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素质论文

2021-03-31 论文

  论文是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一起来看看关于创业者的论文,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第一篇:职业生涯的大学生创业教育

  一、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分析

  (一)创业精神的缺乏

  创业精神是指创业者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等,又包含对创业的理性认识、心理基础和道德品质。创业理性认识是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出发点与内驱力,是创业思维和创业行为的前提,是人进行创业活动的能动性源泉和创业动力。创业心理基础一方面是工作中保持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另一方面是面对困难和挫折要有承担责任、直面现实的勇气,包括自信心、与人合作、情绪情感、意志等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创业成功的前提和条件。创业道德品质包括企业运营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经营准则,是企业社会公德的必备要素。但现在的“90后”“00后”多是独生子女,依赖心理较重,自主性和适应性差,缺乏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风险意识和挫折承受能力,遇到困难很容易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甚至放弃努力,缺乏创业精神。

  (二)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欠缺

  要成功创业必须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国家政策法规等相关知识,但由于现行教育体制下,专业培养目标是塑造“专才”而非“通才“”全才”,学生难以全面涉猎相关课程,更不要说系统性地了解创业所需的各类知识,如财务、管理、法律等。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创业者,需要具备较强的个人综合能力。但由于在校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有限,能力培养途径不多,导致学生难以在大学阶段完成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在进入创业阶段后往往屡遭碰壁。

  二、职业生涯规划对创业教育的现实价值

  (一)指导创业定向,培养创业精神

  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创业素质,学生是否具备创业精神,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评估来发现。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中,第一项就是进行自我评估。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评估过程,能够使学生认清自己,扬长避短,将创业理念与个人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等相结合,对自己的创业发展方向做进一步设计、规划,使未来的创业奋斗目标更加明确。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使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立足于个人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并依据现实规划未来。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但能在学生创业遇困时助学生一臂之力,提高创业成功率,还能在学生创业成功之后更进一步,帮助学生有规划地运营企业。

  (二)补充学生创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入了企业常采用的战略分析法——SWOT分析,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估时,立足于个人实际的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个人的优势、劣势和核心竞争力,并制定相应对策。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更能够根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去展开创业规划和准备,最终实现创业目标。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在校期间,学生可以制定分阶段的、详细准确的创业成长目标。大一,重点考虑提高自身的创业心理素质和创业综合能力。学习上,应将重心放在良好学习习惯和有效学习方法的养成上,通过设定目标—达成目标—评估目标的方法,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综合能力培养方面,重视书本以外的团体性活动能力的培养,例如参加社团、竞选干部等。大二,重心仍应放在“学”上,与创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和技能应重点学好,同时还应积极学习与创业相关的知识,如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国家政策等。大三,开始进入实践,重在“练”。通过参加各类创业大赛,锻炼实践能力,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模拟实践检验“学”的水平,同时积累“练”的经验。

  三、职业生涯规划视野下的创业教育途径

  (一)建立全程、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理念

  创业并不是学生临近毕业,开始就业阶段才着手进行的,而是应在学生入学之初甚至最早萌发创业想法时,就需要开始进行指导。哈佛大学曾有一项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人群中大约只有5%左右的人会做出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而职业生涯结束时,没做出职业生涯规划的95%的人所创造的资产价值,远不如这5%的人所创造的价值多。这提示我们,要让学生具备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就要为学生提供全程、系统的指导,教给学生科学的职业规划方法,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则需要依托职业生涯规划,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有机融合。创业人才应是复合型人才,人才的培养上应以跨学科课程设置为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将创业教育融入学科教育之中,客观审视个人创业的基础,理性规划创业蓝图。同时,将创业理念、创业方法等在教学中适当穿插,以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拓宽创业思路、筹划创业步骤,最终实现创业目标。

  (二)完善培训师资

  现阶段高校创业培训教师多由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老师担任,理论经验丰富而实战经验欠缺。要对准备创业的学生进行全面指导,老师不但需要丰富的创业理论,还要具有扎实的创业实践技能。因此,在高校广泛建立大学生创业园的今天,应为创业培训教师提供合适的场地、资金扶持、政策倾斜等,鼓励这部分教师进行创业实践,并通过他们的实践修正、指导学生的创业理论。还可通过选聘成功创业校友、相关政府部门人员、企业人员等担任兼职教师,向学生讲授创业技巧、创业须知、国家相关创业政策等,帮助学生了解创业,分享成功经验,规避风险。

