豆似的眼睛,皮肤呈灰褐色,脖子上有许多褶皱,伸缩的弹性很大。小乌龟背上背着一个椭圆形的硬壳,一共分成十三块,腹部是黄色的还有一些花纹,真像一位将军身上穿的铁甲。
刚买来时把它放在一个很小的玻璃瓶里,活动的空间太少。为了给它一个宽敞的房子,我跟妈妈特意从市场上精心挑选了一个大的玻璃缸,这下它在里面玩的可更欢了,在新居里面跑来跑去,爬上爬下。
夏天的小乌龟就像一个淘气的小男孩,我每天都把它放出来,让它在地板上、沙发上锻炼身体,有时它爬到阳台上晒太阳;有时候它还会超越自我,有一次我在地板上放了一块乌龟食,它以最快的速度冲了过去,打破了自己原来保持的记录。还有一次我故意把乌龟四脚朝天的放在地板上,谁知,小乌龟伸长脖子,挺起了肚子,四只脚不停地划着,不一会儿,自己翻了过来,我惊呆了,小乌龟居然这么顽强,我们学习同样也应该有这种不懈的精神。
冬天来了,小乌龟变得懒洋洋的,慢慢的那只活泼可爱的小乌龟就开始冬眠了,这时的他就像一个小婴儿一样在熟睡,无论你怎么动它,他都不睁眼,再好吃的美味它也不吃了。
现在春天来了,小乌龟慢慢动了起来,眼睛也睁开了,也开始蜕皮了,有时我还会帮他一下。
我可爱的小乌龟快点动起来,美丽的春天来了!
科学的小论文 篇6
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变化最快?当然是物价,看看现在,汽油价是一路飙升,今天才五元一升,明天就变成六元一升,后天就变成十元一升,气得你直瞪眼,也无可奈何。养宠物总不能把它放在路天地里睡觉吧,养轿车也一样,需要停放的地方。买个车库,近万元一平方米的地皮比车还贵,哪里出得起?租个停车位吧,可停车费一天也不下百元,一个月也得两三千,郁闷啊!不仅这些,出门要交过路费,养路费、bànzhèng费……
这一个费那个费,吸得你倾家荡产,到头来不得不贱价卖车。综上所述,取而代之的将是高科技的产物——智能轿车。虽然作为小学生我们目前还没有能力制作出这样的智能汽车,但是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只要我们敢想,将来就一定可以创造出来。现在的轿车使用的是汽油发动,只要行走,就不断地“吐”着黑色气体,日行千里,要“吐”多少黑气啊,严重污染了环境,是造成人类疾病的罪魁祸首。古时候人们的交通工具是马,虽然速度比轿车慢,但是你什么时候听说过出过马祸的呢?可现在的轿车,据统计,平均每天全国就有一百多起车祸,这个惊人的数字,令人心惊胆寒。
这一种智能轿车与众不同,首先,它环保节能,它的动力是太阳能的,既环保又节约能源,可以称得上“绿色”轿车。它的盖板是光能接收器,随时都可以吸收太阳能,再通过压缩电路板积蓄到环保、节能、蓄量大的新型电池,和太阳能热水器一样的原理。其次是方便,人们买车就是图个方便嘛,智能轿车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别看它大,可它是折叠式的,不用的时候只要按下机关,就会变成边长约1.2米,高约0.5米的正方体,既可以提在手上又可以背在背上,还可以当成装饰品摆放在家里。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只要按下控制轿车的微型遥控器,它就会寻着人的脑电波,来到主人的身边。智能轿车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全,它装有导航系统,能识别危险,不管遇到怎样的险情,它会阻断手动控制系统,轿车自行前进,直到安全。
科学的小论文 篇7
水精灵是一种像果冻一样的东西。最近一段时间,一种被称为“水精灵”的玩具,出现在学校周围的玩具摊上。因色彩艳丽着实吸引了不少同学的眼球,不少人抵挡不住小贩的叫卖,常买几只带回家,用矿泉水瓶和玻璃瓶泡着可好看了。起初,我们班许多同学也加入了买了水精灵的行列。水精灵是个什么东西?为了满足我沉重的好奇心。我展开了对水精灵的调查。
我先对学校周围的商家进行采访,有毒吗?有生产厂家吗?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但学校周围的商家都避而不答,有些甚至威胁我们。我只好改变策略,进行暗中调查,我先买了一袋,用小刀对水精灵进行解剖。立即遭到小贩的制止:“这是有生命的东西,这样,会弄死它的。”据小贩说,这是人工培育的海底真菌,它质体柔软,无毒。用手触摸的感觉像果冻。这些水精灵有红的,黄的,蓝的,透明的,非常漂亮。圆圆的,约为0。5厘米,捏起来富有弹性。
