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31课。这篇科学童话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物理现象回声,本文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也增加了学生对大自然现象探索的吸引力,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学生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的语文课,涉及到的是自然当中一种普通物理现象,但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知识了解的不够多,多数学生不知道回声是怎么回事,因此,课前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去体会,学生可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表达自己对回声的认识。还可借助图片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了解回声是怎么回事。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汉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读出奇怪、欢快、亲切的语气。
3、可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祖国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和词句训练。
【设计思路】
1、本次教学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采用边读边悟组合式教学。在教学中,多方位、多角度组织、引导、点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会语言合作。
2、课前布置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去体会回声,课堂上大家交流,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有关回声的录像带;设计识字的相关课件,创设一定的情境;体会美感的伴奏带;设计引导性问题。
2、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回声的资料;预习课文;自己尝试学习生字;查阅相关资料,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自然界里有许许多多美妙的声音,你们想听一听吗?(生: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回声》(板书课题)
小朋友回声是什么声音?在哪能听到回声呢?读了课文后你就能知道了。
二、创设愉悦空间,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初读课文认字
1、学生自读课文,自己解决不认识的字。
2、检查认读情况。
3、放伴奏带老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倾听,熟悉课文,巩固生字。
4、看动画,进一步熟悉课文,然后自由读课文,指名读,开火车读。随时纠正错字。
三、通过几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感知文中所描述的小青蛙思想感情的变化
〖学生置疑
1、小青蛙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哪听到的,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青蛙提出的问题的?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把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3、学生就以上问题分组讨论。
4、学生汇报(精选四五段)。
⑴学生互相说一说对回声的理解。
⑵实验演示,突破难点。
①观察水的变化。
②口述水的.变化。
③朗读课文第四段,并指导学生将文中的词语和老师实验时所用的物品,所做的动作的词语,加以比较:捡拿
扔投
河岸盆壁。
④结合词语比较,记认捡、扔、河、岸、碰等字,并进行字义理解。
⑶通过小组内交流,并根据学生喜新求变、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及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把实践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合作动手做实验,激发兴趣,调动思维、让其在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中自然地达到以做促读的目的。
①指导朗读青蛙妈妈的话,青蛙妈妈是在解答孩子的疑问,它的话应该要读出耐心、亲切的语气,节奏要慢,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或领读──再比较读──齐读──回读。
②小青蛙听了妈妈的话,恍然大悟,它非常高兴,要读出欢快的语气,节奏稍慢。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或领读──再比较读──齐读──回读。
5、以读为主,通过各种朗读,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多读中悟情。
(分角色感情朗读,有条件的可以指导自编自演课本剧。)
6、指导写字。
7、实践活动。
⑴回家后用脸盆做一个实验,观察水波碰到盆壁又荡回来的样子。
⑵到山谷或空矿的房子内喊两声,听听自己的回声。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同学们充分体验回声是怎么回事,并感受大自然的赐予的美妙的声音。
四、总结全文,回味欣赏。(略)
【《回声》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课文《回声》的教学设计10-27
回声语文教学设计案例05-23
回声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0-06
小学语文上《回声》教学设计12-13
回声教学设计07-05
回声教学设计09-18
《回声》教学设计02-18
《回声》教学设计07-25
回声的教学设计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