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整体把握”放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语境中严谨表述,并提升到“语文教育”的三大“特点”之一:“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整体把握是一种通用阅读教学方法,是对读物整体内容的把握。现代阅读追求的是综合效果,无论是在课堂研究课文,还是在考场应答试卷,无论是理解课文内容,还是进行语言训练,都力求统摄全文,驾驭整体。从文章学角度来看,文章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意义联系的系统,它有自己的整体结构。具体文章中的字、词、句、段是文章的有机部分,不能让它们游离于文章之外,必须把它们作为文章的一部分来处理。只有把它们放到具体的文章中来理解,才能恰如其分,合乎逻辑。如果分析文章不从整体出发,而是常常将一篇有机的和谐的文章机械地肢解成中心、结构、技法、修辞、语法、字、词等各自孤立的部分,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那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它的结果是使学生在分析文章时,常常把局部同整体割裂开来,不善于结合文章的主旨去考虑问题,不善于从上下文的联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因而,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就常常是表面的、片面的。在阅读活动中,对文章的全篇统摄、整体驾驭的程度如何,是衡量阅读水平和阅读质量如何。整体阅读解决的就是对文章基本内容、基本面貌的把握。它是进一步研读文章,对其各个侧面、各个局部深入开掘的基础和前提。如果阅读课上解决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使学生养成了整体把握课文的习惯,那么,对局部的深入探讨才有合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那么,阅读中的整体把握主要是把握读物的哪些内容呢?义务教育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阅读目标中就明确规定“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把握文章的总体印象。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写作意图的体现,即文章的整体意义。阅读文章首先是感知主要的东西,得出总的结论,暂时忽略一般内容、次要方面。这主要的内容就是作者运用了哪几项主要材料,表达什么样的感受和认识。例如,阅读小说,要从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环境气氛等领会主题;阅读散文要从主要人物、事物、景色等品味作者旨意;阅读议论文,要从中心论点和与中心论点发生联系的分论点及论据中领悟作者的思想观点;阅读说明文要对事物或事理的说明过程、方法抓住说明的特征。
(2)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什么是思路?张志公先生说:“作者的思路是他对客观事物怎样观察、理解、认识的反映。客观事物反映在作者的头脑里,经过观察、理解、认识的过程,形成了他对这种事物的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把这些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理出个头绪来,就是所谓思路。”(张志公《怎样锻炼思路》)换言之,思路就是作者在写文章时进行立意和谋篇的思维之路,是写作时结构文章的关键,是阅读时理解文章的重点,只有理清文章思路,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看法、态度或感情。
(3)把握文章的结构布局。
如果说,材料解决了“言之有物”的问题,主题解决了“言之有理”的问题,那么,结构布局则是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材料犹人之“血肉”,主题似人之“灵魂”,结构布局象人之“骨骼”。没有坚实健壮的“骨骼”、血肉,灵魂无所依附、寄托,没有完整、匀称的结构,文章不能楚楚动人。因此,整体阅读离不开领悟作者怎样谋局布篇,研究文章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这些组成部分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呢,以下我们介绍一些方法。
(1)破解题目
给文章标题加定语。学生在给课题加定语以及说明为何加这个定语,都需要用课文中具体的语句来说明,实际上这一过程就是使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如给《中国石拱桥》的前面添加修饰成分,学生添加的成分可能是五花八门的:“古老的中国石拱桥”、“成就辉煌的中国石拱桥”、“世界著名的中国石拱桥”、“美丽而且坚固的中国石拱桥”、“古朴灿烂的中国石拱桥”、“造型奇特的中国石拱桥”、“巧妙绝伦的中国石拱桥”、“多姿多样的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独一无二的中国石拱桥”。同学们添加的都不错,合起来就比较全面了,而且抓住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给课文加副标题。在课文原标题的基础上加上一个确切的副标题,既要符合课文的内容,又要和原标题紧密联系,还要用语简洁,这需要对课文的初步理解要有一定的深度。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另一方也促使了学生边阅读边思考,从而完成对文章整体的把握。例如:给《皇帝的新装》加个副标题——一个什么什么样的皇帝,学生添加的是“一个愚蠢的皇帝”、“一个爱美的皇帝”、“一个虚伪的皇帝”、“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一个昏庸的皇帝”、“一个无知的皇帝”、“一个不称职的皇帝”等,通过这个练习,对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皇帝有了一定的认识,引导学生给课文加副标题,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人物的总体特征,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学目的水到渠成,教学活动新颖别致。