我们觉得这是一种很少见的儿童玩具。于是开始了调查,并且开始记录。第1天:开始膨胀了。我把一滴墨水滴入水中,一会儿水就又变成清的了。我很纳闷,难道水精灵是污水的克星吗?第2—3天中,水精灵长出了尾巴。同时开始脱色,尾巴短小,像蝌蚪尾巴。难道是什么生物吗?第4—5天:产卵。(就是从一个里面出来另一个)水精灵的卵可以捏碎,表面光滑。好像不会动。里外都是透明的。还十分有弹性,真奇怪。水精灵整个生长过程就像是一个细胞分裂过程。
后来我上网查才知道水精灵是一种吸水性树脂(化学材料),一般是用淀粉混合丙烯腈制成的。它们是胶丸大小的透明小球,有红的、黄的、蓝的……。因为放入水中会有“神奇”的'变化,所以它们叫“水精灵”。这些珠子很软、很滑、在水里膨胀以后,有的会鼓出一个包。慢慢地分解,所以珠子就会越来越多。为了提高产品弹性、使色泽更艳丽,部分商家添加了有致癌危险的苯乙烯聚合物和工业色素。此外,如果未成年人不慎吞食,经过胃酸溶解,还可能释放出毒素。专家提醒,该类产品多为非食用的工业原料,长期触摸,有可能造成中毒,触摸后一定要洗手,谨防危害身体健康。
建议大家最好不要玩这种东西。如果皮肤接触了就要赶紧清洗,切忌让年龄小的孩子玩耍,以免呑食。
在这里给大家提个醒:大家以后看到像水精灵这样外表奇怪的东西卖千万不要买,尽量不去围观。
科学的小论文 篇8
学习到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纸,而造纸的原材料主要是树皮等植物的纤维,但由于人们盲目的砍伐。现在树木也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纸,人人有责,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节约用纸”对我们来说,比起节约水电来似乎遥远了一点。很少清楚节约用纸和保护生态环境有什么直接关系。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用纸,用各种各样的不同类型的纸。那么你统计过吗?你每天要用多少张纸?你一星期要用多少纸?你一个月至一年要用多少张纸?结果是惊人的。一张纸从何而来?纸是由树“变”来的。一棵树往往需要长几十年才能被人类利用。人类是无情的,电锯声中,几十年长成的大树轰然倒地。那些木材,运往造纸厂,变成了一张张纸。
纸给人类带来了方便,但同时给森林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树木不仅可以用来造纸,还可以提供木材。大面积的森林可以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如果没有树木,就没有氧气,那我们也就无处安身。森林的消失危害巨大:黄土高原上原本覆盖着成片的森林,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的林海,泛着绿色的波涛。但是,由于人们的破坏,现在黄土高原已真正成为只有黄土的高原,大地脱去了外衣,裸露出了黄色的皮肤,是那样令人痛心。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这一天,我们都拎着工具去植树。我国现在的森林覆盖率已上升。这是人类改过自省的结果,是令人欣慰的。
科学
但是,虽然森林覆盖率上升,但仍然很低。所以,植树造林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人类永远的任务。现在已步入冬季,虽然已经过了植树的最好时节,但我们可以在心中播散“节约用纸”的种子,种植“植树造林”的树木,等到来年春天,这些树木已发了芽,长高了。我们可以拿着工具到户外去,将树木的种子播散到土地上,精心呵护它们,让祖国大地充满绿色!为我们遮风挡雨。节约纸张,从我做起。
科学的小论文 篇9
雾霾是由于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与雾气混合,而导致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雾霾天空气中的有毒颗粒物,是引发心血管疾病、老慢支、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鼻炎、上下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病的重要原因。
应对雾霾天气的办法:
1、雾霾天气少开窗
