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体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体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阅读《乡土中国》品味语言,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梳理全书内容,理解《乡土中国》的主旨,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掌握整本阅读《乡土中国》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引导学生认识文学作品的解读的空间,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梳理全书内容,理解《乡土中国》的主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阅读整本书,学习不同类型书籍的阅读方法,积累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拓宽阅读视野,我们将终身受益。
2、写作背景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所著的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学术著作。此书的写作,缘起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作者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课程的经历。最初费孝通参考美国的教材授课,上过几轮后,他利用自己的社会调查成果重起炉灶,以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为对象,边研究边授课,并撰写了14篇文章,之后整理汇成此书。
《乡土中国》由作者根据自己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结集而成。在书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乡土社会面貌和内在精神气质,需要指出的是,书中讲到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本书是了解中国与中国人的必读经典。作为社会学本土化的重要论著,《乡土中国》对研究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具有开创性意义;其通俗自然的用语和深人浅出的`阐述,大大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
3、作者介绍
费孝通,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费孝通先后对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进行实地调查,提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发展思路与具体策略。同时,开始进行一生学术工作的总结,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并出版有《行行重行行》、《学术自述与反思》、《从实求知录》等著作。
4、层次结构
第二篇: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靠种地谋生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以农为生形成了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乡土社会。
第三篇:从时间格局中说明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进一步为被指作“愚”的乡下人辩护。
第四篇:阐明了差序格局这一全新的概念,并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作比较。
第五篇:中国差序格局下,缺乏团体道德,难以找到一个笼统的道德观念,道德依附于差序的人伦存在。
第六篇:区别了“家”与“家族”,并具体论述了它们的性质特点。中国的家族主轴是纵的,而夫妻成了配轴。
第七篇:探讨了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基本问题,用两种文化模式的对比分析了乡土社会男女隔阂的原因。
第八篇:说明了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在乡土社会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礼治社会中人们是主动的服从成规。
第九篇:点明了中国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法治秩序与礼治秩序的矛盾,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下发生了很多副作用。
第十篇:论述了社会冲突中的“横暴权力”与社会合作中的“同意权力”,但在农业性的乡土社会中“无为”的政治是最现实也是最理想的。
第十一篇:指明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与“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并存的还有教化式的权力,中国政治性质用民主或者不民主形容都是不合适的,于是作者使用了“长老统治”一词。
第十二篇:说明血缘事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契约是很难生存的。
第十三篇:在社会变迁快的情况下,会产生时势权力;在社会变迁慢的情况下,长老权力继续发生作用。
第十四篇:详细区分了欲望和需求,在乡土社会中自然已经做好选择,人们只需靠经验按欲望去行事,而城市却不然。
5、全文分析
这本书是费孝通根据他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的课程内容,在大量的社会调查与思考的基础上写成的。它以其对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的经典概括和描述而闻名于世。书中尝试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在论述这个问题时还参照了一个“他者”,即西方社会。这本书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6、写作特点
内容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乡土中国》虽然只有七万多字,并且每一篇的篇幅都不长,但提炼的问题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视野宏大,见解精辟,颇多点睛之笔,令人耳目一新,体现出很强的学术气魄与见识。
语言平实,深入浅出。
文章虽然见解独到,思想深刻,但文字不以气势压人,反而平易晓畅、简洁明快、深入浅出。其中除了费孝通卓越的学术能力和高超的写作功力外,还离不开他对中国乡土社会的了解与情感,以及他在研究期间对中国乡土社会所做的一系列实地调查。
形散神聚,思路清晰。
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每篇文章看似主题各不相同,但其实都是围绕着中国社会“乡土性”的特点,分别从经济、文化、社会关系、社会规范、政治等角度展开,形散神聚,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体教学设计 篇2
【学习目标】
1、阅读序言与后记,了解费孝通的学术成就及社会贡献,感受作者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学术精神。
2、宏观把握《乡土中国》一书的内容主旨,并对社会学有初步了解。
3、基本了解阅读《乡土中国》的意义与方法,明确整本书阅读的阶段任务。
【学习准备】
1、学生完成《乡土中国》序言及后记的阅读,并在自己有感触、有疑惑的地方做标识,准备在课上交流。
2、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有意收集民国年间学术大师的照片与事迹,以增强课堂的活跃度(建议阅读岳南的《南渡北归》)。
【学习评价】
能概述费孝通的学术历程与成就,能说出《乡土中国》的写作背景及意义价值。
【学习过程】
一、慧眼鉴英雄,伟业伴磨难
1、导入语: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有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社会学领域,费孝通先生绝对配得上“大师”这一头衔。从今天开始,我们就细细品读费先生的著作,慢慢走近这位大师。
2、屏幕上出现五位学术名流的照片,让同学们猜一猜哪位是费孝通先生。
明确:这五位学界泰斗依次是吴文藻、梁思成、钱钟书、费孝通、季羡林。
教师在与学生的讨论交流中做如下几点补充:
(1)吴文藻先生是费孝通的社会学老师,梁思成、钱钟书都曾与费孝通共事,季羡林曾与费孝通同学。他们都是中国学界的泰斗。
(2)这些照片都是几位学术泰斗年轻时的照片,学者不必既老又丑。
(3)因为长期从事思考,这些学者都很长寿,外界对于科学精英早逝的报道是片面概括。
3、请一位同学描绘费孝通的外貌特征。
明确:设置这一问题在于引导学生观察,不求统一答案。
4、了解费孝通先生的成就与贡献。
明确:先请学生复述《<乡土中国>整本阅读“学教评”》(以下简称《学教评》)里对费孝通的介绍,再由教师补充。
(1)学术成就:费孝通先生是我国社会学奠基者,他的《江村经济》《乡土中国》曾被许多西方大学列为社会学必读书籍。直至今日,社会学的研究生考试还经常将这些书上的概念术语作为高频考点。
(2)社会贡献:费孝通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改革开放后,经他指导的苏南地区创造了经济奇迹。
(3)文化贡献:费孝通先生晚年时所倡导的“美美与共”的文化原则与西方的文化冲突论两相对立,为全球文化融合贡献了全新的东方智慧。
(4)出示费孝通秘书张冠生对费孝通一生的概括语:少年早慧,青年成名,中年成器,盛年成“鬼”,晚年成仁,暮年得道,可谓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张冠生《费孝通传》)
二、读序言后记,瞰全书概貌
温儒敏先生说,读学术类书籍先要粗读。而了解全书内容最快的方式是速读书的序言、后记和目录。现在我们就《乡土中国》一书的序言和后记做一些交流。
提问与交流1:《重刊序言》里交代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明确:(1)《乡土中国》的内容来自给学生讲课的讲稿;
(2)《乡土中国》的写法不同于作者之前的作品,是从具体社会里提取一些概念来分析中国社会结构。
提问与交流2:读完《后记》,大家对社会学这门学科有了哪些了解?
