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汇总,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汇总1
我的导入语: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般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战争,一个是和平。《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天下大势,和久必分,分久必合”要和,要统一,就有战争;要分,要分裂,也会发生战争。战争成了人类生活的常态,所以大量的历史文学作品会记录描写战争。在这些记录和描写中,有的表现大场面的敌我交锋,有的表现小场面的接触冲突,有的则表现无畏的英雄与超人的智慧。在这些英雄人物中,有很多凭借个人的气魄和智慧扭转整个战争局面,甚至掌控一个国家的命运。几句话,可以毁灭一个国家;同样,几句话,也可以挽救一个国家。这些人物,就成了历史的传奇,他们超人的勇气和智慧成了他人顶礼膜拜的.对象,但他们同时又是普通的人,和其他人一样,有爱,有恨,有欢乐,有忧愁,会后悔,会抱怨,会使性子……可见,尽管历史的长河从远处来,但历史的英雄并没有离我们很远,比如:烛之武。
我感觉这段导入语引起了学生对“烛之武”这个历史人物的兴趣,为了解这个人物,他们会认真阅读文本。这就为他们的讨论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这次我提出的讨论,实际上是发现、提出问题的过程。两个方面:一,记录自己解释不了的字、词、句。特别叫他们关注虚词和句式。还举了一两个示例;二,记录无法理解的课文内容,比如,郑伯,为什么叫郑伯,文中有很多不连贯的地方,这是不是不足。
要求他们分为词语、句法解释和内容理解两块,把所有迷惑不解的东西记录下来。
我认为这次讨论只是记录问题,相对简单。但经巡堂观察,很多组别居然提不出像样的问题。有的组别居然说没问题。这是个危险的信号,来源于艺术生对普通学科知识的相对忽视,我想他们初中时代,文言文的学习是远没有达标的,所以阅读文本,只浮于最表面的东西,无法发现问题。
讨论结果还在各组手里,只好等下节课看看具体情况,再帮助他们如何去发现问题。
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汇总2
文言文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字的精练典雅,还在于其厚实古朴的文风,更在于其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文言文其实是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可以这样说,文言文中的每一个文字都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文字都包含了作者的丰富的情感,每一种句式的选择都蕴含了作者的情思,每一种语气语调的选择都表露出作者的情韵。站在文言背后的或是忧国忧民、心系天下,或是慷慨悲歌、大义凛然,或是俯仰天下、哲思古今的血肉丰满的人物。在文言的背后更蕴藏着丰富的中国文化。
因此,经典文言文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慢慢咂摸,透过“言”品味“文”。而不能把文言文当成现代文,一味地进行思想挖掘和情感品味,而把“言”抛在脑后,忽视了“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这一基本要求,这种现象在新课改高扬“人文性”的背景下非常值得警惕。
就这节课而言,由“言”到“文学、文化”的品味目标基本达成,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学习文言文的思维习惯和方法,让学生不再枯燥记忆文言知识。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文言知识都可以靠这条路径来完成,而且对“言”的挖掘的角度和方法还需要我们更多地去思考和关注。
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汇总3
做了一节新课程研讨课——《烛之武退秦师》,做完这节课。我觉得这节课首先力求打破以往文言文教学侧重教学“言”的局面,将重心放在“文”的教学上。整节课在一个中心任务的驱动下运行,那就是抓住烛之武说退秦师的语言魅力,让学生感受语言之美,思想之深,整节课都侧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以问题为导引,提前布置预习,让学生在课下分组研读文言意思,自己解决文学常识、字音、注释等问题。通过设置:“为什么退,怎样退,退的结果”,“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探讨烛之武成功的原因及意义”等问题,并通过课本剧的演出,逐层深入地推进课堂教学流程,让学生的学习流程逐步清晰地展现出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始终处于上升趋势。
应该说这节课是我对文言文教学的一种探索,一种尝试,一种创新。我觉得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预设充分,在学生困惑时适时点拨,穿插相关资料,拓展教学容量,开掘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从整个教学环节设计看,我是在努力尝试将文言文与现实生活的对接,为学生搭了一个平台,让学生一下子站位很高,不再感到文言文可怕,而是把文言文当作学之有趣,用之有益的事去学习。就是感觉学生的活动我应该再能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不足之处还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汇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