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径悲剧获奖教案

2024-07-18 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幽径悲剧获奖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幽径悲剧获奖教案 1

  学习目标

  1、学会通过读、品、悟理解作者情感。

  3、理解文章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不移地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学习重点、难点

  1、感受作者细腻,哀婉,愤懑的思想感情。

  2、体会“幽径悲剧”强烈的悲剧效果,反思悲剧根源。

  导入

  (一)悲藤萝之惨

  1、请同学认真听老师朗读第11段,找出描写古藤萝被毁后的惨状的语句,并赏析。

  示例: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

  “微笑”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藤萝被毁的凄惨,以笑衬悲,表达作者的震惊、痛心之情。(方法:关键词+修辞+对象的特点+作用+表达情感)

  2、指导学生品味

  (1)“吊死鬼”: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古藤萝无端被毁的悲惨、冤屈、无辜,表达作者的震惊、悲痛之情。

  (2)“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孤儿”“微笑”“痛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古藤萝被毁凄惨、孤独无依,表达作者的悲痛之情

  3、刚才同学赏析得非常好,请同学们用悲伤、震惊的语气一起跟着音乐再次读一读第11段

  (二)感作者之悲

  然而和藤萝相处了几十年的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分别请同学朗读12-15,划出表达作者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1)痛苦:

  (2)我真有点怕走,毛骨悚然,悲哀至极(面对自己心爱的朋友遭到不幸,我不忍心看到惨状、内心极大的痛心和痛苦。砍前作者是爱、乐、恋,砍后是怕、痛、悲,之间又形成对比

  (3)作者为什么说自己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别人指的是什么人?

  伟人是怎样的人?(自私、冷漠,没有同情心)而我呢,是怎样的人?(没出息的人、渺小的人,其实是一个富有爱心、爱美之人)两者之间形成了对比,表达了对伟人的鄙视、愤慨、谴责。

  (三)探悲剧之因

  生活了两三百年之久,具有美丽的外表,又具有丰富的内涵的古藤萝,究竟什么原因酿成了悲剧?下面请同学做一次侦探,查一查藤萝被毁的原因和凶手。(学生结合3个问题讨论,得出结论)

  1、藤萝到底被毁的原因?请大家选择

  A、是它和它依附的大树成仇了吗?

  (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

  B、是它对过往的行人进行伤害了吗?

  (它虽历尽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

  C、是因为它长相丑陋影响环境了吗?

  (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

  古藤萝一直这样的善良、和气、美丽,它淡薄名利,与世无争,使无助的人得到慰藉,就这样真善美的化生是谁毁掉了它?请同学们大声说出他的名字。(愚氓)

  2、在这悲剧的背后,是不是还有更大的悲剧呢?下面请我们同学走进课文,读读文中出现的这些话。

  (1)经过了史无前例的十年的内乱,不但人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

  (2)茫茫燕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

  (3)我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引起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

  (4)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颗古藤的生死呢?

  (5)你倘若问一个燕园中人,决不会有任人注意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决不会有任何人关心它的死亡,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

  在人遭劫,花木不能幸免的史无前例的十年的内乱中这棵古藤萝没有被毁灭,反而在1992年改革开放后的春天,悲剧还发生在人才辈出的北大校园,若大的校园找不到一个人注意它的存在,关心它的死亡,找不到一个人之伤心,这是由于人类的无知,才会发生这桩愚氓灭美的悲剧。

  3、揭示主题:

  这悲剧不仅仅是一棵藤萝的悲剧,不仅仅是幽径的悲剧,而且还是整个燕园的悲剧,整个时代的悲剧,整个民族的悲剧,甚至是整个人性的悲剧。

  难怪作者在15段无比痛心、无比自责的说,齐读15段。

  读出了什么感情?

  反复,作者对藤萝的命运的关注,为它的不幸而伤心,对世人的冷漠无情失望之极。作者运用四“偏偏”他在呼喊什么?(维护真善美)

  4、作者决定怎样做?(16段)这里的十字架指什么?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作者永不放弃揭露悲剧,维护真善美的决定。

  5、大师由“愚氓灭美”的悲剧而引发的自责,你得到怎样的启发?当今社会还愚氓灭美现象吗?

  珍爱环境,善待自然;爱美护美之人。

  小结:美好的毁灭总让我们痛心不已,同时让我们懂得加地珍惜我们所拥有的美好,让我们去发现美、欣赏美、呵护美,让紫藤花的微笑永远在人间开放。

  幽径悲剧获奖教案 2

  学习目标:

  1、能联系生活,理解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唤起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2、学习本文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体会本文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

  学习重点:

  目标1

  学习难点:

  目标3

  课前学习:

  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了解词的大意。

  2、查资料,进一步了解作者和北大燕园。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领略古藤之美、古藤之悲。

  2、理解作者的情感。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金秋时节,怀着无比自豪与兴奋之情的天之骄子从各地云集燕园。一位扛着行李的新生,看见一位穿旧式中山装的老头,就请他帮助看一会儿行李,自己去报到。老头答应了,9月的北京天气还很热,旁边有人说:“您回去吧,我替他看着。”可老人说:“还是我等他吧,换了人他该找不着了。”那位学生回来后,老头什么也没说就走了。3天后的开学典礼上,这位学生大吃一惊,那天帮自己看行李的老头,竟是主席台上就座的北京大学的副校长、大名鼎鼎的季羡林!这就是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的学者、作家季羡林。现年已94岁高龄却仍矢志不渝地维护着真、善、美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季羡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幽径悲剧》。让我们一同去感知季羡林先生真诚丰富的情感世界。

  二、整体感知

  1、迅速浏览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幽径上发生了什么悲剧?