明确:(1)社会学由哲学发展而来,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孔德和斯宾塞是社会学的早期研究者;
(2)社会学是一门综合交叉学科,它与哲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界限很难区分;
(3)因为界限模糊,社会学一度遭人歧视,社会学研究有责任振兴这门学科;
(4)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学将来还有可能继续分化。
教师补充:(1)社会学三巨头是卡尔马克思、涂尔干和马克斯韦伯;
(2)马克斯韦伯为“社会学”所下的定义: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诠释性的理解,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释。
提问与交流3:浏览全书目录之后,你能推测《乡土中国》的大体内容吗?
明确:从目录来看,《乡土中国》一书重在分析中国基层
提问与交流4:《后记》中对瑶山调查悲惨经历的记述给了你哪些启迪?
明确:(1)对于社会学而言,田野调查极为重要,没有田野调查就没有第一手的研究材料,但田野调查又是极其艰辛的`,有时还非常危险。
(2)费先生叙述这件往事时,态度严谨客观,没有刻意渲染,又能表明自己对逝者的悲痛以及对前妻学术贡献的尊重。
(3)作为一流学者,费孝通身上既有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又有谦和稳重的治学态度。
三、论读书方法,明学习任务。
1、学术类书籍整本书“五步阅读法”。
(1)浏览目录,大致了解书的结构;
(2)粗读,粗读每一章的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
(3)细读,逐字逐句,借助批注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心得体悟;
(4)研读,对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复阅读和思考;
(5)重读,每次会有不同的感悟。
2、思维导图解析。
(1)何谓思维导图?
[明确]思维导图是用图表表现的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整体思维工具,可应用到所有认知功能领域,尤其是记忆、创造、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思考。
(2)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来做读书笔记?
(3)出示范例,讲解思维导图绘制的关键点。
3、明确“《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大体学习进程。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乡土中国》一书的课堂学习时间为9课时,0.5个学分。根据《乡土中国》各章节之间联结的紧密度,可以划分为6部分,设计为6课时;再依据整本书阅读的规律和检测要求,另外设置3课时。具体如下表所示,开展整本书阅读期间,可以按照此进度进行。
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体教学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重刊序言》和《后记》,了解《乡土中国》的作者和成书。
2.通过与文学作品的目录比对,了解学术概念的不同,进而感受学术著作的内容。
3.通过讨论思考,总结学习《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
学习重难点
1.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学术概念的不同。
2.通过思考,总结表达学习《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或价值。
学习过程
(一)勾连现实,激趣导入
1.看图感受:
①中国人见缝插针地种菜。
②中国庞大而复杂的家谱。——比对欧美相对简单的家庭关系和称呼。
2.联系生活:结合你的生活和体验,还有哪些带有中国特色的现象?
中国的春运,中国大妈爱跳广场舞;中国人喜欢托熟人找关系;“安土重迁”“故土难离”“叶落归根”“入土为安”的观念根深蒂固;
3.深入思考:为什么?
关键词:农耕社会的传统、乡土情结、儒家文化的影响。
(二)了解作者,走进《乡土中国》
1.了解作者:
费孝通先生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他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他是中国社会学的总设计师,1947年,他出版了关于社会学经典之作《乡土中国》。
2.《乡土中国》写于70多年前。我们通过自己阅读来了解这本书的成书,拉近与这本书的距离。
学习任务一:
自主阅读《重刊序言》和《后记》,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乡土中国》共___篇论文,是从_________中所整理出来的一部分,暂时撇开____问题,专从_________本身来发挥,来追究________的特点。它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具有_____,尝试回答“_____________”这个问题。
【参考】《乡土中国》共14篇论文,是从“乡村社会学”的课程中所整理出来的一部分,暂时撇开经济问题,专从社会结构本身来发挥,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它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具有排他性,尝试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3.学习任务二:
小组讨论:《乡土中国》的核心是“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为什么用“乡土”这个概念,而不用我们熟悉的.“农村”“乡村”?
师引导:比较综合。①农村与城市相对应:《后记》第一段“甚至暂时撇开经济问题,专从社会结构本身来发挥”。所以“农村”主要是一个经济概念,表明的是一种不同于城市的经济活动方式。②我们常说向往“乡村生活”。所以“乡村”主要是一个社区概念,强调的是一定社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③“乡土情结”是我们语境中一个很熟悉的词汇。“乡土”则具有更多的文化意义,强调的是与传统农耕文明相联系的社会特性。因此,以“乡土”命名更符合本书的传统文化意蕴。
【补充】从学术背景来看,他一九三五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曾师从吴文藻、史禄国等社会学名师;一九三八年毕业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并获博士学位,曾师从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打下深厚的知识基础。并且,从《乡土中国》一书中,还可以看出他对中国传统儒家经典文献熟习非常。从实践背景来看,除其本人生于斯土长于斯地外,在本书成书前,他在广西、云南进行了大量的田地调查工作,对中国乡村社会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体会。这两方面的因素是他敢于另起炉灶、新开中国乡村社会学的基础。
4.小结:
所以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乡土社会”这个概念,进而形成系列文章,汇编成《乡土中国》,成为一本研究中国乡土社会体系的社会学著作。
(三)初识概念,了解学术著作
1.看书本的目录:
学习任务三:
小组合作研究:
①阅读本书目录,了解基本概念。
②比对右边的目录,说说不同。——来自《魔戒》第一部《魔戒现身》
③结合《重刊序言》和《后记》,归纳《乡土中国》中概念的来源(或研究方法)。
2.齐读《重刊序言》中的三句话:
①“我是一面探索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
②“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概念在这个意义上,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工具。”
③“它并不是虚构,也不理想,而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中的普遍性质,是通过人们的认识过程而形成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既然是从具体事物里提炼出来的,那就得不断地在具体事物里去核实,逐步减少误差。”
3.小结:
幻想小说的虚构性;概念①直接来源是作者的“乡村社会学”的讲课内容,是边探索边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②根本来源是通过认识形成的概念。——学术研究或学术著作与文学作品的不同。
(四)反思现代,体悟学术经典
1.学习任务四:
思考表达:
有人曾提出疑问:《乡土中国》的出版时间是1947年,中国社会大部分已经从“乡土”走向“现代”,学习《乡土中国》会不会过时了呢?把你的理由写成一段话,不少于140字。
2.要点引导:乡土的中国乡土中的国中国的乡土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和转换,乡村与城市的碰撞与融合,使社会发生着巨大变化。《乡土中国》中关于乡土社会的论述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在这样一个飞奔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可能代表着我们的历史、我们的过去、我们的历史的河流。只有现在的民族是最薄的民族、是最没有希望的民族,因为你没有办法找到过去,你也没有办法从中吸取各种经验和教训。——梁鸿)
3.阅读提升:
梁鸿《中国在梁庄》(前言)
它(乡村)是我生命中最深沉而又最痛苦的情感,我无法不注视它,无法不关心它,尤其是,当它,及千千万万个它,越来越被看作中国的病灶,越来越成为中国的悲伤时。
从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了民族的累赘,成了改革、发展与现代化追求的负面?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为底层、边缘、病症的代名词?又是什么时候起,一想起那日渐荒凉、寂寞的乡村,想起那在城市黑暗边缘忙碌,在火车站奋力挤拼的无数的农民工,就有悲怆欲哭的感觉?这一切,都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或许,这是每一个关心中国、关心中国乡村的知识分子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五)介绍方法,学会学术阅读
1.2019年的高中语文新课本高一必修教材(上册)中P80-P81,有以下一些阅读策略的指导:
①要有阅读的“预期”。是为了了解乡村历史和文化?为了学习一些社会学研究方法?为解决当今农村问题寻求答案?
