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竹里馆》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竹里馆》优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意,体会诗境。
2、学会诗歌赏析的方法,提高古诗赏析能力。
3、在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品味诗歌的美感。
教学重点:
分析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诗歌的意境与言外之意。
教学方法:
朗诵法、提问法、讨论法。
授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同学们,苏东坡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歌:“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人王维的《竹里馆》,看看这里面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一、板书:竹里馆
说说竹里馆指的是什么?
竹里馆,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二、品读诗歌
1、古典诗歌的学习第一步是读,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凝练文字中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和思想情感。学生齐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里感觉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回答:幽篁、琴、人、明月……琴声悠扬、啸声轻快、溪水潺潺……】
【感觉可能会有:孤独、寂寞、优美、悠闲等等】
2、全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学生自由发言。(可从风格、构图、色彩等方面谈)
3、选择留在此处愿意么?盛唐的夜晚是这样的:
长安柳絮飞,箜篌响,路人醉,花坊湖上游,饮一杯来还一杯。水绣齐针美,平金法,画山水,诗人笔言飞,胭脂扫娥眉。烟花随流水,入夜寒,寒者醉,今朝花灯会,提画灯迷猜一对阳羡茶浮水,琵琶绕,玉笛回,丁祭佾[yì]舞备,铜镜云鬓美。——《盛唐夜唱》补充王维生平
4、为什么这样一个著名诗人,身居要职却甘愿隐居山林,甚至当值一结束便匆匆回归山林,过长安而置繁华于不顾?诗中有没有隐隐点明原因的文字呢?
人不知——字面意思:别人不知道我在这儿。
“知”——了解,别人不了解我。不了解我的什么呢?以诗中人的行动为抓手,比照竹里馆与长安城夜生活
★为何“独坐”?
反义词联想:多。
因为长安之夜的人太多了,应酬来往未必真心(有人就有江湖)勾心斗角让人烦恼。VS此处无人打扰,心灵得以喘息放松。
长安之夜的诱惑太多了,让人沉迷声色享乐,不能坚守本心。VS此处那么简单纯净,能让灵台清明不至于忘乎所以。
他见识过的繁华太多了(“繁华落尽”今日章台走马,明日可能肠断天涯。今日红颜正好,明日或许未老恩先绝。今日王侯座上宾,明日可能是江湖落拓人。)VS世事无常,但是此处自然恒永,轮回有时。可以安心寄托心灵,繁华落尽方见真淳。
尘世里的俗人太多,诗人与俗人之间的交流必然是痛苦的,甚至会被世俗羁绊做违心不喜之事。VS草木无言,诗人反能轻松思考,与大自然,也与自己对话。
此时的“坐”不是朝堂议事的正襟危坐,也不是宴饮场所的起坐喧哗,是真正的身心放松。
★为何“弹琴”?
比较,长安城中的曲乐都是繁弦急管,音色鲜亮入耳。不像古琴这样中正平和,平心静气(和雅)。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白居易:“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王维:爱古琴,自尊自爱,不随流俗。
这些音乐的目的`是取悦他人,而王维弹琴的目的是陶冶情操、自娱自乐、抒发心声……为自己而弹。——不论这琴声幽怨还是高亢,随乐曲而飞散的是我的自由心声。
★为何“复长啸”?
弹琴还不够,毕竟要受限于音律指法。长啸更自由。
在竹林独坐中感受到了某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心情兴奋。言为心声但语言总是一种雕琢,长啸无言,更为真挚。呼啸的方式可以很自由,口哨、手指、叶子均可,很好玩。
呼啸出的是人的气息,人在模仿自然的节奏——风。
【小结】他人哪里知道竹里馆生活平淡自然的妙处,哪里知道王维那追求本真,洗净繁华,自由脱俗的心呀。
5、读一读这一句“深林人不知”。你觉得伤感么?
