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开题报告

2024-08-06 开题报告

  转眼间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就即将结束,马上就要开始最难熬的毕业设计阶段,在我们做毕业设计前指导老师都会要求先写开题报告,优秀的开题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教育开题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教育开题报告 1

  课题名称:

  小学低年级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选题缘由: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突出语言的实践性特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使我们的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这不仅是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必备条件。运用英语的能力需要在交际的环境下逐步形成,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老师的表扬,不怕犯错,很少有羞怯感,喜欢参与集体活动,这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非常有利的条件。

  目前,小学学生的英语的学习缺乏针对学生习惯的培养,要开始培养英语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功必须从低年级抓起。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能让学生感到英语学了就能用,从而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英语学习习惯对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此项课题作为校本课题《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理论与规范指导体系研究》下的子课题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并取得了预期效果。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研究设想:

  本课题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从课堂内外各个环节。有效性的角度探索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问题及其策略建议。从分析小学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分析小学现用英语教材特点及其教法、分析小学英语教师自身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找出小学英语学科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方法。

  1、准备阶段(xx年1月—xx年2月)

  为响应大学区工作,共同提高学区小学生英语学生学习能力,本次课题通铁五第二小学共同研究。

  (1)对目前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问题,使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2)对现有的经验及理论进行综合的比较研究,供本课题借鉴,提出实验假设,完成实验的总体设计。

  2、实施阶段(xx年2月—xx年10月)

  (1)按实施方案进行实施,实验中对学生学习习惯进行跟踪调查,做好数据的统计、分析、整理工作。

  (2)定期组织课题研究活动,并不断调整操作方式。

  (3)定期做好工作总结,实验效果作出评价,不断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分析调整,进一步完善操作体系。

  3、总结阶段(xx年11月-xx年12月)

  (1)修正、调整研究目标、方法等,并初步形成小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

  (2)全面反思、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3)总结上报,做好结题工作,形成一批有价值论文。

  小学教育开题报告 2

  课题研究背景:

  带班多年发现,班级内的单亲家庭学生越来越多,这样的家庭对孩子们的影响还是挺大的,让我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的婚姻观、家庭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离婚率越来越高,单亲家庭子女日益增多。家庭的破裂、抚养方式的改变、人际关系的变化以及家庭教育的变异,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的研究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课题研究意义:

  据我在班里调查,和各班班主任交流,每个班里这样的孩子还不少呢!所以,就这个问题我想研究一下,看看有什么具体的办法来帮帮这些孩子,实在不忍心他们长大后一无是处或是人格有缺陷。

  这些孩子就学,给了社会、学校,乃至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是这些孩子成为有用的人呢?很多老师发现,班里的这些孩子生理、心理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很多教师也都逐渐发现了这类学生出现的新问题。例如,一部分学生长期受到家庭的冷落,在学校消极,不参加集体活动,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的态度。性格孤僻、灰暗;还有的学生受到家庭暴力的'影响,在情绪控制上较为困难,容易冲动,攻击性强,等等。这些情况,对于学校管理、教师的教学目标实现都提出了问题,如何更好的去帮助单亲家庭学生成长,是不可缺少的学校教育组成。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单亲家庭通常指父母离婚的家庭,可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单亲家庭的范围应该是更广泛的。孩子他们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有父母离婚的、有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亡的、有父母一方或双方监狱服刑或强制戒毒的、有父母在外地打工常年不在身边的。我本次课题研究的对象主要指小学生中父母离异、父母离世的孩子,他们由于家庭的原因造成了情感、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有所缺陷,在学校的活动中也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于他人,造成了他们有自闭、自卑、叛逆等心理问题表现,本次课题研究的方向就是了解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成长情况,尤其是心理发展方面。了解单亲家庭在孩子们成长中的影响,从而在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孩子们的成长,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准备阶段:

  为丰富课题研究时的理论基础,我在学校图书室找了许多相关的书籍,如《儿童心理与教育漫谈》、《简明心理学辞典》、《小学教育大全》等,为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思想基础。其次,走访班主任、家长、任课教师等途径,了解我校单亲家庭中学学生成长现状,选取六名典型学生为研究对象。并逐步收集其生理、心理、学业、人际关系的方面资料,因人而异制定研究实施方案。

  实施阶段:

  1、全面了解研究对象,通过家访、电访、信访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弄清学生的成长背景,家庭成员,父母的教育态度,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

  2、课间与学生群体聊天,掌握全面的情况,通过平时对他们的观察以及分析有关的各种资料,形成对他们的情况。

  3、与任科教师商讨交流辅导意见,争取各任课老师的帮助,从而保证辅导目的的达成。

  4、找一些热心的同学帮忙,主动接近他,吸引他的注意力。

  5、对前期研究过程进行阶段总结,形成课题阶段性总结报告。

  6、反思课题研究前半期的成果与不足,完善后半期的研究方案,适当调整研究策略。

  总结阶段:

  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价,撰写报告,整理研究资料,请有关专家进行课题论证。

  小学教育开题报告 3

  一、课题产生背景:

  小学中高年级部分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 令很多教师 头痛,常常利用上课时间教育这部分学生,且未能收到好的教育 效果。学生不完成家庭作业的这种不良习惯的形成,既影响正常 的教学秩序, 又导致教学效果差。 学生出现不完成家庭作业现象, 在学校通常是老师进行教育,在家里通常是家长进行教育,但 师、 家长都与学生的思想差距大, 年龄差距大, 生活习惯差距大, 灌输的教育思想学生难以接受。 我深感培养学生认真完成家庭作 业的习惯,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于是我从多角度进行了探 索, 在从实践中探索出让完成了家庭作业的学生教育未完成家庭 作业的学生效果好。因此,我把对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教育作为 重要课题进行研究。如何搭建让学生相互教育的平台,本课题研 究旨在解决对不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进行有效教育。

  二、课题研究价值

  1、素质教育的需要。某种意义上说,素质就是习惯与能力。 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不良习惯的克服,意味着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因此学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养成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 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应当体现时代要求,必须在 习惯养成教育中注如时代的'活水。

  2、学生发展的需要。 根据中央教育部和四川省对小学生减负 的要求: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家庭作业不超过一个小时。这个要 求是限制有的老师过多地布置家庭作业, 但是也不可能不布置家 庭作业。因为小学高段开设的课程相对较多,特别是新课标的课 程要求,小学语文每周只有六节课,数学每周只有四节课,科学 只有两节课。家庭作业要么需要学生预习,要么需要学生对当天 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要么需要学生背诵, 要么需要学生动手实验, 要么需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总之,必要的家庭作业是学生发展 的需要。

  3、学校发展的需要。班上不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是每位 教师都感到困惑的问题。但通过对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互教” 的研究,帮助老师们找到教育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的新捷径,有 效地教育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 使学校的教学活动良好性 循环:学生按时完成当天的家庭作业,消化和巩固学生当天所学 知识,第二天不影响正常的上课,学生又获得新知识,这样日复 一日,学生健康成长。学生的个体成绩提高了,学校的整体成绩 随之提高,这显然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三、课题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内容 为了搭建让学生相互教育的平台, 本课题研究旨在解决对不 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进行有效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教育方法:

  1、班级思想教育 由班上全体学生参与对不完成作业学生 的思想教育。

  2、班委管理教育 由班委干部对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进行 管理教育。

  3、接对帮助教育 由专门指定的优秀学生对不完成家庭作 业学生进行“一对一”帮助教育。

  4、朋友情感教育 由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的好朋友对他们 进行教育。

  5、典型案例教育 在曾经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中,挑选几 个已经完全改变不完成作业的不良习惯的同学, 作为典型对不完 成作业学生进行案例教育。

  四、课题研究方法

  《对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教育的研究》主要采取:

  1、调查研究法: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对不同年级学生进 行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的调查统计, 为课题的开展与进一步深化 寻找依据与支撑。

  2、教育实验法:收集对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的教育方法, 并进行典型案例收集。

  3、个案研究法:对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研究, 把相应的研究成果存入学生档案袋。

  五、课题研究进度

  1、准备阶段(20xx 年 1——2 月)

  2、理论学习阶段 (20xx 年 3——5 月) :收集有关资料,学 习并加以论证,完成课题申报。

  3、实施阶段(20xx 年 6——12 月) :根据课题设计方案进 行实施,并进行阶段性总结,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做好资料收 集和积累工作。

  4、结题阶段(20xx 年元月) :以研究报告的形式结题。

  六、课题成果形式

  成果主要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 其次辅助资料是相关论文 和典型案例。

  七、研究能力

  本人是小学一级教师,工作在教育一线,并连续担任8年班主任 。已研究普教科研课题结题 1 个,有较丰富的课题研究经 验,对于这个校本课题,起源于本人,已进行了广泛的实践,在 实践中本人已创建了相关理论,完成此课题,本人完全有这个实 力。

  八、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和相关方面的书籍, 名人名言等。

  小学教育开题报告 4

  一、课题的提出

  诚信是人类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德,世界各国均重视国民的诚信教育。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文明发展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自古以来看重诚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随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诚信”已经逐步深入到我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衡量人们日常行为、道德素养的重要标准。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六条明确规定: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诚信教育虽然已在社会上蔚然成风,但综观小学生的诚信教育,“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和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仍不容忽视,部分家长不讲诚信成为学生诚信美德教育的难题,部分家长重文化知识,轻道德情感教育,造成学生诚信的缺失;它们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

  诚信是道德之基石,是立人之根本,是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内容。树木之初重育苗,立人之始在于幼。诚信教育应从小抓起。因此,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预期研究目标、内容:

  总体目标:

  1、通过研究,培养学生形成“拥有诚信”的意识与能力:在实践中让学生能做到用真诚的态度处置学习生活中的一切事情,做到诚实守信。

  2、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创设师生的平等地位,营造师生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围,同时让诚信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扎根,让诚信的鲜花开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具体目标:

  1、在诚实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端正考风考纪,作业和考试独自完成,不抄袭、不作弊。

  2、在守信教育方面:培养学生守时、守信、有责任心,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

  3、在法规教育方面:加强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规意识,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要进一步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全面培养学生诚信、守纪、公正、文明等良好习惯。

  研究内容:

  1、小学低年级学生诚信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

  2、小学低年级学生诚信培育策略的行动研究,它包括如何在课堂教学、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培育小学生的诚信意识素养。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1、整合性原则:本课题以学校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个别与集体跟踪研究。结合学校开展的主题活动,将围绕改革课堂教学,拓展校内活动,开辟社会大课堂这三条主线,通过各种活动的设计,达到研究目的。

  2、主体性原则:本课题的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更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了解学生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的参与,给学生尽可能充分的表现和选择的机会,还应特别注意学生参与活动的反馈意见和信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修正和优化研究内容。

  3、团结合作原则: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有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素质的提高,决定着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在信息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教育实践中,要注意利用一切有效资源开展教育。

  四、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品德与生活课堂,结合“做诚实的好孩子”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力求让思品科课堂成为学生掌握、形成“诚信意识”的主阵地。

  2、文献研究法: 通过网络、教育杂志、理论书籍等多种渠道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此类研究状况及成果,搜集相关理论依据与资料,最大限度地为课题提供理论支撑,把握研究方向。

  3、调查研究法:争取街道、社区的支持,在社区建立活动基地,在学校、家庭、社区的密切配合下,进行小学生诚信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找到培育的切入点。同时与社区一块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育活动。

  五、课题研究的价值

  诚信教育的重点在知行统一,关键在践行。只有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活动,学生才能受到熏陶。在课题研究中,将采用收集汇编格言、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寓教于乐中感悟诚信。同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阶段测试免监考等塑造学生诚信美德的特色活动,真正使学生做到说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

  六、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时间为xx年9月——11月,主要任务为:确立课题,对课题进行论证,对学生现有思想道德水平进行实验前的调查分析,制定实验方案,为实验研究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时间为xx年12月——xx年6月,本阶段按着实验方案,有计划、有组织、全方位地开展研究,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1)搞好调查摸底,对实验班学生的原有品德状况及行为习惯及兴趣爱好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实验班学生档案。

  (2)实验中对学生的道德知识及道德行为进行定期测试,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工作。

  (3)定期开展以“创诚信校园,做诚信学生”为主题的活动,如主题班队会、诚信故事比赛、诚信格言抄写比赛、制作诚信手抄报比赛等。

  (4)通过家校共育,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形成合力。

  (5)利用社会上的专用场所和教育设施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时间为xx年7月,对调查研究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估、对研究过程效果进行总结,撰写结题报告、成果论文。

  十、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小学低年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2、教师的论文、经验总结、优秀教学设计、个案等。

  3、学生开展诚信教育主题活动及文化环境的展示。

  4、学生的有关作品。

  十一、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本课题为个人微课题。本人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有从事生本教育课题研究的经历,对课题实施操作有一定的研究。

  (2)围绕此课题我校已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从早年开始学校就启动了诚信教育系列活动,本学年拟进行“创诚信校园、做诚信学生”的主题活动,对本课题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

  (3)完成任务的保障条件:我校的领导对教科研工作历来重视,特别对于德育科研格外重视,在研究经费的筹措上不存在任何问题,课题的研究时间有保证。

  小学教育开题报告 5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养成良好习惯,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对学生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我国的养成教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后世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阐有"习子童蒙,圣功也"的论点,进一步主张把养成教育作为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促进每个受教育者全面主动发展,促进每个受教育者人格与个性的养成。有一位教育专家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你在孩子的心灵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由此可见,养成教育是管孩子一辈子的教育。培养一代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保证他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抓好养成教育,这是从当前学生的实际出发而提出的。

  就学生的普遍状况来说,其文明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卫生健身习惯的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社会等外来的不良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对我国青少年德育工作进行深入的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广大青少年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因此,抓养成教育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将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进一步探索,使之成为我校的一大特色。

  3.抓好养成教育,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就我国目前小学教育的`实际看,在德育中,不仅忽视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这方面的教育也是不规范的。培养少年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既有利于克服我国长期以来在少年儿童德育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又有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调查并详细分析影响小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

  2.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初步探讨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及相应的教育对策。

  3.通过研究,找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主要因素,找到科学的策略和基本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很多,本项目旨在充分发挥课题组成员的主题意识,本照“点滴皆是教育,细节蕴含成功”的办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深入研究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方法:

  1.充分利用“班级实名制”的优势,借助“U”型小组导学员的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何为“U”型小组导学员模式?“U”指的是全班学生以六七人为一组,采用“U”型的方式围住在一起,“U”的开口指向讲台,整个班级四十几个学生最后分成了六七个组。原本老师面对的是四十几个学生个体,而现在面对的是六七个团队,教育对象由个体转变为团队,既有利于任课教师驾驭课堂,又为学生创设了小组合作的机会,同时有利于加强小组间的竞争。一句话:单兵作战的局面被小团队互相配合作战所代替,个体学习的局面转变成了合作学习,既有利于合作,又创设了竞争的机会。

  “导”指的是“U”型小组中的导学员。每个小组中设立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导学员一职,主要职责是实行“兵教兵”的策略。每组设定导学员2-3名,每名导学员负责帮助1-2名学习能力稍微差一点同学,通过互助、督促、指导等手段,帮助能力差一点同学完成学习任务,在班级中喊响了“不让一个伙伴掉队”的口号。“1+1、n+1”多元化的帮扶模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成绩,还 “以点带面,以面促点”养成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强化落实我校特色“扬三弃一”品行修养卡,发挥“敬、竞、净、静”星级评价的作用,形成星级评价体系,强化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