  (三)加强实践孵化,扶持创业

  创业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职业生涯规划同样强调实践。因此,在创业教育中,一定要坚持实践,有效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动性和潜力。学校应重视创业孵化,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依托校企合作,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通过创业园,开展丰富的创业实践活动,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锻炼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巩固实践应用;同时,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并通过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如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等,重点孵化一批创业项目,培养创业人才,形成创业氛围。

  第二篇: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

  一、在新形势下推进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我国当前的形势下,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多,待就业人数不断上升,找工作难度不断增加,就业难成为了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而在新形势下推进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有助于缓解当前我国的就业问题,同时提高国家的就业岗位提供量,可谓是一举多得。

  (一)民办高校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发挥着助推器的作用。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要有一大批符合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来承担起“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任,“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教育模式的特征应该是:活学活用、以学分+技能+思维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因素评价学生的优劣、推行以用为主的学用结合、脑与手与身与五官的综合结合、鼓励发散思维及冒险精神、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主张学生的个性张扬、强调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等等。在这种教育模式培养下,学生大多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他们敢想敢干、思维敏锐、团结合作、社会生存能力强、能独立应付和解决许多新问题。这就是“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实用创新型人才,这种培养“创新型国家”所需人才的教育模式就是“创造力教育”模式。

  (二)民办高校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民办高校学生事业的创立。

  我们要培养的大学生是有着远见和过人胆识的新时代的大学生。在新的形式下,大学生需要有不断创业和超越自己的魄力。在现在就业困难的大的社会环境下,民办高校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同时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而通过系统的创新创业训练,民办高校大学生能够接受到正规的创新创业教育,学会如何规避创业风险等,只有这样,民办高校大学生才能够在创立自己事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同时也为别人提供就业机会。

  (三)民办高校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够弥补社会主义制度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足的状况。民办高校学生在就业方面相对于公办高校大学生来讲存在一定方面的弱势,而通过对民办高校学生就业观的培养,培养其积极创业的能力,就能够弥补这个缺点,使得民办高校大学生在此方面高人一筹。通过学校推行的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能够形成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生观,能够自动屈从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能够形成科学合理的世界观。

  (四)民办高校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高,创造力的培养和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的实践力的培养。

  在现代的学校教育机制下,很多学生缺乏责任感,很多找不到工作的学生选择了啃老,这不能不被认为是一种社会的倒退现象。而通过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个人的历史使命感。通过进行创业意义的宣传,大学生能够明白创业不只是自己一个人找到了就业岗位,还能够带动很多人一起工作,从而使得社会使命感增强。而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其解决,有助于激发学生个人创造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其实践力的提高。

  (五)民办高校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创业热情的培养。

  大学生总是充满了激情和活力。在民办高校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使得广大创业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接触到很多的学习机会并且产生浓厚的创业兴趣,为其以后的创业活动积累经验,提供方法,提高离校后创业的成功率。

  二、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1.创业比例低。

  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在新的形势下,民办高校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选择了进公司上班,或者进事业单位,考公务员等。选择自主创业的只占极低的比率。

  2.创新成果少。

  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很少有创新成果,创造力被极大地限制了。这大大阻碍了我国科技转化的比率,使得整个国家的发展显得创造力不足。很多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流于形式,丧失了其存在的真正意义。

  3.创业能力弱。

  由于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重视不足,导致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偏弱,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创业成功率低等。而不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也使得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缺乏科学性,导致创业过程中缺乏目标和远见,失败率极高。

  4.师资力量严重缺乏。

  虽然在现有的形势下,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是势不可挡的趋势,但是很多民办高校没有对这方面产生足够的重视,使得学校缺乏专业老师的配备,造成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长足的动力。有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内容严重不符合现实社会的发展,导致学生学习缺乏兴趣,专业深度不够。

  三、解决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要想获得合理解决需要多管齐下,同时也亟需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

  在我国现有的行政法规中,国家通过各种形式加大了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国家通过社会宣传,提供社会帮助,提供政策支持等多种途径对大学生的创业行为进行了支持。学校也应该对创新创业行为进行鼓励和宣传,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动力。

  (二)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的奖励。

  现在学生创新能力不足,除开学校不够重视之外,还因为缺乏相应的奖励机制。对大学生的创新奖励不能只流于形式,还应该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等。只有对学生进行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鼓励,大学生才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以及社会实践中不停地创新,从而使整个学校,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形成创新型社会。

  (三)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首先应该是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强化;其次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设计教育;再次就是发掘创业典型,树立榜样;最后就是在大学生的创业过程中,注意培养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重新认识创新创业问题。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在很大一个方面是因为没有对创新创业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很多学生都抱着旧的观念,认为创业辛苦,创业风险大,创业成功率低等,宁愿选择进机关,给别人打工也不愿意自己当老板。所以需要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创业观,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