②先“粗”后“细”,逐步推进。
③抓住核心概念,找出概念间的联系。
④关注作者的研究思路。
⑤反复阅读,积极思考。
2.批注法介绍:以《红楼梦》脂砚斋本为例。
(六)课堂总结
费孝通:我们对于自己文化的传统,必须要有一个全盘清理。我们必须用科学方法把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在这生活方式中所养成的观念加以说明。有了这笔清清楚楚的账才能使我们走下一步时不致再像目前这样的艰难而浪费了。所以,我们也应该认认真真研读这本《乡土中国》。
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体教学设计 篇4
【学习目标】
1、了解主题阅读的基本流程及关键因素,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议题对《乡土中国》展开主题阅读,形成独到思考。
2、了解撰写读书报告的意义及注意要点,将自己在主题阅读过程中形成的思考写成读书报告。
3、借主题阅读及读书报告的写作深化对《乡土中国》一书的宏观理解及局部解读。
【学习准备】
1、同学搜罗书中出现的概念术语,小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
2、教师从宏观角度梳理《乡土中国》的相关议题或研读方向。
3、读书报告写作指导活动放在学校电子阅览室开展,以便学生在线查找相关文章或书籍。
【学习评价】
1、能在小组内阐发《乡土中国》全书的主旨及大致内容,
2、能在小组内交流学术类著作的阅读经验与体会。
【学习过程】
一、导语
苏霍姆林斯基:“学校工作的经验使我深信: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但是读书是要教给学生的。
我们力求使每一个少年、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他‘自己的’书,这本书应当在他的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痕迹。帮助学生遇到他‘自己的’那本书,这是需要教育艺术的。阅读这样的书是一种自我总结,是自我教育的开端,是面对自己良心的自白。”
我们在座的同学是非常幸运的,赶上了新课程的实施,我们一上高中就遇到了那本‘自己的’的书——《乡土中国》,如果有同学觉得《乡土中国》还算不上‘自己的’的书,那我将继续带领大家去找到它。
二、概念穷搜罗,术语不艰涩
1、摘引原文,理解《乡土中国》一书在概念术语运用方面的良苦用心。
明确:①费孝通先生做学问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尽量用大家都看得懂的文字讲清大家想不明白的道理。
②“我知道这些生疏的名词会引起读者的麻烦,但是为了要表明一些在已有社会学词汇里没有确当名词来指称的概念,我不能不写下这些新的标记。”
③为了读者能接受的方便,作者没有运用下定义的方法揭示概念的准确内涵,而是用比喻的手法和比较的方式描述这些概念。
2、请列出《乡土中国》里你认为重要的十个概念术语,并对这些概念术语加以分类。
明确:(1)学生对概念的重要程度理解可能会有差异,我们要尊重这些差异,但大体而言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是书里最重要的概念;
(2)对概念的分类可能会有不同标准,可以从概念所揭示的内容,也可以从概念本身的词语结构,还可以从概念的原创程度。示例:
第一类是作者原创的概念,如差序格局、团体格局、礼治格局、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时势权力;第二类是作者从其他学术著作中沿用的概述,如乡土社会、感情定向、阿波罗式、浮士德式、空间阻隔、时间阻隔、社会冲突、社会合作;第三类是作者将普通词汇临时借用为社会学术语,如欲望、需求、功能、注释、仪式。第三类概念术语被很多小组忽视。
3、分条梳理《乡土中国》概念学习的基本方法,并谈谈该如何将从书里学到的经验移植到其他学术书籍中去。
[明确](1)图表比较法;
(2)概念定义法;
(3)比喻类比法;
(4)举例阐释法。
三、亮思维导图,说结构模式
PPT展示8张各个小组制作的《乡土中国》思维导图,抽选三个小组派代表带着思维导图上台,为大家讲解《乡土中国》的主要内容与结构模式。
教师在评点学生的思维导图时要纠正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偏见,思维导图之优劣不在于绘图的色彩与线条,而在于能否清晰准确地呈现全书各篇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四、总结收获
请三个小组推选本组笔记、学习任务单做得最认真的同学来介绍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选定议题,开展主题阅读
1、主题阅读大致有如下六个基本环节:概括主题罗列相关书目;在不同的书里找到与主题相关的章节;找到关键词,与作者达成共识;厘清要研讨的问题;分析讨论相关议题;围绕主题撰写读书报告。出于时间成本的考虑,《乡土中国》一书的主题阅读侧重第二、第五、第六环节。
2、教师将自己梳理的《乡土中国》相关议题或研读方向发送给学生,供学生选择,学生也可以另外确定主题阅读的议题。
3、《乡土中国》主题阅读的三大板块、八大议题:
第一板块——理解“乡土”:
(1)人与自然;
(2)人与族群;
(3)人与礼法。
第二板块——评判“乡土”:
(1)“乡土中国”里的哪些现象必须扬弃?
(2)“乡土中国”里的哪些精神至今保留?
(3)“乡土中国”里的哪些成分需要找回?
第三板块——升华“乡土”:
(1)姓氏与宗族观念该如何在城乡社会发挥其积极作用?
(2)“家国一体”的观念能为现代化强国建议提供哪些助益?
