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计划

2022-05-18 教学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历史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历史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历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透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构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礼貌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好处,逐渐构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包含了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资料。世界古代史始于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止于约公元15世纪,分为上古和中古两个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礼貌出现以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被阶级社会所代替。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欧洲的希腊和罗马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礼貌,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在奴隶制度衰落和崩溃的过程中,封建制度得以发展和确立,社会经济和文化缓慢地向前发展。古代史时期,各地区各民族创造的古代礼貌为近代礼貌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佛教、基督教宗教的构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人类礼貌出现到15世纪,亚洲、非洲、欧洲之间的交流逐渐加强,美洲和大洋洲则与亚非欧处于基本隔绝的状态。

  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从14世纪上半叶,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手工工场、文艺复兴运动、地理大发现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使世界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从17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透过革命和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代替了封建势力,获得了政治统治权。这些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迅猛发展,初步构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由于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列强疯狂的殖民扩张,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发,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并诞生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以电力代替蒸汽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文学艺术空前繁荣。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海外殖民地的斗争趋于白热化,最后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教学要求和目的

  透过本册学习,了解世界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感悟人类礼貌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礼貌的进步,他们创造的礼貌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重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态度;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历史进步性、野蛮性、贪婪性和扩张性;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历史好处;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资本主义侵略与扩张斗争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初步构成历史进步意识、历史正义感、热爱和平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四、学生基本状况分析

  从上期期末学生的试卷与成绩来看,虽然题目比较容易,但大部分学生仍然抱怨题量较多、时光不够,答题较紧张。究其原因,有其客观性的一面,如当时面临生物地理会考,绝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都转移其上,忽视历史的学习;但是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主观方面的,至今仍有部分学生还存在“开卷考试就是抄书”的误解,因而上课漫不经心,导致一些最基本的历史常识都不能掌握,每一道题包括选取题都需要费力地翻书查找答案,甚至有些根本就不明白到哪里去找,自然要耽误不少宝贵的时光。还有极少数同学对待考试的态度极不端正,持无所谓的态度,一张试卷只胡乱做了选取题,后面的非选取题一个也没动。总之,在以后的历史学习中,我们就应重视上述问题的存在,彻底更新观念,要认识到开卷考试比之闭卷考试对学生潜力等方面的要求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要提高学习兴趣,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确实地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潜力。

  五、教学基本措施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构成用心主动的学习态度,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透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潜力的研究,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潜力,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潜力、交流与合作的潜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潜力等。

  2、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用心思考、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会学生学会质疑,提高学习潜力。

  3、要强调学生就应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等。

  4、要注重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如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因果联系;同一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和渗透等。

  5、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6、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和培养潜力的同时,充分挖掘课程资料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资料

  一至三周第一单元(1—7课)世界古代史

  四至五周第二单元(8—12课)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六至六周第三单元(13—14课)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七至八周第四单元(16—18课)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扩大与工人运动

  十周期中考试

  十一至十二周第五单元(19—21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十三至十十五周第六单元(22—23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十六周第七单元(24—25课)科学和思想文化

  十七周——学习下册资料、复习迎考

历史教学计划2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的要求:“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二)教材分析:

  《梨园春秋》是高中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的最后一课。本课既是本单元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前面四个部分的一个总结。要求学生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文艺发展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并加深学生对政治经济的发展与思想文化发展关系的认识。

  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的戏曲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教材共分三目:戏曲的起源、元杂剧与昆曲以及“国粹”京剧,以此向学生展示我国古代辉煌的戏曲艺术成就。

  (三)学情分析

  1、教学对象:高二学生。

  2、有利之处: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的发展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学生在音乐课及日常生活中也能偶尔接触戏剧这种艺术,

  2对它的一些形式不会陌生。

  3、不利之处:现在的学生对戏剧这种相对古老的艺术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情绪,对于它的现状关注不够;学生还比较缺乏把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相结合学习分析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了解我国戏剧产生与发展的历程,知道京剧等剧种的艺术成就;通过情境设置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戏曲知识及多媒体的直观优势,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网络信息、观看影视剧作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明确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思考,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京剧等剧种发展的历程及成就。

  2、教学难点:如何唤醒学生对现实的关注;如何将情感教育落到实处。

  3(六)教学方式

  竞赛式、探究式、讨论式,讲解和观看戏剧短片等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及教学媒体的运用

  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设置3个环节:昨天——回顾梨园,侧重于课本知识的吸收;今天——关注梨园,主要是知识的拓展并与现实的结合、由此引入第三个环节即明天——展望梨园,思索中国戏曲

  4

  附:知识竞赛题

  第一轮:识图题——抢占先机

  1.下图是三星堆文化出土的青铜面具,这一文物与哪一古老的戏剧形式相关?A.傩戏

  5 B.南戏

  C.皮影戏

  D.傀儡戏

  2.图中正在展示的是哪种戏曲艺术形式?