  2、阅读、概括。

  3、组织交流、交流。

  三、研读课文

  (一)引导学生学习写古藤之美的部分

  1、“悲剧”就是将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越美的东西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烈。“幽径悲剧”实际上写的是幽径上的一棵古藤萝的悲剧。写“悲剧”首先要揭示悲剧主角古藤的美,作者是如何突出地写古藤萝之美呢?

  2、古藤萝之美

  找出文中具体描写幽径古藤萝形、色、味、声的'语句,领略古藤萝的美丽,阅读、赏析、绘画、交流。

  3、幽径四季之美

  藤萝之美,作者并没有一下笔就写,而是在此之前先写幽径四季之美,让我们来看一看作家是如何描绘幽径四季之美的?

  请同学朗读。

  4、总结:很显然,作者写古藤之美的思路是这样的:先写幽径四季之美,再写幽径古藤之美,你能说说作家为何这样安排吗?

  明确:起着烘云托月的作用,以环境之美来烘托古藤萝之美。

  5、文章写的是“悲”却用大量笔墨写了“美”,你怎样理解?

  明确:反衬。

  (二)引导学生学习写古藤萝悲剧的几段文字。

  1、找出描写古藤萝被毁的惨状的文字,说一说,最令你触目惊心的是哪些文字?

  明确:“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把悲剧的效果表达得十分强烈。

  2、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引起人们的共呜和深思,为下文议论、抒情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三)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章的最后五段。

  1、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表达作者在古藤被毁之后的心情?

  明确:悲哀至极

  2、你能说说作者为何如此伤心吗?

  (1)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第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

  (2)除了我,决不会另有人注意并关心古藤的存在,也不会有人为古藤而伤心。

  (3)如此真,如此善,如此美的古藤被毁而又投拆无门,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3、你是如何看待“愚氓毁美”之事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古藤毁于愚民之手,这就有了更深的揭露意义,意味着必须消除愚昧,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才能使真、善、美得到维护和弘扬。

  4、文章最后一段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是“我”将永不放弃揭露悲剧,维护真、善、美的责任,表现了一个倔强的老人矢志不移的决心。

  四、小结课文

  本文描绘了幽径藤萝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毁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这是一篇美文,文章多种表达手法的运用,精练、通俗而雅致的语言,我们下一节课体会研讨。

  五、拓展延伸:

  1、以古藤萝的口吻写一段话,向人们提出劝告,保护好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提高审美的素质。写作、交流。

  2、假如你现在站在死去的紫藤萝面前,碰到悲剧的制造者,你会说些什么?

  附板书设计:

  幽径悲剧

  幽径四季之美

  铺垫蓄势幽径古藤之悲

  幽径古藤之美

  幽径悲剧获奖教案 3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语句中流露出的情感。

  2、理解作者的情感,学习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教学设计:

  本篇文章含有较丰富的人生哲理,这对于初二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备课时我力求扣住文本本身,让学生能根据文本体会到藤萝的美,并力求让学生理解作者对被砍前的藤萝和对被砍之后的藤萝的不同情感,通过这种情感的剧烈反差让学生体会到真、善、美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学习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都市精灵》中昆明、上海那两幅和谐的'画卷导入,告之学生人与自然的故事并不总以喜剧的形式上演,人与自然时有悲剧发生。在黑板上书写一个大大的“悲”字。

  二、自读课文

  1、圈出文中需要注意的生字词。(注意字形、字音、字义),学生交流,教师适当补充。

  2、初读感知:文中的悲剧是关于谁的悲剧?

  交流,师板书(一棵古藤萝)。

  三、研究探讨:

  1、文中的古藤萝是一棵什么样的藤萝?(在文中画为作者对她的描述。(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再次熟悉文本,学生也较容易地找到了第8段和第14段对藤萝的描述),

  师:用一句概括古藤萝的形象。

  生:是一棵外表美丽,心地善良,和别的树木和睦相处的藤萝。

  师:再概括一些,用三个字。

  生:美、善、真。

  师板书:真、善、美。

  2、探讨藤萝被砍之前和被砍之后,作者的情感变化。(此内容文中显现较多,学生发言机会较多,也很容易地得出结论。被砍之前的作者是喜爱、留恋、乐之。被砍之后作者是悲伤、惊讶、痛苦的。师顺势完成板书)。

  3、生选择一处,读出情感,体会作者心情。

  四、联系实际,探究学习。

  1、猜测一下,“毁美”的是哪些人?

  (学生即到可得出“愚氓”“追名逐利的人”“心中没有美的人”等。)

  2、生活中可否有类似的人?

