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生成活动_教学反思

2023-07-12 教学反思

  任何幼儿都有自己的经验、兴趣和爱好,幼儿随时都会在动态的活动中以各种形式自然地表露自己的经验和兴趣爱好,由此引出的活动都是生成的,生成在兴趣中、在热点中、在争议中、在意外中。针对教师如何正确地观察、判断、回应幼儿的生成活动,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及时捕捉、发现、扶持幼儿生成的新萌芽,碰撞幼儿生成的新火花等问题,我做了一些尝试和总结。

  一、在生成活动中实施有效的价值判断

  活动片段:奇奇小朋友带来几只蝌蚪,几天来,班上的小朋友经常围着蝌蚪观察,并七嘴八舌地议论:有的蝌蚪身上有脚,有的怎么没有?有的蝌蚪是灰色的,有的怎么是黑色的?怎么有只小蝌蚪还长了小尾巴?孩子们对蝌蚪的探究热情也引起了教师的注意,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参与到小朋友们的讨论中,最后决定在班上成立一个研究小组,对蝌蚪进行专门探究,于是一个主题活动小蝌蚪变形记便生成了。幼儿与教师、同伴、环境的交往互动中所激发的想法、愿望,所流露的情感,所产生的行为方式往往就是幼儿园生成课程的起点。因此,教师组织好生成课程活动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学会做一个有心人,用一颗敏感的心灵去关注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他们在做什么?说什么?他们发现了什么?关注着什么?如果教师忽略了这些,那么孩子的好奇与探究就很有可能就会消失。但是也并非幼儿所感兴趣的、所关注的都适于生成课程,一般来说,可以用以下标准进行筛选:幼儿所关注的是否是一个真实的问题,是否是一个幼儿能够去探究的问题,是否是一个可以让幼儿进行探究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否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如果能实现这些目标,那么这个小话题就可以拓展并生成为一个活动,甚至是一系列的活动。

  二、发挥教师引领作用,与幼儿同行

  倾听幼儿,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

  在生成活动中,教师应该寻找各种机会倾听幼儿的讲述,记录幼儿的表现,尊重幼儿的所思所想。通过倾听、记录,努力理解幼儿语言背后的真实意义。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把我们的想法强加给我们的孩子。例如,学期初,我们便会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出发,认真制订教育教学计划,而后精心备课。然而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孩子对于我们预设的活动不一定会感兴趣。比如在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活动中,老师抛出问题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哪些交通工具,孩子们开始的回答都能结合生活经验,而当一个孩子的话题一下子从交通工具转向了动物园:我也去过动物园的。动物园里有猴子和大象。我还和小猴子拍照呢!当孩子的兴趣明显偏离我们的预设时,我们要权衡活动是否还有继续深入的价值,作为活动组织与引导者的老师应该怎么做呢?是硬性引导孩子回到原来的话题的讨论,还是放弃原有的计划,参与孩子们的新话题?孩子们自发开展的关于动物园的讨论才是此刻他们所热衷的,如果老师能顺势加以引导,使之不断深入,和孩子一起对这一话题进行充分、系统的挖掘,那么一个孩子们感兴趣的以动物为主题的活动或许会由此展开。它的意义完全可以超越老师所预设的主题活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谈话活动,少一些预设,多一些生成,还给孩子真正自主的空间,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

  2.鼓励幼儿在主动探索中获得经验。

  对幼儿产生的疑问有时可以直接给予正确的答案,更多的时候是鼓励他们探究,满足他们的需要、兴趣,使他们获得成功。教师要认识到幼儿的错误反映了他当前的认识水平,那些在成人看来是错误的认识,在幼儿的认知结构上却是合理的、正确的。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来创设能引起观察、探求知识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幼儿去发现和找到问题答案。例如:在生成活动《蛋的沉浮》中,我为幼儿提供了透明塑料杯、鸡蛋、盐、筷子等操作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孩子们刚拿到实验材料的时候都在小声嘀咕:鸡蛋哪儿会游泳呀?又由于水杯太小,鸡蛋个儿大,孩子们把鸡蛋往杯中一放,鸡蛋沉到杯底,杯中水都快要溢出来了。于是就有幼儿说:水太满了,勺子一搅水就出来了,老师,我想把水倒掉一点儿。孩子们通过实践操作发现了不利于探究的实验条件,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们根据需要倒掉了杯中的一小部分水之后,继续进行实验操作,有的幼儿还因为杯中水不够又自己去加水。幼儿通过积极主动地尝试,变换材料。在操作、比较、研究、探索中,幼儿不仅了解了鸡蛋在盐水中沉浮的有趣现象,而且增强了主动探索科学的兴趣。教师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还要引导个别能力差的幼儿进行操作体验。对于幼儿不正确的操作方法不要给予过多的干涉,相反,要以朋友的身份关注和指导其完成整个实验过程,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实验过程中充分体验思维的再创造过程。教师由原来教变为幼儿的主动学,引导幼儿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这样不但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还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3.适宜引导,在活动中向最近发展区迈进。

  在生成活动中,教师及时捕捉有价值的教育契机,促使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发展。在午后散步活动中,我们来到种植园地边,孩子们蜂拥而上去看蔬菜,北北说:刘老师,我找到丝瓜了!天天说:刘老师,看,有一个大洋葱!说着把一个洋葱从地里挖了出来,我接过孩子手里我在幼儿的生成活动中福建省建宁县城关幼儿园 刘春兰的洋葱很纳闷:这个洋葱怎么光溜溜地在种植园地里呢?(后来才知道是门房阿姨拿来种在地里留种的)刘老师,我发现洋葱有胡子!黄斌指着我手里的洋葱说。是的,是的,我也看到了。孩子们纷纷说。这是什么呢?我发现孩子们对植物根的知识经验甚少,但我不急于解答孩子们的问题,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当我们回到活动室后,孩子们由根引发了很多问题。如:蔬菜是怎样生长的?根都有什么用?为了证实根的作用,我和孩子们做了植物怎样吸收养料的实验,通过实验孩子们发现,根能固定泥土,吸收养分。孩子们又对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已不满足于树叶的形状等一些粗浅的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他们自然而然地生成出植物的生长等一系列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植物生长为什么必须依靠泥土?没有泥土能不能生长?

  新的探索活动由孩子的质疑开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又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在这一系列的生成活动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策略,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支持引发幼儿的生成活动,就能从幼儿的行为变化中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水平及发展潜能,促进幼儿向最近发展区迈进。

  • 相关推荐

【幼儿的生成活动_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好课是如何生成教学反思08-13

幼儿游戏活动教学反思11-22

幼儿园数活动教学反思02-20

幼儿园活动的教学反思02-04

幼儿园活动的教学反思02-04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学反思02-02

幼儿园游戏活动教学反思02-02

幼儿园教育活动教学反思03-07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学反思02-02

幼儿园游戏活动教学反思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