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教案

2022-09-30 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教案例文,欢迎大家分享。

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教案例文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2、使学生在理解含有字母式子的具体意义的基础上,会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3、在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4、渗透不完全归纳思想和代数思想,培养符号化意识,提高抽象和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看这是我们熟悉的扑克牌,知道他们表示多少吗?那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字母表示?

  小结:看来,字母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是我们表达信息的最简单的方式。其实它在数学上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请来看这个例子。

  前稿设计:原来设计是让学生用三张牌列式:它不但能玩,而且还蕴藏着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先考考你,你能用其中任意的三张牌列一道算式,保证它的结果是20吗?师:你的算式是5+4+j=20 j表示什么呢?11,这么说来在扑克牌里这些字母都表示一个数。

  修改意图:教学时发现学生用三张牌列式时耽误的时间比较长,致使导入环节时间过长,因此决定予以删除,改为JQK表示几,直接导入。

  师:呈现信息窗。节约能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你知道吗,一个节能水龙头每分钟可以节约水10毫升。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谈话,增强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情境主题贴近生活,有利于加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进而提出问题,并充分体验这类问题的无穷性。

  (二)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表格。

  师:仔细观察表中信息,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并汇报。

  (1)预设1:时间与节水量,都是由小变大。

  预设2:时间多1秒,节水量就增加10毫升。

  引导1:从哪儿看出来的?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引导2:你是竖着看的,有多少同学和他想法一样?

  师:哦,你们发现了两个变化的量啊。

  (2)预设:每分钟的节水量是一样的。

  引导:怎么看出来的?(生举例)原来你是横着看的。看的真仔细,谁还能再举个例子?

  师:是啊,你们太善于观察啦,发现了一个不变的数呢,是谁?10

  10是什么?(节水总量与时间的关系)

  小结:看来,无论时间与节水总量怎样变化,它们之间的关系呢?(始终不变)

  师:你们猜我省略了什么?.学生继续往下说。

  前稿设计:师:你会解决这样的问题吗?给你一分钟的时间,比比看谁列的算式最多。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看黑板上这位同学所列的算式。

  师:3×10=30 4×10=40 5×10=50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有变化的量也有不变的量,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

  修改意图:因为从试讲中发现这个问题意义不大而且将课堂节奏骤然放慢,改为学生快节奏地说下去,感受时间与节水总量是两个变量,以及表述上的繁琐。逼迫着学生想个简单的方法表示。

  师:看来要想把任何分钟的节水量都一一列出算式,有点困难,是吗?那大家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只用一个算式就表示出任何分钟的节水量呢?

  师:有的同学已经有想法了,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再选择的方法,小组长记录下来,比比哪个小组的方法。

  汇报展示,总结方法。

  师: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创意,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小组长上来介绍一下你们的想法

  (学生汇报,对于不同的做法教师应予以肯定。)

  师:你能给他们分分类吗?

  师:同学们想的都很有道理,咱们先研究研究这个组的分法,将带等号的分一类,不带等号的分一类。

  前稿设计你喜欢哪一类为什么?

  修改意图从促进学生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过渡这一层面考虑,算术思维的体现是学生采用等式形式,而代数思维的体现是学生直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结果。因此,按照两种思维的不同发展水平分类应该是更有意义的。)

  3、质疑对比、讲解做法

  师:现在都分好了,对哪个组的做法看不明白?有问题提出来。

  (1)预设:从a×10=b开始质疑,引导:这是哪个组的,你怎么想的?

  (2)预设:从a×10开始质疑

  引导:(1)学生上台讲解。 (2)大家还有疑问吗?怎么这一类有这么多的做法啊?谁上来讲讲?(教师引到等式一类)

  前稿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说等号的左边都表示什么?右边都表示什么?你又有什么发现啊?(等号的两边都表示节水总量)都说的是一回事,到底什么事?

  修改意图本稿将这部分删除,原因是:1.学生对不同的等式形式已经进行了充分讲解,教师没有必要重复验证。2.教师对“等式两边表示的是一回事”这个问题渗透得痕迹过重,不利于学生后面对等式与非等式的讨论。)

  师:到底用什么方式表示老师的年龄最合适呢?

