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O视角下的创业教育模式分析论文

2021-06-15 论文

  摘要:高校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会计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具备创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在创业人才培养上具有先发优势。笔者在分析传统创业教育模式局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市场实战情境下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设想,以期对构建具有我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创业教育;模式;市场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提出,高校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成为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双创”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同年10月,在长春举行的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国务院总理李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切实增强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宏观政策的指引下,我校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积极推进以创业课程开设为抓手的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在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在与创业教育开展较好的兄弟院校的比较中,仍然存在着培养模式单一,培养效果难尽人意的问题。会计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具备创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所开设的课程涉及财务、管理、经济等内容,所以在创业人才培养上具有先发优势。鉴于此,笔者试图抛砖引玉,基于会计专业背景对我校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以期对构建具有我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传统创业教育模式的局限

  创业在《辞海》中的解释为“开创建立基业、事业”,美国学者杰里夫提蒙斯则认为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是一种在商业领域中进行劳动、创造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行为过程。因此,可以认为“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孙康宁,2016年)但是,不管如何定义创业,创业都离不开建立在市场基础之上的实践活动。所以,创业教育应立足于实践,使学生能够具备积极进取、不畏挫折的精神品质,具备善于发现机会、勇于创新实践的综合素质。创业素质的培养是长期而缓慢的,它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知过程,这就决定了创业思维的养成和创业素质的具备主要来自于创业者的'长期实践,是一个内生变量。而传统的创业教育模式却忽略了这一点,大都致力于创业环境的改善与创业知识经验的传授,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模式:(一)转化模式转化模式是指将高校科研项目成果或企业研发项目市场化。谈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将高校已有的科研成果市场化。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强化理论知识,并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寻找创业机会。二是由企业提供研发项目要求,学生完成项目研发。相比较而言,前者的研究色彩更浓于后者。但这两种形式的共同缺陷在于对体现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实践环节的脱节。我国高校科研成果市场化的程度虽难以量化,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高校科研成果具有严重的学术化倾向。没有市场基因的科研成果如何寻找创业机会?其次,我国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企业生产方式粗放、抗风险能力弱,很少有动力去进行研发创新。所以,转化模式在实践中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合作模式合作模式是指高校、企业、金融机构等各利益主体进行充分协作,共同推动创业教育,常见的有“校———企”、“校———银”合作。高校侧重于提供创业知识和经验,企业为学生创业提供实践平台,银行等金融机构则为学生创业提供一定金额的资金融通。合作模式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环境的改善。但在现实环境中,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在创业平台搭建和提供过程中如果没有类似所得税减免之类的好处,企业少有动力去参与。再者,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市场风险极大的创业项目进行资金融通时,会不会通过提高融资门槛来降低自身的风险?如果创业环境不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那么合作模式下的创业教育必然难以形成合力,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三)实践模式实践模式是指高校通过搭建创业模拟系统平台,模拟市场条件下的公司运营来增强学生的创业体验。该模式下常见的形式有两种,一是建立创业模拟实验室,二是举办创业类竞赛。我校建立的企业资源计划ERP实验室和举行的创业大赛就属于这种模式。实践模式具有易操作、教学相关性强的优点,但也存在内容简单、手段僵化的缺陷。首先,实践模式为了确保程序能够顺利推演和进行,都会对业务进行综合和简化,脱离了创业所将要面临的客观复杂环境。其次,实践模式下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择主要由校内缺乏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负责,针对性不强。学生也大多只是按照相应程序要求进行逐步运行和操作,程序和手段的僵化使得学生很难提起创业学习的兴趣。再次,实践模式下对运行和推演的结果考核缺乏科学性。众所周知,市场是创业最好的试金石,而实践模式下结果的考核却具有太强的主观性。

  二、构建市场实战情境下创业教育模式设想

  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离不开市场这个关键因素。创业作为一种商业领域中的实践活动,离不开市场,离不开促销运营和服务创新。“创业需要把新思想、新思路付诸实现,达到获利。实现价值的过程,也就是持续实践的过程。创业者就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事业开拓者和经营者”。(孙康宁,2016年)所以,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应立足于市场,充分发挥学生市场主体意识。同时,由于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我校在构建创业教育模式时,应致力于整合创业资源,打造多方位、立体化的动态创业平台系统。