  (学生发言)。

  3、师创设情境:假如你看到一棵千年古树上刻着“20xx年xx月xx日,到此一游,你想对他说什么。(此处生发言较精彩,如“朋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们只有一个蓝天,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同饮一江水,同在一片蓝天之下,共同生活在一块土地上”。立即有其他同学附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等。)

  五、述说感受

  说说学了这篇文章你的感受。

  如“学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尊重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才是尊重我们人类。”

  “我们不仅要学会欣赏美,还应容纳美,包容美。”

  “我以前认为悲剧就是人被杀了,是人类的悲剧,现在我明白,自然界里也有悲剧。”

  “关于这篇课文,我发现藤萝被砍,其实并不仅仅是幽径的悲剧,更主要的是人类的悲剧。”

  “课文不仅让我们知道这一个悲剧的发生,更希望我们去维护真、善、美,不让这个悲剧上演。正如课文最后所说的: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背下去。”

  -

  “老师的板书不正说明了,一个心中装有真、善、美的人,才会因为一棵藤萝或悲或喜。”

  ……

  师板书:拯救了自然环境,就是拯救了人类自己。

  生齐读。

  六、师总结: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并不仅仅是人类有着怜悯之心,更因为他们的生命就是我们人类的生命。当他们被杀害殆尽时,接着倒下的便是我们人类自己了。我们衷心的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上演。

  七、布置作业:

  做一件保护环境的事,写一篇保护环境的心得。

  八、板书设计:

  季羡林

  拯救自然环境,

  实际上就是拯救人类自己

  幽径悲剧获奖教案 4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标题的评论,理解“幽径悲剧”的含义。

  2、圈点批注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能像作者一样,说出自己眼中所见,心中所想。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能像作者一样,说出自己眼中所见,心中所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幽径悲剧》这篇课文就很好地展示了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真诚丰富的情感世界。

  2、介绍课堂环节:

  走近名人成为名人

  我当评论家

  我当文学欣赏家

  我来寄语

  二、我当评论家

  你觉得课文的标题《幽径悲剧》好吗?如果你觉得好,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一个更合适的标题,请你写下来,也要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评论家标准

  1、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声音响亮。

  2、能对作者的观点和同学的看法,有针对性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三、我当文学欣赏家

  1、出示要求:

  (1)选择文中最能打动你的一处,并圈点勾划加批注。

  (2)结合你的批注说说这一处为什么打动了你。

  阅读一篇文章,可以边读边勾画出一些精彩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这就是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

  关键字词

  __有感想处

  2、教师出示范例。

  3、学生批注后交流。

  四、我来寄语

  1、观看短片

  2、结合课文和短片谈感受。

  3、请你对悲剧的制造者们说一句哲理性的话。

  五、作业:(任选一题完成)

  1、请爱护你身边的小生灵,如果发现有人伤害他们,请及时伸出你的援助之手。

  2、现在,我们常州市正在创建全国园林城市。请你以一名中学生的名义向本市市长写一份建议书,谈谈你的设想。

  幽径悲剧获奖教案 5

  教学目标

  1、感受藤萝的美和悲,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欣赏美、保护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藤萝的美和悲,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理念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进而学会欣赏美、保护美。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老师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2、简介作者:

  他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老人呀,你们想了解这位老人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关季羡林先生的简介。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季羡林(1911-)山东清平县人。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世人称其为“学界泰斗”、“一代宗师”,是国内外公认的“东方学大师”,梵文、巴利文专家。他精通英语、德语、梵语、巴利语、吐火罗语,还能阅读法语、俄语书籍。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卓有建树。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的研究和翻译,还创作了许多散文作品,有《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集》。

  他是“学界泰斗”、“一代宗师”,是国内外公认的“东方学大师”,梵文、巴利文专家,不但人品好,而且学识高,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他的一篇散文:《幽径悲剧》,看看这篇课文展示了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怎样的情感世界。

  二、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围绕课题,思考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悲剧?

  生:北大校园里一条幽僻的小路上一株藤萝被毁的悲剧。

  2、太好了,这位同学一下子就看出来了,请坐。文章在哪一小节写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后,师评价:同学们读得声音很响亮,也很整齐,但是老师认为缺乏感情。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呢?哪位同学愿意再来读一遍?)

  三、合作讨论

  1、这位同学读得真好,读出了感情,让人为之动容。但老师却想:这只是一株藤萝而已,有什么好可悲的?值得吗?

  因为藤萝是很美的事物,所以作者觉得可悲。

  2、对了,因为藤萝是很美的事物,鲁迅也曾说过:悲剧就是把美的事物毁灭了给人看。越美的事物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烈。那么藤萝有多美呢?美在何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美丽的藤萝吧!首先请同学们从文中划出能表现藤萝美的句子,先在小组内有感情地读一读,相互点评一下,推荐一位同学;待会儿给全班同学们读一读,看谁能读出藤萝的美,看谁读得最美。下面同学们就行动起来吧!

  好,准备好了吗?哪位同学先为我们展示一下?

  读得真好,把感情读出来了,也读出了藤萝的美。还有哪位同学也来表现一下?

  很好,这位同学又注意到朗读的重音和节奏,感情把握得到位。

  还有吗?