4、每位学生选择某一议题。用一个逻辑严密的语句明确表述自己的问题,再登录网站查找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开展主题阅读(较长的文章可下载课后阅读,书籍只阅读相关章节)。
六、指导学生撰写读书报告
1、讨论撰写读书报告的意义。
明确:撰写读书报告是一个学习、消化、升华、运用的过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主题阅读学到的知识,并且有助于培养和锻炼我们的概括能力、综合能力、分析能力、评判能力和研究能力。撰写读书报告有助于我们沉淀读书成果,也有助于我们提升阅读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讨论撰写读书报告的注意要点。
明确:(1)主题要集中明确;
(2)观点要富有启发;
(3)论证要有理有据;
(4)语言要平实准确;
(5)议题要有实践意义。
3、提供范例,让学生对读书报告的结构与写法有更切实的了解。
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体教学设计 篇5
一、课程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通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者的价值取向。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究本书的语言特点和论述逻辑”。本堂课完成的是“勾画圈点,争取读懂”“反复阅读,把握”这样的目的和任务。它以学生预习的初次批注为前提,以学生的初读感受作为教学起点,以批读的对象、方式作为抓手指导学生以提要钩玄的方式把握学术著作的行文思路和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教学符合课程改革新理念,能体现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二、教材分析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是他根据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整理而成,他把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与其他社会体系特征特别是“西洋社会”的特征加以比较,提出了刻画中国乡土社会的概念。这本书由14篇文章构成“论文集”,在五六万字的规模下容纳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概念。它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但又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具有严密体系的学术专著。因此需要逐篇精读,厘清概念,继而全面、深刻地理解全书观点,梳理内容体系和逻辑结构。《<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通过目标导向、任务描述、批读提示、原著信息、核心概念、主要观念的梳理,阅读导引、批注﹒心得的启迪,以及课后思考与探究等各方面帮助学生真正读懂读通这本书,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整本书阅读的第二节导读课,针对单篇单章节的精读。学生此前多未接受批读训练,没有形成批读习惯,批读较不规范。如果有批读,也大多呈现为感悟式批读,批读方法和类型较单一,对象不明确。韩愈《进学解》中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本课旨在锻炼学生提要钩玄的能力,并能总结方法,学以致用,达到能力的迁移和保持。
四、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2.学会如何批注学术文章
教学重点:把握思路,预备批读;
批注示范,总结批读;
学以致用,拓展批读。
教学难点:语料助推,拓展批读。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合作学习法、探究法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师材料:《<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
学生材料:《<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导学案
教学环境:学生4——6人组成小组
七、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一:导入思考,引出批读
教师活动一:情感导入《乡土中国》,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学术著作的阅读方法——批注式阅读。韩愈:“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提要,要就是提炼文章的结构脉络。钩玄,就是探求精深的道理。
教学目标展示
本节课以“乡土本色”一文为例
从情感导入,让学生从感性认知上更乐于阅读本文2分钟
教学活动一:把握思路,预备批读;
教师活动一: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指明“论点”概念,明确中心论点——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
提要——记事者必提其要
2.布置任务:向组内同学展示你的思维导图,推出一份你们认为最棒的,并说说理由
学生活动一:交流思维导图,学生互相点评
教师提供自己的思维导图真正读懂文章,要做到提要钩玄,首先要“提要”才能为后续批注提供理解基础10分钟
教学活动二:批注示范,归纳方法;
钩玄——纂言者必钩其玄
教师活动二:请归纳出导学案中的批注角度
学生活动二:归纳能总结学术文章的批注方法,展示交流。
学生活动三:小组讨论并展示
教师活动三:整理学生回答,总结归纳并板书
让学生从自学过程中真正感知批注方式
教学活动四:学生展示,互相点评
教师活动五:请根据刚才学习的批注方法,结合助推资料,对书中“阅读导引”涉及的句子及核心概念进行批注。(5分钟)
学生活动四:批注并展示,互相点评欣赏。
教师活动六:点拨评价趁热打铁,课上批注并展示,让学生学以致用
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四种学术著作的批注方式,希望同学们能带着这些方法在今后阅读更多作品。总结回顾3分钟
八、任务布置
1.在两周时间内完成14篇文章的批注;
2.有选择地对书中设计的问题进行回答;
3.对自己感兴趣、读有所得之处进行批注(不少于50条);
4.将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需要进一步研讨的问题列出来(3-5个);
5.同桌之间交换批注文字;
在两周时间内完成《乡土中国》批读记录单,并就如何批注学术著作进行总结(200字左右)。
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体教学设计 篇6
【学习目标】
1,理解“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等关键概念的内涵。
2,对中国社会“无为而治”、“长老统治”的特点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3,了解批判性阅读的大体进程,运用批判性阅读方法来检验《无为而治》一篇的论证分析。
【学习准备】
1,全班分为八个小组,1—5组每组六人,第六、七组每组五人,分析阅读以个体精读、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
2,学生完成第六课时“学习任务单”,列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惑。
3,教师向学生介绍“分析阅读”的基本原则和运用方法,让学生运用“分析阅读”的方法评判文中的观点和论证。
【学习评价】
1,修订完成第六课时“学习任务单”;
2,根据阅读记录表及提问质量评选小组阅读之星。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朗读叶至善先生回忆父亲的文章片断:
冬天,我走出屋子没把门带上,父亲在背后喊:“怕把尾巴夹着了吗?”次数一多,不必再用这么长的句子,父亲只喊:“尾巴,尾巴!”就这样渐渐养成了我冷天进出屋子随手关门的习惯。(叶至善《几件小事——忆父亲叶圣陶》)
2,费孝通先生用了哪个概念来概括这类现象?
明确:教化权力。
3,你们小时候也遭遇过这样的教化权力吗?
二、概念理解
1,讨论“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的概念表述。
明确:
(1)横暴权力是指在社会冲突中占主导地位的一方对暂时屈服的一方所握有的支配、压迫性权力。
(2)同意权力是为了保证分工合作顺利进行的基于社会契约的相互同意相互监督的权力。
(3)教化权力是在社会继替的过程(相对稳定的文化环境)中长辈为文化传承而强制教导晚辈的一种权力。
2,比较分析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这三个概念与涂尔干提出的机械团结、有机团结、契约团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补充资料]机械团结是指基于社会集体意识、运用压制性法律加以制裁而形成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机团结则指因社会分工合作、主要运用恢复性制成而形成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契约团结基于自由交换、以缔结私人契约而形成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明确]费孝通的三个概念与涂尔干的概念一样,都借对现象的概括来标明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但涂尔干的观察基本西方社会的发展历程,而费孝通则着眼于东西方文化的比较。
老师引出涂尔干的概念是想让大家知道,读学术著作不仅要注意作者的观点与材料,还要适当了解他的学术渊源。正如章学诚先生所说:“学者不可无宗主,但必不可有门户”。
三、精读分析
1,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里介绍了四个层次的读书方法: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今天我们来尝试用其中“分析阅读”的方法精读《长老统治》这一篇。
2,教师展示“分析阅读”的十二条准则:
(1)区分书的类型
(2)简要概括书的内容
(3)编列结构纲要
(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5)诠释关键词,达成共识
(6)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梳理论述架构
(8)分辨书的不同类型的问题
(9)了解智慧礼节的内涵
(10)除非你能诠释该书,否则不轻易批评
(11)弄清真正知识与个人观点的`差异
(12)证明作者的知识或论证差错
明确:着重研读第四、第六、第十二条,引导学生对学术类文本阅读有理性认识。
2,讨论费孝通先生《长老统治》一篇想要解决的问题。
明确:作者希望通过比较弄清楚乡土中国的权力结构与原始社会及西洋社会有怎样的差别,能提出一个概念来描述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特点。
3,通过讨论明确《长老统治》一文的主旨所在。
明确:维持乡土社会的主要权力结构教化权力,它不仅在亲子关系里表现得最明显,但并不限于亲子关系。
4,通过结构分析来分析《长老统治》是不是好的论证。
(1)结构分析
(首段)比较中提出观点:乡土社会是教化性的权力。
(2—4段)教化是人适应社会规律的必要过程。
(5—6段)孩童所遭遇的教化权力。
(7—11段)成人世界里的教化权力。
(12段)用教化权力(长老统治)来指称乡土社会最为恰切。
(2)论证分析
运用四问法检验论证分析的优劣:
①这个论证的前提可靠吗?