  (一)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动态平衡创业平台,应基于若干子系统的良好运作和互动创业需要本领和本金,更需要创业精神和理念。所以首要的子系统就是“理念更新”。我校可以在大面积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基础上,择优选拔出具有创业意愿的部分学生,再在其中筛选出具备创业精神的学生进行创业理念的更新和强化。第二个系统是“经验传导”,创业经验的传输可以帮助学生少走弯路,增加创业成功的机率。有创业经验的导师可以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有创业经验的现任教师;二是创业成功的校友或社会人员;三是创业平台中已经过市场检验的创业项目学生。“杠杆资金”子系统主要解决创业所需要的一定物质基础,包括场地和资金。所有经济资源应按公允价值衡量,创业项目学生(团队)承担较小比例出资,其他部分由学校和金融机构或有创业意愿的教师筹资,以股份化方式注入。第四个子系统是“团队建设”子系统,创业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创业者一方面可以在创业相关协会举办的有关活动中,如座谈、沙龙等活动中发现志趣相投的伙伴,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学校举办的各类创业竞赛中,寻找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进行合作。第五个子系统是“项目评估”。创业项目最终要面向市场,所以学校要积极联系社会资源,引进第三方进行项目前景的专业评估。同时,学校应大力建设“创业项目库”,项目来源可以是科研成果,也可以是企业委托项目,还可以是学生创业的“金点子”。学生创业项目的选择,可以来自“创业项目库”,也可以是自发形成的、具有一定市场价值的项目。

  (二)一个可以长期良性发展的创业教育平台系统,应使相关利益方能够在符合成本效益最优的前提下实现共赢高校创业活动的开展,主要涉及高校、创业学生、社会企业三方面。在这个系统中,高校的职能集中在创业项目实施学生的选拔以及一定物质资源的提供上。具有创业精神学生的筛选,可以建立在我校已有的创业课程、创业协会、创业竞赛的基础上,只需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拔。物质资源的提供,从供给角度可以分担给社会金融机构或者校内有创业精神和意向的教师,同时经市场检验成功的创业项目则可以将项目初期筹资时的股份转让,以使资金回流并得到补充,从而使得资金实现良性自循环。创业学生则可在这个系统中获得创业所需的各种资源。同时由于自有资金的投入,学生会更有压力,一方面他们会主动寻求项目经营所需的各种知识,另一方面则会具备“所有者意识”,更加珍惜和爱护创业项目,创业教育也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正向性。

  (三)一个能够得到广泛参与的创业教育模式,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教育功能在这种模式下,全体学生都可以自由平等自愿的参加各层次创业活动。大体来说,创业课程的开设属于基础层次,具有创业精神学生的筛选属于选拔层次,进入市场的创业项目属于应用层次。敢于冒险、勇于承担、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所以通过“团队建设”可以使参与创业项目的学生面扩大。同时,借鉴现代企业制下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其他学生可以小额众筹的方式入股已进入市场的创业项目,变旁观者为参与者。这样,学生不但会关心“自己的”创业项目,而且会主动将其和其他创业项目相比较,真正变“让我学”为“我要学”,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教师端来看,学生求知欲的增强可以反馈于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在理论指导下更加偏重实践,教师的学习主动性也会被激发,起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四)实战情境下的创业教育模式,可以更好地兼顾长期和短期目标的实现从长期来看,创业教育要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要努力构建良好的创业生态,充分发挥资源整合和利用功能。短期目标则更加偏重于带动就业,以“创新推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为目标,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顺利开展我校的创业教育。由于实战情境下的创业教育模式立足于市场,学生可以充分的接触市场、有效整合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所以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效果也更好。短期目标的实现,使学生有实际的获得感,从而可以影响、号召更大范围的学生参与创业。同时,由于实战情境下的创业教育模式可以兼顾到各参与主体的利益,教师、学校、企业等方面的积极性也会极大的提高。在长期互利共赢的合作中,对构建我校良好的创业生态体系自然会起到“以点带面、长短兼顾”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创业教育是国家崛起、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应结合大学生富有激情、敢于冒险但风险承担能力弱的特点,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激发学生的主体创业意识。同时,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高校所面临的具体环境。所以,充分意识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前提下的创业教育模式,才是有着持续生命力的创业教育模式。作为教育工作者,希望市场实战情境下的创业教育模式可以使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具备创业素质,更高效、更安全地全面接触社会和市场,进而能够持续创业。

  参考文献:

  [1]孙康宁,傅水根.浅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可训练性[J].中国大学教学,2016(04):27-30.

  [2]李磊,姜勇.树立创新人才培养全面素质质量观[J].中国高等教育,2016(12):7-50.

  [3]陈谦.国内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中的制约与突破[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04):30-33.

  [4]高文兵.新业态下大学生的灵活就业和创业[J].中国高等教育,2015(17):7-10.

【CFO视角下的创业教育模式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教育模式下创业教育论文08-07

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分析论文08-06

能力场视角下的高职教育管理模式研究的论文07-04

全过程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08-07

创业教育模式改革论文08-06

培养模式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08-07

现代教育技术下高职教学模式分析论文06-27

故事教育分析下的小学拼音教学模式策略论文08-01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分析论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