雾霾天气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
2、外出戴口罩
如果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棉质口罩最好,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都不过敏,而且易清洗。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3、多喝桐桔梗茶、桐参茶、桐桔梗颗粒、桔梗汤等“清肺除尘”茶饮
桐桔梗茶有清火滤肺尘功能,能显著增强肺泡细胞排出有毒细颗粒物的能力,能有效的协助人体排出体内积聚的PM2。5颗粒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具体可参考桐桔梗茶、桔梗汤的百度百科介绍。
4、适量补充维生素D
冬季雾多、日照少,由于紫外线照射不足,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有些人还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等现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
5、饮食清淡多喝水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6、最好不出门或晨练
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7、深层清洁
人体表面的皮肤直接与外界空气接触,很容易受到雾霾天气的伤害。尤其是在繁华喧嚣十面“霾”伏的都市中,除了随时要应对雾霾危“肌”外,由于建筑施工、汽车尾汽、工业燃料燃烧、燃放烟花爆烛等原因造成悬浮颗粒物多,难免会堵塞在毛孔中形成黑头,造成毛孔阻塞、角质堆积、肌肤起皮等肌肤问题,所以自我保护的首要措施就是深层清洁肌肤表层,清洁毛孔。水色盛开土耳其浴由于全身置于恒定的高热蒸汽之中,通过大量的排汗散热,肌肤毛细血管充分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可将积淤于体内的过多脂肪废物和乳酸等迅速排出体外,有效防止雾霾的颗粒以及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生成的细小物质粘附到肌肤深处。
科学的小论文 篇10
暑假的一天下午,我在少儿频道的节目中看到一个有趣的实验。主持人竟然让一个熟鸡蛋钻进了酒瓶里。小朋友,你相信吗?是不是主持人用的是奇特的材料或者有什么神奇的魔力?不然鸡蛋怎么会穿过比它的身体更细小的瓶口呢?为了弄清其中的奥秘,我召集了几个小伙伴,打算按照主持人的做法试试看。
我们按照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材料准备了一个熟鸡蛋、一个啤酒瓶和一盒火柴。我们先把鸡蛋剥去外壳,放在酒瓶的瓶口上。有一个伙伴还试着用手去按鸡蛋,可是不管怎样鸡蛋是稳稳地立在酒瓶口上。我说:“看我的吧!”我学着主持人的方法,点燃一根火柴,迅速的丢进了瓶子里,再把鸡蛋及时地放到瓶口上。只见火柴渐渐地熄灭了,这时鸡蛋开始一点一点地往里钻了。突然,整个鸡蛋都掉进了酒瓶里。同学们高兴地拍起手来,我们成功了。
当我们都沉浸在喜悦中的时候,一个调皮的小伙伴提出了新的挑战。能不能让鸡蛋再钻出来呢?我的伙伴们都摇了摇头。有了刚才的成功,我自信地说能。我猛得吸了一口气,鼓起腮帮“呼”得吹进瓶子里,接着,立刻把瓶子倒过来,只见鸡蛋一点一点从瓶口钻了出来。在最后,鸡蛋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推了出来。真是太神奇了!同学们都欢呼起来。我得意极了。这时,一个好问的伙伴说:“这其中又有什么道理呢?”被他一问,我才从得意中醒过来,由于我也说不出其中的科学道理。后来,我们几个伙伴商量,一定要查找资料,解开这个谜团。
时间一晃过去了,假期结束了,我们又回到了校园。在科学课上,我们学习了《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单元。从课堂上丰富的实验和老师的讲解中,我知道了空气要占据空间和空气成分的知识,终于明白了鸡蛋钻进酒瓶里的奥秘。现在我能向我的小伙伴们说明鸡蛋钻进酒瓶里的科学道理了。科学学习可真有趣!