  “扬三弃一”品行修养提示卡,为学生量身定制特色“名片”。运用哲学的扬弃理论,也给学生们制作了“个人名片”,即扬三弃一品行修养提示卡。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与不足,逐步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扬三弃一”品行修养提示卡是一张学生信息卡,教师可以根据卡片上的内容,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优缺点等方面的信息。此卡还是一张评价反馈卡,注重了过程评价与即时评价。卡中“扬一”与“扬二”注重学生特长的培养。学生分别从“六美”行为习惯、兴趣特长(球类、体育技巧类、才艺类)找出自己的特长填写。平时,我们组织学生参加少年宫活动,使他们的特长充分发展,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境界。“扬三”与“弃一”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扬三”定为动态即时评价,即:每周根据学生的“敬、竞、静、净”四方面的表现进行评比,表现突出的由班主任在此栏中印上所获得相应的“星”标志。学期末根据所获“星”的数量评出品行优秀的学生。“弃一”是学生填写自己的缺点。学期末由同学、教师进行表决,认为已改掉则在期末班主任评语中予以体现。每学期末我们都将此卡装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袋中,作为学生成长评价的重要依据。这一做法有利于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品行情况,有利于实践“德高尚,方有大成”的管理理念。

  3.发挥我校“彩绘人生”乡村少年宫的作用,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场所,强化学生动手实践习惯的养成。

  在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教育局及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共计投资22万余元,成立了“靓彩乐园,彩绘少年”少年宫。少年宫共设“剪纸欢乐坊”、“巧手工作间”、“纸浆工艺吧”、“我舞我秀室”、“棋林益智苑”、“四驱车乐园”、“百变魔方站”、“风雅书法屋”、“泼墨画中画”等活动场所,且一楼主题文化为“科技探索”,二楼的主题文化为“艺术欣赏”,整座楼将成为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艺术情操欣赏的专用场所,成为放飞孩子梦想的大舞台。

  每周二与周五下午的大课间时间,将成为学生们的活动时间,配合着室外的轮滑、篮球、乒乓球、足球等活动,全方位打造学生综合素质的30多个活动项目,让每个孩子都可自主选择所喜爱的项目进行活动,“人人有活动项目、人人有活动场所、人人有技能展示、人人有成果积累”成为“彩绘少年”少年宫培养的目标。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好习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

  广泛收集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调查报告,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从中把学生的行为,要求放在第一位,不良的行为得到及时矫治。

  2.个案研究法

  通过对班级学生若干个个案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为今后课题研究提供针对性的事实依据。

  3.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实施对象之间或个案与个案之间的比较,找出适合我校实际工作的方法,加以指导以后的工作。

  4.文献资料研究法

  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养成教育的资料,然后再进行整理、分析,从中筛选出有用的资料学习,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设计与人员的具体分工:

  课题研究的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0月)

  建立课题研究组织,组内成员学习、商讨,落实人员分工,明确责任。了解学生已有的行为习惯,制定针对性研究方案和计划。研究资料文献的准备、信息的收集、设计问卷调查表等。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10月)

  ①前期分析阶段:通过教师对学生行为习惯现状的观察分析,撰写”崮山中学学生行为习惯现状调查样本分析”,对各个年级学生此阶段的行为习惯的现状作分析总结,为今后的对策研究提供了事实依据。

  ②实施阶段:

  A、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层次的良好习惯的教育,搜集典型课例和活动录像等资料。

  B、按照不同阶段研究方案,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形成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具体计划和实施步骤,并探索学生行为习惯提高的方法和策略。

  C、实施期间定期召开座谈会,适时听取班干部和各个学科教师对本阶段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反馈,并根据反馈及时做出相应改进与调整。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与结题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9月)

  1.完成各项有关测试,进行认真对照和分析。

  2.课题组总结、整理规范研究资料和经验成果,进行分析、归纳,提炼规律。

  3.完成研究报告,举行结题会。

  人员的具体分工:

  负责人:

  组长:

  实施者:

  六、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1、预期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分析报告、典型案例、阶段性报告等

  (2)科学合理的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2、最终研究成果

  (1)通过研究,探索“U”型小组、“彩绘人生”乡村少年宫、“扬三弃一”品行修养卡、“敬、竞、净、静”星级评价等模式对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作用和具体实施措施。

  (2)提高家长、教师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重要性的认识。

  3、成果形式:

  (1)形成本课题的"工作报告"。

  (2)本课题的研究论文、研究个案、随笔、叙述故事、主题活动、等汇编。

  七、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1.课题组负责人苗延亮,是学校校长,他对教育科研有着浓厚的兴趣,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管理经验,亲自主持并参与研究,他把教育科研视为“学校由平庸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他对该项目给予极大地支持。

  2.参与课题组成员中有经验丰富、多年从事教学研究的中层领导,有专业素质高、勇于开拓创新的青年教师,还有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很善于和学生进行交流的班主任,为课题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取得上级科研部门的关心与帮助,确保实验顺利实施。

  4.学校保证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和各项条件,并承担课题的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

  综上所述,本校课题组进行的课题研究的条件是具备的,预计通过本校课题组成员的努力,上级教科研部门的正确领导,届时将会圆满地完成该课题的研究工作。

  小学教育开题报告 6

  本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研究》于20xx年10月向河南省教育学会申报立项,经河南省教育学会评审,准予立项,并被列为河南省教育学会20xx年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现开始实施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课题的理论价值: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教师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具有巩固、强化、反馈、提升、发展等重要作用,对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练习因素有很大的关联:练习可以出质量,但练习也有可能加重负担。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提倡“精讲多练”、“以练代讲”,所以在练习中存在着多、繁、杂的现象,而在我们教师的观念中又有“不加强练习,不进行重复的练习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以致于我们很少反思哪些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甚至是有负面影响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面要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面要加强过程教学,增加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时间,这样做将大大缩短课堂练习的时间,减少练习的量。因此在传统的“练习观”受到极大挑战的同时,有必要对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

  课题的实践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探讨有效练习的途径,寻找根治重复低效的数学课堂练习的方法,让课堂练习(包括复习练习、对新知的针对性练习、巩固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等。)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优化课堂练习,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课题研究目标:

  1.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课堂练习设计的策略,强化教师“预设”意识,促成学生“生成”的达成,提高教师有效教学的策略,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合理的练习结构和学生喜欢的课堂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进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3.利用经验材料的数学组织化、数学知识的逻辑化和数学应用的三个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因素,全面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辩证思维和形式思维等,优化思维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研究的内容:

  1.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的原则。

  2.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课堂练习的内容和形式。

  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课堂练习中教师的作用。

  4.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课堂练习中学生的情感体验。

  创新之处:

  有效练习的问题基于从形式到内容缺乏整体考虑而产生的低效或无效练习的现状提出的。我们提出此课题,探索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的策略、练习的结构与层次性、练习的形式、练习的教育价值及教师在练习中的地位等问题。让学生在数学练习中既要掌握知识又要发展思维能力,更要让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良好情感,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育人目标。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设计、技术线路和实施步骤

  总体实施步骤:

  针对不同类型的数学课大家写出自己的练习设计及实施方法,利用教研活动时间一起交流、讨论,并写出自己的反思。最终总结出复习课、新授课、练习课、讲评课的练习如何设计,新授课中概念性教学、计算教学的课堂练习如何设计,以及组织形式和方法。

  技术线路:

  主要依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规律,采取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查阅法、调查法等。

  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和层次性原则

  2.多样性和趣味性原则

  3.拓展性和开放性原则

  4.典型性和生活化原则

  分阶段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拟定为二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xx年11月——12月):

