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草》出自梅尧臣,此词上片以绮丽之笔,突出雨后青草之美;下片以凄迷之调,突出青草有情,却反落入苍凉之境 宋沈义父云:“咏物词,最忌说出题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梅尧臣的《苏幕遮·草》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参考一下。
苏幕遮·草
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 晓。独有庾郎 ①年最少,窣地春袍②,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人,一生经历坎坷,屡试不中,仕途极不得意,仅仅任过州中主簿等职;
①庾郎,指南朝的庾信,他才情横溢,少年得志,“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②窣地,拂地;春袍,指初入仕途的低级官员穿的青色章服。
①墅:田庐、圃墅。②杳:幽暗,深远,看不到踪影。③萋萋:形容草生长茂盛。④庾郎,指南朝梁代时年少成名的文士庾信。这里借指一般离乡宦游的才子。⑤窣地:拂地,拖地。窣(sū),突然,出其不意。⑥王孙:贵族公子。这里指草。多年生,产于深山。
1.词中“老”与“嫩”两字遥相呼应,耐人寻味,请简要说明它们各自的表达效果。(4分)
答:“嫩”突出了草色的嫩绿和生机勃勃,(1分)与袍色互相辉映,衬托出臣游少年的春风得意。(1分)“老”写出了晚烟迷蒙,残春迟暮的景象。(1分)表现了词人伤春叹老,倦游思归的苦闷心情。(1分)(意思对即可)
2.这首词突出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答:
①寓情于物:将初入仕途的年轻人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风采寄寓于青青春草之中;将倦于宦游,春末思归的苦闷情绪寄寓于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之中。
②对比:将初春之草的生机逼人与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形成强烈对比,暗含伤春之意。
③衬托:春草的芊绵可爱,用遍地春草映衬出臣游少年的春风得意。(4分,答出2条即可。其中手法确认、分析说明各2分)
3.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答案】D
A.上阕前四句表现浓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机,为下文少年的出场作铺垫。
B.“窣地春袍”,指拂地的青色官服,这里用来表现宦游少年的风采。
C.作者用拟人手法写;草对王孙的埋怨,表达了自己对投身仕途的厌倦。
D.“翠色和烟老”写诗人想象自己回归故里,在草色与炊烟中慢慢老去。【解析】应为“暗寓伤春之意,是词人嗟老、倦游心情”。
4、这首词写草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上下阙各写出了草的什么特点?(3分)
答:
①绘形绘色。这首词用“平”“烟”“萋萋”,描 写出草的形态;用“碧”“嫩”“翠”,描写出草的颜色。
②对比、衬托的手法。词人在上下阙分别写草色的“碧” “嫩”和“翠色和烟老”形成鲜明的对比。(3 分。答出 其中一种手法即给 1 分,答出上下阕特点“碧”“嫩”和 “萋迷”“翠色如烟老”各1 分,共2 分。)
5、欧阳修认为梅尧臣的诗词在艺术上常常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六一诗话》)。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词的这一特点。(4分)
答:词中抒写了作者初仕时的得意情态和后来倦于宦游、春末思归的苦闷心情(能答出倦于宦游和春末思归其中一点 的可得 2 分),但都非常含蓄,只是在精心描绘的`意境中 (或说在上下阕景物的对比描写中,或说寓情于景,以草 喻人、以草衬人的写法)微微透出,让读者于言外得之。 (5 分。答出所含“不尽之意”给2 分,手法1 分,有简 要分析给2 分。)
6.这首咏草词虽不着一“草”字,却将草写得形神(外形特点和内蕴情感)俱备。请结合具体诗句,写出对草之“形”“神”的理解。(5分)
【答案要点】“形”写出“茂盛”和“绿”即可(每点1分)。“神”写出初入仕途的春风得意1分,写出伤春之情1分,写出倦游思归1分。
【答案思路】作者在上片先写眼前的长堤绿草平展、闪烁,远处的别墅在烟霭中若隐若现,写出了春天绿草的美丽与可爱。接着写雨后绿草生长的茂盛的景象,勾勒出了春天充满勃勃生机的画面。最后由物及人,由景入意,以一个“嫩”字,与“春袍”相映衬,刻画了初入仕途,春风得意的离乡宦游的少年才子的形象。词人在下片分别以“迷”“怨”“落”“老”四字,流露出对宦海浮沉的厌倦,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消逝。一个“老”字与上片的“嫩”字相呼应,即抒发了作者对绿草的情怀,也寄寓了词人伤春之意和倦游思归之感。整首词形象鲜明,意境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1)“嫩色宜相照”一句在词中有多方面的作用,请作简要赏析。
(2)综观全词,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3)词人在词中借“草”这一意象表达出复杂的情感,请加以简要阐述。(4分)
(4)在词中,词人主要借助于怎样的表达技巧来表现其复杂的感情,请予以简要阐述。(4分)
阅读答案:
(1)
①以青青春草衬托初入仕途的年轻人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风采;
②以草色和服色的相映生辉,巧妙地把写景和写人贯通起来,使全篇内容和谐自然。
③突出初春之草的生机逼人,与下阕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形成强烈对比。(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语句明显不通,扣1分。)
