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本文列举了机械学院近年来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开展的工作情况,总结了积累的经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足。结合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契机,提出适用于机械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主渠道;人才培养方案调整
从2005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超过727万人。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以及长远发展来看,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课程且具有操作性。但是由于资金、设备等方面的原因,只有部分学生能参与其中。从教育发展的长远意义来看,只有将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并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才能不断提升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本文以装备制造产业紧密相关的机械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例,阐述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来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措施。
1以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情况
1.1开设创新教育课程
从2010年,机械学院就开设专业选修课“机创新设计与实践”,在向学生传授发明创造理论的同时,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的力。重点考核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以及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相关程度。无创业类选修课。
1.2开展创新创业类活动
机械学院从2009年开始,主要开展创新类活动,创业类活动开展不理想。开展的创新类活动有,先后参加了辽宁省机械创新大赛、辽宁省工程训练竞赛、辽宁省结构设计大赛、辽宁省机器人对抗赛、辽宁省挑战杯创新大赛等。机械本2007级参加第九届辽宁省机械创新设计竞赛获三等奖两项,参加辽宁省首届工程训练竞赛获三等奖一项;机械本2008级参加第十届辽宁省机械创新设计竞赛获三等奖一项,参加辽宁省首届工程训练竞赛获三等奖一项,参加辽宁省第三届结构设计大赛获二等奖一项,辽宁省大学生机器人对抗赛获三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辽宁省挑战杯创新大赛获三等奖一项;机械本2009级参加第十届辽宁省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六项。机械学院从2010年组织学生申报科研立项。机械本2009级立一项:铝合金阵列小栅窗加工方法研究;机械本2010级立七项:锂电池SOC预测与研制、直驱式小型微风发电机结构设计、小型家用智能游泳池设计、无碳小功率电源健身器、机电控制系统综合实验台设计、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钢架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多功能手动瓷砖切割机;机械本2011级立五项:双面自动玻璃清洁器的研制、容栅传感器的无线传输的'应用研究、钒电池充放电机制研究、除雪机机构设计、霍尔式转速测量实验台的研究与开发。
2以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以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1)参与人数少,规模小,增长速度缓慢。2007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仅三项,参与人数小于10人;2008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有所增加为六项,参与人数约20人;2009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也为六项,参与人数约25人。2009级学生申请科研立项仅1项,参与人数1人;10级学生申请科研立项7项,参与人数约20人;2011级学生申请科研立项5项,参与人数约15人。究其原因:创新创业教育的初期属于摸索阶段,缺乏经验,参与人数少,但同时扩大了影响力,指明了方向;中期属于快速增长阶段,在初期的基础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热情高涨;后期属于平稳过渡阶段,可挖掘的学生人数有限,有部分学生失去了创造热情。(2)创业教育开展不理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典型的学生自主创业例子,同时在大学生创业竞赛中,也没有创业项目申报成功。究其原因:创业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开创新的事业,强调行动层面上的创造,相比较创新更难实现;其次,高校教师创业能力有限,不能给学生提供很好的支持。
3机械专业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3.1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在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要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加深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与专业教育类课程的有机结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通过“做中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
3.2机械专业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201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单列,并设置5个学分。其中,创新创业理论部分,学生须在学校开设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中至少修得3学分;创新创业实践部分,学生须自主完成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至少取得2学分。机械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具体实施过程见图1。
4结语
机械专业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中,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需要正确把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创新创业教育绝不是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的技能训练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不能用简单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多少、获奖层次高低以及创业实体的数量来判断,应该用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所获得的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提升和职业精神培育的高等教育人才质量来判断。
参考文献
[1]周济.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增强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6(15):2-5.
[2]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丁新泉,魏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28):17-18.
[4]李蕾等.多种形式的化学第二课堂实践推进大学生创新教育[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29):11-12.
[5]庞永师等.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经济管理类校内实践基地建设[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4(33):485-490.
【机械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评价体系研究论文07-04
计算科学创新创业的教育改革论文08-07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论文08-07
创业教育与创业型大学制度创新研究论文03-31
浅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论文08-07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论文08-07
浅谈机械制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论文06-19
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研究论文08-06
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研究论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