②这个论证的推理严密吗?
③这个论证的材料正确吗?
④这个论证的结论可信吗?
四、拓展延伸
1,小组交流爷爷奶奶经常叮嘱自己的话语,说说这些叮嘱对自己为人处事所带来的影响。
2,观看BBC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反思教化权力在当代教育中的利弊。
五、家训家规综合性学习实践
家庭是乡土社会的基础,它不仅是乡土社会的生产单位,而且是乡土社会文明传承的细胞。家训家规是一个家族中祖先对后人、族长对族人、长辈对晚辈的训示或者规约,包含丰富的道德文化,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德行和智慧。如果从孔夫子庭训儿子孔鲤算起,家训家规可以说源远而流长,博大而精深。衍生到今天,家训家规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家训家规综合性学习实践要求同学们完成以下四项任务:
(1)收集口头的家训家规:每位同学至少记录三条父母经常叮嘱自己而又蕴含着为人处世道理的话语。由团支书将本班的家训家规加以整理分类,归纳出家长对于孩子道德期许的主要内容。
(2)摘录墙上的家训家规:参观保存年代较为久远的家族祠堂或新式的文化礼堂,摘录墙上悬挂的家训家规,比较古今家训家规的传承与演变。
(3)研究书里的家训家规:阅读《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家训家书类著作,摘录富有启迪意义的警句,研究这些家训家规对于家族兴盛所起到的精神激励作用。
(4)举行“我们将来该如何做家长”的演讲比赛,要求同学将自己对家训家规意义与作用的理解融入演讲稿中,表达自己对于教化权力以及代际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见解。
六、作业
完成第七课时“学习任务单”。
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体教学设计 篇7
学习目标
1、提炼前三篇文章的核心观点与关键概念,梳理三篇文章间的内在关联,并总结文章梳理的基本方法。
2、理解乡土社会“生于斯、死于斯”形成原因以及它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3、对比阅读,深入理解“文字下乡难”多层次原因,并树立独立思考的意识。
学习准备
1、教师收集并分析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
2、阅读陈心想《走出乡土——对话费孝通<乡土中国>》和郑也夫《评<乡土中国>与费孝通》节选部分,简要评述三人相互对立的观点。(参见《助考论述类文本阅读1》)
3、教师要掌握以下几点学情:
(1)学生对什么是概念不清楚,会误解成一句话;
(2)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差异巨大,主要把握学生分歧的原因;
(3)学生阅读课外文章,思路可能完全被作者牵着走不能分辨是非。
学习评价
1、修订完成的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
2、完成《助考?论述类文本阅读1》。
学习过程
一、导语
《乡土中国》里凝结着学术救国的热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处于深重危机中,当时的爱国人士提出过各种救国方略,有说实业救国的,有说教育兴邦的,有说文化兴国的。费孝通等人却认为学术也能救国。
在《乡土重建》一书中,费孝通饱含深情地说过这样一番话:“我只能说在乡村里可以看到中国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一切问题都牵连到这些在乡村里住的人民。我也相信目前生活最苦的是住在乡村里的人民,所以对于他们的生活的认识应当是讨论中国改造和重建的重要前提。”(《乡土重建》118页)
二、联系背景,宏观把握
但是当时学术界对中国乡村特点的认识并不统一。
1929—1937年,因我们实际钻到乡间,钻到农民的生活里去研究,从研究实验中,我们体验出来,发现中国人民的四大问题——愚、穷、弱、私与改造方式的四大教育(艺术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晏阳初《由识字教育到乡村建设》)
今日中国问题在其千年相沿袭之社会组织结构既已崩溃,而新者未立;或说是文化失调,人非社会则不能生活,而社会生活则非有一定秩序不能进行;任何一时一地之社会必有其所为组织构造者,形著于外而成一种法制、礼俗,是即其社会秩序也。(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讨论与交流1:
读了前三篇,你认为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对中国基层社会的认识与哪位前辈(晏阳初、梁漱溟)的理论更相契合?
明确:费孝通先生曾经跟随梁漱溟到山东参与乡村建设,思想上受其影响较深;而对于晏阳初的观点,费孝通并不赞同,《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对此多有批驳。
三、梳理文本,理解主旨
1、师生答问,梳理前三篇的核心观点与关键概念。
(教师可从三位同学不同的表述中,顺势引导学生讨论第一部分各章的主旨。)
明确:第一章主要内容是乡土社会的性质,阐述乡土社会人口不流动、聚村而居、村与村之间孤立隔膜、村落内部是熟人等特点;第二章从空间格局角度,论述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第三章从时间格局角度,论述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
2、展示“学习任务单”示例。
阅读《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三章,完成下面两张表格。
3、梳理各章内在关联。
三章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
提示:第一章提出的“熟悉”概念,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词。乡土社会为何人人熟悉?是因为全村聚村而居;为何聚村而居?是因为乡土社会人口不流动;为何不流动?是因为乡土社会是农业社会,是“直接取资与土地的”,因而只能黏着在土地上;这是承上。“熟悉”,也是启下。从空间角度讲,人们天天见面,是“面对面的社群”,表情、动作、声音等沟通语言比文字传情达意更完全,因而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从时间角度讲,乡土社会是定型的.社会,一个人从幼年到老年,生活方式不变,甚至历经几代,生活方式也不变,“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个人没有“今昔之隔”,社会没有“世代之隔”,因而乡土社会也不需要文字来记载传递世代间的经验。
明确:第一章是二三两章的基石,第一章讨论了乡土社会的性质特点,是二三章的理论基础;二三两章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二三两章分别从空间角度和时间角度论证了“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的结论;三章内容整体上构成总分关系。
4、小结。
关注重要概念,分层次,概括层意,归纳主旨,貌似基础,实则重要,梳理能力是学术类阅读的基本功。同学们之前阅读的多数为文学作品,重视文学性鉴赏,不注重梳理;在高中阶段,应当多接触学术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掌握学术类文本阅读方法。
四、精读语段,品味语言
讨论与交流2:
郑也夫教授说过:“费(孝通)的文字的特长是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真佛只说家常话。”请精读以下两个文段,体悟《乡土中国》一书语言运用上的特色。
(1)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①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
②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古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
③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2)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
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
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
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地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明确这两段文字几乎没有让人生畏的学术概念术语,也没有欧化的长句,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都人读明白,费孝通也正因为语言通俗晓畅而成为民国后期著名的专栏作家。但因为学术根基深厚,这两段文字的论证又是非常严密的,可谓要言不烦,滴水不漏。