科学的小论文 篇11
鸡蛋是一种好吃又有营养的食物,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以鸡蛋作为主食而制作出的佳肴,煎蛋、煮蛋、炒蛋、蒸蛋…..这些都是最平常的,今天,我们就以蛋为实验主材,来研究“煮蛋”快还是“煎蛋”快。
“煮蛋”快!不“煎蛋”快!“NO,我们都不对,应该是这两种方式同样快。”是这样的吗?对于煮蛋与煎蛋,是其中的一种方式更快呢?人们都做出了不同的推测与想法,不过,光有想法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以科学的依据来做出判断。今天,请跟随科学的脚步,去从实践中得出结果。
首先,准备实验材料与实验工具,我们需要两个差不多大小的鸡蛋,一些油,两个同样大小材质的容器,一碗热水,两个煤气灶,我们把两个鸡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进行实验。首先,将对照组的鸡蛋放入装有热水的容器,盖上盖子等候;将实验组的鸡蛋打碎,打入装有油的容器等待,为了方便观察,列出了以下统计:
煮蛋
1分钟
发出“磁磁”的响声,蛋白开始凝涸。
表皮开始凝涸,蛋黄蛋白无变化。
2分钟
蛋白开始变成白色,蛋黄变稠。
蛋白有些部分呈块状,蛋黄无变化。
3分钟
蛋白全变白,蛋黄全呈膏状,鸡蛋完全熟透。
蛋白几乎熟透,蛋黄外部已熟,中间部位流液。
4分钟
蛋白熟透,蛋黄的液体还有一些。
5分钟
蛋白蛋黄完全熟透。
从以上列表发现,煎蛋比煮蛋快,可以节省许多时间。今天我们的科学小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科学的小论文 篇12
今天,我去钓龙虾,我带着钓竿和钓饵(猪肉)去一条混浊的沟里钓。没一会儿,我就钓到了10只龙虾,正当我兴高采烈的回到家准备红烧时,发现小龙虾的壳上沾满了污泥,一开始我以为沟里的小龙虾脏一些,少一些,于是我又到一个清澈的塘里去钓龙虾。结果一只也没钓到,于是我作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小龙虾喜欢在混浊的水里生活。
既然猜测了,我就要想尽办法来证明这一点。我立马行动起来,我找来两只桶,一只桶装浑浊的水,一只装纯净水,并在桶里各放了5只龙虾,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到了第三天,浑浊的水里的龙虾仍然生龙活虎,而在清水里的小龙虾已奄奄一息,这证明了我的猜测是正确的。
我又做了一个实验,我仍然把一只桶里装浑浊的水,一只桶里装清水,各放进5只龙虾,但这次实验我并不求小龙虾喜欢浑浊的水还是清水了,我是在求小龙虾吃什么,我不去管浑浊的水里的小龙虾,我天天喂食给清水里的小龙虾,但喂的是一些被我切得小得不能再小的鱼肉、腐肉、水草、水藻等,过了5天后,浑水里的小龙虾和清水里的小龙虾一样生龙活虎,这个实验证明了小龙虾吃小得不得了的微生物。
现在我终于知道小龙虾为什么喜欢浑水了,由于水里有极小的鱼肉、腐肉、水草、水藻等,而这又是小龙虾的最爱,所以小龙虾就喜欢浑水了。
经过这次实验,我心里十分高兴,由于我又知道了一个科学知识,希望大家也常做这类科学实验,只有这样,才能多了解科学知识,增长见识。
科学的小论文 篇13
上科学课,赵老师让我们猜一猜: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这时,全班同学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同学说:“喜欢在湿土里。有的说:“喜欢在干土里。”还有的说:“喜欢在水里。”种种猜测,到底喜欢生活在哪里呢?于是,我决定通过亲手试做一个实验。
实验材料:蚯蚓、棉球、醋、盒子、黄泥、黑泥(不施肥)菜园土等。