  师:想一下,这里的n可以代表哪些分钟?对啊,任何分钟。

  师:这个小小的字母可真神奇。那10×n在这里可以表示什么呢?

  师:刚才这个小组用n来表示时间,你认为还可以用哪个字母表示?

  师:a k x都可比,不过因为表示时间的英语单词是time的开头字母是t,所以我们数学上通常就用t来表示时间,想一想,现在任何分钟节水量可以怎样表示呢?

  师:在这里,t可以代表几分钟?对,任何分钟。

  规范写法,练习巩固。

  师:像10×t这个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还有一种更简单的写法呢,有知道的吗?想不想知道?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介绍:在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里,乘号可以记作圆点或者直接省略不写,省略乘号后通常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师:根据这段介绍,试着在本上把10×t改写一下。

  师:大家这么快就学会了这种简便写法,真了不起!老师这里有几道算式也进行了改写,对不对呢?请你当一下小裁判。

  7×m= 7m a×6=a6 b×x=bx a×1=a1 a+6=6a设计意图: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起步。本环节首先让学生通过列算式逐步发现其中的规律,充分感受到这样的算式写不完,从而产生探究新方法的需求,然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真正经历用字母表示数这种方法形成的过程,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发现用字母表示数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体验探究的乐趣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灵活应用,拓展延伸

  实际问题一。

  师:生活中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的例子有很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先来看一本书,一本节能减排的书,每本m元,如果买3本,需要多少元呢?x本呢?想一下,在这里x代表什么?

  师:x表示买的本数,可以是1本2本3本等等。那这个算式呢表示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不管买多少本,用这个算式都能表示出所需要的钱数对吗?用字母表示数却是很方便。

  实际问题二。

  (师:再来看,这是关于公共汽车上下乘客的信息,仔细阅读,其中的字母分别代表什么?你能表示出现在车上的人数吗?

  35-x+y

  师: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用原来的人数减去下车的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数,就是现在汽车上的人数。)

  (1)、甲数是b,乙数比甲数多15,乙数是( )。

  A、b+ 15 B、b -15 C、b-15   (2)、小红看一本50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x页,看了20天,还剩( )页没看完。

  A、20x÷y B、20x-500 C、500-20x

  1、自编问题。

  (师:再到减肥中心去看看,从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小刚原来的体重是m千克,小英原来的是n千克,经过锻炼后,小刚的体重减轻了2千克。

  师:m-2表示什么呢?这个算式告诉我们小刚现在体重的同时,还告诉我们什么呢?

  师:是啊,还表示小刚现在体重与原来体重的关系。

  师:n-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呢?从中你还能想到什么?

  师:所以说,字母可以表示数,而含有字母的算式不仅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数量间的关系呢,是吗?)

  师:以前都是老师出题你们来做,现在我们换一个方式,你们来根据这些信息来编问题,比比看谁提的问题最有价值。

  一份草莓a元一份补丁b元

  前稿设计:(一份草莓a元一份补丁b元一份汉堡c元)

  修改意图:在试讲过程中发现,三组信息太多,容易干扰学生的视线,不利于多种问题的呈现。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2、实际问题四。

  师:看来大家现在不但了解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还能用含有字母的算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下面就用这个本领来玩一个唱儿歌的游戏好吗?(课件出示数青蛙,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以前唱过吗?能继续唱下去吗?

  师:唱的这么快有什么窍门吗?

  (学生会发现眼睛的只数就是10×2,青蛙腿的只数是10×4)

  师:真聪明,原来你已经发现了蕴藏在其中的规律了。那28只青蛙呢?