五、兼听则明,合理决断
1、对于费孝通先生在《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篇中的论断,有不少同学提出质疑。老师也找出了两段质疑文字,让同学们对比着阅读,再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意见。
①参考文段一
阻碍文字的下乡,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乡村穷,上学认字大概是比较奢侈的。我小时候,还不时听到村民说自己的子女,上学的目的就是认几个字,起码认识自己的名字,不是睁眼瞎,一旦有机会进了城,能认个男女厕所;离开家了,能给家里写个信。他们要求很低,目标要上大学的似乎不多,因为身边缺少榜样,孩子们学习也都不怎么好。即使在教育普及的时代,文字在转型社会的乡村里,村民还是只求一点基本的作用,但不是不需要。
另一方面是缺乏教授文字的人才,即使有些人家经济上可以支付得起,也找不到老师。经济学里有个供应学派,认为供应创造了需求。比如,我小时候,村里经常会有少林武术班,几个跑江湖的“武师”一召集,临时借个场地,办了个短期武术班,这样周遭几个村子的小孩子(我的印象都是男孩子)就报名缴费来学习了。现在就没有这种班了,因为在乡村,挣不到太多钱,没有人来办了。就是没有供应了,人们也想不到这个练武术的需求了。总之,并不能因为乡土社会里都是面对面的群体,就认为乡村人对文字没有需求了。
(选自陈心想《走出乡土——对话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2017年,75页—77页)
②参考文段二
清代以前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私塾遍布城乡。费孝通1936年在开弦弓村看到村民生产生活中没有文字的需求,是个事实。而宋元明清中国乡村私塾中分明弦歌不辍,是另一个事实。后一事实说明,那里曾经有教育,它不是帮助生产生活,而是服侍科举功名。1905年废除科举。1936年费孝通入吴江开弦弓村调查的时候,科举已经废除31年,很可能那是该村落历史上文字最衰微的时刻。26岁的费孝通看到了这一幕,且从自己十岁前乡村生活记忆中,调不出私塾时代的文字学习的印象。
讲吴江乡村的文字遭遇,不该忘记此地当年私塾的繁荣。其实费孝通赴英留学前写的《江村通讯之四:格格不入的学校教育制度》中,简略地说及开弦弓村的私塾时期。但这段简述未进入日后的论文《江村经济》。其后的《乡土中国》竟然以开弦弓村一个时点上的教育特征,即“文字难下乡”,定格无年代区分的乡土中国。(郑也夫《评<乡土中国>与费孝通》)
2、讨论与交流4:陈心想和郑也夫似乎都不赞同费孝通《文字下乡》中的观点,他们两个人反对的理由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文字下乡难的真正原因何在?
[明确]:陈心想认为文字下乡难是因为缺钱缺老师,而不是缺动力;郑也夫则联系历史提出文字下乡难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个别现象,并不普遍。
中国广大农村地区读书无用论的兴起,既有经济贫穷的原因,也有需求不足的原因,还是上层社会有意控制的结果。
3、讨论与交流5:联系后面的篇章,说说《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在全书结构上的重要作用。
作者用如此大的篇幅来讨论文字下乡之难,不只是为了驳斥晏阳初等教育救国者的看法,也是为了更好地揭示中国基层社会的结构特点。正是因为中国基层社会不肯改变、不愿改变,中国社会才千年不变,礼治秩序和教化权力才得以普遍施行。
六、作业
完成第三课时“学习任务单”。
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体教学设计 篇8
【学习情境与任务】
中国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费孝通先生,留给我们丰富的社会学研究成果。他的家乡江苏吴江在他曾二十六次考察访问的江村设立了费孝通纪念馆。纪念馆主要围绕“差序格局”“志在富民”“文化自觉”三个主题词布展,以图片和实物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观性和教育性,但这种展出方式较难激起参观者对其相关作品的阅读欲望。学者陆也夫曾说过,“研讨一个学者的著作是对他的最高礼节”。
而《乡土中国》作为费孝通先生的重要代表作,在馆中只有一本书陈列。我们可否尝试为纪念馆策划一次《乡土中国》特展,设计几块展板,把这部作品介绍给大众,让观众有兴趣进一步深入了解费老的作品,实现对他的真正纪念。
【学习内容与目标】
1、阅读与鉴赏。
通读《乡土中国》14章,通过对各章内容的概括和概念提炼,把握整本书的理论架构;重点研读部分章节,理解章节的内在逻辑,如概念与概念间的差异,概念与材料间的关联,材料的调查与选择,以及作者的论述思路等;通过阅读序言、后记等相关的背景材料,理解本书的学术价值。
2、表达与交流。
能够运用简洁语言概括作品内容和本书的学术影响;能够运用简明而富于个性化的方式呈现所负责的展板内容;在策展讨论过程中,能够把对作品的理解、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设计方案清晰而完整地表达出来,能够在小组交流中倾听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学会撰写解说词,并能流畅地进行口头表达。
3、实践活动。
在展览主题的确定过程中,学习用表格形式梳理各章节内容和核心概念;在展览大纲的编制过程中,学习运用思维导图表现研读内容的内在逻辑;在展板图文设计的过程中,学习运用PPT、PDF或手绘形式呈现个性化的展板设计;在相互评价中,学习如何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学习活动概述】
本活动围绕“为《乡土中国》策展”,设计了拟定主题、编制大纲、图文展示三个任务,分别对应通读、重点研读和迁移拓展三个学习层次。通过任务式学习,探索学术类著作的阅读方法,形成和积累自己阅读学术类著作的经验。
具体包括“通读了解,拟定展览主题”“深入研读,编制展览大纲”“图文展示,交流评估”三组学习活动。在通读基础上理解书中关键概念,把握全书逻辑思路,理解全书围绕“乡土中国”这一概念所构建的理论体系,从“乡土”上看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探寻民族的基因,看清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烙印,明了民族运行的内脉,进一步认识我们的祖国。在策展的过程中,了解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作家的智慧、情怀。学会根据不同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综合运用概括、比较、分析、评价等方式,培养阅读学术著作的能力。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融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于一体。
【学习活动设计】
一、通读了解,拟定展览主题
1、梳理作品内容。
在通读整部作品的基础上,将作品内容进行简要梳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提炼出每章的核心概念。
2、了解作家及作品地位。
通过阅读本书序言、后记,以及书籍查阅和网络搜索,了解费孝通先生的学术成就,以及《乡土中国》这部作品在其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影响,形成300字左右的概述。
3、选择章节,拟定主题。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上述两项研究成果,从而确定展板的主题和涉及的内容。可聚焦某一章节,也可综合几个章节,并解释主题拟定的依据和理由。
设计说明:
这组活动意在通读《乡土中国》。该书围绕“乡土中国”提炼出了很多概念,这些构成了本书的理论体系,明晰这些概念,是读通这本书的关键。活动1旨在对全书14个章节的内容逐一梳理,通过梳理概括,明确各章的核心概念,从而对本书有一个整体把握。
由于是在已有的费孝通纪念馆中布展,在有限的空间内,究竟选择什么样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展示,还需了解作家成就和作品地位,而且学术著作的阅读也需要了解其学术价值,在了解其背景和价值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领会作品的内涵,活动2的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之所以要形成文字,就是希望培养学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活动1和活动2是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的,活动3则要求在前两项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因为最终的布展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