  建立课题组,学习有关理论,构思方案。

  第二阶段:组织与实施阶段(20xx年1月——20xx年7月):

  课题研究教师在备课、听课、议课、课后反思四个方面来研究有效练习,备课中着重体现如何设计有效练习,有哪些有效练习题。起到什么效果?听课时着重听这位教师是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练习的,单周写出练习题的设计及练习方法;议课也围绕此课题讨论有效练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否合适,所产生的效果如何来进行评议,并针对“如何设计有效练习?”这一问题进行研讨,确实把这一课题落实到实处。课后反思体现出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练习使学生掌握了什么知识,起到什么作用,收到哪些效果?双周写反思。

  第三阶段:整理总结阶段(20xx年7月——9月):

  1、撰写有关“有效练习”的小论文。

  2、整理、汇总课题实施材料,整理出一套课堂中有效练习的方法;撰写结题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预计成果:

  (一)通过有效课堂练习的研究: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2、改变学生过去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知识、方法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3、使学生学得主动、生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4、另外,在培养学生个性、集体观念、合作精神、参与意识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学习氛围良好,学习的效率得到提高,成绩稳步上升。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通过实验,探索适用于我校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有效练习的一般模式,优化数学课堂练习的结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五、课题承担者的科研能力及科研保障条件

  1、能力保障:

  课题组组长肖艳峥老师,乐于钻研、勤于探索,曾有多篇论文获奖,参与课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研究》,现已结题;王磊老师曾担任市级课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主题图的应用研究》的主持人,现已结题,她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王艳利教师和王丽萍老师积极上进、喜欢阅读理论书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组织保障:

  课题组成员有志于服务教育实践,探索在新形式下学校教育科研的有效方式和方法。本教研组教师有强烈的科研热情并渴望科研人员给予具体而有效的指导。

  教研组课题有学校教科研室负责人和学校聘请的专家的指导。

  2、时间保障:

  研究时间为两年,实验教师全部是一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保证实验的正常运行。课题组坚持每月开展一次课题研讨活动,注重阶段性总结与交流,掌握课题研究进程,及时进行调控,为使课题研究划上圆满的句号而努力。

  以上是我对本课题的一些想法,有不对的或还需改进的地方,请个位老师多提宝贵经验。

  小学教育开题报告 7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个社会对个人能力的要求。“立人”始终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而“作文是‘立言——立人’的途径。”但一直以来,作文教学方式基本处于无序状态,老师们教得随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几乎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切身感受。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感觉到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我校在泗阳县是第一批全面使用国家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的学校。学校积极探索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取得一定的成绩和积累了不少的作文教学的经验。自主管理、课外阅读是我校的特色,我也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中着力展开研究,以培养学生作文兴趣,为学生创设作文的空间等策略,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和水平,从而培养想学习会学习的学生,这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致的。这也是我开展“培养小学生自主作文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我校一直重视教师的科研。认识到教师科研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最好途径,是由教书匠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重要途径。课题组教师都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从事科研的能力,希望通过教育科研提升自己并构建出有效的促进小学生作文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淡化作文程式,让学生自由、开放地选材、命题、构思、作文;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心”,写出儿童的语言、心理特点,解决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革作文评价方案,让学生享受作文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从而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解决作文水平差的问题。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转变教师的学生观。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教学设计中来,和教师一起进行习作前的准备,一起设计教和学的内容,使学生真正成为习作的主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转变教师的教学观。以往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观,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单项培养。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转变教师的这种观点,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发展、互帮互学的过程。

  (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转变教师的角色,教师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

  (6)提高教师的教案编制能力以及科研能力。

  三、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自主性作文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学习和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而是着重于创造促进经验学习的课堂气氛,以真诚的情感对待学生,给学生以无条件的关注,并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产生移情。随之而来的便是学生自我指向的学习。“自主性”强调作文及作文教学应长期并始终关注、植根、摄取和提炼生活的现实与需求,尊重、理解、珍视并立足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作文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据此,我们对小学“自主性”作文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作如下的界定:就是从广大教师在“自主性”作文教学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依据新课程理念与有效教学的理念、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特征和教学实施要求,通过作文教学内容、形式、方法以及典型作文教学课例的设计、实践和分析总结,对如何有效开展自主性作文教学进行研究,提出自主性作文教学有效实施的基本策略,为教师开展作文教学提供指导和支持,提高教学实效。本课题着重小学“自主性”作文教学中有效实施策略的实践研究。

  四、支撑性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维果斯基;皮亚杰)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2)建构主义理论对于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它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多年来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课堂的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是极大的冲击。除此以外,还因为建构主义理论本身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伴随着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日渐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可以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也就是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

  (3)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另一部分是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环境的设计实际上是要求设计出能提供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良好环境,例如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以及组织合作学习等。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斯金纳;班杜拉)

  (1)桑代克的“试误说”:美国桑代克是联结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学习在于形成一定的情景与反应的联结。学习是一种渐进的、试探式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随着错误的不断减少,正确反映逐渐增加,形成固定的“刺激——反应”,即形成刺激反映之间的联结。

  (2)斯金纳的“操作条件说”,美国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斯金纳依据他创立的反射与强化的理论,提出了“操作条件说”,他认为,一切行为都有反射构成,学习在于形成条件反射。他把学习分成两类,即反射学习与操作学习,反射学习是应答性行为,它是有已知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操作学习是自发性行为,它是由有机体发出的自发的反应。

  3.认知学习理论(代表人物:苛勒;托尔曼;布鲁纳;奥苏贝尔;加涅)

  (1)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布鲁纳认为,学习不是在于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在于通过主动发现来形成认知结构。他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在头脑中形成“编码系统”或“知识结构”的过程,编码系统的形成主要依赖思维的概念化或类型化。布鲁纳提倡在教学中运用发现学习,他把学生的学习看作是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和不断发展知能的过程。他论述了四条学习原则:主动原则、结构原则、序列原则、反馈原则。

  (2)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其理论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有意义接受学习必须满足内、外部条件。内部条件指学习者须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同时,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发生联系。再有,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其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联系,使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3)认知学习论在教育上的应用价值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在教育应用上有两大贡献:

  其一,发现学习理论为启发式教学法确立了理论基础;

  其二,布鲁纳所强调的学习情景结构理念,引起以后教材编制重视结构的实践。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对学校教学提示了一个重要的建议:教师对学生经验能力的了解并给予清楚地讲解引导,是形成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小学教育开题报告 8

  一、课题名称:

  《中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研究》

  二、课题性质:

  本课题是应用型研究课题

  三、课题定义:

  所谓开放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努力提供一种情境,让学生个人或小组积极讨论、研究、发现,还学生更多的民主和自由,充分尊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相信每一位学生,鼓励他们想干就干,想写就写,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进行具体、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或组织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它以发展为中心,以问题为纽带,以训练为主线,学生主动,教师主导,活动点拨,反馈矫正,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四、课题的提出:

  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的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并因此表现出相对的封闭性。传统教学则过分强调预设和封。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封闭导致僵化,只有开放,才能搞活,开放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而多年来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大多属于封闭式教学,机械地让学生听,一算一练缺少创新教育的环境。学生由此在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科学的能力培养及开发创造力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影响 ,如何寻求一种开放式课堂教学,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就成了广大数学教学工作者深入探索、研究的课题。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数学教学要从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新课标这一理念是针对长期以来的封闭式教学而提出来的,其实质是要实行开放性教学,开式教学首先是教学观念的开放,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内容,包括教学内容的开放、学习方式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教学情境的开放、教学评价的开放。

  1、开放教学内容

  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数学内容是数学活动的重要载体。要切实有效地进行开放性教学,就要在认真领会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编拟出具有较高思维价值的开放性教学内容。

