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是相对与被动学习而言的,是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摒弃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提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来选择、探求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
学生的自主学习,不等于教师瞪着眼睛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学习,更不等于老师用一套讲义来应付全班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而是指教师和颜悦色地走到学生之中,帮助、引导学生学习。教师既要提问学生又要让学生提问,让教和学在彼此质疑、共同思考之中展开,让学生的学习在彼此交流、相互促进之中深入。自主学习有如下特征: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有为这个目标而努力的心理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为解决问题达到目标而自我探索各种学习策略,能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调试,对学习结果自我评价。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有情感投入,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过《声音的特征》后,我们就可以设计这样的自主学习方案:
一、布置任务
观察一种乐器的使用过程,或者上网搜索一种乐器的使用说明,或者到图书馆查看有关乐器的原理和使用的图书,了解乐器为什么会发出各种各样的音调。
二、交流成果
一周后,有的学生带来了二胡,他发现二胡弦的粗细有不同,不同粗细的弦振动发出的音调不一样。有的同学带来了二胡的演奏录像,他发现音乐家在演奏二胡时,手指不停的移动,手指在弦上的位置不同,弦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有的同学带来了二胡的使用说明,要求要适当调节好弦的松紧程度,说明二胡发出的音调可能与弦的松紧有关。还有的同学带来了笛子,他当场演奏给同学们听,一些细心的同学发现他演奏时,手指不停的移动,可能是改变振动物体的长度(老师更正是空气的体积,内容较难,留给有兴趣的同学课后研究)。
三、深化探究
设计方案,验证以上同学的猜想。
经过一番讨论后,大家确定了下面的方案:
(1)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由此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一根和两根橡皮筋,拨动,听一听所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区别?
(3)一根橡皮筋拉紧和拉松,拨动,听一听所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区别?
四、总结评估
以上的实验方案有什么不妥之处?反应快的学生很快发现没有使用控制变量法,经过讨论后,同学们一致赞成下面的方案:
(1)取两根长短不一,粗细相同材料相同的弦,使其松紧程度相同,拨动使其振动,比较听到的声音频率高低。
(2)取两根粗细不一,长度相同、材料相同的弦,使其松紧程度相同,拨动使其振动,比较听到的声音频率高低。
(3)取两根长度相同,粗细相同材料相同的弦,使其松紧程度不一,拨动使其振动,比较听到的声音频率高低。
显然,上面的教学设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与爱好,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必然是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效果肯定是相当好的。然而,在现实的科学教学中,有许多老师并不怎么愿意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原因之一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但归根到底是由于老师平时没有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那么,教师采用何种措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应该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并把这种信任的态度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能,并对自己的学习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其次,就是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第三,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学生学习科学的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