  A.南戏

  B.杂剧

  C.皮影戏

  D.京剧

  3.下图是元代陶俑,陶俑所表现出的是一种什么戏曲艺术形式?

  A.南戏

  B.杂剧

  C.皮影戏

  D.京剧

  4.阅读下图,这是哪一种戏曲形式中的人物形象?

  A.傩戏B.南戏C.杂剧D.京剧

  6

  5.下列A 、B 、C 、D四幅图中,是何种戏曲中的.哪些角色?

  A B C D

  第二轮:文字题——戏苑必答

  傩戏与南戏

  第一题:戏剧的源头——傩的产生最初与哪种因素有直接关系

  A 、政治因素B、宗教巫术

  C 、经济因素D、文化艺人的创作

  第二题:南戏之所以被称为南戏,主要因为

  A 、流行于浙江温州和福建泉州福州一带

  B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 、由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创作

  D 、在南宋时形成

  第三题:宋朝南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

  B 、娱乐场所——瓦舍的出现

  C 、傀儡戏、皮影戏、杂技、说书等表演的盛行

  D 、民间艺人的推动

  7

  元杂剧

  第一题:元代杂剧大发展的原因有①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市民阶层的壮大③元朝实行轻视知识分子的政策④元朝政府的大力推广

  A 、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第二题:杂剧作者人才辈出,以“元曲四大家”最为著名,下列人物中不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

  A 、关汉卿B、白朴C、马致远D、王实甫

  第三题:下列对杂剧叙述错误的是

  A 、元代南方地区兴起B、《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作品

  C 、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D、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昆曲

  第一题:下列有关昆曲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明中叶到清中叶,是昆曲艺术的鼎盛时期

  ②昆曲兴起于江南昆山

  ③昆曲的表演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征

  ④明朝前期,发展成全国性的剧种

  A 、 ① ② ③ ④ B、 ① ② ③

  C 、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④

  第二题:明代昆曲代表作品是

  A 、《窦娥冤》 B、《西厢记》 C、《牡丹亭》 D、《长生殿》

  8第三题: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的原因是

  A 、昆曲蕴涵着戏曲的萌芽

  B 、昆曲能用多种表现手段演出完整的故事情节

  C 、昆曲形成了中国戏曲时空自由的传统

  D 、昆曲对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

  京剧

  第一题:徽班进京时在位的皇帝是

  A 、乾隆帝B、道光帝C、光绪帝D、同治帝第二题:徽班进京后能在北京扎根,最终形成这一新剧种,主要因素有

  ①北京经济繁荣,文化娱乐需求面广②皇室喜好京剧艺术

  ③京剧艺术家博采众长不断创新④清政府定京剧为“国剧”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第三题:京剧深受人们喜爱的根本原因是

  A 、产生于全国政治文化中心B、融合并吸收多剧种和曲调的优点

  C 、得到朝廷统治者的推崇D、其他剧种的衰落

  常识

  第一题:与中国戏剧产生无关的是

  A 、社会政治推动文化的发展B、文人的推动

  C 、统治者的因素D、对外交流的加强

  第二题:下列剧种中于2001年5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人类口头

  9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是

  A 、南戏B、徽剧C、昆曲D、京剧

  第三题: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脸”表示

  A 、忠勇正义B、奸诈狡猾C、凶猛残暴D、刚直果敢

  第三轮:视频题——猜猜看

  第一段:昆曲——奥运开幕式: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第二段:傩戏——贵州傩戏: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第三段:京剧《铡美案》

  第四段:黄梅戏《天仙配》

历史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本届学生(新校区住校部)共18个教学班,为更好地分层次教学落实因材施教,学校根据学生情况分出三个教学层次,各班级学生均在50人左右。本届高一学生由于入学成绩总体偏低,故情况不容乐观,初中基础普遍不够扎实,阅读能力均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历史。所以,在完成本学期必修1、2教学即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计划主要做好初高中基础衔接、阅读教学和作文训练,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索改进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为这一学期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要完成必修一、必修二两个模块的教学和对应测试评价分析。新编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历史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使用教材时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