实验一:蚯蚓对刺激的反应:
我先用手指轻轻一触一摸蚯蚓的各个部位,发现当我触一摸一到头部的时候,它不断的挣扎,扭一动。当我触一摸一到躯干时,它一弓一弓的。摸一到尾巴时,它不断地向前爬。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将粘了醋的棉球放到蚯蚓的前端附近和后端附近,结果我发现蚯蚓一碰到棉球就掉头就跑。接着,我又把带醋的棉球放到了蚯蚓的体一壁,结果还是一样。看来,蚯蚓对刺激物是比较敏一感。
实验二:蚯蚓对光线的反应:
我用了一个透明的盒子放在阴影和光照的交接处,这样一半是暗的一半是明的。接着,我又把蚯蚓放到里面。过了一小时后,我再去看时,发现蚯蚓卷缩在暗处,而明处一条蚯蚓也没有。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我在书上查找了有关蚯蚓的的资料。看了后,才知蚯蚓是负趋光性。尤其是逃避强烈的阳光、蓝光和紫外线照射,但是不怕红光,趋向弱光。怪不得蚯蚓全都在暗处。哦,我终于明白了,原来阴湿的早晨有蚯蚓出穴活动就是这个道理。
实验三:蚯蚓对几种土壤的反应:
我把蚯蚓放在几堆土围住的中央,然后再观察蚯蚓到底喜欢爬到哪里?过了一会儿,只见蚯蚓先是缓慢地爬进了黄土堆里。呆了一会儿,又爬了出来,好像不喜欢的样子。爬出黄土后,接着它爬进了黑泥堆里,又出来了。大概不喜欢这样的土壤堆吧!最后,它还是钻进了有机质丰富的土质湿润的菜园土里。我耐心地等了许久,也不见它出来。看来,它在那里安家了。经过以上几个实验,我知道了蚯蚓比较喜欢在湿润、阴暗、肥沃的土壤里生活,就像菜园土一样。
科学的小论文 篇14
星期天早上,我打开冰箱拿鸡蛋,准备煎一个荷包蛋。我猛地一拉,发现横卧的几只鸡蛋经不住猛烈的摇晃,流出了鲜艳的蛋黄和透明的蛋液。而竖卧的鸡蛋却完好无损。这是为何呢?我跑去问正在看报纸的爸爸,爸爸说:“你自我做个实验就明白了。是这样做的……”
我为了探个究竟,照爸爸说的做了一个小实验:我拿了一大团橡皮泥,分成四小团。上方竖直放上四只鸡蛋和一块木板,再放上《新华字典》和《小学生作文》两本书。让我惊讶的是,结果鸡蛋毫发未损!我想假如鸡蛋是横放又是什么结果呢?动脑不如动手,我就在橡皮泥上横放了四只鸡蛋。哎!让我没想到的是:刚放上一本《新华字典》,鸡蛋就四分五裂了!是不是这几只鸡蛋的壳刚好是薄的呢?不如换别的蛋试试看!但是结果还是一样。我再想:一边放竖的蛋,一边放横的蛋,在横放的鸡蛋下垫点橡皮泥,让这两只鸡蛋一样高,结果又是怎样样呢?我又做了个小实验,结果放上一只铅笔盒,原封不动,又放上一只瓷盘,横放的鸡蛋“啪”地一声就碎了。
这是为何呢?我仔细思考:这蛋是不是都是两端壳硬,中间壳软呢?我这想法是对还是错呢?假如是对的,为何是两端壳硬、中间壳软呢……我一下子想出了好多问题。之后,我翻翻科学书,查了查资料,又问了问老师,得出了一个结论:我的想法是错的。正确的答案就应是:把鸡蛋横放,一压就破了,假如把它竖起来,就不易破,这说明同样的材料的强度大小,决定于形状的不一样。这就像拱桥和平桥,两者所能承受的重量就不一样,拱桥能承受更大的重量。
经过做这个实验,我养成了遇见问题就要仔细思考,争取弄懂的好习惯。
科学的小论文 篇15
在合一的最后一个寂寞而又宁静的夜晚,我发现了一种一闪一闪的昆虫,经过了一番的辛苦调查,我终于知道了它的真实身份:萤火虫;它那一闪一闪的灯,可以在漆黑的夜晚给迷路的人们指引方向,也经过了几天的认真观察,我发现了其实萤火虫是一种食肉昆虫;它喜欢吃蜗牛,在我们人类还没有发明麻醉之前,其实萤火虫和其他昆虫就早已掌握了这一门技术,我们都知道蜗牛是不会主动跟其它昆虫主动发起争斗,如果蜗牛在树叶上爬行,或是躲在壳里,攻击它是很难的,然而萤火虫选择了夜晚,因为在那时攻击它是轻而易举的,所以萤火虫才把它当成主要的食物。
