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蔡邕传》的原文及译文解析

2023-01-11 古籍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许多人都接触过很多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那么问题来了,你还记得曾经背过的文言文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后汉书·蔡邕传》的原文及译文解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妙操音律。

  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乡党高其义。

  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五侯擅恣,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邕不得已,行到偃师,称疾而归。闲居玩古,不交当世。

  建宁三年,辟司徒桥玄府,玄甚敬待之。召拜郎中,校书东观。迁议郎。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乃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

  中平六年,灵帝崩,董卓为司空,闻邕名高,辟之,称疾不就。卓大怒,詈曰:“我力能族人,蔡邕遂偃蹇者,不旋踵矣。”又切敕州郡举邕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甚见敬重。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每集谟,辄令邕鼓琴赞事,邕亦每存匡益。

  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僖!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僮仆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太尉驰往谓允曰:“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所坐无实,诛之无乃失人望乎?”允曰:“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太尉退而告人曰:“王公其不长世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

  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狱中,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

  (选自《后汉书·蔡邕传》,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党高其义:“乡”是古代地方行政单位,所辖范围历代不同;“党”是古代地方组织单位,古代五百家为党,合而称乡党,指乡里、家乡,文中是指乡族朋友。

  B.搢绅诸儒莫不流涕:“搢”有“插”之意,“绅”是指古代仕宦者围于腰际的大带。“搢绅”意即把上朝用的笏插到“绅”中,代指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

  C.我力能族人:“族人”是由两个单音节词“族”和“人”组成,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族人”,“族”的用法和“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中的“族”是相同的。

  D.正定六经文字:“六经”是指《诗经》《礼记》《尚书》《周易》《春秋》《孝经》六部儒家经典,《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也是指的这六部经书。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白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B.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白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C.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白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D.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白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常侍徐璜等听说蔡邕善于弹琴,于是奏明皇帝,由陈留太守督促蔡邕进京,但进京途中,蔡邕走到偃师就假称生病,回家了。

  B.蔡邕在陈留时,他的邻居请他赴宴,他走到门口却离去了,是因为他从弹琴者的琴声中听出了杀意,这正是他妙操音律的表现。

  C.蔡邕被司徒桥玄请人自己的幕府,在东观研究修撰史书,蔡邕认为经书离圣人的境界很远,文字又有很多错误,因此请求修正。

  D.王允将汉武帝不杀司马迁类比自己不杀蔡邕,意在强调如果留下蔡邕,白己将会像汉武帝受到司马迁毁谤一样受到蔡邕毁谤。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5分)

  (2)王公其不长世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5分)

  参考答案

  4.D(《孝经》应改为《乐经》。)

  5.B(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6.C(蔡邕认为经书离“圣人的时代”久远,文字有很多错误。)

  7.(1)我刚才弹琴时,看见螳螂正爬向一只呜叫的蝉,蝉将要离开却没有飞起,螳螂为之进退不停。(采分点:向、方向、却各1分,句意2分)

  (2)王允大概要不久于人世了吧?善人是国家的楷模,史著是国家的经典。毁灭楷模,废除经典,国家难道能够长久吗?(采分点:“王公其不长世乎”巾的其,纪、制作各1分,句意2分)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雄、班固之徒设疑以自通  一类人

  b.比往而酒以酣焉等到

  c.螳螂为之前却不止    但是

  d.邕陈辞谢  谢罪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称疾而归 邕莞然而笑曰

  b.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  以乐召我而有杀心

  c.因请而裁为琴    螳螂为之前却不止

  d.王公其不长世乎    其能久乎

  7. 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含有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 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

  b. 伯喈旷世逸才

  c. 邕素为邦乡所宗

  d. 邕具以告

  8.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邕少年时博学多才,因擅长弹琴,由陈留太守举荐而被征召,但进京途中,走到偃师就假托有病回家了。

  b. 蔡邕在吴地的时候,能从灶中桐木燃烧时发出的声音听出这块桐木是制作乐器的良材,成就一段“焦尾琴”的佳话。

  c.太尉认为蔡邕一向以忠孝著名于世,并对汉朝的史事十分熟悉,应该让他续成后汉史,修成一代典籍。

  d.蔡邕因偶然说到董卓时叹气而获罪,朝中很多人也为之求情,认为杀蔡邕会带来严重后果,王允盛怒之下没有马上同意。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狱中年六十一?|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乃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3分)

  ②所坐无实,诛之无乃失人望乎?(3分)

  参考答案

  10、D【解析】从语境、语意来看,上文说被蔡邕上奏应该废黜的人都畏惧愤恨,企图对他打击报复,故本句当说蔡邕被陷害的结果,“于是下邕于洛阳狱”,指把蔡邕抓到洛阳狱,中间不能断;从语意来看,“仇 怨奉公”“议害大臣”是弹劾他的内容,“大不敬”是给他定的罪,“弃世”是所判的刑罚,四者中间应断, 排除A、B项。从语意、语法来看,大臣奏请的对象应是皇帝,不可能是中常侍,故“中常侍吕强”不是“事奏”的宾语;中常侍吕强通过奏疏知道蔡邕被陷害,怜悯他,认为他无罪,于是向皇帝请求,故“中常侍吕强”是“愍邕无罪”的主语,故“事奏”后应断,“中常侍吕强愍邕无罪”中间不能断,排除A、C项。