  大部分老师刚从高三下来,虽然有上届的经验,但落实到教学实际,仍然有许多需要适应学情和值得改进的地方。教师一定要加强个人教学探索和集体备课,充分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先进得当,保证教学效果的良好落实。

  三、教学措施

  1、加强个人教学探索和集体备课,充分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先进得当,保证教学效果的良好落实。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个人探究式能力课型和小组合作探究提高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以知识点或能力点为纲,举一反三或举三反一,侧重知识体系的初步构建和对应能力的逐级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改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

  “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加强教学常规的规范落实,特别是备课的充分和课堂效果的改进,同时重构与新课改要求相适应的历史“作业观”。

  4、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课改要求下的高中历史学习,“激活”潜伏太久的历史学习兴趣和激情,“复制”以往优秀的历史学习习惯和方法,“创建”与新课改要求相适应的高中历史学习习惯和方法,时时“刷新”新课改要求下的历史全面素质培养和提升,顺利完成每个模块的测试评价。

  5、教师积极探讨与必修一相衔接的知识点梳理,知识版块的整理,能力专题的层级训练,具体包括:

  6、全年级历史老师齐心协力,统一要求督促学生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做好历史学习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配套训练:

  (1)坚持每天练字;

  (2)做好每周新闻关注。

历史教学计划4

  (一)瞄准高考,落实课程新理念,转变课堂模式。

  1、改一讲到底,不训练学生能力。

  调动学生参与,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老师重在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层次和指导思维方法;边讲边练,这样才能做到训练及时、训练充分

  2、改只有知识教学,没有材料教学。

  高考无题不材料,如果课堂不进行材料教学,学生就不能形成材料处理能力。

  3、改只有纯知识的梳理、分析,没有解读高考考点及其要求。

  每堂课都应有高考的考点解读、考题回顾、考情预测和模拟训练。以高考的感觉和要求去指导教与学。否则这是严重的教学不到位,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高考考的许多是老师讲不到的,需要学生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单凭老师讲授是培养不出来的,需要在训练中参与和培养)

  (二)落实常规

  1、认真备课。

  认真编写教学案,优化整合,既有专详,又有高考链接、材料教学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2、分层教学。

  知识的深浅是有层次的,思维的发展是按层递进的,学生的素质也是有层次差异的,因此实行分层教学,梯度推进,中下等生能接受,上等生能发展,全体学生皆都能得到提高。

  3、作业检查。每天应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并进行批改或检查,关键在于督促学生在课后练,巩固和深化知识,这是落实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

  4、周考月考。知识巩固和思维深化,除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外,还须通过周考、月考去强化。周考、月考也是我们教学时段要检查的内容。要强调的是,周考有的改为周练,练不如考,考对学生的压力感、速度训练和答题规范养成远远超过练。其次,不管练习、周考、月考,有练有考就必须讲评。只有讲评,学生才能明确自己的错误,思路才能得到升华。

  5、自习辅导。晚自习读历史是历史学习巩固一个重要的时间保证,但要学生读历史,就必需历史老师能下班辅导。历史老师晚自习下班辅导,有利于学生释疑解难和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还会对学生学习历史产生感情压力和督促作用,这自然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巩固。

历史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以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认真搞好教学研究,夯实教学环节,提升教师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转变教学观念,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工作计划。重点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教学”。

  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化,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解决途径化”的课堂教学要求,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增强危机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岗位意识。“一个原则”:低起点,缓坡度,多循环,快反馈,勤纠正。变注入式为启发式教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尽量让学生观察;尽量让学生思考;尽量让学生动手;尽量让学生表述;尽量让学生得出结论。目标:打造高效课堂,促进质量提升。

  三、具体计划

  1、规范备课组活动

  备课组活动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每次确定一个研究主题,解决一个问题)、定发言人。

  备课组活动重点讨论”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转换好角色”:变“主演”为“导演”;变“教学生”为“教生学”;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评判者”。从而促进教师加强对课程、学生、教法和学法的研究,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

  2、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认真学习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史学的有关理论,优化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实效;丰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教学民主思想,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3、加强业务进修