此活动旨在让每个学生根据各自研究的成果,充分表达,共同探讨,从而选择一致认可的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内容。表格中要求填写“依据和理由”是为了不让此讨论流于空泛,且养成有理有据的表达习惯。至此,完成了第一大项任务即“拟定展览主题”。在此过程中,通读了作品,并梳理了作品的核心概念和理论体系,明确了这部作品的学术价值。
二、深入研读,编制展览大纲
1、研读相关内容,制作思维导图。
结合拟定的主题,围绕选定的内容,重点研读,将相关内容的梳理提炼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思维导图的制作要考虑布展的需要。
2、讨论展板内容,确定展览板块。
小组成员在组内交流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以及对展板的内容、数量和布局的考虑,经讨论最终形成本组布展方案,并确定人员分工。
设计说明:
第二大项任务是借助展览大纲的编制,引导学生深入研读作品,在第一环节通读的基础上要读懂书中的内容,并触类旁通。
活动1,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针对选定的主题,梳理相关章节的内在逻辑,如概念与概念间的差异,概念与材料间的关联,材料的调查与选择,以及作者的论述思路等。思维导图是为布展的任务做准备的,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直观呈现研读的成果。
活动2,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在阐述交流中将对作品的研读推向深入,同时对布展方案也更了然于胸。
展板的数量、内容,展板内和展板间的布局,需要在各人阐述的基础上进行组内交流,形成统一意见。每个人都对布展方案有了整体的了解之后再进行分工,这样每个人的制作既有全局意识,又不至于任务太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能力可以得到培养。
三、图文展示,交流评估
1、制作与修改。
组员分别制作所负责的展板,以PPT、PDF或手绘形式呈现,每块展板需配以说明性文字,如版面解说、设计意图等。组内交流各自的完成情况,集体讨论,修改定稿。
2、展示与交流。
在面向全班同学展示之前,组内撰写解说词,阐述小组对这部作品的阅读体会和布展的意图。在课堂交流中相互借鉴,听取他人意见。
3、发布与评价。
在同学和教师建议的基础上修改后发布在班级群,各组要设计出评价表,对其他组的设计逐一评价,并写出评价意见。
设计说明:
这项任务是在通读与读懂基础上的迁移运用,在图文展示中体现对作品的认知,是整个活动的成果展示环节。
活动1,学生在独立制作展板的过程中需要对所负责的部分有更精致准确的呈现,甚至有个性化的表达,这个表达就是对作品的提炼和诠释,所选择或设计的图文要体现其对作品的理解程度。组内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每一次的交流都是一次深入的研读过程。
活动2,设计了撰写解说词的任务,除了向全班展示的需要外,也是对作品阅读和布展意图的再梳理,对布展的解说也是对阅读的汇报,读、写、说、听在这个环节中都得到了体现。活动3是利用网络交流平台,以开放式的评价让学生获得应有的激励和反思。
把评价表的制定交给学生,一方面,使他们参与了整个制作过程,更有发言权,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另一方面,在评价维度和权重的设置上,也更能体现他们对作品和布展的认知程度。各组在相互评价中,既能思考吸取他人长处,也能获得更客观的自我认知。
【读写测评】
《乡土中国》中那些从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生活中提炼出的概念和观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当今社会是否还适用?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在读懂此部学术著作的同时,也可以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请围绕你们小组的展板主题,设计一个辩论赛的辩题,并分别代表正方和反方进行一辩陈词,时间2分钟,各400字左右。
设计说明:
此测评是前面活动的延续,引导学生将作家笔下的传统社会特征与当今社会现实相联系,这也是学生在阅读这部作品时不自觉会产生的思维联系,在批判性的思考中提升理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该测评分两个部分:
一是辩题的拟定,考查的是对之前所研究主题的辩证思考和语言表达的精准。
二是辩词的撰写,考查的是阅读、整合、思辨和表达的综合运用能力。评价时,需综合考虑这两个部分的完成情况。前者占20%,可根据是否符合主题、是否有对传统与现代的思考、语言表达是否精准等评定;后者占80%,可根据概念理解的准确性、阐述的逻辑性、佐证材料的适切度以及语言表达的流畅度等评定。
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体教学设计 篇9
【学习目标】
1.梳理《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两章内在关联,提高文本梳理能力;
2.深入理解“差序格局”形成的多重原因,理解“差序格局”给社会道德建设带来的深远影响;
3.学以致用,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该如何防范“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
【学习准备】
1.教师收集并分析第三课时“学习任务单”;
2.收集有关“差序格局”的俗语名言.
3.教师要掌握以下几点学情:
(1)学生填写的“阅读记录表”部分内容差异较大;
(2)学生对下定义的方法不明了,本书核心概念“差序格局”的定义差异很大,需要正确引导.
【学习评价】
1.修订完成第三课时“学习任务单”.
2.完成《助考?论述类文本阅读2》.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五千年的文明延续是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有时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沉重包袱.正如庞朴所说:“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规范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正像肉体超不出皮肤一样,个人意志超不出文化传统之外.但也正因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庞朴《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乡土中国》第四、五篇论述了对中国人影响至深的一种文化传统——差序格局.
二、深挖文本
先展示优秀读书笔记,再深入探讨文本内容。
1.现象观察。
(1)文中列举了哪些生活现象来解说“差序格局”?
[明确]①苏州河道肮脏不堪;
②公共走廊和院子灰尘堆积
③亲戚关系一表三千里;
④街坊多少具有很大伸缩性。
(2)你在生活中有注意到“差序格局”现象吗?
[明确]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差序格局”,小区里的事、亲戚间的事、学校发生的事都可列举。
2.深挖原因
(1)综合第四、第五篇的论述,分点陈述“差序格局”形成的原因。
[明确]①“家庭”“社区”“国家”等基本概念伸缩性过强,导致个人与集体的界限模糊;
②儒家思想强调人伦差等,也会对社会结构带来影响。
(2)联系前三篇的论述,补充陈述“差序格局”形成的原因。
[明确]①与游牧业、渔业、商业文明相比,农业劳作基本不需要分工合作,没有分工合作,当然容易形成由我作主、以我为中心的“私德”;
②黏于乡土的产业类型决定了村落聚居的社区结构,而这一社区结构又决定了人与人之间依亲疏远近交往的原则,由此形成“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
(3)根据你对历史现实的了解,补充陈述“差序格局”形成的原因。
[明确]道家“天人合一”思想,让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是宇宙的中心,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与此亦有内在联系。
3.利弊探讨。
(1)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为文明的延续与发展带来了哪些益处?
[明确]“差序格局”有助于稳定人伦关系的建立,也有利于社会结构、政治局面的稳定不变,中华文明能延续五千年而不中断,与此不无关系。
(2)在走向未来的征程中,“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又存在哪些负面影响?