  师:按照这个规律继续唱下去,能唱完吗?能不能运用你学到的本领一句话把儿歌表示出来?(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

  师:太精彩了,看原本唱不完的儿歌,用一句话就全部概括了。这个功劳应该归谁?字母。

  设计意图:用字母表示数意味着将把学生从数的领域领入代数式的世界,这将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和数学观念、方法产生一次质的飞跃,同时用字母表示数又是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本环节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认识字母表示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优越性,渗透含有字母的算式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数,还可以表示数量间的关系,而同一个字母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示不用的数,突出了用字母表示数的特征,最后通过儿歌练习,继续加深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的发展。

  (四)课堂总结,提升思维。

  师:好,现在让我们回想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看来大家通过这节课都感到用字母表示数很简洁方便,是吗?那历第一个开始用字母表示数的人是谁呢?他就是韦达,在人类历,系统地使用字母表示数,这个功绩要首推他了。自从韦达系统使用字母表示数后,引出了大量的数学发现,解决了很多古代的复杂问题。他在西方被尊称为“代数学之父”

  师:所以说,这节课同学们能自己想出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真的很了不起。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四、设计意图:

  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数学的发展史,感受数学的博大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和文明。

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教案例文2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22 、123页的内容及第124 、12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3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四、教具准备:

  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学习过哪些统计量?(学生回忆)指出:前面,我们已经对平均数、中位数等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实施

  1、出示教材第122页的例1 。

  提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进行汇报。

  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

  ( 1)算出平均数是1 . 475,认为身高接近1 . 475m的比较合适。

  ( 2)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 . 485,身高接近1 . 485m比较合适。

  ( 3)身高是1 . 52m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 . 52m左右比较合适。

  2、老师指出:上面这组数据中,1 . 52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3、提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学生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交流。

  老师总结并指出: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描述的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

  5、完成教材第124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 、2 、3题。

  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

  (三)思维训练

  小军对居民楼中8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表。

  ( 1)计算出8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数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使用计算器)

  ( 2)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共72户)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

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教案例文3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意义相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迅速地计算有关习题。

  2、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3、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

  四、教学准备:

  课件圆形纸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填空

  (1)5/8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7/9里有( )个1/9 ;( )个1/8是7/8 。

  (3)3个1/4是( ); 6/11是6个( )。

  (二)新授问题引入

  今天是小明的生日,妈妈为他准备了一个大蛋糕。爸爸将这块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爸爸吃了其中3块,妈妈吃了其中1块。

  用学过的分数知识说一说(爸爸将这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1/8,爸爸吃了这个蛋糕的3/8,妈妈吃了这块蛋糕的1/8。)

  师:你能根据刚才想到的分数知识,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说说怎么列式解决吗?

  预设:妈妈和爸爸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1/8+3/8

  爸爸比妈妈多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今天就一起来探索这类分数的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出示学习目标)

  (三)教学探究

  1、学习同分母分数加法。

  选择:1/8+3/8表示什么含义?(妈妈和爸爸一共吃了多少蛋糕。)等于多少呢,先猜一猜结果是多少?

  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有办法验证吗?

  学生独立思考、探究。

  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1)从图上看结果。

  (2)说理:1/8是1个1/8,3/8是3个1/8,1个1/8加上3个1/8是4个1/8,也就是4/8。(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3)联想整数加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加法的含义吗?(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学习同分母分数减法。

  (1)选择:4/8-1/8表示什么含义?(爸爸比妈妈多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等于多少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反馈,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

  (2)联想整数减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减法的含义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的含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归纳方法

  观察这几道分数加、减法算式有什么特点?(板书:同分母)

  观察这几道分数加、减法算式与计算的结果,又发现什么?

  板书: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追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怎么办?

  (计算的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智慧大闯关(巩固应用)

  过三关

  (五)课堂检测

  同桌互检

  (六)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教师回归学习目标做总结。

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教案例文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理解方程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的方程

  二、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解2x-x=3这样形式的方程

  难点:正确列方程

  三、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上的信息:

  谁能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先画线段图。

  根据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方程的格式可以这样写: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

  4x =60是4个x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

  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

  小结: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在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三)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试一试:

  选两题进行板演

  试一试:第二题:

  生列方程,说等量关系。

  这一题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方程。

  试一试:第三题,第四题

  生说等量关系列方程。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邮票的张数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4x=180

  x=45

  答:姐姐有邮票135张,弟弟有邮票45张。

【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上册全册教案01-07

数学全册备课教案09-07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07-28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选7篇)06-26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08-27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08-26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08-26

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06-19

美术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03-24

语文全册教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