  2、开放学习方式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机械的听讲为主的, 我们开放式的学生学习方式体现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是师生、生生间多边互动的活动,具有指导的互教、互学、互帮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具体又分为三个小环节:

  ( 1 ) 试一试;

  ( 2 ) 议一议;

  ( 3 ) 辩一辩。

  3、开放教学过程

  开放的教学过程是动态的教学过程。动态的教学过程是指课堂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发展、适时变化的,而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需求则成为调整教学过程的指挥棒。动态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内外互动的过程。

  4、开放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要设置开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新知背景中,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寻根问底的心理趋向,产生自发探索、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创设情境方式是多样的,如:故事情境、操作情境、谜语情境、儿歌情境、比赛情境。总之,创设情境应有较强的指向性,应是学生较为熟悉的或能理解的生活实例或数学材料。

  5、开放教学评价

  我们在研究开放式教学评价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及个性的全面发展。同时评价方式应是多元的,又以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家校共评为主。在评价时,我们将考虑以下三点:

  (1)注意保护学生的探索心理;

  (2)重视对学生的信任;

  (3)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

  本课题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是从学生的`终身发展角度出发而考虑的课题。此课题涵盖面较大,又可以分解为五个子课题:《开放数学教学内容研究》、《开放数学学习方式研究》、《开放数学教学过程研究》、《开放数学教学情境研究》、《开放数学教学评价研究》。

  由于该课题的研究范围涉及学生学习、生活及学校、社会、家庭各个方面,既利于教师根据本校情况选择子课题及小课题,又利于全组的合作研究。

  六、国内外同课题的研究状况:

  对数学开放式教学研究,国内外各种媒体均有报道。其中辽宁、江西及我省牡丹江等地方深入较早,研究比较系统、扎实,效果显著。其经验及成果可操作性较强,对于我校此课题研究有一定借鉴作用。但我市范围内对此课题研究不够广泛,作法不够深入。所以对此课题研究对我校及至全市数学教学将是有益的举措。

  七、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教师积极学习教育理论,并将其所学的教育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课题研究,能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教师的教育行为方式是受思想支配,陈旧的教育理念严重影响教学工作。本课题的研究与实验,有利于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它,教师看得更高,更远,有更多时间学习现代理论,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同时对推动我校教学改革,实现素质教育跨越式发展教有着极大的影响。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还将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帮助教师走进科研工作的阳光大道,对于提升教师群体素质和促进各校区域间的整体和谐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总之,开放式教学研究中,每节课都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同时也要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课堂教学应成为对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的成全。这是开放式教学的根本目的。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以理论研讨、实践探究法为主,通过示范课、交流会等形成进行深化和推进。

  九、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数学,是基础工具学科,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技能。此课题的研究将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将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其效果将立竿见影。对此研究,我们要求全员参加,认真确立子课题,由小至大,由点到面,循序渐进,力求实效。研究方法以实践探究法为主,每学期进行一次阶段总结,预计五年完成本课题研究。

  小学教育开题报告 9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任桥镇回民小学和刘桥小学是两所农村完小,两校13个班级,学生432人,学生均为农村户口。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发现农村小学艺体教育活动太过单一,学生每天学习、学习还是学习,这使学生的心理发生了扭曲,慢慢的讨厌学习,对学习不感兴趣。开展好艺体教育资源开发与运用的研究,能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够,很好的控制学生讨厌学习的情绪,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农村小学艺体教育资源开发与运用的研究”的课题研究,能加强校际联系,加强点面结合,辐射带动,以形成“兴趣+特长+发展”的人才线状结构,以树立课题促进学校特色优先、素质优先的发展理念。能烘托校园的文化氛围,彰显学校的文化品位。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次课题“农村小学艺体教育资源开发与运用的研究”,是进一步深化艺体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有效正常开展艺体特色课程与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学校经常性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特色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家长的意愿。同时,通过特色活动,让学生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课题研究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艺体教育活动为载体,以校园艺术文化为依托,勇于挑战困难,突破困境,整体推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努力形成较为鲜明的农村办学特色,使农村学习艺术特色教育再上新的台阶。

  二、课题研究的状况与预计突破

  1.国内外艺体特色课程、活动研究现状:

  (1)、国内农村小学教育当前仍是偏重于智育教育,忽视德育、美育教育,艺体特色流于形式。学校虽然也开足开齐课程,但“挂羊头卖狗肉”,艺体课被应试科目挤占。上级检查时,找几个学生唱一唱、画一画,跳一跳,便理解为特色艺体,应付过关。学校艺体特色止步不前,教师、学生积极性不高。

  (2)、专业师资极度匮乏。历年以来,师资问题一直制约着九洪教育教学的发展,艺术体育专业师资更是少之又少。目前,中心校仅有美术、体育专职教师各两名,音乐专业教师一名(代课),村小没有一名专职教师。大量的艺术体育课全由语数教师兼任,专业学科的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3)、思想意识重视不够。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遗留下来的分数观念,许多语数教师只重视学生考试分数,不重视全面发展,不支持学生参加训练,部分教师甚至将音体美挪上语文数学课。

  (4)、教学资源相对短缺。众所周知,虽然近年各级部门投入了大量资金配置了教育教学设备,但是城乡差距、特别是中心校与村小之间不均衡的现象还很突出。虽然各个村小都配备了一些设备,但离艺术教育的需求差距还很大,这也使得教师、学生积极性不高。

  2.课题研究预计突破:

  (1)抓好艺体教育特色课程工作,配备专职指导教师,通过训练,全体学生对合唱、舞蹈、剪纸、电子琴、体操、美术、篮球操、蹴球、足球、演讲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有较大进步,增强对艺体特色课的兴趣。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思维力、想象力得以拓展,能力得到培养,文化生活得以丰富。音乐组每学期拿出2个以上团体优秀节目,美术组定期开展学生作品展等等。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特色活动,让学生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以点带面,促进农村艺体特色有序发展。

  (3)、搭建艺术展示平台,促进艺体教育发展。以艺体活动为载体,给师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以有效推进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如每年举行两次小学生艺术节,包括开幕式、现场书画、小制作、手抄报、征文、艺术节作品展、闭幕式及重大节日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4)积极参与各级部门组织的艺体活动,展示学校的艺体活动成绩,提高学校知名度。

  三、课题研究的保障

  1、召开动员会议,让教师转变观念,树立全面发展意识。学校将通过家长会、教师会及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宣传艺术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重要作用,形成良好氛围。改进课堂教学。艺术体育教学中,引入“双新”课堂教学的理念,改进教学方法,真正让艺术体育教育落到实处。

  2、优先加强课题组教师的培养培训。在当前师资短缺的前提下,专业教师配置在短期内是难以实现的。为此学校把现有的兼职教师优先送出参加各级培训,回来后再培训具有相关特长的教师,发挥专业教师的骨干作用,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

  3、加强制度保障。建立相关制度,保证开齐开足课时、杜绝私自挪课、活动开展、表彰奖励等,推进艺术体育教育的开展。

  4、开展丰富的活动。不但要进一步完善校园艺术节系列活动,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还要把艺术展示融入大课间活动,每周安排一至二天组织学生在大课间活动时展示独唱、舞蹈等,营造氛围。甚至积极开展丰富的艺体竞赛活动,除一年一度的课题组校际之间的运动会之外,还要组织参加县教体局开展的拔河、跳绳、乒乓球、接力等单项体育竟赛活动。最后要把乡村民俗文化的挖掘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如少数民族的蹴球等。

  小学教育开题报告 10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任桥镇回民小学和刘桥小学是两所农村完小,共有13个班级,培养着432名来自农村家庭的孩子。在实地走访中,我们发现农村小学的艺体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学生每天只知道学习,缺乏多样化的活动,这导致了学生的心理扭曲,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因此,我们需要开展艺体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加强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良好地控制学生的不良情绪,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整体素质。

