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今异义词
对于古今异义词的复习,可从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词义性质的变化四个方面入手。词义的扩大,主要指古代指示单一事物的词在今天已经扩大到指某一类事物。如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江”“河”,在现代泛指河流,而在古代则专指长江、黄河。如《孟子》中提到:“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其中“江”“河”与“淮”“汉”并列,表示长江、黄河。与词义的扩大相反,词义的缩小主要指词义在程度、指示的范围等方面缩小、减小。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指妻子和孩子,而现在则只指妻子一人。词义的转移则指原来表示某个对象而现在转移成另外的对象。《岳阳楼记》里“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中的“去”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古今异义词,本意指“离开(某个地方)”,现在意思恰好相反,表示“到某个地方去”。讲解词义的转移时,教师可以简单介绍词义转移的原因。如“去”的甲骨文为,表示“人离开洞口”,因为“去”在文言文中通常解释为“离开”。此外,还有词义性质的变化,主要指词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由褒义转为贬义,或者由贬义转为褒义,或者是中性词的色彩发生变化等。如《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在古代意为身份低微,是一个中性词,现在却变成了一个贬义词,指品性低下。这些都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古今异义词的复习难点在于,学生容易只看字面意思,理所当然地用现代意思解释文句,导致望文生义,因此教师必须按照规律帮助学生分类整理、记忆。
(二)通假中的“本”与“借”
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指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相互通用,这两个字分别为本字和借字。通假字一定要按照本字的含义去理解,切不可想当然地按现代意义解释。教师在复习中可要求学生标注出通假字的本字,以便学生明确认知。由于通假字是文言文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学生只要归纳出来记忆即可。如《桃花源记》中“便要还家”的“要”通“邀”,《三峡》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的“阙”通“缺”等。通假字不是错别字,学生在复习时应该再次明确这一点,教师也要有所强调。
(三)词类活用
一般来说,词类活用可分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名词活用为动词,《黔之驴》中“驴不胜怒,蹄之”的“蹄”本为名词,表示驴蹄,这里活用为动词,表示“踢”。动词活用为名词,如《卖油翁》中“汝安敢轻吾射”的“射”,动词意思为“射箭”,这里则活用为“射箭的技术”。其他的词类活用类型在课文中还有很多,但是词类活用的规律需要结合语境分析,这点要提醒学生注意,切不可生搬硬套。从理解的角度而言,词类活用的掌握与对课文的正确理解是相辅相成的,准确地理解课文,也就能够明白相应的词进行了哪类活用。
(四)体会文言之美是文言文复习的根本
学习文言文不仅要学习字词知识,最终的学习水平还要体现在翻译上,可以说,翻译最能够检验学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近年来文言文考查题的变化也说明了这一点,学习文言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理解文言之美,准确流畅地翻译文言文。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对句子结构的把握非常重要。如省略句的翻译,要注意补充被省略的内容,《桃花源记》中“便舍船,从口入”一句就省略了主语“渔人(便舍船)”,学生必须首先判断出这是省略句,才能正确补充省略成分,而句式的判断一般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再如学生比较头疼的倒装句,其实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上就能够明白句子结构是如何倒装的,因为在现代汉语的语境中学生能够非常容易地找出主谓宾成分。如《陋室铭》里“何陋之有”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有什么简陋的呢”,即“有何陋”,这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宾语前置句。正确的翻译有赖于对句子结构的理解,而对句子结构的理解又可通过翻译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在组织文言文复习时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句子加以把握。曾有翻译家提出语言翻译追求“信、达、雅”,文言文的翻译也是如此。逐字逐句地翻译是“信”,能够领会句子意思进行翻译则为“达”,而能够在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斟酌使用优美的文字即为“雅”。如要达到这种层次,除了掌握好文言知识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本身的美,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到“信、达、雅”。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最后的复习环节,巩固学生的文言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鉴赏能力。
【古今异义词文言文论文】相关文章: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差异05-28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解析05-28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05-18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整理05-19
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03-19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06-17
文言文中常见的古今异义词07-27
中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05-17
常见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整理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