  开展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准确理解历史学科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及目标要求。教师期初制定个人成长计划,系统安排学习计划和内容,订阅一份以上本学科教学杂志,利用课余时间“充电”,拓展学科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品味。多上网下载教学资料,多进阅览室图书室自学,自觉做好读书笔记,字数不少于一万字,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工作积极撰写论文。组织收看江苏教育新时空,认真点评名师课堂实录。

  4、打造高效课堂,促进质量提升

  结合学校随堂听课制度,作业管理制度,通过组织集体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听课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课程改革实施水平。

  A、集体备课:明确重、难点,突出重点,备出精品,集体交流,实现智

  慧共享,并注重教后反思,年轻教师必须备详案,掌握规范的教案书写方式,并写教后感。备课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胸中有法”。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和精神状态。集体备课既有统一的集体智慧。又有丰富的个性特点。

  B、上课:课堂教学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优化整

  合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准确把握重点难点,采用灵活自如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精讲精练。突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积极地参与、能力的培养、有效的提问。教师有教后感,不断总结反思。

  C、作业:备课组统一布置作业,强调“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

  有错必纠”,针对学生作业中常见的错误现象,进行分类归纳整理,以便更好的指导课堂教学。同时作业布置精当,作业结构合理。

  D、听课:根据学校随堂听课制度,每学期对本组全体教师推门听课不少

  于两轮,每周不少于一节。听课后进行交流,提出中肯建议,既要肯定优点,又要提出不足。规范听课记录。

  5、公开课活动安排(组内教学比武穿插其中)

  ①、第一周薛权开、胡恒美

  ②、第三周吉莉、张晓英

  ③、第四周方刘法、李刘珍。

  ④、第六周吴静静、朱长伟

  ⑤、第八周薛权开、胡恒美

  ⑥、第十周吉莉、张晓英

  ⑦、第十二方刘法、李刘珍

  ⑧、第十四吴静静、朱长伟

  6、每位教师定期上传学校网站相关资料。

  7、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要求他们坚持自学教育理论,写好学习笔记,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加强对青年教师备课和上课的指导,探讨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和方法,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讲座、讨论、参观等学习,帮助青年教师熟悉教学业务,提高教学业务水平。通过以老带新,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抓实新教师达标工作,和“青蓝对子”工作。做到新教师有目标、有方向、有动力,争取脱颖而出,五年成为骨干。

历史教学计划6

  初三的历史面临会考,能够说初三历史是整个初中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期学校安排我继续任教初三年级6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我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打好初三历史会考这场攻坚战,争取在会考时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从此刻开始就要用心备战历史会考。为了能给今年的历史会考打好基础,特制定初三历史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具体资料如下:

  1、深度挖掘教材

  初三是新课改,新教材和老教材相比,在知识的处理上,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备课,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度挖掘教材,钻研教材,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精髓,以便能更好的适应会考的灵活多变性。

  2、认真、全面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尤其是初三的历史。应对初中日益灵活的历史会考,备课是必须要深度挖掘教材,全面吃透教材,灵活传授教材,对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要精打细算,认真设计好课堂的没一个环节。备好教材的同时,还必须要备好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备课时,必须要充分思考到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用心性。

  3、狠抓课堂效率,注重知识的落实

  初三的学生,课业负担很重,课余不可能有时光背历史,这就要求上课时保证课堂效率,当堂的知识争取当堂掌握。透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们力争:讲课资料少而精,线索简单而清晰,课堂给同学必须的时光当堂消化本节课的知识

  4、充分利用课外辅导,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

  初中生对于知识多数是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这就更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在他们面前提醒,重复,也就是说我们要加大检查力度,使学生的脑子里始终都装着历史。将各班分成兴趣小组,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提问,教师利用自习时光进行抽查。

  5、加强与同一班级其他任课教师的联系

  初三的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较大,情绪比较容易波动。对此,我们应和其他任课教师联系,时刻掌握着每个学生的状况,并且及时的对症下药,争取不放下任何一个学生。

  6、教学进度

  2——3月讲授世界历史下册

  4月复习中国历史1———3册

  5月复习中国历史4册、世界历史上、下册

  6月总复习及迎接毕业回考文章来

历史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为了积极备战20xx年中考,使历史复习做到有章可循,提高教学的质量,让学生的中考成绩更上一个新的台阶,特拟定该复习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解题看,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还比较薄弱,历史的综合素质离中考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学生的阅读分析、灵活运用知识、文字表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学生花在学习历史这门课程的时间不多,有部分学生主观题是不愿意去做,交上来的是空白卷。