  首先,必须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教师的数量,必须保证相应的学科有相应的老师承担。其次,提高创新创业方面教师的素质,只有老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了,才能将知识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而有的老师自身缺乏创业背景,给学生讲课只能是纸上谈兵或者过于注重理论。再次,教师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成长。因为专业的特殊性,教师缺乏联系同业的平台以及跟创业模范联系的方式,所以教师不能够很好地成长起来。

  (六)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很多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主要是因为过于注重理论,缺乏实践性。要想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就要通过各种方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大学生有途径接近社会实践;其次要为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开辟多种形式,这样才能够吸引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机会对所学习到的理论进行运用。

  四、小结

  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只有通过多种策略对当前的创新创业问题进行研究解决,才能够从本质上改变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难,积极性不高,成功率低等一系列现存的问题,从而更好的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第三篇:创业教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一、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效率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编排前后重复,降低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创业教育理念能够改善传统的学习效率,因为创业教育贴近社会实际,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就业需求,吸引学生注意。创业教育能够根据学生的自我兴趣和技能,为以后就业进行自我意识的培养和自我技能、兴趣的挖掘,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二)创业教育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们在课堂上完全服从教师的安排,所以对学生的个性是一种压抑和阻挡,没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创业教育更加深入生活实际,深入到学生内部,教育方法不再单一,而是变得多样化。创业教育理念的引入能够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实现教学结构的改善,提高学生的创业水平和能力。

  二、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可能性

  (一)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一致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独立发展的个性,培养学生进行创新的思维和敢于挑战的勇气,因为大学生进行创业主要的素质便是拥有创业的品质和能力,需要高度的市场敏感性和创新性。这些内容都是与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谋而合。因此,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市相互融合的,能够实现两者的真正结合。

  (二)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具有融合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诚实品德,两者在内容上具有相似性。目前,创业难度很大,必须拥有不怕失败的心理素质和失败后坦然接受的心态。两者都趋向于培养学生的完整性格,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三)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模式上具有相互依托性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很多有效的教育方法得到了展开,并且得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比如说理法、实践锻炼法、学生主导法、个体体验法等都是在实践中积累的结果。创业教育更加需要实践方法,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可以通过个案分析、市场调查、专题讨论等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三、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创业教育理念

  第一,树立正确的理念,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理念宣传,注重学生的创业教育和职业指导,引导教师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认清学生的社会发展性和个体发展性。第二,要重视创业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为重点展开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第四,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展开相应的培养方法,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本身存在的良好品质和能力,加以提炼和培养。第五,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二)明确创业教育的内容

  创业教育应侧重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将创业教育的内容融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课堂教育应该从创新能力的培养入手,如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开展实践教育。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新理念,改变教育方法和手段,融入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体教育和创新教育。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很多创业的创意都来自于实践当中的灵感,所以加大实践培养力度能够有效地提升创业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开设企业管理课程,开设人文课程,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模拟大赛,给予学生更多的创业实习机会,让有创业意识的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实习机会,从而为毕业以后的创业奠定基础。

  (四)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第一,应该注意更新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在办学理念上支持创业教育。第二,大学制度文化建设需要健全的组织制度,在组织上应该支持创业教育。第三,大学物质文化建设需要具体的载体,因此学校的一些物质标志应该建立起来,让创业氛围可以充斥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第四,领导加以重视,同时教师作为教育理念的传播者要身体力行。第五,社会上应该形成一种创业热潮或者是支持创业的风气,这样,学生进行创业的过程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激发大学生创业的兴趣和激情。

  四、总结

  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很好地应对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培养更多的社会人才。而创业教育理念的融入能够真正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良好的创业素质。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理念上进行更新,从具体的实践入手,将创业理念真正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第四篇:民族大学创业教育发展模式

  一、我国民族高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民族高校创业教育机构设置实践

  目前民族高校创业教育机构设置有着自身的特色,以中央直属五所典型民族高校为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创业教育机构归口为学校就业部门,例如中央民族大学在2007年将创业教育机构设置归属到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直接受中央民族大学就业工作处领导,其中活动部主要负责校内就业创业活动。第二类创业教育独立为学校的教辅部门,例如中南民族大学2005年将创业教育机构即创新创业中心直接归校委指导,下辖办公室、科技管理部、实验室等,主要负责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北方民族大学2011年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直接独立为教辅机构归校委管理,下设的部门有办公室、创业部、创新部、竞赛部、教学部、研发部等,主要职责是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活动的实践活动。第三类创业教育机构归口为教务处部门,例如西南民族大学创业教育功能直接归口到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主要是负责创业竞赛活动;西北民族大学的创业教育于2013年下设到教务处下的大学生实践创新中心,成立了创业教育教研室,其成员主要以管理学院教师兼任,目前主要职责是负责创业培训。

