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需求层次理论在高职任选课《逻辑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2021-06-19 论文

  任选课是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分制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但是由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再加上《逻辑学》具有抽象性的特点,所以在高职《逻辑学》任选课上,学生普遍存在厌学的情绪。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成为高职任选课《逻辑学》教学的当务之急。

  需求层次理论也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 。它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这种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求所组成,各种需求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其中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和感情上的需求属于低一级需求;而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高级需求。学习兴趣发源于内部动机,所以需求也是学习兴趣发生和形成的根本。

  一、利用低层次需求的满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要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第一方面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师生之间要做到平等交流、人格对等、智慧共享、精神互动。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保持最佳状态,并通过言语、脸部表情、目光等把自己的愉快心情、激昂情绪传递给学生;在课堂教学评价时,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即使学生在课堂上犯了小错误也不要挖苦和讽刺。在课堂教学反馈时,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反馈、多关心学生的需求。第二方面是学生彼此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改变班级授课形式,将学生分成若干等额的学习小组,并通过选举的形式产生小组组长,负责组内成员的沟通、协作。通过建立激励机制,让小组内的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结成利益共同体。这样不但改变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来自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产生的生疏感,而且也使学生们找到了归属感。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的成功营造,可以使学生们心情愉悦,思维活跃,可以使学生们在学习中得到归属与爱的需求满足,同时快速地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运用情景教学法,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重新选择《逻辑学》的教学内容,并将所选择的教学内容通过情景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从宏观上讲,《逻辑学》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都由一个个趣味盎然的情景故事组成;从微观来说,课程的导入、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学习也都是通过一个个情景故事来呈现。情景故事的答案就是要学习的知识。在《逻辑学》第一次课的课程导入时,教师可以选用这样的情景故事“南宋才子王十朋在游览浙江南部名胜江心寺时,被当地的奇观景色所感染,在江心寺门口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雾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下联是: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落。请学生们朗读并解释一下本对联的含义。”通过猜对联引出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概念的逻辑知识。而在讲授对当关系推理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一个情景:首先教师在讲桌上放四个密闭的'纸杯,每个纸杯上都写着一句话。第一个杯子:“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第二个杯子:“本杯中有苹果”;第三个杯子:“本杯中没有巧克力”;第四个杯子:“有些杯子中没有水果糖”。然后向学生提问:如果这四句中只有一句真话,那么你能准确猜出哪个杯子中装的什么水果?教师通过这个情景故事,来引导高职学生掌握逻辑方阵这个重点知识。而在给学生布置假言推理作业时,教师则可以利用著名影片《尼罗河上的惨案》创设情景。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们在情景故事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满足了学生们的感情需求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们爱、好奇心、归属感等需求,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了,这固然重要。但是如何将这种激发出的兴趣维持《逻辑学》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则更为必要。

  二、实现高层次需求来维持学生学习兴趣

  1、开阔眼界,精选学期第一堂课内容。

  在讲授学期第一堂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逻辑学》的具体内容,而是应该对《逻辑学》做一个全面的介绍,以精彩的例子展示逻辑学的广泛作用以及学习逻辑学的意义。在首堂课上,我们可以将这个例子展示给学生:2002年7月21日,牛津大学校长卢卡斯在北京大学讲了这样一段话:“当你上大学的时候,要时刻注意有三个目标要实现,其一是要学会怎样去推理,从而可以顺利地解决你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其二是当你做错事情时,你应该怎么去处理;最后就是一定要使你的心灵发生变化,使你的思维方式发生变化。如果上过大学,心灵还没有改变,那么大学就算白上了。”通过这段话里让学生们感受到逻辑学学习对于高职学生的重要性。另外在首堂课上,教师还可以通过精彩的事例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习《逻辑学》对于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塑造自身理性品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介绍,让学生感知到逻辑学学习对学生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的作用,让学生感知到逻辑学习与学生个人成功关系密切,使他们对《逻辑学》课程产生了持续的兴趣。

  2、学习成功感的满足是维持学习兴趣的关键。

  学习成功感是个体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上成功地接近、达到或超过自己的抱负水平时,所体验到的满意、喜悦、自豪等积极情感。有研究证明:学习成功感的满足是长时间维持学习兴趣的关键。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持续获得成功感的体验,从而使学生达到乐学、想学。首先要注重教学细节,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尽量降低《逻辑学》推导过程中的繁琐性,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加以指导。例如在学习项的周延性时,教师可以减少推导过程,让学生记住“fans”这个单词,并通过建立这个单词的四个字母与四种性质判断的主项、谓项周延情况建立一一对应的巧妙联系来记忆项的周延性。这样学生很轻松地就掌握了复杂的项的周延性。第二采用过程性考核模式,给予学生等级奖励。将学生的出勤、作业、笔记、课堂训练等用分数加以量化,按获得的分数给予学生等级的奖励。并将学生在整个学期的综合表现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依据。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出勤、课堂训练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获得相应的分数,当分数达到一定的数值就会获得一定的荣誉称号,并且这个荣誉称号与期末成绩挂钩。当学生获得初级成绩,就会获得初等称号。最少分数获得的称号为“逻辑小学生”,与期末对应的成绩为30分。最高成绩获得的称号为“逻辑达人”,与期末对应的成绩为90分。这样通过渐次奖励来巩固学生的学习行为,激发学生产生自我成功感,使他们学习《逻辑学》的兴趣能够保持整个学习过程。

  总之,利用低层次需求的满足激发学习兴趣, 再通过实现高层次需求来维持学习兴趣, 使高职学生在全部的教学过程中都能够充满兴趣地去学习《逻辑学》,同时提高了《逻辑学》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浅析需求层次理论在高职任选课《逻辑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浅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流动人口管理中的应用论文06-29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高职教师激励管理策略论文07-02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论文07-04

高职视角下逻辑学教学的必要性浅析论文09-10

逻辑学在诗歌创作及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6-30

PBL在逻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07-26

逻辑学在诗歌创作及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08-11

关于探析以专业需求为基础的高职应用写作教学论文07-26

逻辑学在诗歌创作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