  三、备考计划

  教学进度

  1、20--年2月—4月中下旬,完成第一轮复习;

  2、20--年5月下旬前,完成第二轮复习;

  3、20--年升学考试前,完成第三轮总复习。

  四、复习计划及措施

  第一阶段:系统复习,夯实基础。历史复习内容较多,一共考六本书,但课时少,虽然《中考说明》规定了考试内容,但历史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必须合理地利用时间,全面地有重点地复习,这样才能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面对中考。为了更好地提高复习效果,我们在以课本为主的前提下,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案,包括知识结构和习题两部分,知识结构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提纲挈领的认识,习题涉及所有题型,突出重点知识。使所复习的知识得到巩固,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结合《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以教材为本,全面复习,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题型训练,熟悉解题技巧,注重应试能力的提高。基础知识掌握了,能力提高了,还要提高考试、答题的能力。特别是应试的技巧,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我们认为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审题,在平日练习和考试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审题,题目问的是什么要弄明白,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回答,千万不能草草看一眼就解答。

  (2)对课本内容一定要熟悉,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做选择题尽量不看书,材料题和问答题一定要看书。

  (3)注意合理地安排考试时间。用时4周,在复习中,要特别重视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在中考历史学科中题型有选择题、材料题和问答题。其中选择题覆盖面广,能较全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记忆能力和几乎所有层次的思维能力及思想品质,所占分值比重大(占了卷面40),从历年考试题目看,选择题难度值低,考的都是较为基础的知识,因此选择题力求学生不能丢分。学生在解题时要求学生抓住“题干”和关键字,理清题意后,运用正确方法进行解题,例如运用直选法、排除法、分析法进行选择。同样的,学生在做材料题与问答题时,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第三阶段:关注热点、小专题复习。用时4周。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全面复习,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但知识相对会比较零碎和孤立。为了把知识学活、用活,还需结合教材,打破体系,比较对照,纵横联系,点面结合,进行一些小专题的复习,例如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史专题;新中国的外交史、三次科技革命等小专题。同时,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学习历史最终是为了解决现实现世问题,在历年的历史中考试题中均涉及时政热点问题,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收集资料,例如周年事件、时政热点。引导学生把热点问题与历史问题联系起来,学会运用课本知识去解决热点问题。剩下的时间,就以学生复习,做一些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模拟试题,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历史复习中注意事项

  1、加强复习的力度和广度,使学生更加熟悉课本,保证基础的方面少丢分。第一轮,全面复习,细化知识点,打好基础、即讲课时要注意课程标准的要求,要线索清楚,重点突出,逻辑严密,时间空间概念明确,语言精炼,并辅以条理化的板书、通过看、读、写、记等方式强化训练,一章一节的基础知识。第二轮,比较对照,纵横串连,辨异求同、经过系统复习,学生掌握的知识是更牢固了,但知识是零碎的、混乱的、孤立的,这一段复习要求师生双边互动,进一步使知识系统化,重新组合教材,进行知识归类,触类旁通、把已掌握的知识前后左右贯通起来,形成网络,把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进行联系,总结寻求历史事件的异同点,强化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

  2、九年级下学期加大学生的练习量尽量寻找一些较好的材料,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多创设一些与生活情境相关的试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知识点,促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以史为鉴,评论古今,提高能力。

  3、增加考试次数,把握好时间和解题速度,练练学生的应试能力。我们要指导学生紧扣课程标准扎实基础以课本为本全面系统地做到五看三抓,即看提示、看正文、看插图、看资料、看大事年表抓线索、抓网落、抓重点。

  4、研究试题,提高作答技巧现在的历史试卷已经与时俱进了,人文语言的表述,时政热点的结合,图文并茂,让历史不再只是“古董”。于是,我们设计出类似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会愉悦读题,沉着思考,从容作答。作答时力求语言文字简洁,中肯、生动,而不是拖泥带水,更不能答非所问。同时,养成学生规范作答的习惯。

  5、抓住有利时机,获取中考信息通过参加教研活动、上网并与同行交流的机会,多渠道获取中考信息

历史教学计划8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世界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八个单元,叙述世界现代时期的历史,共21课,每课教学1课时,

  初三历史教学计划。

  二、背景分析依据: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初三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年级及班级现状分析:

  初三年级情况是:不好动、不好讲、比较死板。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放出去就收不回来。今年初三情况是:尾巴大,尖子生少且不及格中低分率较高,特别是初三(5)班大批男生,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100%的合格率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今年历史毕业考要成功的担子很重,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课堂及时巩固,及时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四、本学期所作要求及力争达到的目标:

  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深入研究和领会毕业考试中各种题型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练习。如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重在抓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力,学习较困难者,重点让其掌握考纲所要达到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做到毕业考能顺利通过。

  4、加强教育科研,理论联系实际搞好历史学科研究。

  5,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充分利用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6,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7,认真,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教学进修活动,以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五、具体做法: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初三这学期的历史内容是世界现代史,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以问题教学为抓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智能的核心是思维,思维的起点是问题,如何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本学期课堂教学中沿着重要研究的方向。每一堂课提出的问题必须从教学目标的分类开始,由浅入深,思维有易到难,从思维的广度、深度到灵活度螺旋上升。

  3、以多媒体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计划,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一个重要内容,响应学校的要求,我在这半学期中,力图以直观的、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来改进以往的教学,力求使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课堂教学朝着乐、活、趣的方向努力。

  4、以课改的理念作指导,对新教材进行摸索。

  新教材教材插图多,直观性强,能力要求高,所以准备好好研究这本教材,上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5、对课型进行研究,认真学习多元智能理论,并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六、教学进度:

  三月讲授《世界历史》下册,

  四月复习《中国历史》上、下册,

  五月复习《世界历史》上、下册,

  六月综合复习,迎接会考。

历史教学计划9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配合好学校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贯彻好教育教学方针,我依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历史课,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大多数学生课堂上缺少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不注意知识点的整合,缺乏归纳分析能力,这些都是教学的不利条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改善。

  二、教材内容分析

  《历史》八年级下册,内容主要包括了中国现代历史部分,历史时空跨度大、历史问题高度概括、具有历史现实感与社会实践性、渗透了较强的思想性与政治性。它承接《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设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五个学习单元,概述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历经的两次历史巨变,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发展过程。

  三、教学任务与目标:

  1、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力求向学生传授中国现代历史基础知识,基本线索,让学生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及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了解现代中国基本国情,认识新中国的建国史、探索史、发展史、外交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

  2、继续传授运用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学会归纳整合历史知识,学会从众多历史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揭示历史规律,开启联想与想象,自主探究,从学会到会学。

  3、通过中国现代爱国史实,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社会主义国情教育,领袖人物的开拓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具有创新与开拓才能,掌握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本领。

  四、具体措施

  1、本学期继续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为己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与增强学生素质、思想、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时期的的历史。

  2、重点学习前五个单元的内容,为中考打好基础。

  3、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教参;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导学案,上好每一堂课;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4、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与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5、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与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6、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深入学习教学理论,搞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与教研能力。

  7、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与学会学习与做人。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

  利用学校图书室、网络及其它媒体开发教学资源,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影片等播放给学生观看,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对历史资料的理解。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1 第一课

  2 第二、三课

  3 第四、五课

  4 单元复习测验

  5 第六、七课

  6 第八、九课

  7 第十、十一课

  8 第十二、十三课

  9 期中复习

  10 期中考试

  11 第十四、十五课

  12 第十六、十七课

  13 单元总结测验

  14 第十八、十九课

  15 第二十、二十一课

  16 第二十二、二十三课

  17 单元复习测验

  18 期末复习

  19 期末复习

  20 期末考试

历史教学计划10

  新学期开始,为了更好的配合和完成本学年的历史教学任务,特制定此教学计划,内容如下:

  一、教学内容:

  高一历史必修(I)是政治文明历程。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二、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索。所以教学中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确保高考的顺利推进,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材分析:

  人类社会政治领域中的问题是极其复杂的。

  历史必修(I)的8个学习专题,共27课。主要是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站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市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人类的政治活动既受制于经济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又发作用于经济及其他活动,给社会发展以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学习历史,了解人类社会政治领域中的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共5个班,每个班将近50个学生,生源质量高低不一,因此,我在教学当中一定要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地巩固和提高。针对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则要进行一定较难的作业布置和试卷的布置。针对学情和特点略讲某些章节教学中一定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并以基础知识为主。

  五、教学方法:

  综合考点内容,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注重学科间的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训练,重在运用;拓展训练,重在提高;综合训练,重在发展。使学生既从“点”上拓展,有能对所学知识点结合,融会贯通。