  (二)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民族高校的创业课程注重使用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市场调研、创业竞赛等多种教学手段。课程设计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业竞赛为主要特色。强调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的新型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民族大学生的个性。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方面,五所直属民族高校对该项目积极支持,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例如在创业训练方面,2012年中央民族大学已立项创新训练项目10项;2012年西南民族大学已立项校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70项,其中,创新训练项目60项,创业训练项目10项;西北民族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中南民族大学较早开展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截止2011年已取得斐然成果,本科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216项,学生科研实现立项255项,发表文章58篇,获国家专利11项;北方民族大学自2011-2012年启动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来,两年间共立项1669项。在创业竞赛方面,五所直属民族高校也取得较好的成效。2009年中南民族大学举办了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设计大赛,倡导参赛学生计划在大学毕业后五年内进行“自我雇佣型”的创业;西北民族大学从2009年以来连续四届举办“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2011年中央民族大学举办了首届“淘金计划”创业营销实战大赛,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从2011年以来,北方民族大学共承办全国性学科竞赛宁夏赛区大赛5项,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100多项;2012年西南民族大学以教务处牵头,各教学单位积极推进2012年度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学科竞赛类项目的开展。总之,创业竞赛的开展不仅是对创业训练项目的检验,更丰富了创业教育的内涵。

  (三)创新创业平台的实践探索

  在为民族大学生搭建创业平台的实践探索方面,五所直属民族高校创业平台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分散式平台,依托各教学单位实验室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支撑;二是专业式平台,专门成立创新创业实验中心来支撑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三是复合型平台,既充分利用各教学单位的科研平台,又充分发挥创新创业中心的独有实践平台。分散式平台方面,主要以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为典型代表。中央民族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主要以各类教学实践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创新实验室作为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活动研究和实践的支撑平台,各单位面向各院专业学生承担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任务,并委派专人负责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具体实施。专业式平台方面,主要以中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建立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为典型代表。其特点是,由创新创业中心根据各系专业特色建成的开放性实验室,以学科为基础组建了创业创新团队、电子设计创新团队、机器人创新团队等;项目组合实行自主化,由创新创业中心集中管理,学生自主研发;构建孵化基地,2012年北方民族大学建立创业孵化园区,目前已进驻由民族大学生自主创办的企业20多家,年营业额达到1500万元左右。复合式平台方面,以西北民族大学创立的大学生实践创新中心为典型代表。充分利用教学单位与实践创新中心的资源互补,实行“一纵一横”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即由学生聘请学院专业教师指导,充分利用各学院已有的科研和实践资源,通过申报大学生实践创新中心工作室进行项目培育,有效做到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

  二、民族大学创业教育发展问题透视

  (一)未能有效把握创业教育的功能要求

  创业教育重在“教育”,而非“创业”,创业更多是一种切实的商业行为,而创业教育的本质在培养高校毕业生独立自主的创业创新能力。有些民族高校领导和专业教师过分夸大创业的难度,认为创业风险大,忽略了创业教育的普遍性,即面向民族高校学生的“企业家精神”的培养,过分夸大大学生的个性化创业行为;其次,有些民族高校把创业教育归口到就业上,把学生就业渠道仅仅局限于公务员、考研方面,忽视了更多民族大学生对于提升自身创造能力的需求。这种未能有效把握创业教育深刻内涵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使得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概念区分不清,最终创业教育课程敷衍了事,很难起到实际的效果。

  (二)创业教育理论味十足,缺乏可实践性

  从各民族大学课程教育开展的实践来看,创业教育中《创业基础》、《市场分析与创业机会识别》等课程的课堂理论教学,老师讲课学生做笔记的模式与其他课程并没有特别大的区别。毕业生接受了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如何能够适应社会值得商榷。并且,大部分老师属于科研型人才而非实践型人才,因此无法真正向学生传授市场或职场上真实的实践经验,最终未能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就业、创业提供正确的指导。目前创业教育竞赛在各民族高校进行得如火如荼,吸引了大批学生参与。虽然这种创业竞赛为学生提供了创业训练的机会,但离真正创业计划的实践还有较大距离。尽管学生拥有专利和科研成果,但科研成果的实践转换率无人考核,最终学生参加创业竞赛的目的只是拿到某个名次或奖项,创业竞赛流于形式。

