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现状是:虽然校园文化活动以各类形式开展得热闹非凡,但学生的参与度却在降低,很多高校出现为了满足参与人数强制性“码人”的现象,而即便是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其受到的文化熏陶和感染强度也不够。学界关于高校校园文化的研究在学理层面其实是研究得比较充分的,基本涵盖了历史纵向、中西对比、未来趋势探讨等方面。就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创新研究来看,目前的研究呈现如下特点:一是从内容入手,诸如将传统文化引入校园文化的国学教育活动,将学科文化引入校园文化的专业教育活动等。二是从活动载体入手,研究者越来越关注计算机网络、手机网络、博客、微博等在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上的作用,并做了大量研究。三是从活动形式入手,从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创新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而对于仪式教育的研究更多的是讨论它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鲜有讨论它的文化功能的。本文尝试将仪式教育的文化功能与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创新结合起来,将仪式教育本身看作一种校园文化,从仪式活动的开展和对仪式符号的文化意义解析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
一、仪式及其文化功能
(一)仪式与仪式教育
在中国古代,人生的每个重大变化与成长,多是通过看似不无琐碎的“礼”和“仪”来完成的。《论语》讲“不学礼,无以立”,这里的“礼”就是一种规范、一种标准;“仪”就是一种行为、一种程序。也就是说,规范和标准是通过仪式进行表达和完成教化的。对仪式的界定,李亦园、万婷等主张“设计论”,英国人类学家特纳则认为仪式过程就是一个“阈限阶段”。彭兆荣认为“仪式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象征符号。”梳理这些概念界定,可以得出仪式具有六个特点,那就是策划与设计、意义表达或文化建构、象征性符号、主题明确、可重复性以及程序化、规范化和权威性。仪式具有教育功能。这种教育功能的实现,与仪式教育本身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也就是仪式教育的文化功能息息相关。在仪式中,受教育者的一切感觉和思维器官都被调动起来,兴奋点被触发,从而对教育内容发生兴趣、产生情感,在理智和情感的交融中实现教育效果。如我国古代乡饮酒礼,向后进者传递的就是社会伦理秩序与文化价值取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传递大学精神、校训精神,就要依照仪式规范和程序组织好重大教育活动,在如何提升活动内涵上下功夫。
(二)仪式的文化功能
1.文化习得功能。文化是习得而来的,而非生物学遗传的。哈维兰认为,文化是习得的,文化以符号为基础。而仪式正是文化习得的重要场所,也是生成文化符号的'重要场所。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把文化的习得称为人的“社会遗传”。在古代,文化的习得通常以口口相传和特定仪式来完成。现代社会使得个人越来越原子化的同时,仪式成为社会成员集体习得文化的重要场所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肯奈斯福特说:“这个场所为什么重要,这个事件为什么需要记住,这些都需要通过某种仪式清楚地告诉人们。”2.文化认同功能。文化习得中强调并坚持的一点,就是集体习得。集体习得仪式带来的文化认同,对于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凝聚力、核心价值观的认可显得至关重要。基辛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认同感,即对自己及自己在世界中的地位和看法。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个人的认同感是由文化塑造成的”。在集体习得仪式中,人们被唤醒共同的情感,结成“道德统一体”和“利益、传统的共同体”,从而将群体的文化符号,如记忆、经验等,凝结为一种群体特色文化,塑造群体成员的行为。3.文化传承功能。仪式的主题一般相对固定,内容也有着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正因为仪式“显著的规则性”,以及“倾向于程式化、陈规化和重复性”,仪式本身才在精心设计和约定俗成中,逐渐成为一种固化的文化符号,成为群体成员感受文化温情、唤醒情感记忆的心灵场所。所以,仪式传承的不仅仅是它所想表达的文化内涵,传承本身也是它想要表达的。这种传承,从客观上看,有时间、地点、人物、主题等要素,同时,也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积淀的“共同记忆”,进而内化为“情结”。4.文化建构功能。仪式过程既是文化习得、认同和传承的场所,也是文化建构的过程。程式化的仪式,本身就是一种稳定的文化建构,不允许有其他解读或完全不一致的程式。仪式教育过程中,仪式符号,例如语言、动作、程序、器物等,除了标志性传承的文化符号外,都需要教育组织者精心的设计,即在仪式前的这一阶段,要重视将文化合理转化为符号,使符号形式和符号承载的意义之间发生关联。实际上,仪式符号的“文化编码”,就是一种文化建构。
二、对高校仪式教育活动的观察与分析
对高校仪式教育活动的观察,不能仅仅停留在旁观者的角色,也要成为实际的参与者。我们重点就仪式活动的规模(人数)、时间节点、地点(露天、室内、开放还是封闭)、角色选择(学生、教师、家长)、服饰着装、背景营造(暖场视频、投影PPT)、现场布局(花草布景、座位安排、会场格局等)、活动流程、现场管控、记忆留存(照相、摄像等)等进行现场实录,详细了解了仪式的程式设计、参加人员、会场布置、服装礼仪、会场控制、活动反馈等重要内容,以此管窥高校仪式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活动权威消减问题
在现代文明世界中,由于科学的“祛魅”,由形式化带来的内容上的“神圣”和“神秘”体验已委实淡化了许多。在高校仪式教育活动中,活动权威的消减,一方面,一味追求活动的大而全,忽视了仪式教育活动的精致化特点,将仪式放入一些本身不需要仪式过程的活动中,将大的仪式程序应用到小的仪式活动中;另一方面,仪式的严肃性与活动的娱乐性混淆或穿插,极大削弱了仪式的教育效果,更谈不上文化功能的发挥了。
(二)仪式符号淡化问题
现代文明进展中对于服饰符号、口号标语符号越来越淡化,数字化时代对于权利义务的文字表述,缺少了形象的符号表达。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往往对现实世界中的文化符号不敏感,也不感兴趣。高校仪式教育活动中,除了缺乏标志性的校徽、校训、校旗等文化符号外,还缺乏能吸引学生、调动学生情感的符号设计、包括仪式程序设计、校园文化的具象化拓展等。