(2)
①写春草易衰、春光易逝,表达了惜春之情。
②写少年得志,草怨归迟,表达了对仕途的失望之情和思归之意。(第一点1分,第二点2分。意思对即可。语句明显不通,扣1分。)
(3)诗人绘春草之象,含春光易逝之意,寓伤春之情(或对春天逝去的无可奈何)(2分);诗人借草伤己(人生),以草表达对仕途厌倦的苦闷情绪(2分)。
(4)咏物抒怀或寓情于物:将初入仕途的年轻人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风采寄寓于青青春草之中;将倦于宦游,春末思归的苦闷情绪寄寓于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之中。(2分)
对比:将初春之草的生机逼人与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形成强烈对比,暗含伤春之意。(2分)
(1)梅尧臣在艺术上主张“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语言外”,本词较好地体现了作者的这一艺术主张。请作具体分析。
答:作者用“平”“烟”“萋萋”状草之形;用“碧”“嫩”“翠”;又用映衬手法写出草之神与 情,或实或虚,都鲜艳如花,历历在目。词中书写了作者初仕的得意情态和后来倦于宦游,春末思归的苦闷心情,但都非常含蓄,只是在精心描绘的意境中微微透 出,让读者于言外得之,因此本词较好体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语言外”这一艺术主张。
(2)“落进梨花春又了”化用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三月》诗句:“曲水飘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此句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作者以自然界春色的匆匆归去,暗示了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在消逝,寄寓了个人的身世之感。
1.这首词“翠色和烟老”中的“老”字用得极妙,请分析其妙在何处。(2分)
2.宋代沈义父在其所著《乐府指迷》中曾云:“咏物词,最忌说出题字。”这首咏草词虽不着一“草”字,却将春草写得形神俱备。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并指出作者借咏物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参考答案
1.“老”字与上片“嫩”字遥相呼应。于春草的由“嫩”变“老”之中,暗寓伤春之意,抒发了词人嗟老、倦游的心情。(2分)
2.用环境、形象、神态的描绘,将春草写得形神俱备。词的上片以绮丽之笔,突出雨后青草之美;下片以凄迷之调,突出青草有情,而路人苍凉之境。全词通过上下片的对照,抒发了作者的惜草、惜春的情怀,寄寓了个人的身世之感。(3分)
注释
⑴墅:田庐、圃墅。杳:幽暗,深远,看不到踪影。
⑵萋萋:形容草生长茂盛。
⑶窣地:拂地,拖地。窣:拂,甩动。窣地春袍:青色的长袍,其长及地。
⑷长亭:古路旁亭舍,常用作饯别处。《白孔六帖》卷九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一切经音义经》有“汉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
⑸王孙:贵族公子。
译文
堤坝上的绿草含水带露,远处的房屋在如烟春色的掩映下若隐若现。雨后天色变晴,江水开阔,到处都是萋萋的芳草。离乡宦游的才子年少成名,他穿上及地的青色章服,衣服颜色与嫩绿的草色互相映衬,十分相宜。
芳草把路边一个又一个的长亭连接起来,使得远道凄迷。那萋萋的芳草,仿佛是在埋怨宦游的王孙公子已经忘记了归期。眼看梨花落尽,春天马上又要过去了。日光渐暗,暮霭沉沉,那翠绿的春草也似乎变得苍老了。
赏析:
《苏幕遮·草》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的词作。此词上片以绮丽之笔,突出雨后青草之美;下片以凄迷之调,突出青草有情,却反落入苍凉之境。全词通过上下片的对照,抒发了作者的惜草、惜春的情怀,寄寓了作者的身世之感,形象鲜明突出,意境深远含蓄,耐人寻味。
这首咏草词虽不着一“草”字,却用环境、形象、神态的描绘,将春草写得形神俱备。词中,上片以绮丽之笔,突出雨后青草之美。长堤上绿草平整、露光闪烁;远处的别墅如烟绿草掩映下若隐若现。雨后万物澄彻、江天开阔的明媚物象,活画出浓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机,虽不着一“草”字,却用环境、形象、神态的描绘,将春草写得形神俱备。作者描摹出春草的芊绵可爱,用遍地春草映衬出宦游少年的春风得意。
此词上片起首两句写长堤上绿草平整、露光闪烁;远处的别墅如烟绿草掩映下若隐若现。接下来一句总写芳草萋萋。“雨后江天晓”,是用特定的最佳环境来点染春草的精神,通过雨后万物澄澈、江天开阔的明媚物象,活画出浓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机,为下文“少年”的出场作铺垫。“独有庾郎年最少”三句,由物及人,由景入意。“庾郎”本指庾信。庾信是南朝梁代文士,使魏被留,被迫仕于北朝。庾信留魏时已经四十二岁,当然不能算“年最少”,但他得名甚早,“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庾开府集序》)。这里借指一般离乡宦游的才子。“窣地春袍”,指踏上仕途,穿起拂地的青色章服。宋代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刚释褐入仕的年轻官员,一般都是穿青袍。春袍、青袍,实为一物,用这里主要是形容宦游少年的英俊风貌。“嫩色宜相照”,指嫩绿的草色与袍色互相辉映,显得十分相宜。以上,作者描摹出春草的芊绵可爱,用遍地春草映衬出臣游少年的春风得意。