  11、A【解析】“红”错,“皂”指黑色。皂囊,指黑绸做的口袋。

  12、D【解析】“向皇帝密告”错,原文说“章奏,帝览而叹息。因起更衣,中常侍曹节于后窃视之”,句中的“之”指蔡邕的奏章,并不是指蔡邕向皇帝密告。

  13、(l)等到石碑刚刚立起,前来观瞻和临摹的人,所乘坐的车子每天有一千多辆,塞满了大街小巷。 (“及”“摹写”“日”各1分,句意1分)

  (2)蔡邕收集的汉朝史料,没能被写下来接续后史。恰好他写了《灵纪》及“十意”,又补充了各列传四十二篇。(“撰集”“见录”“适”各1分,句意1分)

  14、第一问:蔡邕在司徒王允家闲坐,不知不觉说起董卓来,并为之叹息,似乎表现出对董卓的同情和怜悯。 (1分)第二问:王允后悔,想不杀他,已经来不及了,士大夫和各儒生没有不流泪的,兖州、陈留间都画着蔡邕的像纪念他。(2分)

  【参考译文】

  蔡邕字伯喈,是陈留圉人。他年轻时知识渊博,以师礼侍奉太傅胡广。他喜欢文章、数术、天文,善于弹奏音乐。

  蔡邕性情忠实孝顺,母亲曾经久病三年,蔡邕如果不是寒暑节气变化的时候,不曾解开衣衫,七十天不卧睡(去照顾母亲)。母亲去世后,他在坟墓旁边盖屋住下,行为举止都依照礼的要求。有温顺的兔子顺从地呆在他的屋子旁边,又有两棵树的枝干合生在一起,远近的人都觉得这些很奇特,很多人前往观看。

  他和叔父堂弟住在一起,三代不分家,乡里的人都敬重他的义节。

  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五侯专权肆行,他们听说蔡邕善于弹琴,于是奏明皇帝,命令陈留太守督促蔡邕进京,蔡邕不得已,走到偃师,托词生病回到家乡了。他在家闲居,沉迷于古代文化,不和世人交往。

  建宁三年,被召到司徒桥玄府上任职,桥玄对他很尊敬。后来国君征召他,任命他担任郎中,在东观研究修撰史书。又升为议郎。蔡邕认为经籍距圣人著述的时间久远,文字错误多,俗儒牵强附会,贻误后来的学子。

  熹平四年,就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等奏请正定《六经》文字。灵帝批准了,蔡邕就用红笔亲自写在碑上,使工人刻好立于太学门外。

  中平六年,灵帝去世,董卓担任司空,听说蔡邕名气大,召他为官,蔡邕推说有病不能去。董卓大怒,骂说:“我有杀人之权,蔡邕纵然骄傲,也是不过转足之间的事而已。”又急令州郡征召蔡邕到府,蔡邕没有办法,到了,代理祭酒,很受敬重。董卓看重蔡邕的才学,对他非常客气,每到举行宴会,往往令蔡邕鼓琴助兴,蔡邕也有心出力帮助。

  当初,蔡邕在陈留时,他的邻居用酒食招待蔡邕,等到蔡邕去时大家酒喝得正高兴,有一个客人在屏风后弹琴,蔡邕到门口偷偷地听,大惊道:“啊!用音乐来请我却有杀心,是什么原因呢?”就回去了。仆人告诉主人说:“蔡君刚才来了,到门口却离开了。”因为蔡邕向来是被同乡敬重的人,主人急忙亲自追上去并且追问他逃离的原因,蔡邕把情况详细地告诉了他,大家都感到茫然。弹琴的人说:“我刚才弹琴时,看见螳螂正爬向一只呜叫的蝉,蝉将要离开却没有飞起,螳螂为之进退不停。我内心很紧张,担心螳螂抓不到它啊。这难道就是显露在琴声中的杀心吗?”蔡邕笑着说:“这就完全符合了。”

  等到董卓被杀后,蔡邕在司徒王允家做客,蔡邕无意中谈起此事,深为叹息,并在表情上流露出来。王允怒斥他,立即逮捕蔡邕并把他交给廷尉去治罪。蔡邕上书谢罪,请求只刺面砍脚,以便继续修成汉史。在朝官员们很多人同情营救他,但都未奏效。太尉骑着快马去见王允,对他说:“蔡邕是当代少有的奇才,对汉朝的史事很熟悉,应该让他续成后汉史,修成一代典籍。况且他一向以忠孝著名,所犯罪行又无确切事实,杀了他恐怕会失去人心吧?”王允说:“过去汉武帝不杀司马迁,让他写出毁谤的书,流传于后世。现今国家中途衰落,国家政权不稳固,不能让奸邪谄媚的臣子在幼主旁边写文章。这既不能增益圣上的仁德,又令我们蒙受毁谤议论。”太尉退出来对人说:“王允大概要不久于人世了吧?善人是国家的楷模,史著是国家的经典。毁灭楷模,废除经典,国家难道能够长久?”

  王允后悔,想要阻止却来不及了,蔡邕于是死在狱中,终年六十一岁。官员学者没有不为此而流泪的。北海人郑玄得到这一消息感叹说:“关于汉代的史事,还有谁能匡正呢!”兖州、陈留等地都画他的像来称颂他。

  • 相关推荐

【《后汉书·蔡邕传》的原文及译文解析】相关文章:

《后汉书·蔡邕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解析11-25

《后汉书·马援传》原文及译文03-04

《后汉书班超传》原文及译文赏析11-04

关于《汉书李陵传》的原文及译文解析01-18

《元史·郭侃传》原文及译文解析03-10

《明史王守仁传》的原文及译文解析03-22

关于《曹景宗传》原文及译文解析12-15

《明史于慎行传》原文阅读答案及译文解析10-16

后汉书卓茂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