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的开场白(开头)至关重要,古人云:“善于始者,成功已半。”常言说:“万事开头难”,而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演讲也是如此。
美国著名演说家伍德·桑佩说:“在整个演讲过程中做到轻松地巧妙地和听众交流思想是困难的。然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讲话开头的用字和表达。”因此,一个好的开场白不仅要紧紧地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为整场演讲的成功打下基础,更要匠心独运,以其新颖、有趣、敏慧之美,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才能立即控制场上气氛,在瞬间里集中听众注意力,从而为接下来的演讲内容顺利地搭梯架桥。
根据演讲内容和临场具体环境的不同,演讲常用的开头方法有下面几种:
(一)开宗明义式。一开始就亮出自己的观点,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批评什么,赞扬什么,清白明了。如公元前44年罗马的安东尼在《为凯撒辩护》演讲中的开场白:“我今天来,是来安葬凯撒,并不是赞扬他的功德。我看人生在世,‘好事如泥沙,坏事传千古’。这句话无异为凯撒说的。布鲁图斯是一个高尚的人,他告诉你们,说凯撒的野心勃勃。如果真如此,自然是凯撒的大错。凯撒已死,也算是已偿还了他的债了。今天我承布鲁图斯的好意,准我演讲,所以我得在凯撒的灵前说几句话”。演讲者开宗明义,用简洁凝练的语言,不转弯抹角,不过多渲染铺垫,直截了当,将听众的思绪集结到演讲的中心议题上,激起了听众对演讲主要内容的思考兴趣。
(二)语出惊人。如果你想迅速吸引你的观众,那么开场白一开始就要语出惊人。你可能会描绘一个异乎寻常的场面,透露一个触目惊心的数据,或者栩栩如生描述一个耸人听闻的新闻。听众不仅会蓦然凝神,而且还会侧耳倾听,更多的寻求你的讲话内容,探寻你演讲的原因。南达科他州北部州立大学的希瑟·拉森在撰写她的演讲词“逆流而行”时,运用了一系列的惊人之语,迅速的把她的观众吸引的过来。比如:每11分钟就有一个美国人死于这种玻这个数量是死于谋杀犯罪案人数的两倍。今年有4.6万人死于这种病,而8年越南战争的死亡人数也不过是这个数字。在近十年里,美国人死于这种病的人数是死于艾滋病13.3万人数的三倍。这种病将使你我和其他美国人今年在医疗费用上花费掉超过60亿美元,并失去劳动能力,更不用说我们所遭受到的生命损失了。我所说的患乳腺癌这种病的浪潮可能会直接袭击我们在做的每一个人。
(三)建立信任。听众之所以倾听的演讲与你可信度密切相关。你得让你的听众明白:你有资格站在这里阐述这个话题。约翰·f·富格逊部长在华盛顿kirkland的一所中学举行的老兵集会上讲话时,他在开场白中获得了听众对自己的信任。例如他说道:我们齐聚一堂,向服过兵役的美国男人和女人,尤其是那些参加过越战的老兵,表示敬意。我是他们中的一员。1967年我在美国海军陆战队中服役。我是反间谍第15组的成员,就在非武装区之外活动。我们组是情报军事行动的一部分,现在叫做凤凰计划。演讲中约翰·f·富格逊向听众说明他曾经亲自参加了越战。他并没有自吹自擂,夸大其辞;他只阐明的他那时的任务是什么。他的经历与战争老兵的主题以及学校集会的目的直接相关。因此,对听众来说,他似乎显得更为可信。
(四)引用名人警句式。运用此法能启人心扉,振奋精神。如《人贵有志》的开头:“一个人要有志气。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在18岁时写过一段名言。他说:‘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条规律。’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 运用引用式开场白必须把握好两个关键:一是所引用的材料必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说服力和概括力,二是所引用的材料最好是出自权威、名人或听众十分熟悉的事物。
(五)“晦,是呀”。“晦,是呀”式开场,就是告诉听众他们以前没有想到的.东西,但一经指出,他们就会承认为事实。创建这种开场白,比乍看起来容易。媒体报道充斥着坏消息—坏消息更有人看嘛—因此,可以找些好消息。比如,可以是别人没有注意到的某个趋势,或者是我们熟视无睹的某个动向。到处都有不少好消息—找到其中的一些,告诉自己的听众。
(六)“哇”式开场。这种开场白力图趁听众注意力松懈之际,通过某些意想不到的信息,让听众们直起身来聚神聆听。比如说:想想出生于上个世纪早期的、二战时代的人们吧,他们很可能经历了从跟煤气灯和蜡烛为伴到使用录像机和电脑的变迁,这有助于我们在更宽广的视野中看待自己在以往一二十年中经历的各种变革。我们认为,互联网是个巨大的变革一一可从蜡烛到声控电灯,该是多大的变化呢?
(七)利用幽默。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或事例作为演讲稿的开头,听众会在轻松愉快中倾听演讲,这种开头容易引发听众的兴趣,使其很快进入演讲接受者的角色。周恩来总理1965年11月在庆祝美国友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80岁寿辰时,特意在上海展览馆举行了盛大的祝寿宴会。周总理祝寿词的开头写道:今天,我们为我们的好朋友,美国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庆祝40“公岁”诞辰。在中国,“公”就是紧跟它的词的两倍,40公斤等于80斤,40公岁就等于80岁。当时,参加宴会的祝寿者都被周总理的幽默风趣吸引住了,但对“40公岁”这个新名词感到纳闷不解。周总理巧妙的解释在几百位祝寿者中激起了一阵欢笑,斯特朗女士也高兴得流下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