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生活源泉论文

2021-04-25 论文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时时把握“惟有生活才是作文的源泉”的宗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审视生活、积累素材、引发激情,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习作文和评阅作文,在作文中学会做人。“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笔者认为:提高学生对生活水平的观察、品味,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平凡之美,是激发学生写好作文的必由之路。

  一、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书写生活百味

  在学生眼里,作文最大的困难不是写作技巧,而是题材的匮乏。这当然不是说学生已经掌握了写作技巧,现实是相当部分的学生对作文技巧或是无暇顾及或是根本没有体会。如果学生连文章都写不出来,那些技巧岂不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首先,我专门利用了一节班会课,冒冒失失在学生没准备的情况下做了一个小游戏:找一位同学上台表演小品,请其余同学仔细观察。由于这位表演的同学事先没做准备,我就让别的同学来形容一下此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有的说:“他的脸涨得通红,像一只红龙虾,一会儿用手挠挠头,又低头想了一会儿,一会儿又把手放在嘴里咬了几下,再抬起头看看老师,又像一只猴子……”有的说:……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接着我又不失时机地引导:“看到他的这些动作,你想到了什么词?”“很茫然”、“难堪”、“狼狈”……同学都说了许多。于是,我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有的说:“从他的.表演看出来的。”有的说:“从他的动作、神态看出来的。”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之后,我让学生把这些写下来。评讲时,我及时表扬了同学们,然后告诉他们:“这就是作文,作文就是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用心想,用脑思考,然后把他用语言表述出来。”课后,我布置同学写一位自己熟悉的人,大家都写得很形象、很有特点。这样逐步引导,很快解决了学生提出的“没材料”的问题。有了材料,我再教给学生如何积累材料,要求学生每天用简短的话写观察心得,也就是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特别强调学生一定要把时间、事件、人物说清楚,以及由这件事你想到了什么,可以是一名话、两句话或者是一、两段话。这样,通过平时观察和练笔,使学生人人有话说,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并且有组织、有指导地观察和练笔,使学生尝到了甜头,懂得了作文不神秘,是用语言文字再现生活,只要注意观察你身边的人和事,作文就有话说。

  二、审视生活,体验感悟,引发真情实感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语)。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审视生活,抓住契机,感悟生活;要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导学生满腔热忱地去观察、感受周围的生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让他们在生活中写作,因生活而作文,在作文中学会做人,使学生作文真正走出“轻描淡写,没有深度,为了中心而中心”的困境,有一个新的飞跃。 在一次以《爱的教育》为主题的作文指导课中,我巧妙地运用了现成的教材:本校有一位学生,在六年前因一场车祸失去了爸爸,家中的妈妈也身患重疾,生活窘迫。为了能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那种场景,我特意组织大家到这位学生家中采访。来到这位学生家中,眼前的情景令同学们喟然:三间低矮的房子,家中除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再也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具了。同学们目睹卧在床上含着热泪讲述不幸的母亲,个个眼中噙满了泪水……回到学校,我没有让学生马上动笔,而是先让他们说说采访后的感受。我让学生围绕下列问题来谈:看到这种情况你有何感想?现在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最想干的事是什么?学生纷纷发言,课堂气氛十分热烈。最后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总结、点拨,学生“动之以情”,丰富的感情流于笔端,结果《人间自有真情在》、《同在一片蓝天下》、《感动在一瞬间》、《关爱无限》等优秀习作诞生了。

  三、融于生活,创造作文,体验成功的快乐

  《标准》中指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学生的生活积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限的,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拓宽视野、感受生活、积累知识的机会。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极少帮父母做家务,油瓶倒了也懒得扶。调查表明,能主动帮父母做家务的占15%,会做简单的饭菜的几乎没有。于是,我决定把“包饺子”这个活动搬进课堂。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擀的面皮有圆的、椭圆的、长方形的和不规则形的;包得饺子更不用说了,可以用奇形怪状来形容,孩子们还给它们起了许多有趣的名字。在烧水下饺子这一环节就更有意思了,有的孩子被烟熏得眼泪直流,有的脸上沾了许多灰,一个个变成了“花脸猫”。但品尝到自己亲手包的饺子,那种发自内心的乐和美,从孩子们洋溢的表情可以看出。学生亲身经历了,作文写得有血有肉,好得没法说,并且他们也从中懂得了做家长的不容易,一举两得。

  小小童心,大千世界。只要我们让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生活、融入生活、感悟生活,在作文中注入生活的细流,学生就能在作文的土壤中孕育亮丽的风景、滋生鲜活的生命力。这样,他们的文章才会千姿百态,才会“横看成岭侧成峰”、“淡妆浓抹总相宜”,才会达到在生活中学习作文和做人的目的,才会使作文教学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真情可喜、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

【挖掘生活源泉论文】相关文章:

数据挖掘论文03-31

挖掘的近义词04-11

付出老师的爱,挖掘学生的美(班主任工作论文)12-05

挖掘农村独有的语文教学资源(人教版 教学论文)12-05

如何挖掘《囚绿记》的主题(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论文)12-06

挖掘课本资源,提升课堂效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12-06

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12-06

数据挖掘简历模板03-24

挖掘阅读教学的创新点12-05

挖掘变形记的当代内涵--挖掘《变形记》当代内涵(网友来稿)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