  高中历史教材的主体结构按“学习专题”购建。共八个学习专题,包括导语、学习建议、主要介绍专题的历史发展线索或学习重点,并提出一些学习方法上的建议。正文后辐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历史上的政治活动是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他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一起构成料人类历史上多彩的生活活动。只要同学们潜心学习,细心探究,就一定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收获,感悟许多历史的真谛。

历史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期九年级历史不仅仅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和培养环保潜力。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一样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潜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潜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三、学生状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2个班的历史教学,九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经过二年的历史学习,掌握了必须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潜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潜力也不扎实。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资料是人教版的世界历史,其中包括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两部份,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四个单元,共二十五课。第一单元是世界古代史部份,又分上古和中古史,第二至第四单元是世界近代史部份。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正文、图、表、资料、注释、阅读与思考、看图学史、历史比较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资料,可根据学生具体状况,提出不一样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潜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用心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用心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做好学生的导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潜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潜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4、用心参加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教学中的点滴进行整理,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5、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6、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历史教学计划12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 427、429-432班的历史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期对于学生的接触和了解,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特作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高一历史学科采用人教版教材,教学内容是历史必修二,是经济专题史,主要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经济活动是赖以自下而上和发展的基础,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且它在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所以必修二在三门必修课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要求学生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经济制度、经济政策、重大经济事件及重要人物基础上,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经济史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学习的难度增大。

  二、具体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周~第四周: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准备好段考)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五周~第九周: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准备期中考试)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十周~第十四周

  第五单元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十四周~十八周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十九周~学期末 本学期总复习,准备期末考试。

  三、补充说明:

  考虑到本学期期间涉及到中考高考等会占用一定的教学时间,将视特殊情况随时再调整教学安排。

  四、教学措施:

  1、认真教好每一堂课。上课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采用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激励学生的学习,激活学生思维。同时重视基础知识,搞好学科内专题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注重知识迁移,培养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历史知识趣味化。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采用“ 情境教学”,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愉快中学到知识。

  3、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主,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学案导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合作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4、耐心辅导每一个学生,认真批阅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搞好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及时反馈教学,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提高课堂效率。

历史教学计划13

  高三年级伊始,各学科转入全面复习阶段,我所带的历史学科也是这样。20xx年高考能否取得理想成绩,取决于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尽管我分担学校部分行政工作,但我会竭尽全力地做好高三复习工作,为学校20xx年高考取得辉煌成绩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学情分析

  具体的教学(复习)计划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服务于新课程下的高考。我所带的高三208班、213班、215班,其中208、213班为特长班,215班为文化班。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参差不齐,而且一直不够稳定,其中有学生的原因,比如在是识记基础知识方面不够下功夫,钻研学习的劲头不足,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比较严重;学生的习题训练量不足,学生见的少,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真实水平不能正确认识;许多学习自觉性差的学生,再加之老师对检查力度不强,督促不及时,对很多知识总是似是而非。

  二、高考动向分析

  20xx年我省首次开始新课程的新高考。从20xx年新高考历史试卷来看有以下特点:

  (1)侧重考核学生对历史史实的掌握,强调对历史事件过程的学习,回到学习历史最基本的层面。

  (2)侧重考核学生对历史史料的阅读、表述能力,以及从不同角度剖析问题的能力,这是对历史学习更本质的要求。

  (3)重视考核学生的历史感悟能力。

  总之,对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择题出现了对历史事件细节的考察,尽力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非选择题的的设计集中体现了“论从史出”的观点,题的阅读量很大,要求学生从中根据要求提取相关历史信息,难度有所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题直接来自人民教育版的教材内容,而其他版根本就未提及过,因此,参考别的版本的教材,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复习措施

  (1)首先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对历史学科予以足够的重视。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习不会遇到绝对听不懂的内容,因此只要大家用心学,人人都会有收获,让学生从心理上树立我能学好和要学好历史的信心。再者用往届学生的成绩鼓励他们,考好成绩不是设想,而是完全有这种可能。

  (2)课堂教学中实施好讲和练的关系。在讲的环节上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讲,给学生讲清知识框架,讲透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梳理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讲的内容注意结合其他版本,尽力弥补知识的疏漏点。

  练,之前做好学生记忆的巩固,指导记忆方法。坚持学生的做在前,教师的指导在后。针对选择题指导学生运用排除法,用已知推导出未知,审题时注意表示时间限制、范围限制的词,按题目要求答题。对于非选择题指导学生先读题,然后带着疑问阅读史料,从材料中层层分析其表述的内在含义,并训练准确表达的能力。