  “农村小学艺体教育资源开发与运用的研究”课题的研究能够促进不同学校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同时加强点面结合,以辐射带动周围地区。这种方法能够形成“兴趣+特长+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推动学校特色和素质的优先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此外,该研究还有助于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彰显学校的文化品位。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次课题“农村小学艺体教育资源开发与运用的研究”,是进一步深化艺体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有效正常开展艺体特色课程与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学校经常性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特色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家长的意愿。同时,通过特色活动,让学生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课题研究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艺体教育活动为载体,以校园艺术文化为依托,勇于挑战困难,突破困境,整体推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努力形成较为鲜明的农村办学特色,使农村学习艺术特色教育再上新的台阶。

  二、课题研究的状况与预计突破

  1.国内外艺体特色课程、活动研究现状:

  (1)目前,国内农村小学教育仍然过于注重智育教育,而忽视了德育和美育教育的培养。虽然学校也开设了各种艺术和体育课程,但这些课程经常被应试科目所挤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时候,为了迎合上级检查的要求,学校只是让几个学生唱一唱、画一画、跳一跳,就被认为是开展艺术和体育特色教育了。因此,学校的.艺术和体育特色教育进展缓慢,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

  (2)、专业师资极度匮乏。历年以来,师资问题一直制约着九洪教育教学的发展,艺术体育专业师资更是少之又少。中心校仅有美术、体育专职教师各两名,音乐专业教师一名(代课),村小没有一名专职教师。

  (3)、思想意识重视不够。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遗留下来的分数观念,许多语数教师只重视学生考试分数,不重视全面发展,不支持学生参加训练,部分教师甚至将音体美挪上语文数学课。

  (4)、教学资源相对短缺。众所周知,虽然近年各级部门投入了大量资金配置了教育教学设备,但是城乡差距、特别是中心校与村小之间不均衡的现象还很突出。虽然各个村小都配备了一些设备,但离艺术教育的需求差距还很大,这也使得教师、学生积极性不高。

  2.课题研究预计突破:

  (1)抓好艺体教育特色课程工作,配备专职指导教师,通过训练,全体学生对合唱、舞蹈、剪纸、电子琴、体操、美术、篮球操、蹴球、足球、演讲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有较大进步,增强对艺体特色课的兴趣。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思维力、想象力得以拓展,能力得到培养,文化生活得以丰富。音乐组每学期拿出2个以上团体优秀节目,美术组定期开展学生作品展等等。

  (2)我们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并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特色活动中,我们将为学生提供许多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引导他们发掘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我们将营造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以点带面,推动农村艺体特色有序发展。

  (3)、搭建艺术展示平台,促进艺体教育发展。以艺体活动为载体,给师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以有效推进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如每年举行两次小学生艺术节,包括开幕式、现场书画、小制作、手抄报、征文、艺术节作品展、闭幕式及重大节日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4)积极参与各级部门组织的艺体活动,展示学校的艺体活动成绩,提高学校知名度。

  三、课题研究的保障

  1、我们将召开一次动员会议,旨在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意识。通过家长会、教师会、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宣传艺术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我们也将优化课堂教学。在艺术体育教育中,我们将引入“双新”课堂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使艺术体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2、为解决当前师资短缺问题,学校将优先加强课题组教师的培养和提升。对于现有的兼职教师,学校将重点支持其参加各级培训,并在其回来后开展相关特长的教师培养计划,以发挥专业教师的骨干作用。这样做不仅能够解决师资短缺问题,还可以提高教师团队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加强制度保障。建立相关制度,保证开齐开足课时、杜绝私自挪课、活动开展、表彰奖励等,推进艺术体育教育的开展。

  4、开展丰富的活动。不但要进一步完善校园艺术节系列活动,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还要把艺术展示融入大课间活动,每周安排一至二天组织学生在大课间活动时展示独唱、舞蹈等,营造氛围。甚至积极开展丰富的艺体竞赛活动,除一年一度的课题组校际之间的运动会之外,还要组织参加县教体局开展的拔河、跳绳、乒乓球、接力等单项体育竟赛活动。最后要把乡村民俗文化的挖掘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如少数民族的蹴球等。

  5、我们应该加大经费投入,为此次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我们将拨出任桥镇回民小学、刘桥小学公用经费的10%用于此次研究,以保障经费的充分使用。只有经费得到充分保障,学校的课题研究才能不再是空话,各项艺术活动才能真正地实施,农村艺体教育资源也才会被充分开发和运用。这样师生们就能够全面提高素质。

  各位领导,尊敬的老师们,我们深知艺术和体育教育在学校中的重要性,就像没有草原上的鲜花、海洋里的鱼、深林中的鸟一样,缺少艺术和体育活动的学校也会失去生气和活力。如果学生没有积极的事情去做,往往容易惹来麻烦。因此,我们的课题研究与时俱进,致力于探索可行的方法,为农村艺术和体育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我们有信心,在县教体局和任桥镇中心校的领导下,以及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圆满完成研究任务,开创农村艺术和体育教育的新局面。

  小学教育开题报告 11

  一、课题的提出:

  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虽不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但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中小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不完备性、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性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越来越多的出现学习焦虑、人际交往紧张、青春期困惑等心理问题。暂时性的心理障碍若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反应,从而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所以中小学阶段是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必须将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来抓紧抓好。

  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一些家长总以为孩子只有感冒发烧才是得了病,出现学习障碍、多动症、焦虑、厌学、胆小、说谎、不守纪律、打架等就不是病。而我们的学校和老师们也总是把着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上,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考虑开设相应的课程,来帮助他们了解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巧来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因而连续两年发生两起七年级女生死亡事件,虽没有给学校造成太多的损失,但给学校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其实健康是由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两方面组成,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要随时经常注意学生心理的微妙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切不可等闲视之。针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上述特点,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学校决定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及背景:

  进入新世纪的中学生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受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大批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学生增多;再加上近年来部分家庭结构的不稳定因素的增加,社会竞争的激烈,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还有网络等因素的影响。都会给学生带来越来越多的困惑、疑虑和过重的心理压力。目前的`学校教育,既使当前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但仍存在片面强调文化知识和既定规范的灌输,严重忽视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的现象,导致目前学生心理素质不佳,他们身上暴露出来许多与现代社会发展不适应的心理问题,如自私、个人主义严重、不尊重他人、不会交际与合作、懒惰、不愿吃苦、害怕失败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等。

  由于我校地理位置特殊,处于城郊结合部,情况比较复杂,教育压力更大,教育难度更大。连续两年发生两起七年级女生因心理健康问题而走上不归路,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给学校造成极大的负面效应。本着对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关心,我们开始探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指导下,学校申报了《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这一省级课题。

  这一课题的研究符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崭新的课题,近年来得到不少学校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德育改革、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措施。

  怎样培养教育好这些学生,把他们塑造成能自食其力、对社会建设有用的人,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积极地、建设性地按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个性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开发学生的潜能,并通过自我教育,使之不断自我完善是本课题研究的宗旨。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及实施原则。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从不良行为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社会活动,交往情况,家庭关系状况等方面,深入调查,准确地掌握中小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

  2、学生进入青春期心理准备教育的研究。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的研究。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的研究。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4、研究班集体对不良行为中学生心理的转化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研究。

  5、中学生常见的逆反心理分析与对策;克服自卑心理的对策。

  6、探索转化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探索心育与德育的关系,提高德育的实效。

  7、中学生常见的早恋心理分析与对策;中学生冲动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

  8、从学科特点、学生心理素质入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的研究。

  9、学校教育中家庭教育功能的研究。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本课题的研究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信任原则:教育的成功在于信任。只有师生之间建立起真正的信任感,才能使学生在教育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学生的这种寄托情感可促使学生愿意把自己心里的秘密告诉老师;愿意请老师帮助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激发自己坚定信念的内驱力。信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在感染和陶冶学生的心灵,从而促进学生自觉地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灵和种种隐私,他们会从老师的帮助中获取力量,在老师的指导中得到安慰,在老师的爱抚中得到理解。