  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把这几句话富有深情地朗读一遍。(师投影,配音乐)

  ①每到春天,紫色的花朵开得满棚满架,引得游人和蜜蜂猬集期间,成为春天一景。

  ②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权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

  ③每到春天,我走在树下,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然而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它树的叶子--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

  同学们真会感受美,那么同学们看一看这几句话写出了藤萝美在何处?(……)

  同学们说得很对,藤萝美就美在它的形、它的香、它的色,这都是作者直接描绘出来的,我们说除了直接描写,还可以间接烘托,比如可以写一写藤萝的生长环境等等。文中有没有这样的段落呢?(有,3、4、5小节)对了,生长环境的优美,更能衬托出藤萝之美。文中在写藤萝之美时采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烘托的手法,用直接描写和间接烘托来表现藤萝的美。

  3、这么美的藤萝被毁了,的确让人伤痛不已,泪从心来,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藤萝被毁的语句,文章第11小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读得很好,读得比开头更有感情了,读出了作者的悲愤之情。

  四、探究思考

  作者对这株古藤萝被毁感到可悲,然而这是作者真正悲伤的原因吗?他觉得什么更可悲?(人类的无知)同学们再分小组结合课文探讨一下,看看作者真正悲的是谁?悲的是什么?

  对的,正是由于人类的无知,才会发生这桩愚氓灭美的悲剧,作者真正悲的是人呀!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仍有这样的现象,难道不值得可悲吗?对此你想作者会有何想法呢?

  批判呼唤

  是的,这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说明了同学们真正理解了这一篇文章。哪位同学来概括一下文章的主旨。

  好,同学们一起把它读一下:通过描写北大燕园内一条幽径上的一株古藤萝的悲剧。谴责愚氓毁灭自然和生命的行径,抒发了作者关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感情以及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五、超级链接

  好,其实在生活当中维护真、善、美的人有很多,弥尔顿有这样一句话:“无论谁死了,/我都觉得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在死亡。/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他为我,也为你。”这段话真是发人深省呀!著名作家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里写道:也许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关键时刻挽留住我们。一株草,一棵树,一片云,一只小虫,它替匆忙的我们在土中扎根,在空中驻足,在风中浅唱……

  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

  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

  任何一只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

  这些都表现了他们对生命的思考,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真、善、美的维护。

  同学们,当我们听到这些名人、作家这样的心声时,你们又有什么样的感想呢?你又认为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呢?

  六、能力训练

  这样的悲剧在生活当中有很多,同学们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谁能说一说)请看大屏幕。这一幕幕场景真是让人触目惊心,为了这些美的事物,为了人类自身,请拿起你手中的笔,用简洁的语言发出你内心的呐喊,唤醒那些愚昧无知人们吧!

  同学们,智慧的人们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愚昧的人们制造着一幕幕悲剧!

  关爱生命,善待自然!

  共同生存,和谐发展!

  让悲剧不要在我们手中重现!

  拯救自然环境,实际是拯救人类自己!

  教学反思

  《幽径悲剧》是一篇散文,文章的主题比较深刻,学生初读文章无法一下子就能把握文章的主题,或者说是无法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我把解读文本的主题作为这堂课的一个重点。引导学生一起感受藤萝的美和悲,从而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而对于其它方面的内容就略讲,或不讲了。

  在理解文章主题的同时,也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生命、关心自然,激发学生欣赏美、爱护美的意识,懂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身边破坏美、残害美的现象作斗争。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双边互动,即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课本之间,不做无意义的引导,也不做虚假的互动,让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主动性真正落到实处,既让学生学到知识,也让学生悟出个性化的理解。这堂课的三纬目标,基本落实到位,不管是知识能力、过程方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这堂课中都得到了体现。但由于是一个新班级,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方面处理得不够到位,有些环节考虑不够周全,出现了一些事先预想不到情况,加上自己教学经验不足,对学生驾驭得不是很自然。

  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让我更加坚定地认识到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的区别。语文教学特点之一就是一个字“活”。一篇课文,不同的人教或教不同的人,其侧重点可能会不同。关键是要吃透文章和把握好学生的学情,有选择性确定一堂课的教学重点。这样才能不被所阅读的文章所束缚,真正贯彻用教材来教的理念。

  幽径悲剧获奖教案 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2、学习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使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悲剧”是美的毁灭,越美的东西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烈。文中幽静的小路上发生了什么样的悲剧?作者是如何展示古藤的美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探究。

  二、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字的音

  蜿蜒潋滟萧索愚氓毛骨悚然闲情逸致浩劫

  2、理解下列词语的义

  鲁殿灵光毛骨悚然万斛月白风清林林总总诛伐

  三、了解作者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学者、作家

  四、学生自读课文,讨论:

  先展示有藤罗的课件,学生边看图边思考:

  1、作者写的是什么事物的悲剧?

  幽静小路上藤罗的悲剧

  2、为什么开头1至6段未写藤罗?是否离题?为什么?

  不离题,写出了幽径的四季美。从侧面烘托藤罗的美丽。

  3、曲径美吗?作者是如何写幽径?