淡淡的伤感无奈之外有一种不肯流于世俗的孤高(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消极处世态度。也比喻同流合污。)
6、“人不知”有没有关系呢?没关系——因为
【板书明月】读读最后一句明月∕来∕相照。问题又来了:明月真的特地投照到诗人身上吗?当然不是,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其实是诗人在观赏月光呢。诗人有明月相伴,之前淡淡的伤感无奈也消失了,更多的与自然对话、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惬意。
三、总结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竹里馆》优秀教学设计 2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又重新确定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诗歌一般片言只语,要想充分感受其中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旨意,需要反复的诵读。当然这样的诵读不仅仅是一遍遍对诗歌内容的重复上,最重要是从情感、节奏等多层面拿捏作者创作时的体验,这样,文字与读者有了一种心理上的亲近。接下来,顺势利导,引领学生进行对诗歌所呈现的画面的想象中,有了具象的思维,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变得清晰起来。所以,这节诗歌赏析课,我准备以读、赏为主。“读”是酝酿一种氛围,“赏”是获得感性的解读,那么,之后的感悟与品味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师领读、学生齐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诗歌,获得一种感性认识。
2、在诵读的基础上,借助资料,让学生对诗歌的创作背景、内容意蕴有一种丰厚的认识。
3、热爱诗歌,热爱中国雅致隽永的古典文化,从而爱上诗意的美好生活。
三、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同学们,苏东坡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歌:“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人王维的《竹里馆》,看看这里面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
环节一:读
1、范读、生跟读。
2、教师从韵律、词义、情感等角度指导学生朗读。
3、找同学读,齐读。
4、出示问题:通过反复朗读,我们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环节二:赏
1、引导学生把诗歌内容中所涉及的竹林、琴、诗人王维、明月等内容一一找出,以艺术板书的形式呈现。
2、补充“竹”的资料(如下),并提问:通过这些关于竹的诗歌,以及诗歌中的“明月”、“琴”等内容,思索:这幅画呈现出怎样的风格特点?
资料补充:
①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②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③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3、出示王维时代关于唐朝人生活的文献以及诗歌资料,并引导学生思考:王维的生活与其有什么不同?从中可以看出王维是一个怎样的人?
资料补充:宴会、烹饪、饮酒、伶人及其表演、杂耍、摔跤、幻术、驯兽表演、舞蹈、戏剧、傀儡戏、说书、打猎、蹴鞠、马球、斗鸡、围棋、投壶……——《中国的黄金时代--唐朝的日常生活》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琵琶行》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
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胡旋女》
环节三:悟
1、出示《江雪》、《陋室铭》、《雅舍》等资料,让学生继续感悟与品味中国文人代代相续的高雅情怀。
2、继续诵读诗歌,以低缓而韵味的朗读声结束课堂。
四、课后反思
中国诗歌尤其是古代诗歌传承了山水派的特点,往往一幅画就是一首诗,一首诗也是一幅画,或者几幅画面的有机融合。本课,我以“读”和“赏”为主,达到了一种诗画相连的效果。这一课,有诗,有画,有学生的沉浸,有老师的享受,感觉不错!
《竹里馆》优秀教学设计 3
本诗是人教版七下的一首古诗,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所作。七年级的学生对于诗歌意象的理解还有一定的难度,要在诵读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来使学生产生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再造意像的能力和审美的能力,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大脑活跃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语言组织能力,真正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效果。
教学目标:
1、品读诗句,理解诗歌的意境。
2、感知田园诗歌,体会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3、背诵、默写诗歌。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想象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教学准备:
王维的知识卡片;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来就不缺乏优秀诗人。在唐代璀璨的群星中,王维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脍炙人口的佳作。王维还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音乐大师。苏轼称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品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人王维的《竹里馆》。
二、预习检查
1、背景
《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2、作者
王维(约701—761),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二十岁中进士。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留有《王右丞集》。
三、诵读诗歌:
1、学生朗读诗歌,感知大意。
2、理解诗歌。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有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静静陪伴着我。
3、理解后诵读诗歌,教师从节奏、韵律等角度指导。
4、多种形式诵读。个人读,分小组读,全班齐读。
四、感知诗歌意境:
1、通过反复朗读,与文本对话,思考这首诗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诗人在竹林里“独坐”,“弹琴”,“长啸”,在明月地陪伴下,内心的淡定与自然的幽静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悠闲、宁静的画面。
五、赏析诗歌:
1、与作者对话,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怎样?
空灵、淡泊、宁静、优美、闲适等等。
2、哪些词可以看出诗人的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独坐”,“弹琴”、“长啸”
3、诗人感到孤独吗?