  2、保密原则:说真话是心理咨询、心理教育中的最基本要求,只有说真话才能保证教育的有效性。保密是一个手段,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说真话,学生只有对心理指导老师说的真话,他才能感到有寄托,有希望,有安慰。为此老师要十分珍惜学生的这份真挚的感情,千万不能做出任何危及学生信任的事,也不能说出伤害学生心理的话。

  3、活动性原则:心理教育不同于其他各科的教学,学生心理的发展,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不是靠心理学知识的传授,更不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养成、发展,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各种丰富多采的、形式多样的体验性活动和环境中,通过心理教育和训练去完成。

  四、研究方法

  1、理论学习法。我校聘请了郧县科技学校(原郧县师范)心理咨询师曹书英、孙许俊等心理学专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并经常以班级为单位召开心理健康方面的班会,以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

  2、访谈法: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或个别谈话了解心理疏导的效果及有关情况。

  3、文献法:学习研究中外教育理论,特别是中小学生心理学理论,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课题的内涵

  4、调查法:向在校的学生发放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相关问题进行摸底排查及量化分析。(聘请心理专家设计问卷并帮助分析)。包括群体调查和个体调查,群体调查主 要搜寻具有共性的材料,个体调查主要研究个性问题。 对参研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把研究前后的测试结果对比;也可以在每阶段任务完成后对参研学生进行检测,观察其心理变化,对结果进行研究总结。

  5、实验法:在每个研究内容中,都确定1-2个实验班或实验小组,进行有目的的探索。

  6、个案研究法:参照检测评价的内容,或在活动课中发现的问题,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然后,研究人员收集典型个案,对典型个案进行集体讨论研究,分析其表现、形成问题的原因、探讨问题疏导的策略。

  7.归纳法:对调查、实验的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得出一般性的规律,用以指导实践。学期结束,每位研究成员撰写一篇总结论文。通过对经验的及时总结,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带动其他教师。

  五、研究过程:

  研究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调查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撰写立项申请与实施方案,通过课题立项,各级部班主任建立联系,课题组成员研讨分工,搜集相关资料,制定方案,落实课题。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

  主要任务:指导实施课题调查,搜集材料,组织研讨,撰写报告。组织阶段性经验交流和研讨撰写阶段性实验报告,实施教学班级的誓言。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主要任务:完成实验成果论文、实验报告撰写及个案事例总结.将实验成果在校内推广检验。

  六、研究人员组成及分工

  课题组15名成员有6人为中、小学高级教师,其余4为中学一级教师,2人为中学二级教师,2人为小学一级教师,学历均为本科,教龄均在10年以上,长期工作在中小学教学第一线,并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与广大中小学生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了解学生心理。

  七、经费预算及来源

  1.经费预算:

  ①购买研究用的书籍、相关的资料:4000元

  ②组织研究组的老师外出观摩等:3000元

  ③聘请有关专家讲学、指导费用:3000元

  2.经费来源

  ①申请上级课题研究经费。

  ②申请学校课题研究补贴

  八、备注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以论文的形式出现。

  本课题组聘请上级有关专家、教授为顾问。

  小学教育开题报告 12

  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一些心理学知识和实践意义,阐述教师的个人特长对小学生存在的影响,增强教师提高个人特长素质的意识。让家长了解到个人特长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性格塑造有正面影响,打破家长只重视孩子考试成绩的旧观念,让学生更健康的学习、成长。

  意义:

  在教师个人特长的熏陶下,给小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各方面的学习兴趣、表现欲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在特长学习过程中,磨练小学生的意志,培养小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交际能力。学以致用的过程中,让小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融入到校园之外的生活圈,体验生活,开拓小学生的眼界,让他们的思维更加敏捷,促使小学生的身心更健全的成长,充分实现教师有价值的“教”和学生有价值的“学”。

  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现状:

  目前,国内外开设了许多特长培训班,但这些班级几乎都是一些在校外开办的私立班级,没有把特长学习和学校里的书面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无法实现小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里有特长的教师很少,而且具有的特长比较单一,或者大多数有特长的教师只注重按时授予关于特长的基础知识,不能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来发现和激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导致一些小学生对特长所具有的天赋被抹杀,或者一些小学生的家长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盲目地把家长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让他们去学习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东西,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小学生特长的兴趣激发和培养不能与学校课本知识的教学有机结合,忽视了教师的个人特长对小学生的影响,一个身心健康、活泼的孩子才能够更好的接纳和理解教师授予的课本知识,促进其发展,而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是比较少,不够全面,不够成熟。

  发展趋势:

  当今社会,各类特长文化已经发展到相对沿海城市较落后的小城市,并且得到逐步的完善,特长文化的大量普及将会从生活中影响到家长只注重孩子分数的看法,从而又进一步推动特长文化的大量普及。当今学生的特长学习更加丰富、高质量、多元化,改变了以往单一枯燥乏味的学习模式。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小学教师,后一代的小学教师将会是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教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全面。

  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

  主要的研究内容有:

  1、从教学过程中发现小学生的兴趣爱好。

  2、特长培养对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3、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小学生各方面的学习。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

  1、如何发现小学生的兴趣爱好:

  a.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进行交流。

  b.利用课堂提问、课堂交流。

  2、怎样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特长的价值:

  a.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

  b.教师带领学生去校外参加比较大型的比赛。

  c.给一些特长比较突出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奖励,激励每个学生不断进取。

  3、为什么特长学习会有利于其他学习:

  a.特长学习磨练人的意志,让学生养成做事不半途而废的良好习惯。

  b.特长学习在潜意识中,能让学生塑造一个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交际能力。

  c.在长期的演出、比赛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具备的工作条件:

  有:图书馆(书籍、学报)、网络(中国知网)、与论文相关的文献等等。

  解决的办法:

  1、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有:文献查阅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

  2、积累与该课题相关的知识,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对查阅文献资料和知识进行整合等,并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本研究。

  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11年6月—2011年8月 选定论文写作方向、收集相关资料、阅读 文献、拟定论文题目

  第二阶段:2011年9月1日—2011年10月8日 确定论文题目,拟定写作提纲、撰写论文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2010年10月9日—2011年11月28日 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论文初稿

  第四阶段:2011年12月1日—1月30日 修改定稿

  小学教育开题报告 13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现状

  (一)、课题研究背景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世界因为有了生命而变得精彩,同时生命也是脆弱的。在校园内,一些触目惊心的事故让人震憾,一个个蓓蕾还没来得及开放就枯萎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还没来得及享受生活就凋谢了,这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校园内发生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例如:

  1、放学和下课时在楼道、门口等黑暗和狭窄的地方互相争先而造成的挤压、践踏等事故。学校楼房走廊栏杆的高度不符合要求;校园的深水池;体育设备不定期检查、维修、更换,有些危房在“带病”使用;校园设施老化。

  2、体育活动或体育课上不遵守纪律或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随意,体育器械使用不得要领而造成的伤害。

  3、在劳动或社会实践中安全意识差,操作不熟练或不按要求操作而造成的伤害。

  4、学生在课余时间相互追逐、戏耍、打闹时不掌握分寸和方式方法,使用笔、石子、小刀、玩具等器械造成的伤害。

  (二)、现状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中,意外伤害是儿童青少年致伤、致残的最主要原因。在我国,学龄儿童的意外伤害多数发生学校和上学的途中;而在不同年龄的青少年中,又以15-19岁意外伤害的死亡率最高。