  先写幽径的平凡:只有二三十步之久司空见惯漠然

  再写幽径不不平凡:与所看到的《红楼梦》有关

  接着写四季之美

  总写:一面傍湖一面靠山

  分写:山上春景夏景秋景

  湖中夏景

  作者怎样描绘藤罗之美的?

  感官藤萝之美

  视觉形色

  嗅觉香

  听觉袭入耳内

  4、美被毁灭了,作者伤心吗?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本文描写了幽径萝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揭露了无比疼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5、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来抒发自己的心情?请找出相关语句

  抒情议论

  在悲愤之余,唯一的一点安慰

  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真正的伟人是不会这样的多情了,我的感情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伤感。

  五,找一找,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如:

  在茫茫的人世间,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世,那里有闲心来关心古藤的生死呢?

  (作者批评世人缺了点什么?只知道追名逐利,缺少对于自然与他人的关受,自私)

  仿佛从地下深处爆发出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向上,向上,向上,欲与天公试试比高,真能使懦者立怯者强,给人以无穷的感染力

  (表达了作者对夏日荷花勃勃生机旺盛生命力的赞美)

  你倘若问一个燕园中人,决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决不会有午休人关心他死亡的,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

  (充分表达作者对古藤命运的关注,为它的不幸而伤心,对人们缺少应有悲悯情怀而遗憾)

  注:通过以上训练体会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

  六、知识拓展

  课文说,“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

  怎样看待愚氓灭美的事实,从中可以悟出什么道理来?

  归纳:要努力实行科教兴国,提高国民文化和审美素质。

  七、迁移练习

  1、仿照文中的关于古藤的描写,另写一段话,能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

  2、发挥想象,把文中的古藤画出来,最后展示资料中的古藤形象。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幽径悲剧》教案》全文共1473字

  幽径悲剧获奖教案 7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领略古藤之美、古藤之悲。

  2、能联系生活,理解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唤起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3、学习本课,首先要阅读感知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了解谋篇布局的特点--“层层铺垫、反衬突出”;体会文章恰当的详略安排。

  4、还要注意学习本文运用描写和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的写法。通过揣摩重点词语的含义,理解、分析拟人手法的作用。

  5、最后通过阅读课文和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文章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作者矢志不移地维护真、善、美的决心的主题。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11日北京时间8点50分,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季羡林论人生》、《病榻杂记》等。

  一、注音:

  潋滟()愚氓()鲁殿灵光()毛骨悚然()怯懦()虬干(摇曳()抖擞()万斛()蜿蜒()猬集()荆棘()诛伐()

  二、解释词义:

  1、凄清:形容凄凉冷清。

  2、萧索:萧条冷落。

  3、愚氓:愚民,愚昧之人。氓,民、百姓。

  4、足征:就是“足以征明”意思。

  5、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6、诛伐:在这里是“砍伐”的意思。

  7、疾趋:快走。

  8、焉知:哪里知道。

  9、奈何:怎么办。

  10、闲情逸致:闲适的情致。

  11、司空见惯:由于经常见就不觉得希奇了。

  12、等闲视之:把它当作平常的事物来看待。

  13、相映成趣:互相对照、映衬着显得更有趣味,更有意思。

  14、盘曲而上:弯曲缠绕着向上。

  15、鲁殿灵光:汉代鲁恭王建有灵光殿,屡经战乱而岿然独存。后用来称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16、毛骨悚然:身上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非常吃惊和恐惧的样子。

  17、月白风清:形容月夜的明朗幽静。

  18、林林总总:形容繁多。

  导入课文:

  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金秋时节,怀着无比自豪与兴奋之情的天之骄子从各地云集燕园。一位扛着行李的新生,看见一位穿旧式中山装的老头,就请他帮助看一会儿行李,自己去报到。老头答应了,9月的北京天气还很热,旁边有人说:“您回去吧,我替他看着。”可老人说:“还是我等他吧,换了人他该找不着了。”那位学生回来后,老头什么也没说就走了。3天后的.开学典礼上,这位学生大吃一惊,那天帮自己看行李的老头,竟是主席台上就座的北京大学的副校长、大名鼎鼎的季羡林!这就是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的学者、作家季羡林。现年已94岁高龄却仍矢志不渝地维护着真、善、美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季羡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幽径悲剧》。让我们一同去感知季羡林先生真诚丰富的情感世界。

  二、文本探究:

  1、用一句话概括:幽径上发生了什么悲剧?

  是一条幽径上一株古藤萝被毁灭的悲剧。

  2、作家是如何描绘幽径四季之美的?

  先交代幽径“一面傍湖,一面靠山”的环境,然后分从“山上”“湖中”两个方面写景物之美。写山上之美,按时间顺序,从“春天”写到“夏天”,再写到“秋天”,突出“总有翠色在园”。春天小花的生命灿烂,“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夏天绿阴之浓烈,“人们仿佛是在一片绿雾中穿行”;秋天别具一格的生机,“枫叶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凄清中又饱含浓烈”。写湖中之美,着重表现夏天“绿叶接天,红荷映日”的“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在分写山上与湖中春、夏、秋三季景象的基础上,文章又以一段文字合写冬天景象,突出“白雪覆盖”,松柏“绿色更加浓烈”,着意表明虽是隆冬却并无“萧索”之感。总起来看,作者写幽径之美,更注重表现的是浓烈勃发的生机。

  3、作者写古藤之美的思路是怎样的?你能说说作家为何这样安排吗?

