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教学反思

2022-11-09 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四运动》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四运动》教学反思 篇1

  刚打开历史教材第16课,我就陷入困惑当中。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但是这节课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相当熟悉,并且高中知识和初中知识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最后增加了“五四精神”。如何对高中生讲述这节课呢?针对高中生认知特点,我将教学内容整合成循序渐进、层层推进的四个环节:风雨如晦——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雄狮乍醒——五四运动的经过、薪火相传——五四精神、弘扬五四——时代的召唤。这样的设计在视觉上避免了老一套的背景、经过、结果、意义模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按照新课程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要求,我对这四个部分的教学方式又做了各有侧重的处理:第一环节讲解五四运动的背景,我运用史料让学生分析得出信息。第二环节讲述五四运动的`过程。通过播放五四运动视频,然后让学生完成课件中的表格,这样避免了对初中的简单重复,又节省了时间。把重点转向对五四运动过程的总结中,设问:“五四运动两个阶段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这个问题的设计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最后的重点落在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既符合课标重点,又一语中的。第三环节阐述五四运动的意义。最后一环节讨论在和平年代如何弘扬五四精神,讨论结束后让学生重温团歌,从而达到了情感教学目标。整个过程既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又环环相扣。

  课堂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五四运动》教学反思 篇2

  我对本课内容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调整,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组织,按照“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科学依据探求问题解决方法得出科学结论运用新知解决新问题”的程序进行安排。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我力图还历史的本来面目,突出对问题的分析、解决途径的可能选择及其原因,引导学生将原来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我对课文进行了如下整合:

  (1)安排四人通过表演,再现五四爱国运动过程(一人扮演爱国学生、一人扮演北洋军阀政府代表、一人扮演工人、一人扮演商人)。

  (2)学生表演后,设计如下需要探究的问题:

  ①假设你是一位爱国的中国记者,让你简单报道五四运动过程,你报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说出你这样报道的理由。

  ②假如让你依据五四爱国运动过程,解释“五四精神”,你将举哪些史实说明五四精神?

  ③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间有何联系?

  ④如果你是一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列席者,你如何向社会报道中共一大的情况?如何出一期纪念建党八十一周年的'手抄报,请你写一篇介绍中共诞生的短文(口头或书面),并说出你这样写的理由。

  (3)小组讨论,就各自设想的可行性进行讨论,并在讨论中进行综合丰富,最后形成小组建议。

  (4)公布成果,接受提问。

  (5)探究课文内容,解释“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的含义。

  通过这样的整合,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使久远历史事件与丰富的现实生活产生了联系。学生在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了自己对历史的理解。

  《五四运动》教学反思 篇3

  非常荣幸,3个周之前,我被选中代表高中历史组上一节学科间的创新展示课。我选择的教学内容为高中历史教材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本次活动使我感触颇深、获益良多。荀子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丰富的教学经验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有经验的老教师如此,没有经验的青年教师更是如此。只有勤于记下每堂课后的点滴体会、零碎经验,才能聚沙成塔,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下面我将主要从高中历史组集体备课、个人正式上课、学科组评课等三个方面总结一下我上完本节课之后的收获与反思。

  一、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记高中历史组集体备课

  本次创新展示课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和老师们的较高评价,远非我一人的能力所能达到,更多的是靠高中历史组各位老师给予的指导与帮助。所以,本次学科育人创新展示课的成功,是高中历史组这支年轻的团队集体劳动的成果、集体智慧的结晶。从接到上学科育人创新展示课的消息开始,我们便着手备课。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诞生。所以最开始,我和李之超老师备课时,将课堂的主要探究问题设置为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经过两次试讲,我对于课堂流程的把控比较恰当,语言的过渡也更加流畅。但我们总觉得这节课缺点东西。直到第3次试讲,王老师和宁姐也一起听课、评课,我们集体讨论,才有了现在的全新的教学。