  意外伤害不仅造成了大量儿童的永久性残疾和早亡,消耗巨大的医疗费用,而且削弱了国民生产力。不仅给孩子及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而且给社会、政府及学校造成巨大的负担和损失。

  学校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因此,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选题的意义及研究价值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社会前进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先进的交通工具、豪华的摩天大楼、新颖的家用电器等正迅速进入人类的生活。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危及人类生存的安全问题也出现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温室效应、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疾病流行等等,随时威胁到我们人类的安全与健康。加上小学生由于年纪小,自我保护意识弱,自我保护能力差,生命安全受到各种因素的威胁。

  小学生正处于生理的发育阶段,心理非常单纯,最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伤害。但是,生命总是眷顾有安全意识的人,而安全意识是从日常行为中体现出来的。比如:遵纪守法,遵守交通规则,自觉抵制暴力、黄色信息和毒品,遇事要冷静,做事多想想后果,做到三思而行,同学间有了矛盾要冷静解决,不要以非对非。学会求助他人,学会躲避风险,如:遇到火灾要及时报告大人,或拨打119报警电话,不能贸然只身去救火,因为我们小学生人小无能力;遭遇暴力(以大欺小)一定要想办法及时脱身,报告老师或拨打110电话报案,要学会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或不良诱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知识很简单,但如果做不到,学生的健康甚至生命就可能收到威胁。孩子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育人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进行道德、纪律教育。

  安全教育的问题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显得举足轻重,除了各种不安全事故触痛了人们的神经外,今天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多端、异常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从家庭方面看,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寄托在唯一的孩子身上,孩子的健康、安全和发展已成为千万个家庭幸福与否的分水岭,他们除了在家里给予孩子百般呵护外,同时也强烈要求学校提供使他们放心、使孩子受用的周到、负责的照料和管理。其实当他们真正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时,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时,他们往往变得十分脆弱,安全防卫防护能力更是有限。再次是学校摆脱被动“照管”的迫切需要。学校与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采取“关、卡、压”等手段去照管学生,不如去主动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较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以防患于一时、防患于未然。对自身的保护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学习及全面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课题组认为:提高少年儿童的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的安全教育目的,让学生在拥有知识的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有美好的生命,拥有快乐、成功的人生,是学校教育不可推卸的任务和职责。

  三、课题研究的政策理论依据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方针、原则和措施,使构建和谐社会从理论认识开始走向社会实践。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个和谐的校园首先应是一个安全文明的校园,而一个安全文明的校园,必须对师生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努力提升师生员工的法律素养和安全意识。深入开展安全教育,是安全校园建设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极为重要的举措。

  四、研究目标

  1、本课题的研究宗旨在加强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普及安全知识、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防范各种安全事故的能力,为学校的发展创设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

  2 、在学生中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与脆弱,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护技能,提高在各种危急情况下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保证学生能得以身体、心理、知识、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

  3、能形成一套小学生安全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并能加以推广

  五、研究内容

  加强校园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自救能力。

  六、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是一种基础教育德育教育研究的范式,是一种理论性、实证性、探索性研究。本课题力图以“研究——尝试——反思——提升”为研究模式,力图在尝试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文献资料法:广泛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并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与课题有关的先进理念,提升理念,以前沿的理论指导实践。

  2、行动研究法:学校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如安全演习,主题日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3、案例研究法:研究者对某一创新行动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七、研究策略

  1、建立机制,为构建和谐校园创造良好的安全教育工作格局

  安全教育的对象较为广泛。学校学生有多少,安全教育的覆盖面就要多大。同时,这些教育对象又分别隶属不同,十分分散。我校通过校党政主要领导与各部门、教师签订《校园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将安全教育列入责任书的重要内容,通过年度的综治考评加以督促落实,从而形成了保卫和学生管理部门牵头抓,齐抓共管的安全教育工作格局。

  2、建立制度,纳入正式教学内容

  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以往一般都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既没有列入教学计划,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随着学生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对学生生命安全的日益重视,我校将安全教育课纳入学生的必修课。

  3、点面结合,突出安全教育重点

  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既要全面展开,更要有所侧重,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我校的做法:一是抓了存在安全问题的“重点人”进行教育,如对网络痴迷者、性格较孤僻者、经常违规违纪的学生等;二是抓了重点时期的安全教育,如新生入学,学生开学、放假前后这些时段;三是抓了重点部位的安全教育,大型集会活动场所这些重点部位;四是抓了重要方面的安全教育,如防火、防盗、防骗、防抢这些重要方面;五是抓了重要时刻的教育,分层次对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维护校园稳定和加强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4、创新形式,增强安全教育效果

  在开展安全教育过程中,采取各种学生喜闻乐见、操作性强的多样化教育。我校的做法:一是利用学生升国旗结束后的聚会期间由少先队进行简短的口头安全教育;二是通过发放《安全防范指南》、《安全知识读本》、《防盗、防火须知》,张贴安全警示等进行安全教育;三是通过组织参观安全知识图片展和参加消防演练进行安全教育;四是通过网络、广播、板报、报纸等媒介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尤其是重视将各种安全防范知识和各个时期的治安动态及安全防范重点上传到学校主页和“电子警务室”进行教育,通过这个“电子警务室”,就可以把安全防范教育的端口前移到学生的桌面,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接受到教育;五是通过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知识征文比赛、“平安建设校园行”、安全知识文艺晚会等活动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六是通过聘请专家开设普法教育课和安全知识专题讲座。

  八、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两年,10月----20xx年6月。

  第一阶段:10月----11月(准备启动阶段)

  1.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落实课题申报工作。

  2.成立课题研究的领导小组和实验研究小组,加强管理,精心组织实施。

  3.通过问卷调查,摸清学校安全教育的情况,做出情况分析。

  第二阶段:12月----20xx年1月(全面实施阶段)

  1.参加寒亭区课题开题会。

  2.建立键全学校安全教育的长效激励机制,认真开展学习研修活动。

  3.认真开展学校安全教育在教学中的地位、功能和效果的实证研究。

  4.做好搜集、积累和整理资料工作,认真开展案例和叙事性的研究。

  第三阶段:20xx年2月----20xx年6月(结题、总结、评比阶段)

  搞好总结、定期组织鉴定验收,开好总结、结题会,做好表彰工作,具体要做好:

  1.20xx年2月一20xx年4月在课题研究基础上,进行研究效果检测,对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统计,形成论文,完成研究报告。

  2.20xx年5月底以前,课题完成研究(实验)报告,届时将参加课题研究成果报告会。通过现场会、经验交流、学术论文等形式推广研究成果。完成研究总报告。完成课题的鉴定验收工作。

  九、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由固堤街道固堤小学具体组织实施。该学校有优秀的教研教改传统,课题研究氛围浓厚;学校领导班子重视课题研究,保障制度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完善;学校资金向教研教改倾斜,向教学一线倾斜,集中财力保障实验课题顺利进行。

  2.课题组成员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并承担过多项课题的的实验研究工作。

  魏洪霞(课题负责人):一级教师,近年来已参加多个省、市多项课题研究,多篇论文曾在《山东教育》等杂志上发表。这些课题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本课题的核心成员由教导处主任、教科研主任、学科教研组长、以及学科骨干教师组成。他们都曾参加过多个课题的研究,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能够承担课题的研究任务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

  3.本课题聘请寒亭区教育局教育专家张兴国主任对课题研究工作做技术性指导。

  请各位领导、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小学教育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小学教育开题报告03-19

小学教育开题报告(13篇)06-18

小学教育开题报告5篇02-17

小学教育开题报告15篇11-02

小学教育开题报告集锦13篇12-07

教育语文开题报告11-22

教育硕士开题报告11-14

教育开题报告范文12-08

教育开题报告热门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