  (三)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实战能力欠缺

  目前各民族高校创业教育专任教师匮乏,师资力量薄弱,例如在西北民族大学创业教育自2012年成立以来,仅有2名兼职老师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学工作,而且这2名老师之前也并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创业教育培训,只是在教学计划的要求之下临时受命,从事创业教育的学习以及研究。在中国创业教育课程开展中,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大部分民族高校未在教学计划改革中将培养一大批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提到日程,使得教师对于课程的把握也大都参照自身课程的授课经验,不能够深入领会课程的内容实质,最终创业教育课程发挥不出其独特价值。

  (四)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未能有效融合

  在我国民族高校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专业教育的培养方案、培养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不断调整,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深度的融合没有得到重视。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无论是中央民族大学还是其他民族高校依然没有将创业教育融入到整个教学体系当中,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脱节,这些问题成为影响民族大学创业教育发展的最大短板。事实上,专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基础起点,在创业教育中深入融合专业教育的理念是创业教育需把握的重要原则。创业教育离开了专业教育,只能是属于毫无创新的“练摊”模式,专业教育脱离创业教育又会影响到大学生就业。(五)缺乏创业教育的环境及氛围我国缺乏创业理念的大氛围,社会大众以及高校学生对创业的激情不够。很多人即便有创业的念头,也在别人不断的“良言相劝”中放弃自己最初的梦想。特别在民族高校更为明显,即便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但创业过程中的隐形政策风险阻遏,明显地降低了民族大学生创业的内在动力。

  三、民族大学创业教育发展模式构建

  各民族大学应该结合自身的创业教育发展问题,立足实际,不断创新,构建自身的创业教育发展模式,为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供重要的支撑,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前提:确立创业教育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

  创业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以及创业能力,最终促进其职业生涯的更好发展。因此,民族大学应先从确立创业教育观念为切入点,探寻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以及创新教育之间的联系,立足专业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从我国的教育教学实践来看,民族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依然处于政策促进的初期阶段,高效开展创业教育的前提就是培育创业教育的观念,使得创业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就要求各民族高校确立创业教育在民族教育体系的地位。

  (二)手段:完善创业课程体系,实现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创业教育的立足之本。民族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展不能仅仅依托教育部规定的《创业基础》、《市场分析与创业机会识别》、《创业精神与团队精神塑造》等课程体系,应该分门别类地从创业素质、创业气质、创业团队精神以及创业筹备等多层次地开展课程。民族大学应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鼓励青年学生有自己的创业规划,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校的创业教育教材中应包含创业风险控制、创业能力培养、创业实践指导以及创业法律环境介绍等方面。

  (三)途径:强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师资队伍建设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保证,民族高校应摒弃传统的创业教育课程形式,应该将其纳入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去,有专门的师资力量负责教学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管理工作中。此外,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还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不断加强对老师的培训。民族高校应提供专项资金让负责创业教育课程的老师走出去,深入企业体验与实践,对在企业中所遇到的管理以及风险问题深刻体会,为学生传授最真实的感受以及技能。经过培训,老师授课也将会更加接地气,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另一方面应将负责学生就业创业以及创新技能培训的老师从科研的压力中解放出来,使得其付出更多的精力用于课外的实践与调研,深入到企业,获得第一手资料,为学生深刻了解就业、创业现实提供重要而鲜活的资料。

  (四)保障:创新企业合作机制,建立创业示范基地

  民族高校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提升自身创业教育的水平。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邀请公司高管以及企业负责人有偿为学生讲课,来缓解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困境;利用企业专业人才丰富的管理经验,为在校大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有利于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民族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创业示范基地方便高校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就目前来看,民族高校只有北方民族大学建立孵化基地,对其他民族高校而言就更具紧迫性。另外,从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来讲,通过社会融资以及国家贷款的方式自筹资金建立培养基地,由教职工负责管理,民族大学的学生可以直接进行工读结合。从民族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补贴,改善了自身的经济状况;从学校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实现了民族高等教育的良性循环。

【创业者素质论文】相关文章:

创业者需要的8个素质和能力-礼仪知识12-27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09-15

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02-25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8篇09-15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2500字12-31

2017议论文论据:关于道德素质06-30

创业者版的沁园春11-13

议论文作文700字 中国人的素质02-22

综合素质评价05-15

素质文章林清玄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