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吴老师概念教学设计的要求,我把这节课学生要掌握的核心概念定位为:我们用一根导线把干电池的正极、负极和小灯泡连接起来,电流过灯丝的时候,灯泡才发光。 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和它相关的概念有小灯泡有两个连接点。干电池有正极和负极。短路和断路。
连接电路是小学《科学》各版本和《自然》教材都涉及的内容,课前,我进行了相关的文献研究,阅读了许多老师的教学设计,发现有很多可资借鉴的地方。例如,都非常重视对实验器材特点的观察,特别是小灯泡的构造进行了解,这就为接下来的电路连接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点亮小灯泡,对于成人来说很简单,但是对于中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大多是没有实际操作过的。而且大多数学生对于小灯泡、电池的结构没有进行仔细观察认识,这就为顺利点亮小灯泡留下了障碍。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能量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一般都是通过观察用电器的.工作状态来感受、认识电的,电流是怎样通过导线、灯泡的,学生无从知道,本节课,我利用一个虚拟软件,希望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电流是怎么流过小灯泡的,从而更好地了解通路、短路和断路。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看一看、画一画、连一连、议一议。看一看: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小灯泡、电池、电线等材料的结构特点,了解各自的作用。画一画: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小灯泡,电池的结构图,并尝试画出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要求只用一节电池、一根电线。连一连:根据自己设计的电路图尝试点亮小灯泡。在此环节中,有些同学点亮了小灯泡,有些同学却没有成功,这是什么原因呢?进入了议一议的阶段:解释和反思。这时候,我向大家介绍了虚拟实验软件:连接电路,让大家在电脑上代替实物连接电路。动态、直观的电流路径和方向,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通路、短路和断路。第一次让学生点亮小灯泡的时候,只有3个小组成功了,通过虚拟软件的帮助理解,再次连接几乎全班每组都成功了,效果十分显现。在课的结束部分让学生完成一个挑战任务:能否用电脑软件设计一个电路点亮两个小灯泡?学生饶有兴趣。
整节课下来,感觉学生连接电路和电脑虚拟软件深感兴趣,这也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征。但怎样连接电路,电在电路里是怎样流动的缺乏深入思考。在下次上课时,考虑先把电池、导线装在信封里,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每组发2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一根电线。材料简单了,干扰的因素会更少,教学会更有成效。利用学生虚拟软件中连接的电路图、各种不同的连接方法,充分交流讨论,做到学以致用。
【《点亮我的小灯泡》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点亮小灯泡教学反思05-04
点亮小灯泡教学反思05-04
《点亮小灯泡》教学反思12-06
《点亮小灯泡》的教学反思范文02-04
《点亮小灯泡》教学反思范文12-31
科学《点亮小灯泡》教学反思04-03
《点亮我的小灯泡》教学设计05-18
《点亮小灯泡》的教学反思(精选9篇)04-27
点亮小灯泡教学反思(精选8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