(三)仪式形式固化问题
由于仪式教育活动的程序性、规范性和重复性,非常容易将活动定义为“千篇一律”“年年如此”样的层次,在组织上为活动而活动,完成既定程序即可。在教育活动的策划组织上人为地将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割裂开来,没有在每一次的活动程序中渗透入新的文化内涵,忽略了仪式主题的严肃性,忽略了仪式流程的科学设计。
(四)仪式教育方法的单一问题
高校仪式教育活动基本都属于灌输式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忽视了教育环境和氛围的营造,舍不得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只在会场选址、会场布置上下功夫,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程式化的设计中除了“学生代表发言”一项外,再没有学生参与的内容。以上问题是从观察仪式活动本身出发的,也就是更多是从组织方的角度来看的,都集中于仪式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上,因此,关于原因的分析也就更多集中在主观方面。当然,并不是没有客观因素影响到仪式活动本身,如商业文化的入侵、新媒体传播等,但这些因素无助于我们改善仪式教育活动的效果。主观上看,一是校园文化的吸引力不足。校园文化应该是一所大学的精神,而大学精神最集中的体现就是校训。如果没有紧紧围绕校园文化精神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那么不管是活动的策划方,还是活动的组织方,都将使得校园文化活动枯竭或者泛滥。仪式教育活动主要的道路就是“内涵化”,将校园文化形象化、符号化,提高校园文化的吸引力,从而拴住学生的心,因为只有具象、可观可感的校园文化符号才能让学生“感觉到”,才能传达出一所大学的内在精神。这都需要高校做深入的挖掘和开发。二是对仪式教育程序设计还不够重视。如何因地制宜,从学生实际出发,既符合新媒体时代短平快的特点,又将教育内容充分囊括进去,将校园文化因子植入进去,这是设计流程时需要深入思考的地方。三是对仪式教育本身的不重视。什么样的活动算得上是仪式教育活动,对于仪式教育应该秉持什么样的态度,这里面包括领导的出席、氛围的营造、讲话的语气、着装等,因此,应该全方位地重视仪式教育,置顶仪式教育的权威性,塑造学生对校园文化的敬畏和尊重。
三、创新高校校园文化仪式教育活动的思考
(一)树立仪式教育权威
仪式教育,从主题上应该是正统并严肃的,从形式上应该是庄重的,参与人数上应该不是少数人或者特定人群的。一是活动的主题会标上,应该冠以“仪式”字样,以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活动。二是保证仪式活动的定期性、持续性、重复性,并且不因定期而简化、不因持续而懈怠、不因重复而枯燥,用文化符号赋予教育活动更深、更新的价值和意义。三是保证仪式过程的严肃性,杜绝娱乐性的配乐、程式设计,包括冗长的、八股文式的讲话等等,让整个教育活动在庄重流畅中进行并顺利结束。
(二)打造仪式教育符号
校园文化的生成有其特殊的机制,它在校史的自然延续中得到积累,在校史的转折性事件中得到新生或断裂。这些大事件,诸如成立日、更名日等等,每一个时间节点都形象生动地凝聚了校园文化的精华。因此,校园文化的传承必须有仪式这一工具或场景,即在固定的时间,甚至地点,以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准确表达甚至重新建构一所大学的精神。这就需要创新仪式教育符号,精心设计仪式的标语、口号、服饰、旗帜等,以实现校园文化的习得、认同、传承和建构。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建构绝不是推倒重来,对于仪式时间、地点、程序,甚至主持词、动作的微小变动设计都是一种建构,一种创新。
(三)主题与形式相统一
仪式教育主题如何融入教育程序中,教育形式如何凸显教育主题,这是组织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既不能因循守旧,在规定的程式中消解了教育主题,使得仪式教育只剩下空架子,也不能简单为了突出教育主题,不注重形式,将主题生硬地放置在讲话稿、主持词当中,这样反而在冗长繁杂的文字中消减了主题内涵。因此,要精心设计仪式流程,深入挖掘教育主题内涵,特别是与新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思考,让教育形式体现出时代感、现代感。
(四)体验式仪式教育
以唤醒共同情感、形成共同记忆为重点的体验式仪式教育,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种教育方法,将仪式不仅看作一种活动,更是一个过程,是生理和心理、感性和理性、情感和思想、社会和历史等方面的复合交织的整体矛盾运动,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因此,诸如学生代表发言,集体佩戴校徽、诵唱校歌、优秀校友回校等等,都能让学生在回味校史的过程中体会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与担当。综上,我们认为,一味追求内容上的创新而忽视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特质是不明智的,同样,一味追求形式的新颖多样而忽视了对于传统型、品牌型活动的精心打造也是不对路子的。因此,基于仪式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应该回归到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特质的研究上来,凝练具有各自特色的大学精神;回归到对重大活动的传承性、精品性打造上来,抛弃校园文化活动中的“细枝末节”,以典礼、仪式的形式使校园文化符号化,持续影响和教育学生。
【仪式教育中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思考的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德育功能的论文09-29
高校文化艺术教育思考论文10-07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论文10-05
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功能发挥思考论文09-30
高校资产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及思考论文07-02
高校管理创新的思考论文06-23
高校体育的发展及思考论文02-06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的思考论文09-15
实践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论文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