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村·其三》原文及赏析

2021-08-20 古籍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译文

  成群的鸡正在乱叫,客人来时,鸡又争又斗。

  把鸡赶上了树端,这才听到有人在敲柴门。

  四五位村中的年长者,来慰问我由远地归来。

  手里都带着礼物,从榼里往外倒酒,酒有的清,有的浊。

  一再解释说:“酒味为什么淡薄,是由于田地没人去耕耘。

  战争尚未停息,年轻人全都东征去了。”

  请让我为父老歌唱,在艰难的日子里,感谢父老携酒慰问的深情。

  吟唱完毕,我不禁仰天长叹,在座的客人也都热泪纵横不绝,悲伤之至。

  注释

  柴荆,犹柴门,也有用荆柴、荆扉的。最初的叩门声为鸡声所掩,这时才听见,所以说“始闻”。按养鸡之法,今古不同,南北亦异。《诗经》说“鸡栖于埘”,汉乐府却说“鸡鸣高树颠”,又似栖于树。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谓“黄河流域养鸡,到唐代还一直有让它们栖息在树上的,所以杜甫诗中还有‘驱鸡上树木’的句子”。按杜甫《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末云“庭树鸡鸣泪如线”。湖城在潼关附近,属黄河流域,诗作于将晓时,而云“庭树鸡鸣”,尤足为证。驱鸡上树,等于赶鸡回窝,自然就安静下来。

  “问”是问遗,即带着礼物去慰问人,以物遥赠也叫做“问”。父老们带着酒来看杜甫,所以说“问我”。

  榼(kē),酒器。浊清,指酒的颜色。

  苦辞酒味薄,是说苦苦地以酒味劣薄为辞。苦辞,就是再三地说,觉得很抱歉似的,写出父老们的淳厚。下面并说出酒味薄的缘故。苦辞、苦忆、苦爱等也都是唐人习惯语,刘叉《答孟东野》诗:“酸寒孟夫子,苦爱老叉诗。”都不含痛苦或伤心的意思。苦辞,一作“莫辞”。

  兵革,一作“兵戈”,指战争。

  请为父老歌,一来表示感谢,二来宽解父老。但因为是强为欢笑,所以“歌”也就变成了“哭”。

  这句就是歌词。“艰难”二字紧对父老所说的.苦况。来处不易,故曰艰难。惟其出于艰难,故见得情深,不独令人感,而且令人愧。从这里可以看到人民的品质对诗人的感化力量。

  杜甫是一个“自比稷与契”、“穷年忧黎元”的诗人,这时又正作左拾遗,面对着这灾难深重的“黎元”,而且自己还喝着他们的酒,哪得不叹?哪得不仰天而叹以至泪流满面呢?

  创作背景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爆发的“安史之乱”,不仅使一度空前繁荣的大唐王朝元气大伤,更给天下百姓带来难以言喻的深重苦难。次年,长安陷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与平民百姓一样,不幸被战争的狂潮所吞噬,开始了辗转流离的生活,亲身体验了战祸的危害。

  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旧历五月,刚任左拾遗不久的杜甫因上书援救被罢相的房琯,触怒肃宗,差点没砍掉脑袋,但从此肃宗便很讨厌他,闰八月,便命他离开凤翔。诗人此行从凤翔回鄜州羌村探望家小,这倒给诗人一个深入民间的机会。杜甫回羌村前已有十多个月没和家里通音信了,由于兵荒马乱,情况不明,传说纷纭,杜甫当时的心情十分焦虑。乱离中的诗人历尽艰险,终于平安与家小相聚,此事令他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著名的组诗《羌村》三首。

【《羌村三首·其三》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1.羌村三首·其三原文及赏析

2.羌村原文及赏析

3.羌村三首·其三原文翻译及赏析

4.《羌村三首(其三)》译文及赏析

5.羌村三首其三原文及翻译

6.羌村三首原文

7.《羌村三首》古诗原文及鉴赏

8.羌村三首之三翻译及赏析

上一篇:《江畔独步寻花·其五》原文及赏析 下一篇:《董娇饶》原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