我还发现了发光器生长在虫体的后三节,那个地方就是它的尾部。在前两节的腹部是有一大块发光器,几乎盖住了整个腹部:在第三节上,只有两个发亮的亮斑。光从背部透露出来,发出了一种美丽的亮光,白光中带着一丝丝微微的蓝色。萤火虫雌虫是不会长出翅膀来的,更不会在湛蓝的天空中飞翔,它就只能以直保持着幼虫的形态,但却一直是一种一直发出明亮的灯的昆虫。
科学的小论文 篇16
在大千世界里,隐藏着许多问题和玄机,有一些很平常,有一些却非常奇特。我也曾遇到过一些奇特的东西。
记得那天母亲从花鸟市场买回来一盆名叫含羞草的花,只见它的枝干细细的,叶子远看是连成一片的,其实是由许多更小的叶片组成的。看着它那俏皮的样子我忍不住伸手去摸摸它,谁知刚一碰到它,它的叶子就紧紧地闭着了,过一会它就又慢慢张开了。这可真好玩啊!玩着玩着,我不禁好奇起来,它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呢?
于是我上网查了一下关于含羞草的资料。原来,在它的叶柄基部有一个膨大的器官叫“叶枕”,叶枕内生有许多薄壁细胞,这种细胞对外界刺激很敏感。一旦叶子被触动,刺激就立即传到叶枕,这时薄壁细胞内的细胞液开始向细胞间隙流动而减少了细胞的膨胀能力,叶枕下部细胞间的压力降低,从而出现叶片闭合、叶柄下垂的现象。经过1-2分钟细胞液又逐渐流回叶枕,于是叶片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含羞草的叶子之因此会出现上述现象,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含羞草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对外界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由于,含羞草原产于热带地区,那里多狂风暴雨,当暴风吹动小叶时,它立即把叶片闭合起来,保护叶片免受暴风雨的摧残,因而逐渐形成了这一生理现象。
查找了含羞草的资料后,我也增长了不少知识,小小的一株草竟会有那么多神奇的地方,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多少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呢,想必这就是大自然的奥秘吧!
科学的小论文 篇17
我学习了《铁罐和陶罐》这篇课文,知道了铁罐放在泥土里容易腐烂,我的脑袋里冒出了一个小问号:“那么铁放在哪里生锈最快呢?为此,我反复思考研究做了一个小实验。首先准备三个小铁片,然后一个放在冰箱里;一个埋进泥土里;最后一个放在盐水中,看看哪一种会更快使铁片生锈。一天下来,我来到冰箱,小心翼翼地拿出铁片,仔细观察起来,可铁片却一点儿变化都没有,我接着来到花盆前,挖出藏在土壤里的铁片,可结果仍是如此,最后我来到水杯前,拿出浸在盐水里的铁片,可也是一点都没变。这可让我纳了闷:“难道得时间长一点才能出效果?”我疑惑地走开了,几天之后,我又来到那儿,惊奇地发现在泥土里的铁片有一点点生锈,而在盐水里的铁片早已锈迹斑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打开了电脑,原来是原电池反应,离子导电,因为两种金属通常是活动性不同的两种,以铁和铜为例,因为空气中有水分,水中通常容有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碳,铁片遇到酸失去电子成为铁离子,电子则通过金属移动到铜,再还原成氢气,形成一个原电子,这种反应成为析氢气反应。铁的这种腐蚀内称为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比一般的氧气还原性腐蚀速率更快,从实验和资料中证明,盐水会让铁片更快生锈!
