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运用操作实验和游戏,帮助学生区分易混淆的数学概念
教师教学艺术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高低,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目的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必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增强初中生的自主思考和练习时间,从而帮助初中生赶走视觉疲劳,提高课堂注意力。这样的教学手段包括:讨论法、辩论会、讲授法、课堂小游戏和操作实验等,当然最直接、最有效的还属课堂操作实验和游戏。例如,在学习“平面图形的种类划分”时,很多初中生容易混淆一些图形的概念,即使教师多次讲授,还是很难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设置趣味性的课堂小游戏来帮助学生区分和记忆平面图形的概念。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各种类型的平面图形卡片,如三角形和四边形。然后将这些卡片发给学生,并要求他们找出同类型的图片。通过这个游戏可以发现,很多中学生容易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混淆,对于什么是直角三角形、什么是锐角三角形也区分得不是特别清楚。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可以将易混淆的图形的特征和区分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开展这样的趣味性课堂教学游戏,一方面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帮助初中生弄清楚了易混淆的数学概念,加深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有裨益。
二、结合图形与类比方法,降低初中数学的学习难度
在初一的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知识点都是非常关键的内容。只有学好了这些重点章节,才能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采取结合图形与类比的方法,帮助初中生扫清学习障碍,并在长期的初中数学学习中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法时,由于有理数的概念与初中生的实际生活偏离较大,因此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从数形结合的角度出发,将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深入浅出地教给初中生。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制作几幅图画,将3×5和3×(-5)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并利用数轴的方向来区分有理数的正负。如果把“乘以5”看作是沿数轴的原方向运动五次,那么同理,就可以把“乘以(-5)”看作是沿数轴的反方向运动五次。以此类推,就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生动地归纳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通过结合图形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抓住关键知识点;通过类比的方法,可以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扫清学习障碍,进而让他们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
三、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培育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地将数学概念与知识呈现给学生,将初中生的感官积极调动起来,进而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二次函数的图形与性质”这一节内容时,由于二次函数的图象形状是一条“光滑”的抛物线,但是对于“光滑”这一概念,初中生不仅难于理解,而且也很难将其画好,所以教师在教学演示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动态地演示由孤立的点到连续的点再到连接成光滑的抛物线的整个过程。通过这样的演示,既让初中生的大脑中形成了抛物线的具象,又加深了他们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与此同时,通过对多媒体的利用,还可以让初中生在屏幕上看到,随着自变量x的连续变化,函数值y所产生的一系列连续变化,最终得到精确的、完整的二次函数图象。借助多媒体手段,可以将数学概念生动、直观地呈现出来,这样理想的教学效果绝不是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所能达到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不仅可以帮助初中生更轻松、更愉快的学习,在课堂上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而且还方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个发生、发展过程进行理解,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将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将复杂的数学疑难点简单化,增强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还有利于初中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合理运用操作实验和游戏、图形结合与类比方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增加初中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进而让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初中数学趣味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07-31
初中数学教学的小论文03-30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论文06-23
初中数学教学探究论文06-23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论文06-22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论文06-22
趣味教学实践的论文06-20
《趣味数学》教学设计08-23
初中趣味数学课件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