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教研的主题就是分层教学,在听了王主任和王老师的课后,我对分层教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这是一首诗歌,篇幅简短,内容简单。所以在第一课时中设计让孩子们初步感知课本,了解雨点落入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不同的状态。虽说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整节课上下来,也留给了我几点反思。
首先,在备课中分层。
在备课中,我根据各小组孩子的多方面特点,进行了初步的分层。小组合作中,我让孩子们讨论雨点落进江河、小溪、池塘里是怎么玩的?为什么这样玩?预设中,我就设想到。若把这样的问题抛入小组中,小组中一定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你一言,我一言,讨论结束后,谁也不知道谁说了什么;二是思维较敏捷的说,其他的小朋友根本不思考,只是在一旁傻傻地听。为使这样的'状态不在课堂上出现,我在小组学习的要求中加了这样一条:讨论中,由各小组的副组长先发言,其他小朋友进行补充,最后由组长总结汇报。由于当副组长的学生能力有限,他的发言或许是片面的,这样其他的同学就会有思考的机会,能够碰撞出更多的火花,最后由能力较强的组长进行总结。这样的小组合作不仅切合了分层教学,也让孩子们得到了锻炼。
其次,在生字词教学中分层。
这节课中,生字词的教学方式,我延用了前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进行分层教学。其实,分层教学在以往的课堂中我们也在实行,但没有分得那么细致,那么明确。此节课中,初读部分的带拼音读词语,我交给了能力偏下的学生进行朗读,再由能力中等的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中也相当于一种巩固,一种学习的机会。二读部分去拼音读词语,我交给另一批中等的学生进行领读,这一遍的领读,不是这一个学生的事情,而是带动全班学生一起牢牢记住这些生字词,最后由全班开火车读生字词,进行更深程度的巩固。根据孩子们不同的能力进行学习,不但学生们学习的轻松有效,教师在教学中也感受到分层教学下学生们掌握程度得到提高。
再者,在这堂课中,我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但在我的课堂中,没能更好的体现。比如,当我提问,雨点到了江河里是怎么玩的?孩子给我的答案竟然是去洗澡,去看风景……与我本预设好的答案存在天壤之别。在这个问题上,我思考过,或许是我在提问上存在问题。真正的课堂应该是教师牵着孩子走,而不是孩子牵着老师走。
虽说小组合作中,我设计了分层,但实际上也存在问题。当我走下小组中,和学生门一起讨论时发现,有的小组因未能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而讨论与问题无关的事情,还有的小组如一团散沙,大眼望这小眼,不知说些什么。这些说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还有欠缺。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注重观察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征,根据不同孩子的能力进行划分,并加以分层教学。同时,多加训练小组合作学习,使小组合作能够更加真实、有效。
为了能上好这节课,几经周折,几经修改,经过一次次的磨练,我也在不断地进步,最终呈现出这一趟课。总的来说,这堂课对我的收获很大,我从师傅们及各位老师身上汲取了很多有益的东西。
【雨点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雨点教学反思12-25
《雨点》教学反思12-27
《雨点》教学反思11-13
《雨点》教学反思12-10
《雨点》教学反思10-17
《雨点》教学反思06-26
《雨点》教学反思09-14
教学反思《春天的雨点》07-15
课文雨点的教学反思12-04
雨点教学心得反思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