  明确:先写幽径四季之美,再写幽径古藤之美。幽径神奇而美丽,如诗如画,秀色可餐,然而生于其间,长于其间的古藤萝--将更是一个不同凡响,让你难以忘怀,让你刻骨铭心的角色。为古藤萝之美作铺垫。(烘托)

  4、“悲剧”就是将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越美的东西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烈。“幽径悲剧”实际上写的是幽径上的一棵古藤萝的悲剧。写“悲剧”首先要揭示悲剧主角古藤的美,作者是如何突出地写古藤萝之美呢?

  找出文中具体描写幽径古藤萝形、色、味、声的语句,领略古藤萝的美丽,并用彩笔画出这棵古藤萝来。

  5、找出描写古藤萝被毁的惨状的文字,说一说,最令你触目惊心的是哪些文字?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它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

  “吊死鬼”让人联想到一个那样美好的天使突然被杀戮之后带给人们的恐怖、震惊。

  “再抬头向上看,藤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这让人想到一幅凄美的画面:一位天使般善良的绝色美女在临死前绽放着世间最的笑容。

  ①“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把悲剧的效果表达得十分强烈。

  ②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深思,为下文议论、抒情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6、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表达作者在古藤被毁之后的心情?作者为何如此伤心吗?

  明确:悲哀至极。

  (1)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

  (2)除了我,决不会另有人注意并关心古藤的存在,也不会有人为古藤而伤心。

  (3)如此真,如此善,如此美的古藤被毁而又投拆无门,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7、你是如何看待“愚氓毁美”之事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古藤毁于愚民之手,这就有了更深的揭露意义,意味着必须消除愚昧,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才能使真、善、美得到维护和弘扬。

  8、文章最后一段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是“我”将永不放弃揭露悲剧,维护真、善、美的责任,表现了一个倔强的老人矢志不移的决心。

  1、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而季羡林却常常为一些小动植物而落泪,你怎样看待其人?

  明确:我觉得作者的悲其一是美好的藤萝被毁灭,悲其二人们只知道追名逐利,缺少对于自然、对于他人的关爱、自私、冷漠、无情,悲其三在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悲剧发生,根源是人性之中的恶。

  2、根据下列诗句的意境,围绕“环保”问题写一句广告词。

  ①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广告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1)美好的意境不应该只存在于文学作品国。

  (2)如此风光,何日再现?

  (3)把文学意境还给大自然吧!

  (4)古人笔下美好意境,岂能毁于我辈之手!

  (5)诗歌中地意境是古人创造出来的,现实中的美景是我们保护出来的!

  点拨:可以从意境与现实的反差中寻求答案。

  3、运用下面词语组成一段话,要求句意衔接,中心明确,词语顺序不拘,字数在80字以内。

  潇洒别出心裁魅力

  示例:如何可以使自己显得有魅力,并且举止潇洒呢?就是修养自己的品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从内部着手使自己脱胎换骨。否则,再别出心裁的修饰自己的外表,也只能是东施效颦,适得其反。

  幽径悲剧获奖教案 8

  学习目标:

  1、采用自主学习方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联系生活,理解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人人都应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学习重点:

  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特定的历史时期,愚昧的人们不放过任何展示美的事物,这种行为深深刺伤了作者爱美、维美的心灵。他对美的热爱,对愚氓的痛恨化作浓浓的悲伤,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读者。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着重是让学生感受作者细腻、哀婉、愤懑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环境,热爱环境的情感。具体做法是通过对文中语句的品评、挖掘,联系时代生活,让他们倾听大自然的`呼声,谴责愚氓的恶行,明白善待环境就是善待人类、善待自己。

  主要学法:

  自读、感悟、品味。

  本课拟一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旧课导入新课。

  我们去年学过一篇北大学子怀念母校的文章《十三岁的际遇》,今天我们将再学习一篇既是北大学子,又在北大任教的北大人的关于北大的文章《幽径悲剧》。

  板书《幽径悲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释题:师:我们不要看课文内容,你认为文章会写些什么?

  (学生进行自由猜想)

  2、师:同学们都猜了很多,文章到底是写的什么呢?就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课文,时间三分钟,在读的过程中要求你们能用笔圈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语句,读完后交流;并请你们谈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阅读情况以及阅读习惯,为待会儿的点评作准备。学生读完后交流,遇到学生难以解决的教师点拨。然后请学生谈谈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教师指导他们从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把握主要内容。)

  三、研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思考:

  文章写了哪些东西?分别用一些小的短语概括出来。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全班进行交流,其他同学作点评,讨论并选出最合适小短语)

  (2)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如果你是作者的同事,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中你也发现了幽径,你看到了和作者一样美的“新大陆”,你要回去告诉其他同事,想让他们和你一起去欣赏,你会怎么对他们描述?可以参考作者的描述。

  (3)投影出示:

  默读课文:

  ①找出让你感受最深的一个词、一句话细细地品读一下,说说你的感受。

  ②文中有没有值得你思索,对你有所启发的地方,请找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还可以小组合作,其他同学点评,力求做到最好)

  四、联系实际、探究学习

  (1)作者这么好的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居然会狠心破坏作者的小天地,你们猜猜“愚氓”又是哪些人呢?