想不到就一个问题,竟然要花那么大的功夫去查找资料,去思考其中问题,一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就那么几个字,可是它其中包含的道理和知识是无法估量的,科学家付出的汗水也是无法想象预计的,那些科学家真的是为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猛然间我恨不得把所有的问题都思考出一个答案来解释,也正是了解这些后,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越来越强了。总之,受益匪浅。大自然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永远解释不完的奥秘。
科学的小论文 篇18
上个星期,母亲给我买了一个小巧玲珑的指南针。
我把指南针转来转去,不明白为什么,它的指针总是指着南面。晚上,父亲回来,他看见我在摆弄指南针,就问:“遇到什么问题啦?”我说:“父亲,为什么指南针总是指着南面呢?”父亲说:“指南针是我们的祖先发明的,我们祖先知道磁石能够吸铁,并且制成了可以自由移动的指南针。为什么指南针可以指出方向呢?原来,地球是一个非常大的磁体,它和磁铁一样,也有两个极,一个叫地磁北极,一个叫地磁南极。由于指南针是一个磁体,并且可以移动,而磁铁是同性相排,异性相吸,因此地球上的指南针就总是一头朝着地磁北极,一头朝着地磁南极。”“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太有趣了!”我说。
父亲还告诉我,指南针还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最早的指南针称为罗盘。我问父亲:“那么,这个指南针怎么用呢?”父亲说:“把它放平,之后指针会受到地磁影响而旋转,等它停下来的时候,其中一头指的是南方,另外一头指的是北方。指南针主要是在方向不明的时候,用来分辨方向的,但某些地磁不稳定的地方是不能使用指南针的,比如沙漠中和某些峡谷中。”
轮船在大海上航行,飞机在天上飞行,都需要指南针指明方向;我们到郊外旅行时,指南针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指南针真是我们的好帮手!
科学的小论文 篇19
一天,我在一本科学书上看到糖水可以制作隐形的墨水,于是,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做起了实验。
我先把糖水调好,用毛笔蘸糖水在纸上写了“开门大吉”几个大字,然后把纸门晾干,什么都没有,我开始怀疑书了,最后,我用打火机稍微烧了一下,看见了一个“开”字呈现浅褐色的,我一见,欣喜若狂马上对正看电视的婆婆说:“婆婆,快来,我给你表演魔术!”于是,我又重新拿了一张白纸,写上“婆婆”两个大字,用吹风器把它吹干,就什么也没了,我赶忙问婆婆:“你信不信,我可以不用笔,用火能写出‘婆婆’两个字来。”婆婆,摇了摇头,显然是不信。
打火机,烤了一会儿,可是烤得有点儿久,把纸不小心给烧了,婆婆笑了笑,我有点急了说:“别得意,你等一等。”我又在一张白纸在写了那两个字,然后晾干,这次我只是稍微烤了一会儿,字便显现了出来,我得意地笑着,婆婆赶快从我手中夺去纸翻来覆去地看着,就是不明白。
小伙伴们,你们明白吗,不明白,就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由于用糖水在纸上写了字后,晾干了,字形,图案,就会消失,火烤之后,字形图案会因糖分脱水,而呈现浅褐色。
动动脑筋,想一想除了糖水,还有哪些液体可以做隐形墨水呢?
科学神奇吧!