虽然“人不知”,却有明月相伴,诗人并不感到孤独。
4、全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高雅闲适的生活情趣。
诗人与自然对话,与天地往来,感悟着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用字造语、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六、课堂练习
背诵、默写诗歌。
《竹里馆》优秀教学设计 4
《竹里馆》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的内容。这是王维隐居生活的写照,全诗四句,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表现了诗人淡泊的心境和高雅的情趣。这样的诗歌,适合美美的读,细细的品,开心的唱,不管用什么形式去学习,都是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基于这样的理解,我觉得,用创新的方式上一节课,会让学生有不同的体验,不一样的收获。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的“读” ,让学生会读,能背诵这首诗。
2、体会诗歌的情感,展开想象,领会意境美。
3、让学生热爱我们的古典文化,热爱有诗意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能描绘诗的意境。
教学工具
多媒体、小收录机、 U盘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过《经典咏流传》吗。
这是中央电视台精心打造的一档节目,把优秀的经典诗词编成歌曲来演出,目的就是,为了让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化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今天,我们的目标也一样,来,开始我们的经典之旅。
二、美读经典
教师引导:在小学,我们学过王维的诗吗。(学生背诵《送元二使安西》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王维的一首诗《竹里馆》。(多媒体课件展示: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学生速看)
2、这是我们的学习目标,(课件展示,学生速看)有信心完成任务吗。
3、教师朗读。(读前指导:今天,老师教大家一个特别的朗读方法——吟读,注意重音、停顿、语气、语调,能模仿老师去读就可以了)
4、学生齐读。(读后,教师提醒学生不足之处)
5、配乐读。
(这节课的背景音乐都是《云水禅心》,把U盘插到小收录机,使用方便。)
(1)在背景音乐中,学生和老师一起吟读。
(2)男女生比赛,看谁读得更好。(读后自评)
(3)学生背诵。
教师引导:诗,可以读,也可以唱,音乐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大家还记得《春晓》吗。会唱吗。
6、学生齐唱《春晓》后,教师用《春晓》的曲子翻唱《竹里馆》。
7、学生唱《竹里馆》。
教师引导:让我们带着美丽的心情,继续欣赏这首美的小诗。
三、欣赏经典
1、出示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再展示)。
(1)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写景还可以运用哪些修辞手法。(复习知识,为第三小题做好铺垫。)
(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能体现诗人这种心境的词语有哪些。
(体会情感)
(3)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你能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吗。(领会意境美)
2、学生齐答问题1,抢答问题2。(教师板书:淡泊、宁静、优雅;独坐、弹琴、长啸)
3、教师引导:要生动的描绘景物,一般用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也可以使用白描手法,注意用词的准确等。
4、学生写作。(一段话,字数不限)
5、学生展示。
(请三个学生读自己的作品,学生和老师点评)
教师引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唯美的意境,如果把它美的形象永远留在记忆中,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
6、出示课件:(课外作业)
(1)默写《竹里馆》,并给诗歌配上一幅画。
(合理安排文字和图画——幻灯片展示别人的作品,让学生作为参考。)
(2)班委会评出优秀的作品,在学习园地展出。
教师引导:优美的诗歌,如果配上精美的赏析,一定会让这首诗锦上添花。
7、打开语文课本79页,学生齐读专家的点评。
教师小结:读完专家的点评,是不是觉得这段赏析的.文字很美呢。对这首诗的内容、情感、艺术魅力等,我们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就会觉得这首诗更美了。
真的,我觉得,它就像一朵花,永远绽放在我们心中。(教师说完,在原来的板书上画出一朵花:“竹里馆”是花朵,“淡泊、宁静、愉悦”和“独坐、弹琴、长啸”是两片叶子。
至此,板书设计完成了。
这朵小花的象征义:经典之花永远绽放。)
教师引导:大家还想学习王维的诗歌吗。
四、传承经典
1、配乐:《云水禅心》,幻灯片出示王维的三首诗:《山居秋暝》、《相思》、《鸟鸣涧》。
2、提示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停顿、语气、语调等,最好吟读,摇头晃脑的读,脑海里自然会出现美丽的图画。
3、学生读完,教师点评。
(有时间,就让学生背诵)
五、教师寄语
同学们,我们学习经典古诗词,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艺术修养。
如果能学以致用,更好。例如,形容朋友之间友谊深厚,我们会想起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学生答);登上高山之巅,我们心中马上会涌现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学生答)。是的,生活如诗,诗如生活。
愿“经典之花”永远绽放,愿我们的生活如诗如画。
- 相关推荐
【《竹里馆》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竹里馆作文10-17
王维《竹里馆》12-27
竹里馆王维03-27
《竹里馆》王维01-21
七年级《竹里馆》教学设计11-22
《竹里馆》《咏竹》诗歌赏析04-19
竹里馆记译文09-24
《竹里馆》原文及翻译09-20
竹里馆原文及赏析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