给课文另拟标题。这需要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选取不同于原题的角度进行拟题。如在讲授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时,宁鸿彬老师就叫学生给课文另拟一个题目。学生经过阅读全文后,拟出了各式各样的标题,并都能说出各自的理由。有的拟“奉承多变的奥楚蔑洛夫”,有的拟“两面人”,有的“拟荒唐的奥楚蔑洛夫”等等,最后经过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就形成了对文章比较全面的了解。
(2)概括文意
概括文意是指概括一篇文章或一部书的主要内容,概括的精炼程度不同,可以是写出一个句子来表明文章的主要意思,也可以是用一两段话来反映文章的梗概。概括的认知过程一般为:确定主要信息;删去琐碎的、冗余的信息;浓缩信息,用抽象的语言代替形象的语言;把主要信息和关键信息联系起来,即把概括的句子组成连贯的短文,使概括反映了原文内容的层级结构。其教学模式如下:首先,教师对“概括”作出定义,即“从阅读中获取重要的信息。”接着,教师解释和示范寻找主要观点的过程,说明对主要观点的支持证据的重要性。然后,教师介绍概括的认知过程并作示范后,学生运用规则去概括一段文章。最后,教学生概括多段落文章的步骤,即写出文章每一段的概括,综合各段的概括为一段话,对这一段话再进行概括为一句话。概括文意也要考虑到文体特点:记叙文就要从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方面进行概括,了解文章的所讲述的事件的全貌;议论文就要感知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概括出它们的要点,了解文章的全貌;散文概括各个事件、各个人物不同事情,概括写景抒情的基点等等。
(3)复述内容
课文复述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整体理解。课文复述是对原文的语篇内容的再现,是建立在对课文的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的,随着学生复述技能的增强和对语篇的整体认识水平的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必然随之提高。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创造轻松和谐的氛围,消除学生因担忧而产生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同时,向学生详细介绍复述的方法,并适当示范。其次,在开展课文复述活动时,教师要发挥小组活动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课堂上,由于时间的限制,教师一般只能安排几名学生面向全班进行复述,大部分同学虽然作了认真的复述准备,但如果长期得不到当众表达的机会,势必影响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的发挥。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开展小组活动(以四人小组为宜),小组成员可对课文内容进行集体讨论,然后各自分头准备,准备充分后,依次在小组内进行口述,最后推举出一名成员向全班发言。复述常见的方法一般有借助文字、图、物等进行有控制的复述课文活动和由学生自己自由地、独立地进行复述,并且复述中对原课文加以改造、更新。复述时应注意把多种形式交替或混合使用、口笔头结合、复述与背诵相结合。
(4)反复诵读
要使学生进入“整体把握”,实用而简单的办法,当然是“诵读”。“诵读”,是让作品本身来“教”学生。“诵读”的要义,是“得他滋味”(朱熹语)。看一个成功课例:有位教师在上《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开始范读,入情入景,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随后,她指导学生朗读,学生反复朗读了几遍课文。教师问学生,还需要讲吗,学生齐答:我们懂了,不需要讲了。不难辨认,这里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已融进了教师的“教”,正是在教师的催化下,学生才在此时此刻与文本发生独特的遭遇,学生才“热泪盈眶”地体味了作品的“滋味”。首先应该考虑如何指导学生诵读。无论是讲作者的生平,还是介绍时代背景,都要记住一点,这就是为朗读和背诵打基础、作铺垫,目的是让学生更快、更好的入题。学生一旦入题,教师最好是能马上将书面语言变为有声语言。不同时代,不同作家,写出来的文章都会有不同的情调,寄托不同的情思。“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乱以愁”、“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次教师要练好诵读的基本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教师亲自“下水”示范,不仅能使学生信服、钦佩,还能渲染课堂气氛。录音效果再好,也终究是录音。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不一定会比教师自己现蒸热卖,现场直播更能感染学生,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第三教师要保证学生有诵读的时间,特别是篇幅较长的文章要不惜代价,不要怕教学任务受影响。
参考资料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2、《中学新课标资源库语文卷》
【浅析适应新课标的整体把握阅读的论文】相关文章:
对整体感知整体把握的感知与把握对整体感知整体把握的感知与把握12-05
训练学生阅读,整体把握文章(网友来稿)12-06
浅析礼服的自适应定制研究论文05-27
《沁园春·长沙》整体把握09-04
《化石吟》整体把握11-10
《化石吟》整体把握研究11-15
《赤壁赋》整体把握08-27
《化石吟》整体把握与研究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