[明确]受“差序格局”的影响,平等观念很难得到推行,而没有平等就不会有市场经济的建立,也不会有民主法制社会的建成,腐败现象的屡见不鲜、依法治国的举步维艰都“差序格局”的流弊密切相关。
[教师补充]费孝通先生在书里没有着力批判差序格局的弊端,并非刻意含蓄,这与马克斯·韦伯所倡导的“价值中立”有关,韦伯主张,学者在选择课题时可以有价值关联,而一旦开始论述,则要尽可能保持“价值中立”,只做事实判断,少做价值判断。
4.概念阐释
“差序格局”是《乡土中国》中重要概念,请你对此概念下一个定义。
提示:(1)不能用原文的比喻代替概念阐释,如“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的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2)注意引导学生界定概念的外延——适用范围,概念的内涵——本质属性。
明确:差序格局:是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以自己为中心,以亲属、地缘等关系为主轴的亲疏有别的人际关系格局。
5.写法分析
作者怎样使“差序格局”这个抽象的学术概念变得形象生动?
明确:选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来对它进行譬喻,借用相对概念进行比较。
文章在阐释“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时,既有比喻论证,也有对比论证,用“捆柴”来比喻西洋社会,意在证明西洋社会具有“团体格局”的特性;用石头击水产生的“波纹”来比喻中国乡土社会具有“差序格局”的特性,通过“捆柴”与“波纹”的对比形象鲜明地阐明了“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的差异。
6.梳理总结
(1)第四章主要内容是以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为对照,分析中国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特点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向外推伸的差序格局,群、己和人、己之间的界限可伸可缩;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实则是自我主义。
(2)第五章主要内容是差序格局下的道德特点,仍然以西洋社会为对照,指出差序格局下,没有笼统性的道德观念,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克己复礼”,最基本的是从亲属角度考虑的“孝悌”和从朋友角度考虑的“忠信”,并根据所施对象与自己的关系而加以不同程度上的伸缩,与团体格局下的道德体系想比,个人之间,没有人人平等的兼爱精神;个人与团体之间,往往先私后公。
(3)第五章谈道德是第四章社会结构的衍生,道德建立在社会结构的基础之上。
三、延伸思索
1.比较以下两组人物,说说他们间的差异,第一组人物为项羽(彼可取而代之)和阿Q(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第二组人物为富兰克林(钱财并不属于拥有它的人,而只属于享用它的人)和科比(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
[明确]主要借这几个大家熟悉的人物让同学弄清“个人主义”与“自我主义”的内涵差异。
2.费孝通对“差序格局”的论述是不是否定了古往今来圣贤们的高尚道德?
[明确]费孝通并没有否定圣贤们个体道德的高尚,他认为“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那些人道德高尚只是个人严格要求的偶然现象,并非制度和集体约束普遍结果。
3.墨家的“兼爱”思想可能是中国古代较接近“团体格局”的道德观念,你能说说墨家思想为何后来很难流传开来吗?
[明确]墨家的主要成员为下层工匠,工匠在完成一项大型工程任务时分工合作远多于农民,这样的出身让他们在思想观念和组织结构上更接近“团体格局”,但当高层的统治者和底层民众都以秩序稳定为最大企求时,它们的思想无法被普遍采纳。
四、学以致用
如果你是一家企业的老总,你该如何在自己的公司内防范“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请以此为主题发表两分钟的即席演讲。
五、作业
预习第6、7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单。
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体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理解《乡土中国》中的核心概念。
(二)提出并研讨《乡土中国》中未充分讨论的概念。
二、教学过程
(一)回顾文本
简单回顾各篇的关键词。教师示范,几句话概括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然后请学生快速回顾各篇内容,再简单总结全书的整体结构。
(二)案例分析
1.提出案例,PPT展示故事梗概。
2.分析村主任打人事件中,双方的是非对错。
(1)联系《无讼》,分析“理”与“礼”不同,法理社会是“合法违法”,而礼俗社会是“是非”,以及情理。
(2)联系《家族》,乡村社会是父系小家族,重男轻女,村主任有四个女儿没儿子,庆来骂他断子绝孙,是严重的侮辱,所以他要踢伤庆来。
扩展讨论:重男轻女,是劳动力问题,更是宗教文化性质的,与祭祀相关。“香火”意味着祭祀。提示学生可以扩展阅读费孝通《江村经济》第三章,里面专门有一节讲这一问题。
3.分析村主任权力的性质。
联系《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可知村主任兼有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还有长老权力的惯性残留。
4.分析礼治社会中冲突的解决方法。
(1)李公安的调解,是按礼还是按法?
礼法兼用,以礼为主。他自己买点心,假装是村主任买的,送给秋菊,试图维护双方的面子。这解释了《无讼》一篇中的调解方法。
(2)扩展讨论:面子是什么?
按《名实的分离》一篇中的说法,面子就是“表面的无违”。村主任不批地,说有文件,秋菊要文件看,这是不信任,不给面子。如果心中明明怀疑没有文件,表面上还是尊重村主任权威,村主任说有就当是有,这才是“表面的无违”,就是“给面子”。
秋菊要的说法是什么?是赔礼道歉,也跟面子有关。村主任内心不服,还是同意按李公安的调解给钱,这是给李公安面子。秋菊难产,庆来叫不来在别村演戏看戏的村民,村主任能叫来,因为村主任面子大。秋菊抱着刚满月的孩子亲自去请村主任喝满月酒,这是给村主任面子。
(3)秋菊和村主任和解了吗?
这次冲突以人情平衡的方式解决了。《血缘与地缘》一篇指出“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倚赖于各分子间都互相地拖欠着未还的人情”。解决冲突的方法,可以靠复仇,也可以靠对方的施恩。按照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滋贺秀三的说法,传统中国人的诉讼所要维持的是一种“常识性的正义衡平感觉”(滋贺秀三等著,王亚新、梁治平编,《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4)扩展讨论:村主任回来后会怎样?
这一部分可以讨论村主任是否还能有威信继续开展工作,村主任是否又因此与秋菊一家结怨等。也可以布置为课后思考题。
5.乡土社会未来的方向。
在秋菊与村主任已经和解的情况下,警车开来带走了村主任,那么法律的介入是不是多余的?
法律的介入呈现了礼治与法治的冲突,但是法律代表了未来的'方向,介入并非多余。有的小组之前在报告中提出,乡土社会将由礼治到法治再到礼法合一。费孝通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他是看重本民族文化个性的。但是未来怎样,需要时间来证明。
(三)结语
这节课我们用《乡土中国》中的概念进行案例分析,并且对费孝通没有展开的一些概念进行了扩展研究,但是乡土社会是极其复杂的。我读《平凡的世界》,主角孙少平有句话,说农村的社会“自有另一种复杂,另一种智慧,另一种哲学的深奥”,深觉认同。乡村是非常复杂的,费孝通的14篇文章也只是14个侧面,我们虽然对费孝通文中没有展开的几个概念又进行了扩展性探讨,但是仍旧是窥豹一斑。大家可以做一些扩展阅读,比如费孝通《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三章《家》。
(四)布置作业
1.对课上提出的一些概念比如男尊女卑、面子、人情进行探讨,写一篇小论文。
2.模仿《乡土中国》,试写一节《城市中国》或《城市上海》《里弄上海》。
- 相关推荐
【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体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05-23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10-08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05-01
英语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心得02-19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7篇03-09
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04-18
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04-17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17篇08-11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范文(精选9篇)12-08
高一必修课教学设计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