  师:我们先看一下有关作者的资料介绍,再思考一下回答这些问题。

  (2)在学习课文之前,你是怎样理解悲剧的?学了课文后,文章所告诉我们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悲剧,是谁的悲剧,你对制造悲剧者有何感想?今天我们就此篇课文,来一起交流一下“悲剧”。

  (可以让学生对全体说,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说或进行辩论等)

  五、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如果有一位“愚氓”看到作者的这篇文章,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他会做些什么?写在小本上。

  附:板书

  课题:幽径悲剧

  一块是对幽径的特点概括的词

  以下内容分成三块一块是学生对愚氓行为看法的关键词句

  一块是对作者信念的理解的关键词句

  幽径悲剧获奖教案 9

  一、导入

  对于季羡林先生,“2006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颁奖词中有这么一段:“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俗话说:字如其人,见文如见人。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散文《幽静悲剧》,感悟大师创作及做人的真性情。

  二、走进作品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写了一个什么悲剧?

  (在北大校园里燕园幽径上的一株古藤萝无端被毁的悲剧。)

  2、幽径悲剧即藤萝的悲剧,在怎样的幽径上的古藤萝呢?结合文章的语句说说,并以()的幽径来概括。

  3、在这样的幽径上的这株藤萝美吗?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里的悲剧是美的毁灭,藤萝越美,藤萝被毁的悲剧就越突出。

  三、模拟法庭

  1、藤萝无端被砍,悲剧就此产生了。原告藤萝向海淀区人民法院起诉,我们作为当事人(藤萝)的诉讼代理人,一同走进法院,参与此案的审理,为紫藤萝讨个公道!

  2、填写表格

  海淀区人民法院“藤萝”档案

  被害者紫藤萝

  年龄

  现住址

  正面描写形香色声

  侧面衬托

  藤萝临死时的情状

  性格行为特点

  最后露面的时间、缘由

  3、根据表格,结合文章内容(证据)以及自己的理解,以原告(藤萝)、见证人或诉讼代理人的口吻,写一段讼词,提出控诉。

  示例:我是原告(藤萝)的诉讼代理人,我当事人原本

  但如今,。藤萝美的毁灭是谁造成的呢?(愚氓)种种证据都说明愚氓有罪。

  4、愚氓不知欣赏藤萝之美,毁灭美,法官宣告:愚氓毁美,罪名成立。

  四、探讨主旨

  1、我们这么多人为“藤萝”申诉,藤萝也该“含笑九泉”了。但在这个时代,像大家这样关怀他的.人多不多呢?结合文中原句来谈。

  (作者心地善良、爱护花草、充满爱心)

  2、其他人的表现呢?

  愚氓——无端被杀害

  伟人——决不会这样关心——视而不见,冷漠无情

  世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争名逐利,没有爱心,缺乏情感

  燕园中人——决不会注意

  决不会关心

  决不会伤心

  2、小结:世人只知道追名逐利,缺少对自然、对于他人的关爱、自私、冷漠、无情,其悲剧根源在于国民的愚昧无知,社会群体缺乏对“愚氓”灭美的现象的重视,缺乏爱美、护美的意识,所以说藤萝的悲剧是幽径的悲剧,燕园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人类的悲剧。

  五、拓展

  对于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象,作者是怎么做的?(用文中原句回答)我们身边有没有“愚氓灭美”的现象呢?我们该怎么做?

  六、小结

  我们应该:

  珍视一切生命,让幽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紫藤萝的微笑永远绽放!

  让我们努力发现美、欣赏美、呵护美,善待一切美好的事物!

  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地球变成美好的家园!

  七、作业

  1、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2、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环境”,请你以初二(5)班的名义写一封倡议书,呼吁人们爱美、护美,善待自然,优化生存坏境。

  幽径悲剧获奖教案 10

  教学设想:

  《幽径悲剧》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所写一篇散文。其文章内涵丰富而深邃;其文语言精练,纯粹,通俗而又雅致;其情渗透字里行间,沉痛不失其含蓄。文中古藤萝的悲剧,是整个幽径的悲剧,是燕园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更是人性的悲剧。所以说《幽径悲剧》是一篇极佳的阅读教学的文本。本着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其品德修养”,“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论指导,设计此课。为达到以上标准要求,可选用创设情境,教师点拨,学生自学,讨论,朗读为主的教学方式。

  本课预期达到的学习目标:

  1、阅读描写藤萝的有关语段,能说出藤萝的不幸遭遇以及原因。

  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感受文中表达的情感,理解“幽径悲剧”的`含义。

  学习重点:

  学会通过读、品、悟理解作者情感。

  学习难点:

  体会作品强烈的悲剧效果。

  教学方法:

  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诵读、感悟、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课前学习:

  查资料,进一步了解作者和北大燕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交流课前学习对燕园的了解。交流

  2、师: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越美的事物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烈。在北大燕园,一条幽径发生的这一场悲剧,使得季羡林先生伤心落泪,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设计说明: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增加学生知识积累,点明悲剧本质,深化学生思维]

  二、情感画廊:(形象)

  (一)感受这株藤萝的魅力

  师1:仔细阅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在这幽径上发生了什么悲剧?