  首先,我们明确了本节课的立意。若无立意,课不成活。“立意”,就是提炼和确立教学内容的主题,是教学的统帅、灵魂,决定了一堂课堂教学品质的高低。我们将本节课的重点放在爱国主义教育上,想要使课堂从头到尾都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其次,在王老师的建议下,我们重新修改了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构建乐学的课堂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先决条件。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的‘火药’的导火索。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在课堂上乐于参与,主动探索,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越高。基于此,我们最终决定课前播放央视的一则与筷子有关的广告,上课之后用时下正火的“起筷事件”导入本节课,而学习目标就是通过对99年前中国人第一次爱国情感的大爆发——五四爱国运动的学习,反驳以池子为代表的一小部分人对“起筷事件”的观点,帮助他们理解为什么一双小小的筷子能够引发中国人如此强烈的爱国情感,分享自己“践行五四精神、争做新时代优秀青年”的“十五三一”发展规划。再次,历史教学要求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反对空洞的结论。因此,我们再次讨论,除了之前的两段视频资料之外,又利用课件展示了一些文字、图片史料,通过对史料研读,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五四爱国运动是一场各阶级广泛参与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跨地域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层层递进,最终一锤定音: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这样一来,学生在生成知识的同时提高了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最后,在高中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之下,我们在整堂课中注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除了上面提到的史料实证,还包括让学生整理五四运动的百科词条,以体现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梳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的斗争历程,以体现时空观念;对家国情怀的培养更是渗透在课堂的每个环节之中。

  总之,本节课的成功,是整个高中历史组集体智慧的结晶,而我,只是幸运地成为了台前展示集体成果的那个人。在此,真心特别感谢历史组各位前辈的悉心指导,虽然高中历史组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但是我们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一定会取得越来越大的进步,努力将历史学科打造成为济宁海达行知学校一张闪亮的名片!

  二、赏识的目光像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记个人正式上课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自主的课堂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中心环节。

  因此,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学生本位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使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那么,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在课堂上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发挥学生主体并不是就是要进行“放羊式”教学,而是要把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里面不是无作为的,恰恰是有更多的作为,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和功课。在课堂组织上,我利用自己的情绪带动学生的情绪。课堂上学生随时都可能出现思维疲劳和身体疲劳,除了通过活动、提问外,我以自己饱满的精神状态,高昂的情绪,流畅的过渡语以及铿锵的声音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使得学生紧跟我的思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其次,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学生是在群体中学习,班集体、小组成员之间都会互相影响。在课前培训中,我真诚鼓励学生们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课堂教学中,我设计合作探究环节让学生们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对于学生们的展示和点评,我在课堂上真诚地鼓励和赞美其良好的表现。而学生们似乎也受到了鼓舞,课堂气氛不断升温,课堂流程进展比较流畅。

  寻找闪光点真诚赞美、赏识激励,这一条宝贵的工作经验也将被我收入行囊,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使用。

  三、扬长避短,持续精进——记学科组评课

  学科育人创新展示课一结束,闵老师立即组织历史学科组进行了评课。历史组各位老师都给予了这一堂课较高的评价,这对我来说的确是莫大的鼓励。当然,老师们亦从专业角度指出了我的不足:首先,课堂中的生成性疑问没有恰当地解决。课堂讨论过程中有学生在疑问区写下了“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这样一个疑问,而我由于经验的不足把这个问题放在了课后去解决,其实,这个问题放在“五四”反响的认识后面会更恰当,引导学生认识到五四运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各阶级广泛参与的翻地爱国运动,而辛亥革命只是资产阶级领导并参与的革命运动。对课堂的生成性疑问的处理不当反映出我教学经验的浅薄和课堂应变能力的有待提高。其次,直接用“失败”一词来形容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不恰当的。再次,课堂设计方面,“起筷事件”占比太重,后黑板的展示区域两个部分是“列出反驳池子观点的5个依据”,而对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五四精神涉及较少,冲淡了课堂的历史味儿。最后,对学生的培训不太到位,个别学生上黑板点评声音偏小、姿态不够端正,而疑问区第一个疑问的解答又显得培训痕迹较重。总之,非常感谢学科组各位老师的鼓励与谬赞,更感谢老师们不吝赐教,指出来我的不足,给予我宝贵的改进意见。

  断断续续准备了3个周的学科育人创新展示课终于顺利结束了,能够取得现在的成果的确是我当初没有想到的,而备课过程中几多心酸与辛苦亦不足为外人道也,或许正应了那句老话儿: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现在再去回顾备课过程,心酸之外,更是满满的收获。感谢这段时间所有给予我指导和帮助的老师们,特别感谢2班优秀的小可爱们。一节优秀的课堂,是教师、学生、课堂流程的设计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经验尚浅,不敢断言自己优秀,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学习,增强自身专业素养。走向优秀的道路很长,我还年轻,我,一直在路上。

【《五四运动》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五四运动》教学反思01-22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07-03

《五四运动》说课稿02-27

五四运动的意义02-12

五四运动的诗歌11-28

《反思反思》教学反思03-03

《音乐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1-23

《对美术教学的反思》教学反思07-03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