科学的小论文 篇20
星期天,我和母亲一块儿做了个实验。
我按照母亲的吩咐,拿来一个干燥的空玻璃杯,一个打火机,找来几支蜡烛和一些石灰水。
首先,母亲取出一根蜡烛,小心翼翼地点燃它,竖拿着。蜡油顺着滴在了台子上。母亲乘着蜡油没有凝固时,将蜡烛粘在台子上。然后,母亲把一旁的空杯子照在上面。这时,蜡烛似一个乖巧的小孩一样,熄灭了火星。我看了以后觉得这个实验并不怎么奇特,但自己却又说不出什么理由,只好请教母亲。
母亲说,由于火在燃烧时需要氧气,而杯子把它盖住了,里头的氧气就受到了限制,很快火焰就会把氧气烧光,当杯子里没有氧气时,它就会熄灭自动熄灭了。
接着,母亲把澄清的石灰水倒进烧杯里,再把它涮一圈倒掉,烧杯壁就附着一层石灰水了。又把这个烧杯罩在火焰上,一会儿烧杯壁的石灰水就浑浊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很纳闷。
母亲听了,笑着说,你还是去请教电脑教师吧!
我一听,打开电脑查了起来,原来这是由于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石灰水一碰到二氧化碳,就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碳酸钙。“哦,原来是这样呀!”我急匆匆地喊来母亲,给她看了电脑上的说明。母亲笑着说:“今天你有知道了一个新知识了。”
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以后,我还得多做些实验,多了解掌握一些科学知识!
科学的小论文 篇21
科学往往是很吸引人的,而且科学还是永远探索不完的,永远新鲜有趣的。比如,就拿漂浮的鸡蛋这一实验来说,也许很多人都知道,但做实验的过程远比听说的要新颖。
实验很简单,材料只有四样:大玻璃杯、食盐、勺子、鸡蛋。虽说简单,却可以从中收获无限知识。
首先,我拿起水壶,在玻璃杯里倒进大半杯水,接着轻轻把鸡蛋放入水中,鸡蛋在杯中沉入底部后就不动了,似乎在休息。
接着我放了1勺盐,鸡蛋没有动静;我开始放第2勺盐,鸡蛋仍然安安静静的躺在杯底;我一气之下放了6勺满满的盐,鸡蛋没有辜负我的期望,上升的一点;最后,我不服输的放了2勺盐,鸡蛋上升指数又高了些。
我听说别人的鸡蛋可以漂浮的水中间,就把鸡蛋拿出来,用勺子搅拌了一下未融的半成品盐水,待杯子底部的盐化了,才慢慢把鸡蛋放进去,这时,鸡蛋不停地上下浮动,我等了一会儿,鸡蛋不动了,挣扎着浮出水面。
最后,我把剩余的2勺盐倒入水中,鸡蛋逐步上升到水面,如戴着泳圈在自在的游泳,我淘气的用手指把鸡蛋往下压,松开手指,鸡蛋又很快飘回到水面。
为什么鸡蛋会飘浮起来?我从电脑中取得了收获:鸡蛋刚放进清水里的时候,由于鸡蛋的比重比水大,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本身的重量,因此它会沉到底部;放盐后,水把盐溶解了,水的比重增加,当盐水的比重等于鸡蛋的比重时,鸡蛋就会浮在水的中间;再继续加盐,当盐水的比重大于鸡蛋的比重时,鸡蛋就会浮在盐水的上面,并且鸡蛋顶部露出水面。
教师在课堂上告诉我们:任何物体在水里都会受到浮力,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重量,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也叫浮力定律。其实科学就和长大要学的物理差不多。
我很惊奇这个小小的实验居然蕴含了如此丰厚的定理,这才明白科学除了用来放松用来玩,还对我们有很深的重要性。我暗暗下定决心在往后的日子里好好学物理,好好研究这有趣的科学。
【关于科学的小论文集合】相关文章:
关于能源的科学小论文11-08
科学小论文(集合15篇)08-11
关于科学的小论文(15篇)12-08
关于科学的小论文15篇12-07
【热门】科学小论文01-24
科学小论文【热】01-24
科学小论文【推荐】01-24
【热】科学小论文01-24
科学小论文【精】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