  明确:是一条幽径上一株古藤萝被毁灭的悲剧。

  师2:在没被毁灭之前,这是一株怎样的藤萝,请找出相关语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出示:我觉得这是一株

  藤萝,从文中

  等句子中可以看出,我的理解是

  。

  明确:可以从写幽径的角度来说,幽径四季之美是为了托出幽径藤萝,写藤萝不仅是与幽径的其他“神奇的东西”相比显得不寻常,而且与燕园的其他藤萝相比,这一棵古藤萝也显得“最得特色”;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历史悠久、文化气息;可以从其古藤萝形、色、味、声入手,感受其美丽;还可以从其品质来体验,从无害人之心。

  师3:请同学们有感情朗读,读出藤萝的魅力。

  1、有感情练读。(播放背景音乐钢琴曲《秋日的私语》)

  2、全班点读、评读。

  3、配乐朗读。

  (二)感受古藤萝被毁灭的可悲

  师1:悲剧发生后,这又是一株怎样的藤萝,请找出相关语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出示:我觉得这是一株

  藤萝,从文中

  等句子中可以看出,我的理解是

  。

  师2:(播放背景音乐《飞蛾扑火》)让生配乐朗读。

  师生点评交流

  师3:此刻此景,我们的作者心情怎样?划出相关的语句。

  明确:简直悲哀至极,我就紧闭双眼,极趋而过……

  师4:如果你面对这些悲剧的制造者们,你会说些什么。

  [设计说明:采用音乐创情,运用想象设境,让学生们在读,品,悟中体验感情。在对比中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藤萝的不幸遭遇,在朗读中让生表达情感,在实践中训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三、探究沙龙:(主题)

  师1:有人认为,作者此篇课文主题是呼吁人们爱护植物,保护自然,对此你有何高见?(生交流讨论)

  (注本单元主题是“人与自然”,又涉及到动植物的毁灭,学生们中有人会机械的认为此文主旨也是关于环保,这不能不说是对此文的误读,笔者认为此文的着力点应该是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人性中恶的批判)

  师2:作者对这株藤萝,情有独钟,但我们似乎看到作者悲的太过分了,请大家根据课文和你所了解的资料,谈谈作者悲愤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这个悲剧的原因:1、古藤萝有外在美与内在美2、根干被砍后,不知真相的花朵还在绿叶中微笑3、它毁于愚氓之手4、古藤萝隐约哭泣又投诉无门

  师3: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而季羡林却常常为一些小动植物而落泪,你怎样看待其人?

  师4:与生分享阅读体验:

  我觉得作者的悲其一是美好的藤萝被毁灭,悲其二人们只知道追名逐利,缺少对于自然、对于他人的关爱、自私、冷漠、无情,悲其三在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悲剧发生,根源是人性之中的恶。

  [设计说明:第一问题从反面引入激发学生兴趣;第二问题正面探究悲剧原因明确主旨;第三问题知文论人,明确正是因为爱之切,所以愤其愚,丰富的情感充满人性的光辉。师的阅读体验在平等交流中进一步强化了本文的主旨]

  四、拓展延伸(选做一题)

  1、说说你看到过身边有哪些破坏美,毁灭美的事,并且谈谈自己看法。

  2、讲一个你所读过的悲剧故事,说说你的感受。

  [设计说明:紧扣悲剧来拓展,既锻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选做一题)

  1、写一写

  对这篇课文的研讨还只是一个开始,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困惑?有哪些建议?请你以自己的名义给季羡林爷爷写一封信,不妨与他说说真心话。

  (通讯地址:100871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化系)

  2、读一读

  散文集《牛棚杂忆》

  3、做一做

  请爱护你身边的小生灵,如果发现有人伤害他们,请及时伸出你

  的援助之手。

  [设计说明: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少做题多思考;少做题,多实践。这也是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学后记:

  学生能否进入文本是阅读课堂教学有无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学生深层

  次理解的前提条件。只有读进去,才能有理解,有体验,有感悟,有思考。本篇教案设计紧扣藤萝的不同境遇下的形象,调动多种手段让学生去感知,从而学生很快进入文本,品悟内涵。在阅读与对话中理解主旨,感悟评价。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注重阅读的文化建构,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成长。

【幽径悲剧获奖教案】相关文章:

幽径悲剧获奖教案08-30

幽径悲剧教案范文01-04

幽径悲剧说课稿11-04

《幽径悲剧》的教案(通用12篇)01-29

季羡林散文《幽径悲剧》03-23

季羡林散文《幽径悲剧》09-26

季羡林《幽径悲剧》赏析11-18

《幽径悲剧》高中语文教案08-25

《幽径悲剧》高中语文教案08-23

季羡林《幽径悲剧》原文阅读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