词的下片转而抒写宦游少年春尽思归的情怀。过片二句化用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词末二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之意。接下来两句,词人流露出对宦海浮沉的厌倦,用自怨自艾的语调表达了强烈的归思。“落尽梨花春又了”,化用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三月》诗句:“曲水飘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以自然界春色的匆匆归去,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消逝。结拍两句渲染了残春的迟暮景象。全词结尾处的“老”字与上片“嫩”字遥相呼应。于春草的由“嫩”变“老”之中,暗寓伤春之意,而这也正好是词人嗟老、倦游心情的深刻写照。
梅尧臣在艺术上主张“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这首词用“平”“烟”“萋萋”,状草之形;用“碧”“嫩”“翠”,状草之色;又用映衬手法传写出草之神与情,或实或虚,都鲜明如画,历历在目。词中抒写了作者初仕的得意情态和后来倦于宦游、春末思归的苦闷心绪,但都非常含蓄,只是在精心描绘的意境中微微透出,让读者于言外得之,因此这是一首较好地体现了作者自己的艺术主张的佳作。
拓展内容
梅尧臣诗词
小村——梅尧臣
淮阔州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
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
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
斑竹管笔——梅尧臣
翠管江潭竹,斑斑红泪滋。
束毫何劲直,在橐许操持。
欲写湘灵怨,堪传虞舜辞。
蔚然君子器,安用俗人知。
田家——梅尧臣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墨竹——梅尧臣
许有卢娘能画竹,重抹细拖神且速。
如将石上萧萧枝,生向笔间天意足。
战叶斜尖点映间,透势虚黍断还续。
粉节中心岂可知,淡墨分明在君目。
残菊——梅尧臣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秀,犹得奉清觞。
鲁山山行——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陶者——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春寒——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倚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东溪——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送贡仲章之燕——梅尧臣
天启文明泰运兴,汉庭来召鲁诸生。
我婴世网空投老,君向容台早著名。
水阔风高鹏翼健,沙乾云暖马蹄轻。
归来衣锦看他日,何用樽前唱渭城。
秋夜感怀——梅尧臣
风叶相追逐,庭响如人行。
独宿不成寐,起坐心屏营。
哀哉齐体人,魂气今何征。
曾不若陨箨,绕树犹有声。
涕泪不能止,月落鸡号鸣。
七夕有感——梅尧臣
去年此名肝肠绝,岁月凄凉百事非。
一逝九泉无处问,又看牛女渡河归。
灵树铺夕梦——梅尧臣
昼梦同坐偶,夕梦立我左。
自置五色丝,色透缣囊过。
意在留补缀,恐衣或绽破。
殁仍忧我身,使存心得堕。
小村——梅尧臣
淮阔州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
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
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
斑竹管笔——梅尧臣
翠管江潭竹,斑斑红泪滋。
束毫何劲直,在橐许操持。
欲写湘灵怨,堪传虞舜辞。
蔚然君子器,安用俗人知。
田家——梅尧臣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墨竹——梅尧臣
许有卢娘能画竹,重抹细拖神且速。
如将石上萧萧枝,生向笔间天意足。
战叶斜尖点映间,透势虚黍断还续。
粉节中心岂可知,淡墨分明在君目。
残菊——梅尧臣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秀,犹得奉清觞。
鲁山山行——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陶者——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春寒——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倚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东溪——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送贡仲章之燕——梅尧臣
天启文明泰运兴,汉庭来召鲁诸生。
我婴世网空投老,君向容台早著名。
水阔风高鹏翼健,沙乾云暖马蹄轻。
归来衣锦看他日,何用樽前唱渭城。
秋夜感怀——梅尧臣
风叶相追逐,庭响如人行。
独宿不成寐,起坐心屏营。
哀哉齐体人,魂气今何征。
曾不若陨箨,绕树犹有声。
涕泪不能止,月落鸡号鸣。
七夕有感——梅尧臣
去年此名肝肠绝,岁月凄凉百事非。
一逝九泉无处问,又看牛女渡河归。
灵树铺夕梦——梅尧臣
昼梦同坐偶,夕梦立我左。
自置五色丝,色透缣囊过。
意在留补缀,恐衣或绽破。
殁仍忧我身,使存心得堕。
【梅尧臣的《苏幕遮·草》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梅尧臣阅读及答案06-12
陶者梅尧臣阅读答案11-01
梅尧臣《陶者》原文翻译及赏析06-16
《苏幕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06-15
陶者梅尧臣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12-20
《鲁山山行》梅尧臣原文注释翻译赏析04-14
梅尧臣的经典诗词04-18
梅尧臣《度水红蜻蜓》全诗翻译及赏析06-18
梅尧臣《东溪》的原文译文及赏析06-18