  此外,指导学生用好手中的复习资料《备战新课程高考·历史通史复习新思维》,引导学生在听讲的基础上,看课本看资料,坚持自学钻研,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针对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在辅导方法上采取大同小异的方法,大同,大多数学生紧跟老师的辅导步伐,能把讲的内容、习题弄懂弄透。小异,对于还有可能拔高的学生,就要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在现有资料之外,练更多的题,多钻研,长见识,不断提高历史学习水平。

  四、复习进度

  截止20xx年12月,完成选修三的学习和中国近代现代史的复习。

  截止20xx年的3月,完成世界历史的复习。

  20xx年4月止5月底补缺补漏,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训练,迎接高考。

历史教学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切实贯彻省教育厅颁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意见》的通知精神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偏文兴趣班按计划完成历史必修①后半部分的教学及历史必修②的教学。在期中考试之前完成必修①的教学,期末考试前完成必修②的教学,偏理兴趣班完成必修②的教学。

  三、具体教学举措

  1、把握课改方向,注意新、旧教材的衔接。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历史教材不一样于以往的通史体例,而是将历史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模块的形式编写,割裂了历史之间的联系,同时重历史史实的叙述,缺乏相关历史背景的介绍及对历史史实的评价。为弥补这一缺陷,我们在备课时力争做到深入钻研新、旧教材,比较新、旧教材的不一样,力争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构成完整而科学的历史体系。

  2、群策群力,构建有效课堂

  ①在每周的团体备课时间,由备课组教师谈一谈对本周教法相关意见和看法,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把握备课环节。

  ②在课堂教学上,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由学生思考或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③狠抓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注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本事,并进行情感教育。

  ④每节课后由备课组教师互相交换教学心得,力争让课堂精益求精。

  3、精讲精练,夯实学生基础

  以《优化训练》节节练和单元训练卷为依托,并在此基础上教师精心设计一些题目,经过强化训练的方式,夯实学生的基础。节节练上的题目要求大家平时完成,每星期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有重点地进行讲解,单元训练卷主要用于晚自习的练习或考试。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对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面批面改。

  4、在期中、期末等大型考试前用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进行复习备考。

  四、加强备课组的交流和建设

  1、切实抓好每周的团体备课,提高备课组的合力。

  2、以听课、评课的方式带动全组的教学,由海江教师多讲示范课、优质课,宋小英、潘延庭教师讲实验课、研讨课,并组织全组教师进行互评,促进组内的交流和提高。

  3、由宋--教师设计相关多媒体教学课,在全组进行交流。

  4、将历史教材的相关专题分配给组内的每一位教师,以一位教师为主体,并在采纳其他教师的意见和提议的基础上构成统一的教案。

历史教学计划15

  一、教学资料:

  本学期完成《世界近现代史》下册教学及进行第二、三轮复习。第二轮复习加强专题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本事以及思维分析本事;第三轮复习(高考之前),查漏补缺,挖掘潜能,深化知识。

  二、学情分析:

  本届文科学生的情景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本事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进度平均为6个课时左右,授课时间为16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中国古代史》选修、《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和《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册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专题复习。

  2.要求学生掌握教材资料中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事,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注意启发学生进取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本事。

  4.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研究新课程,不断关注高考动态,扎扎实实抓好本届高三历史复习工作。统一复习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各项评析工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力求完成各项指标

  四、总体措施:

  1.加强团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就每一节课的教学资料、本节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关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选择、用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加强合作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善。

  2.认真搞好试卷评讲课。针对高三后一阶段训练量的加大,如何提高试卷评讲课的功效关系极大。每次训练做到有练必批、有练必评。让学生在训练中感悟命题的意图,明确复习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经过评讲后的追踪训练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切实提高综合训练的效率。

  3.精选、精练、精评。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难题、偏题要放弃。并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扎实搞好提优补差工作,对历史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一样层次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5.最终阶段复习要夯实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注意理清基本概念线索基本结论以及阶段性特征。回归课本,注重对知识的查漏补缺。

  6.掌握学科内及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整合知识模块,多角度思维,强化知识的迁移本事。

【历史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历史教学计划05-17

历史教师教学计划05-04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05-10

高中历史教学计划05-04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05-12

高三历史教学计划05-10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05-10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05-17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05-12

高三历史教学计划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